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文沛
論文名稱: 鏡我 擴增實境藝術創作研究
Looking-Glass Self A Study of the Cre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Art
指導教授: 林達隆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擴增實境鏡像鏡像階段鏡我鏡中之我異化自我
英文關鍵詞: Augmented Reality, Specular Image, Mirror Stage, Looking-Glass Self, Looking-Glass Self, Alienation, Eg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7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研究主要是從自我審視為出發點,藉由對自我鏡像的觀察,來觸動參觀者與自我意識及心靈的重新對話。法國精神分析學家雅各•拉岡(Jacques Marie Emile Lacan, 1901-1981)的「論鏡像階段」中所說到:「主體透過自己的鏡像,產生了對自我的認識,確認了自我身體的同一性(杜聲鋒,1997)」。拉岡所指的鏡像不光只是鏡中的影像,他人的存在也是一種鏡像。美國社會學家顧里(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的「鏡中之我」理論中說到,自我是社會的產物。社會就像一面鏡子,他人的眼光形塑了自我(宋鎮照, 1997)。然而這些由他人影響所產生的各種自我鏡像,是一種想像與虛幻的存在,也是一種他者就是自我的誤認。本創作研究中嘗試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將虛擬的影像擴充到參觀者的真實影像之上。以虛擬鏡像的形式去表現與論述這種自我的他者化現象。並嘗試利用Arduino控制板開發互動裝置介面,藉由互動裝置的刺激讓參觀者去參與作品並對自我重新探討。探索及實驗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從事互動科技藝術創作的新形式。
    本論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研究背景、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及研究架構之探討以及名詞釋義。第二章文獻探討,以拉岡的「鏡像階段」論,探討自我的產生與自我他者化的現象。並以顧里的「鏡中之我」理論,探討社會對自我的影響。從中衍生出本次創作研究之議題探討與分析。接著探討當代科技藝術的定義、發展、特性與案例分析。第三章創作研究,是針對擴增實境技術、互動程式環境與互動裝置介面的探討,以及擴增實境商業應用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創作論述,創作理念與形式論述、創作歷程說明、作品說明及展示設計說明。第五章:結論,本研究的主要價值是以科技藝術的形式對自我的議題進行探索。利用擴增實境將虛擬影像擴增到現實影像的形式去表現及陳述自我的本質。並利用互動裝置藝術的形式,使參觀者親身參與作品,讓藝術作品的多重文本意義得到探討與呈現。並期望本創作研究可作為科技藝術創作、藝術教學研究、商業廣告創作,商業互動設計等相關層面上的可行模式之基礎探討。

    Self-examination form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Observation of one's specular image stimulates a new dialogue between the observer and their self-awareness and spirit. In his work the Mirror Stage, French psychoanalyst Jacques Marie Emile Lacan (1901-1981) states that, ' The specular image of the subject produces self-awareness, which confirms the unity of the body (Du Sheng-Feng, 1997). The 'specular image' referred to by Lacan doesn't just include the image in the mirror; the existence of others is also a kind of specular image. In his theory of the 'looking glass self,' American sociologist 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 posits that the self is a product of society. Society resembles a mirror, and a person's self is shaped by the perceptions of others (Song Zhen-Zhao, 1997). Furthermore, these various kinds of self image, which result from the influence of others, point to the existence of a kind of imagination and illusion – as well to self-awareness as constituted by the other.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mploy augmented reality to extend a virtual image to the observer's actual image. It uses the virtual image to express and deliberate the phenomenon of the 'otherness' of the self. It also attempts to use the Arduino control panel to develop an interactive device interface that encourages the observ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and which also promotes new discussion of the 'self.' The study explores and experiments with the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to engage in a new form of artistic creation through interactive technology.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and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research, its motives, objectives, scope and limits. This chapter also includes a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definitions of terms used.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this field, and, using Lacan's Mirror Stage, discusses the production of the self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otherness of the self. Furthermore, using Cooley's theory of the 'looking glass self,' i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on the self. From this are derived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opics of this study. Chapter Two then discusses definition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analyses of contemporary techno-art.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interactive programming environments, and interactive device interfaces, as well as case analyses of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augmented reality. Chapter Four includes a discourse on concept and form, a process explanation, a work explanation, and an explanation of exhibition design.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The main value of this study lies in its exploration of the 'self' through the use of technology. It uses augmented reality to extend virtual reality to actual images and express and state the essence of the 'self.'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active device technology, it permits the observer to personally take part in the work, allowing the discuss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multiple textual meaning of the artistic work. We also expect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form a basic discussion of practical models of related levels of techno-art creation, art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mmercial advertising, and commercial interactive design, etc.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研究架構 7 第六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從拉岡的「鏡像階段」論自我主體 11 第二節 社會化的自我─顧里的「鏡我理論」 14 第三節 當代科技藝術發展及相關作品分析 16 第三章 擴增實境技術研究 47 第一節 「擴增實境」之定義與技術分析探討 47 第二節 互動程式語言與硬體互動介面之探討 54 第三節 擴增實境運技術用於商業產品之相關案例分析 62 第四章 創作論述 65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形式探討 65 第二節 創作歷程 71 第三節 作品說明 91 第四節 整體展示設計說明 106 第五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10 附錄一 116 附錄二 120 附錄三 123 附錄四 126

