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晉瑩
Chao, Chin-Ying
論文名稱: 高中生自行車環台對幸福感及自我效能之影響
The effect of "Cycling Around Taiwan" toward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楊梓楣
Yang, Chih-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幸福感自我效能自行車環台
英文關鍵詞: well-being, self-efficacy, cycling around Taiwa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0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Seligman(2002)提出正向心理學的主題,引領心理科學朝向追求幸福的正向研究領域,其中自我效能亦為研究的要項之一。運動能增進個體的幸福感與自我效能,自行車環台活動在政府及民間團體的推波助瀾下已成為目前國內最為風行的活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自行車環台對高中生幸福感及自我效能造成的影響,並以新北市某私立高中學生215人為對象,以「高中生幸福感問卷」及「中學生自我效能問卷」為工具,在活動實施前後,採問卷填答方式進行測量,運用平均數、標準差、變異數分析比較幸福感及自我效能的差異,透過典型相關分析瞭解幸福感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情形。研究結果如下:1.高中男生幸福感顯著高於高中女生。2.高中學生學業成績高分組與低分組間幸福感雖有差異,但並不顯著。3.體適能高分組幸福感程度顯著高於體適能低分組。4.高中男生自我效能顯著高於高中女生。5.學業成績高分組在學業表現自我效能顯著高於學業成績低分組。6.體適能高者自我效能表現顯著高於體適能低者。7.高中生完成環台自行車活動後,幸福感增進程度達顯著水準。8.高中生完成環台自行車活動後,人際關係自我效能增進程度達顯著水準。9.高中生自我效能與幸福感間存在顯著中度相關。結論:高中生的幸福感與自我效能彼此交互影響,且在不同性別、學業表現及體能表現的差異下,呈現不同的幸福感與自我效能結果,而參與自行車環台活動能增進高中生的幸福感與自我效能。

    Dr. Seligman,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 2002, proposed a topic of positive psychology which is one of the leading authority of pursuing well-being in the positive research fields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One of his important researches is self-efficacy.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of individual can be improved by exercise. “Cycling around Taiwan” has been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which is becoming one of the popular activitie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ycling around Taiwan” on th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research used a questionnaire entitled “The Questionnaire for Well-Being Perception” and “Adolescent Self-Efficacy Scale”. The subjects of survey were 215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same survey has been made before and after participating "Cycling around Taiwan" activity for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y using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as well as T-Test method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s well. The results indicate as follow:1. The well-be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boys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2. There is difference of well-being in between the group of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group of lower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not significant. 3. The well-being in the group of high fitness performan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well-being in the group of low fitness performance. 4. The senior high school boys’ self-effica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5.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e group of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roup of lower academic achievement. 6. The self-efficacy in the group of high fitness performance appears higher than the group of low fitness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7.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ycling around Taiwan” activity, the degree of self-efficacy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8.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ycling around Taiwan” activity, the degree of well-being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9. The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In conclusion, th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mutually influencing each other. They perform different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ir gende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hysical strengths. The senior high students could promote their sensation of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by participating in “Cycling around Taiwan” activiti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附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說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自行車環台 7 第二節 幸福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自我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27 第四節 幸福感與自我效能相關研究 36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研究基本資料分析 48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中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4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中自我效能的差異情形 56 第四節 自行車環台活動前後,幸福感與自我效能的影響 62 第五節 自行車環台後自我效能與幸福感相關情形 6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5 參考文獻 77 附錄 91

    一、中文部分
    不老騎士。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不老騎士。
    天下雜誌(2012)。天下幸福指數調查。天下雜誌官方網站。取自 http://topic.cw.com.tw/500/pg40.aspx。
    天下雜誌(2014)。幸福學-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天下雜誌官方網站。取自http://topic.cw.com.tw/ben_shahar/pg1.aspx
    尤智隆(2010)。自行車環島活動知體驗價值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王怡茹(2014)。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淑女(2011)。國中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田秀蘭(2003)。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之興趣模式驗證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4(2),247-266。
    正向心理學。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正向心理學。
    石惠玲(2013)。教師期望與學童人際自我效能及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玉卉(2005)。實施休閒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感之研究。公民訓練學報,16,57-84。
    朱曉穩、姚朝宗、關春平、朱金富(2014)。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道德行為與幸福感的關係。新疆醫學院學報,31,9,714-716。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5,139-148。
    李宏培(2012)。獨自騎自行車環島對參與者體驗歷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李旻樺(2002)。高中學生之自我效能、成功期望、學習任務價值與課業學習動機調整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東,孫海紅(2011)。初中生人際信任度與主觀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關係研究,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報,20(4),123-126。
