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慈薇
Hung, Tzu-Wei
論文名稱: IB DP語言B普通課程之飲食文化課程設計
IB DP Language B Standard Level -- Curriculum Design for Food Culture
指導教授: 蔡雅薰
Tsai, Ya-Hs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IB DP 語言 BIB DP 語言 B 普通課程飲食文化
英文關鍵詞: IB DP, IB DP language B, Food cultu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LC.002.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0下載:1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IBDP 是指 IB Diploma Programme,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它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們能夠成功地準備高等教育以及其後的學習。它鼓勵學生成長為積極進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終身學習者。因此教師有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內容的傳授者,而是文化的形象大使,具有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DP的教學與學習方法特別重視全球參與性,多語能力和跨文化理解。
    中國人有著民以食為天的信念,因此飲食文化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立了大量的飲食文化語言知識,反映了中國特有的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是個最基本又重要的角色,它承擔了相當重要的交際功能,同時也是跨文化傳播的工具和主要行為。由於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跨文化交際,已成為一種趨勢,學習者必須展現出語言能力和多元文化理解,以便培養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本研究主要以 IB理論為基礎,發展出IB DP 語言 B 普通課程的飲食文化教學設計,採用逆向式教學方式並運用IBDP體制的ATL學習方式,期望透過本研究能提供給海外華語教師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者之參考,以提高多文化背景下的教學成效、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且培養具有國際情懷的人,進而達到國際文憑教育項目的目標。

    IBDP refers to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The goal is to prepare internationally minded global citizens who are higher level thinkers with a shared guardianship of the planet). 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grow into proactive and empathic lifelong learners. Therefore, teacher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not just the imparter of knowledge content but as the image ambassador of Chinese culture,the important force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B’s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place special emphasis on global participation, multilingual capabilities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the belief that the people regard food as their heaven. Therefore, the catering cultu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 great deal of catering culture and language knowledge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reflects China's unique na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Language is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role. It assumes a very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it is also the tool and the main behavior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trend. Learners must demonstrate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multi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develop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IB theory and it uses the ATL learning method of the IBDP system and backward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to develop Chinese food culture unit plan. It hopes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new teaching perspective for overseas Chinese teachers,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a multicultural context and cultivate people with international sentiment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IB education program.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IBDP中文B普通課程理論 9 第二節 IBDP中文B的主題與飲食文化的關聯 24 第三節 逆向教學設計 26 第四節 文化與華語教學的關係 29 第五節 飲食文化與華語教學相關的論文 31 第三章 飲食文化的課程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IBDP中文B課程設計特色 35 第二節 中國的飲食文化 36 第三節 探索中國菜系的文化特色 46 第四節 從體驗活動了解飲食文化的烹飪行為 52 第五節 從體驗活動了解飲食文化的社交行為 64 第四章 從學習成效評估到課程反思 第一節 IB DP 中文B的 評量 72 第二節 飲食文化課程評量-中國的飲食信仰 74 第三節 飲食文化課程評量-中國菜系的文化特色 83 第四節 飲食文化課程評量-飲食文化的烹飪行為 88 第五節 飲食文化課程評量-飲食文化的社交行為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17 英文部份 120 附錄 附錄一:料理評估表 122 附錄二:CEFR口語能力指標 125 附錄三:問卷調查的數據收集圖 126

    中文部份
    (一)書籍類
    何淑貞、賴明德、丁原基、林振興(2009)。《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何淑貞、蔡雅薰、舒兆民、陳立芬、張孝裕、賴明德(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振興、陳學志(2015)。《漢字積木-字本位學習法 I》。新北市:正中書局。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製原理之建構》。新北市:正中書局。蔡雅薰、陳仁富、林景蘇、劉瑩、林文韵、陳雅玲(2014)。《兒童華語教學導論》。新北市:正中書局。
    賴麗珍(2008)(譯)。《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原作者:Grant Wiggins & Jay McTighe)。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賴明德、何淑貞、丁原基、林振興(2011)。《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二)期刊與雜誌類
    王毅力(2004)。綜合實踐體驗活動的“主題設計”。2004年第8期24-27页。
    吳木崙(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35 民98,第40卷第一期 35-54頁 。
    周小兵(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6 期。
    李暉(2016)。飲食文化與化學。台灣化學教育。2016年3月13日。
    林含諭(2017)。十二年國教與 UbD 模式之課程設計關聯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9),頁 232-235。
    姜永志、白曉麗(2015)。文化變遷中的價值發展:概念、結構與方法。心理科學進展。2015, Vol. 23, No.5,888-896.
    徐文靜(2002)。詞語、文化、對外漢語教學。語文學刊。2002年第6期。
    徐雲(2011)。高中語文教學中體驗式學習的有效策略。科教導刊。第25期,頁數89。
    黃瑞祺、黃之棟(2008)。因應全球跨文化挑戰之教學案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008年8月第83期。頁153-180.
    許力生、孫淑女(2013)。跨文化能力遞進-交互培養模式構建。第43卷第 4 期。
    張于忻、蔡雅薰、趙日彰 (2011)。〈華語文主題課程模式之探究─以全球華文網moodle示範課程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1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張高翔(200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詞語。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7月。第一卷第三期。
    國際文憑組織。語言B指南。2011年 6月出版。
    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項目的教學與學習方法。2016年10月中文版。
    國際文憑組織。朝向連續統一的國際教育。2008年9月中文版。
    國際文憑組織。什麼是國際文憑組織?。2013年8月中文版。
    張高翔(200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詞語。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卷第3期。
    陳邦玲(2004)。非語言交際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第13卷第2期。
    陳玉明(2014)。教學心得-對外華語文化課實務。慈大華語通訊。第19期。2014年6月。
    萬建中(2002)。中國飲食文化的生成機制。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
    董曉萍(2012)。跨文化的漢語文化交流:調研與對策。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
    趙賢州(1992)。關於文化導入的再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
    劉宏力,張惠博(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題的形成與解〉。科學教育學刊。第9卷2期。
    劉佩芸(2011)。體驗式學習新談。教師教育論壇。第11期,頁數20。
    鍾啟泉(2007)。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教育发展研究2007.2A。
    魏威(1996)。中華飲食文化對漢語詞語的影響。語言文化教學研究,頁139-145.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顧嘉祖(2002)。 從文化結構看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外語與外語教學。