    一、書籍:

    Cawood, S. ( 2008 ). Augmented reality : a practical guide. Raleigh, N.C. : Pragmatic Bookshelf.
    Evans, D. ( 1966 ).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 Routledge.
    Karlekar, J., Zhou, S. Z., Lu, W., Nakayama, Y. & Hii, D. (2010). Mixed Reality on Mobile Devices, In R. Matrai (Ed.). User Interfaces (Vol.12, pp.191-206). ,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chopen.com/books/user-interfaces/mixed-reality-on-mobile-devices
    Turner, J. H., Beeghley, L. & Powers, C. H. (1998). The emergenc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Belmont, CA : Wadsworth.
    丁福保(主編)(1956)。佛學大辭典。臺北市 : 建康。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臺北市:生智 。
    包凡一、王湲(譯)(1993)。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原作者:C. H. Cooley)。臺北市:桂冠。
    宋鎮照 (1997)。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李欣頻、林書民等(2000)。數位藝術 : 歐洲 : 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臺北市 :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市:遠流。
    吳垠慧(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市 : 五南。
    唐曉蘭(2000)。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臺北市:遠流。
    孫駿榮、吳明展、盧聰勇(2010)。最簡單的互動設計Arduino一試就上手。臺北市:碁峯。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1981)。重編國語辭典。 臺北市 : 臺灣商務。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市:藝術家。
    張宏文(1996)。社會學。臺北市:商鼎文化。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原作者:W. Benjamin)。 臺北市 : 臺灣攝影工作室。
    黃麗絹(譯)(1996)。藝術開講 : 當代意念.運動與詞彙導引(原作者:R. Atkins)。臺北市:藝術家。
    葉至誠(1997)。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葉謹睿(2008)。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臺北市:藝術家。
    葉謹睿(2003)。藝術語言@數位時代。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 。臺北市:藝術家。
    楊久穎(譯)(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原作者:E. Wright)。臺北市:貓頭鷹 。
    慈怡(主編)(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
    蔣大偉(譯)(2012)。Processing入門(原作者:G. Reas & B. Fry)。臺北市:碁峯。
    鄭月秀(2007)。網路藝術。臺北市:藝術家。
    蔡文輝(2006)。社會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劉紀蕙、廖朝陽、黃宗慧、龔卓軍(譯)(2009)。拉岡精神分析辭彙 (原作者:D. Evans)。 臺北市 : 巨流。
    藍采風(2000)。社會學。臺北市 : 五南。
    龔卓軍(譯)(1998)。拉岡(原作者:D. Leader)。臺北市:立緒。

    二、論文:

    Cleland, K. ( 2008 ) Image avatars:self-other encounters in a mediated worl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 Retrieved from http://www.kathycleland.com/wp-content/uploads/2009/07/cleland_thesis-2008-image-avatars.pdf
    王伯宇(2007)。〈Defacement〉—互動式媒體藝術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朱文忠(2010)。自畫像的異化─朱文忠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李孟軒(2007)。擴增實境科技結合互動式數位典藏展示介面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李俊龍(2008)。電腦互動性之數位藝術創作與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珮瑤(2010)。《靜止 移動 漂浮》 介於動態靜態之間的非線性網路藝術創作(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子喬(2011)。變形人—多重自畫像:林子喬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美燕(2005)。從拉岡理論─再思考芙烈達‧卡蘿的自我認同(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郭桐霖(2009)。結合擴增實境技術與物理特性之數位元遊戲開發與設計(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徐葦芸(2010)。蜃觀—鏡像中的境與象(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莊雅茹(2011)。消費者使用擴增實境做為廣告媒介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彭定國(2012)。新型態廣告之探索與創作應用以互動廣告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鄒家豪(2009)。數位元影像及裝置上的表現研究:以都市人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裘文鬱(2010)。擴增實境應用於廣告互動之研究與創作-以捷運廣告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廖彥鈞(2004)。「科技物件」或「數位概念」﹘由台灣科技藝術之意識形態看「造境」一展(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雅琦(2012)。擴增實境技術運用於數位互動廣告展示之探討與設計(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璟昇(2011)。科技藝術創作研究 – 叛‧忘(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蕭龍德(2007)。自戀魅影-以拉崗鏡像論應用於數位元動態影像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薛孟珊(2008)。現代人的生活與焦慮—Han Hoogerbrugge網路互動動畫藝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戴廣欽(2005)。以擴增實境科技應用於電子商務人機介面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羅兆鈞(2009)。行動反應中的凝視—自畫像中不可見的他者(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蘇俊欽(2004)。擴增實境應用於中文注音符號學習之研究。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蘇福隆(2004)。數位藝術之空間擬像—從傳統平面至數位藝術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三、期刊:

    Azuma, R. T., (1997).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6(4), 355-385。
    Feiner, S. K.(2002)。擴增實境︰虛擬與實境的無限延伸(吳鴻譯)。科學人,4,38-40。
    林珮淳、吳佩芬(2002)。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70,43-58。
    馬立秦(1984)。自我概念:顧里和米德理論的比較與評估。歐美研究,1,125-142。
    郭再興(2009年11月30日)。Arduino介面控制板簡介。高中資訊學科中心電子報第43期。取自http://icerc.tnssh.tn.edu.tw/download/epaper/epaper43/。
    高雲換、黃怡茵、黃薇蓉(2003)。作者已死 : 巴特與後現代主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5。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index.htm。
    莊浩志(2002)。數位藝術之美學研究。美育雜誌,130,62-71。
    鄭媄婛(2003)。藝術教育中的新思維-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4。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journal/journal4/cover.htm。

    四、網路資料:

    Arduino team(2013, March 29). Arduino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arduino.cc/en/
    Cousot, S. & Stanley, D. E.(2013,March 29). OpenCV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ubaa.net/shared/processing/opencv/.
    Fry, b. and Reas, C. ( 2013, March 27).Overview.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Processing software and projects from the community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processing.org/about/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13, March 27). Handheld Augmented Reality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studierstube.icg.tu-graz.ac.at/handheld_ar/markerbased.php
    中華百科全書(2013年02月07日)。美國社會學家【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39。
    尹立 (2004年7月18)。攝影術的革命【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yinlih.com/2004/07/blog-post_109009189734689200.html
    昨日(2008年6月12日)。OpenCV程式設計介紹【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yester-place.blogspot.tw/2008/06/opencv.html
    全人教育百寶箱(2013年02月07日)。達達主義【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201。
    李家祥(2007年7月14日)。Processing介紹與教學【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2&cad=rja&ved=0CCsQFjAB&url=http%3A%2F%2Fetech.gac.ntnu.edu.tw%2Fcourse%2FIntroduction%2520to%2520Computer%2520Science%2Fprocessing%2Ftutorial%2FProcessing%2520Introduction%2520(cht).doc&ei=fSmrUIzAK8GjmQXrioHoCw&usg=AFQjCNE4nEcDpc5VYCKvQWNKraT_HfsMWA。
    陸洛(2013年5月2日)。人格心理學【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ncu.edu.tw/~jimmyjue/lge/program2/p205/3b.pdf。
    陳彥廷 & 進哥(2008年4月11日)。OpenCV DIY自學手冊。【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 vision.csie.ncku.edu.tw/ ~euleramon/ openCV_DIY.pdf
    袁廣鳴、張暉明、余瑾容、王靖怡(2007年)。科技藝術概論【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mfa.techart.tnua.edu.tw/~gmyuan/mediaart/?cat=27
    維基百科(2013年3月30日)。Arduino【線上論壇】。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Arduino。
    蔡淑麗(2013年4月25日)。人性及人的主體性【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night.ntcc.fju.edu.tw/edu/ethicEc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