    李美蘭(2006)。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行為相關因素研究-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私立靜宜大學,臺中縣。
    李清茵(200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理論、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李雪萍(2004)。幸福城市大調查。天下雜誌,307,132-143。
    何宜純(2010)。高中生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永清(2014)。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因素探析暨其與自我效能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二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股份又限公司。
    吳明蒼、蔡正育、柳立偉(2011)。大學生生活幸福感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2, 152–165。
    吳淑敏(2003)。婦女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學刊,20,119-140。
    吳靜吉、郭俊賢(1996)。大學生快樂來源量表之建立,中國測驗學會年刊,43(47),263-278。
    汪依桃(2007)。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一般自我效能的關係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4(4)。2007.04,109-110。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文乾(2006)。國中自我效能、父母期望、教室結構知覺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伯修(2009)。神馳:台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志豪(2013)。雲林縣公立高職中職運動參與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五南。
    林美如(2011)。臺灣環島活動的多重樣貌-身體、時間與空間場域移轉。休閒保健,6,55-64。
    林彥伶(2007)。不同人口變項大學生之靈性安適、社會興趣及幸福感的差異比較(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0(2), 83-106。
    林碧芳(2008)。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2008.03,141-170。
    邱圓惠(2008)。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才忠(2011)。美好生活的願景與實踐。取自http://wellbeingpolicy.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31.html
    幸福學-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2013)。取自http://topic.cw.com.tw/ben_shahar/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臺北:張老師。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探討-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侯雪香(2007)。國中資優生學業自我效能、解釋型態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菁穗(1998)。探討國中生在理化科的學術地位、自我效能與課業成敗歸因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施建彬(2006)。大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對幸福感的影響-以大葉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夏曉葳(2010)。國中生人格特質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宇瑩(2010)。國民中學教師自我效能、幸福感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22,47-54。
    翁月仙(2010)。國中學生個人、家庭及學校生活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陸洛(1996)。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的自我觀:改念、測量及其適應功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4-2752H-008-002-PAE)。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郭明惠(2013)。高中生的幸福感、生涯自我效能和父母教養態度的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康力文(2008)。高中生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曹文仲,2008。苗栗縣技術學院學生休閒運動習慣與生活壓力關係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5,254-264。
    陳文江、李正慧(2013)。單車遊客休閒與動機與幸福關係之研究-以后豐自行車道為例,運動休言餐旅研究,8(1),98-116。
    陳文英(2012)。運動參與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嘉大體與健康休閒期刊,11,3,139-143。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自我效能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陳怡君(2012)。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柏祺(2014)。自行車休閒運動涉入程度對個人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昭伶(2003)。基隆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俊伶(2006)。害羞、社交自我效能以及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軍校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臺北市。
    陳清美(2007)。高中職學生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啟章(2013)。運動介入對國中生健康體適能、自我效能、班級團隊凝聚力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榆沁(2010)。迎風獨奏-女性單人單車環島之旅行的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五南。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陳麗君(2009)。高中生幸福感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彭滋萍(2008)。高中職生家庭環境、生涯自我概念對其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嘉義大學,嘉義縣。
    彭馨潁、羅仁駿(2009)。澎湖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之現況調查。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243-252。
    黃炤容(2000)。生涯探索團體方案對高職二年級女學生生涯發展及生涯自我效能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貴樹、雷小娟、蕭淑芬、蔡慧敏(2012)。探討自行車環島對於生理及心理的影響。淡江體育,2012,15,26-33。
    黃榮松、鄭虎、陳俊忠(1988)。自行車環島活動前後血中離子變化研究。體育學報,10,151-160。
    張文馨、陳思羽、季力康(2012)。運動熱情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正向情緒的中介效果。體育學報,45(4),301-309。
    黃麗鈴、徐新逸(1999)。學業成就自我效能影響因素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60,2-5。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玉玲(1992)。臺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家瑜(2012)。參與單車環島成年禮對青少年復原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張清源、曾秋美(2011)。探討自行車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運動與健康研究,1,1,14 - 40。
    張勝堃、洪景晃、鍾高基、黃秀珍(2010)。單車騎士手部尺神經的壓迫性神經病變個案分析。嘉大體育休閒期刊,9,2,215-220。
    游昌憲(2010)。單車環島四季體驗。學校體育,117,104-110。
    游昌憲(2010)。自行車環島者生活型態、深度休閒與知覺風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依雯(2009)。高中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學校幸福感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葉振偉(2010)。青少年運動參與、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葉時滔、溫笙銘、郭進財(2015)。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灣新北市運動俱樂部參與者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4,1,192-204。
    廖秀敏(2014)。科技大學學生健康自我效能與健康焦慮對網路健康食品購買意願之關聯硏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需求層次理論。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需求層次理論。
    蔡俊傑(2011)。以自我效能理論探討青少年健身運動社會支持。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23-48。
    蔡俊傑(2011)。青少年健身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之編製。大專體育學刊,13,3,277-288。