    (三) 其他研究報告或論文
    王孔生(2012)。綜合活動課程的體驗學習模組教學法。新北市教育電子報。 2012年11月26日 第 78 期。
    方虹婷(2006)。飲食華語課程教材設計-兼論網上輔助活動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許羚琬(2012)。國際學校之IBDP華語習得規劃個案研究-以高雄美國學校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陳怡慧(2011)。探究取向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及學習成就之研 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四)研討會發表的報告
    方虹婷(2004)。基於全語下的中國飲食文化華語教材。2004 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年會暨研討會

    (五)網站部分
    微思客Wethinker傳媒。關於“吃”的文化人類學思考。2014年5月10日。https://wethinker.com/2014/05/10/773/

    英文部份
    Briner, M. 1999. “What is Constructivism?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School Eduation. Retrieved June 20.
    Cantor, JA. 1997.“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Linking Classroom and Community”. ASHE- 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 7. Washington DC.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
    CASEL. 2013.“Social and Emotional Core Competencies”. http://www.casel.org/social- and emotional-learning/core-competencies.
    Dewey, J. 1997.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New York, USA. Touchstone.
    Fasko, D. 2003. “Critical thinking: origin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uture direc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Current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Pp 3–20.
    Hattie, J, Biggs, J and Purdie, N. 1996. “Effects of learning skills interventions on student learning: a meta- 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 66, number 2. Pp 99–136.
    Hattie, J. 2009. “Visible Learning: A Synthesis of Over 800 meta-Analyses Relating to Achievement”. New York, USA. Routledge.
    Hull, D. 1993. “Opening Minds, Opening Doors: The Rebirth of American Education”. Waco, TX.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r. Ian Hill and Dr. Mark S K Shum 2015. “Infusing IB Philosophy and Pedagophy in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John Catt Education Ltd.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what is an IB education? August 2013.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Diploma Progeamme 2013.
    Kagan, S. 2003. “Kagan Structures for Thinking Skills”. http://www.cooperativelearning.comfree_articles/dr_spencer_kagan?AS K22.php.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USA. Prentice Hall.
    Lai, ER. 2011. “Collabor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Report”. http://images.pearsonassessments.com/images/tmrs/Collaboration- Review.pdf Retrieved 23 May 2013.
    Lee, VS. 2004.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inquiry: A guidebook for institutions and instructors”. Sterling, Virginia, USA. Stylus Publishing LLC.
    McCombs, BL. 1986. “The role of the self-system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11. Pp 314–332.
    Mendler, A. 2013. “Teaching your students to have a conversation”. Edutopia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blog. 5 November 2013. http://www.edutopia.org/blog/teaching-your-students-conversation-allen- mendler
    Prince, M. 2004. “Does active learning work?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Vol 93, number 3. Pp 223–231.
    Prince, M and Felder, R. 2007. “The many faces of ind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Vol 36, number 5. Page 14.
    Ritchhart, R. et al. 2011. “Making Thinking Visible: How to Promote Engagement, Understanding, and Independence for all Learner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Soderma, A. K., Li, Y. & Jia, P. (2016). “Theme-based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Chinese teachers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ver, J. and Bay, M. 1987.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synthesis goal cluster orientation and inquiry emphasis of elementary science textboo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Vol 24, number 7. Pp 629–643.
    Tomlinson, C. and Allan, S. 2000. “Leadership for Differentiating Schools and Classrooms”. Alexandria, Virginia, USA. ASCD.
    Turner, S et al. 1991. “Social phobia: Axis I and II correlate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Vol 100, number 1. Pp 102–106.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framework J McTighe, G Wiggins -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 20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