    蔡順良(2008)。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編製與驗證。教育心理學報,39,測驗與評量專刊,105-126。
    蔡漢忠(2009)。性別差異對自行車環台意圖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劉信雄(1991)。國小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建恆、李寧遠(1990)。單車長途旅行對身體作業能力之影響。體育學報,12,143-157。
    劉博文(2013)。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游泳運動參與者其社會 支持、自我效能、活動涉入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鄭喬月(2008)。鐵騎柔情:臺師大自行車環島活動女性參與者的角色衝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國寶(2010)。台灣自行車環島自助旅行者的旅遊行為與環境視覺(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蔣洪、宋玉美、張瀾(2011)。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對中学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兵團教育學報,32,p75-78。
    蔣紅、張玉風、張瀾(2013)。中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及幸福感關係。現代預防醫學40(20),3786-3789。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鈞峯(2014)。征服或臣服:單車環島者心路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維純(2014)。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建華(2012)。介入自我效能對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雅云(2003)。高中生生涯成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韓貴香(2003)。自我概念差異、不同生活向度滿足與正、負向情感感受之關係-以台灣女性幼教老師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4),1-22。
    韓瑪琍、黃娟娟(2014)。桃園地區青少年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5,31-40。

    二、西文部分

    Argyle,M.(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York:Rutludge.
    Argyle, M., & Crossland, J.(1987). Dimen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6, 127-137.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wview, 84, 191-215.
    Bandura, A.(1994).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exercise of control over HIV infection. In R. J. DiClement & J. L. Peterson(Eds.), Preventing AIDS: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25-59) New York: Plenum Press.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radburn, N. M., & Caplovitz, D. (1969).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hicago: Aldine.
    Costa, P. T., & McCrae, R.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8), 668-678.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Lucas, R. E.,(1999).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onatelle, R., Snow-Harter, C.,& Wilcox,A.(1995). Wellness: Choices for health and fitness. Redwood City.
    Feltz, D. L & Magyar, T. M.(2006). Self-efficacy and youth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e. In F. Pajares & T. Urdan( Eds.),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161-179).
    Gill, D,& Williams, L.(2008).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 C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ackett, G., & Betz, N. E.(1981). A self-efficacy approach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wome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8, 326-339.
    Houston, J. P. (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Scott, Freshman.
    Jerusalem, M.,& Schwarzer, R.(1992).Self-efficacy as a resource factor in stress appraisal processes. In R. Schwarzer,(Eds.), Self efficacy: Thought control of action (195-213)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Lent, R. W., & Hackett, G.(1987). Career self-efficacy: Empirical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0(3), 347-382.
    Lu, L. & Hu, C.H.(2005). Personality, leisur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6(3), 325-342.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370-96.
    McAuley, E.,& Jacobson, L.(1991). Self-efficacy and exercise participation in sedentary adult female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5(3),185-191.
    Michalos, A. C. (1985).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MD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3, 225-252.
    Miller, K, Ogletree R,& Welshimer, K.(2002).Impact of activity behaviors on physical activity identity and self-efficacy.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ur,26(5), 323-330.
    Nelson, M.,& Gordon-Larsen, P.(2006).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patterns are associated with selected adolescent health risk behaviors. Pediatrics,117(4), 1281-1290.
    OECD(2011). How’s Life? Measuring Well-being. OECD Publishing.
    Omodei, M.M.,& Wearing, A.J.(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762-769.
    Pajares, F.(2006). Self-efficacy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mplications for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F. Pajares & T. Urdan (Eds.), Self-efficacy beliefs ofadolescents(339-367).
    Reich, J. W., & Zautra, A. J. (1981). Life events and personal causation: Some relationships with satisfaction and di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1, 1002-1012.
    Rylf, C. D.(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 Explorations on the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1069-1081.
    Sarvimi, A., & Stenbock-Hult, B. (2000). Quality of life in old age described as sense of well-being, meaning and value. Jou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2, 1025-1033.
    Schunk, D. H.(1988).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related social cognitive process as predictors of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New Orleans, LA: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93866)
    Schutz, W. (1958).FIRO: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NY:Rinehart.
    Strecher, V.J., DeVellis, B.M., Becker, M.H., & Rosenstock, I.M. (1986).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achieving health behavior change.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13(1), 73-91
    Seligman, Martin E.P.(2002).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2:27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