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盧靜慧 Lu, Ching-Hui |
---|---|
論文名稱: |
校園手機使用規範的態度對人際互動之影響-以新竹某高中學生為例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Toward Campus Regulations for Mobile Phone Usage o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A Case Study of Students from a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n Hsinchu |
指導教授: |
鄧毓浩
Teng, Yuh-Haw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3 |
中文關鍵詞: | 校園文化 、手機使用規範態度 |
英文關鍵詞: | Campus culture,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regulation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24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2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竹某高中學生手機使用規範態度與人際互動之現況,分析不同變項(性別、年級、科別、家長管教方式)的高中學生在手機使用規範態度與人際互動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新竹某高中學生為研究樣本,共發出142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217份,有效回收率達90.2 %,運用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獲得以下研究結果:
一、學生之校園手機規範態度略為消極,但人際互動關係良好。
二、不同性別、科別、年級、家長管教方式之高中學生,手機使用規範態度與人際互動上有顯著差異。
三、高中學生手機使用規範態度與人際互動具有顯著正相關。
四、年級對於手機使用規範態度與人際互動之影響,達顯著調節效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教育人員、家長、後續研究者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n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regul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mong students in a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n Hsinchu. This study analyzed how different variables (gender, grade, department, and parenting style) are correlated with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regul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collect sampling data from a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n Hsinchu. A total of 1,428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1217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with a response rate of 90.2%. Statistical methods adopted in the study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regulations were slightly passive, but they revealed goo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departments, grades, and parenting styles,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s in terms of thei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styles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regulation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4. Grade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moderation effect on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usage regul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commendations were suggested for educator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壹、中文文獻
丁雪娟(2007)。國民小學如何協助親職教育推行之探討。國教之友,60,頁60-65。
方彥迪(2014年8月14)。台人"黏"手機 掛網時間世界之最。聯合報。2018年,10月5日,取自https://video.udn.com/news/178077
方潔如(2006年7月24日)。英國調查顯示:手機改變人際關係。大紀元新聞網,2018年3月15日,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6/7/24/n1397002.htm
王小娟(2015)。青少年之手機使用對其親子衝突及手機霸凌行為之影響。樹德科大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佳煌(2005)。手機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佳瑋(2019)。澎湖縣高職生智慧型手機成癮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俊樫(2019)。高中職學生人際關係、親子溝通與手機成癮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柏壽(1985)。幼兒同儕關係之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6,頁179-207。
王海賓、吳永琢、安述照(2014)。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成因及防治策略。現代教育,11,頁80-81。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研究—行動電話之社會性使用、即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淑娟(2006)。以生態的觀點來看青少年的同儕人際關係。網路社會通訊學刊,53,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33.htm。
王淑鏗(2008)。從依賴行為的觀點探討國中生手機使用—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王瑞琦(2010)。基地台設置的風險溝通與公民參與之困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錦雀(2005)。日本治台時期教育政策與公民教育內容。公民訓育學報,第16卷,頁139-172。
王櫻珍(2015)。臺中市高職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手機依賴傾向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櫻珍、黃寶園(2018)。高職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手機依賴傾向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第37期,1-28。
田毅勇(2010)。手機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3卷,第9期。
皮諾丘(2017年12月9日)。該不該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新公民議會。取自http://newcongress.tw/?p=12289
伊藤瑞子(2005)。手機,日本青年和社交聯繫的替代。移動通訊,頁113-148。
朱正庭(2014年08月14日)。全球第一 台人手機上網 每天197分鐘。蘋果日報。2019年5月1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140814/YLW3U5YQP5LG33LE7EBCVIXQAY/
何文馨(2010)。校園規範演變及其對校園文化影響之研究。東海教育評論,5,66-94。
何文馨(2010)。從人權教育論校規應有之基礎與意涵。正修通識教育學報,7,51-77。
余青頤(2014)。智慧型手機之使用對人際關係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之凡(2018)。新北市高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手機成癮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佩玲、陳曉宜、游敏鈴(2004)。青少年行動電話使用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頁7-8。
吳政典(2013)。臺北市公立國中教師校規運用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美麗(譯)(1998)。管理其實很 Easy(原作者:M. H. McCormack)。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吳晨妟(2018)。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翠珍(2009)。2009年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台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吳齊殷、張明宜、黃鈺婷、劉梅真(2006)。青少年所處環境脈絡對偏差行為之影響。North American Chinese Sociologists Association,頁4-5。
吳瓊洳(2008)。台灣當前青少年次文化之實踐形貌與解讀。台灣教育,(653),52-56。
呂秉翰(2012)。學生權利救濟與釋字第684號解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創刊號,頁153-163。
李政翰(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美枝(2000)。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祐宗(2014)。法治社會從認識校規談起。師友月刊,頁35-37。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李惠宗(2011)。校園將永無寧日?釋字第 684 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91,第 117 頁。
李琪明( 2007 )。品德教育面臨轉型的解構與重建。研習資訊,24(1),頁33-41。
李琪明(2007)。中小學品德校園之實施策略與評鑑方式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59,頁33- 45。
汪玉輝(2010)。手機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今傳媒,8:77-79。
邢泰釗(2004)。教師法律手冊。教育部出版,台北市。2019年6月3日,取https://www.moj.gov.tw/ct.asp?xItem=236838&CtNode=30960&mp=001
兒童玩3C超時 家長罰5萬(2015年1月24日)。中時電子報。2017年5月18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4000315-260102?chdtv
周百營(2010)。校園空間:落實人權教育的思維。學校行政,第70期,頁36-50。
周秀樺(2019)。國中生家庭氣氛、學校適應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周彥君(2018)。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時間富裕及主觀幸福感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博裕(2014年10月18日)。未來人際關係:手機的疑慮。灼見名家,香港。取自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6%9C%AA%E4%BE%86%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F%BC%9A%E6%89%8B%E6%A9%9F%E7%9A%84%E7%96%91%E6%85%AE/
林秀姿(2015)。「滑世代」向教長訴心聲…想要「無手機日」。天下雜誌。
林佳明(2007)。國中學生使用手機背景因素之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佳範(2002)。校園人權與人權教育-淺論「學生人權」的觀念。師友月刊,頁13-16。
林佳範(2004)。憲法入校園-淺論學生人權的法律保障。師友月刊,449,頁8-14。
林佳範(2008)。講理不講力的輔導管教一淺論人權 法治品德教育與友善校園的落實。國家教育研究院,25,頁3-8。
林佳範(2010)。心動才會行動 從24個問答淺論人權教育的教學融入(五)。司法改革雜誌78期,頁60-65。
林明慧(2012)。青少年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依賴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生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市,未出版。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頁1-32。
林哲安、 程道民(譯)(2020)。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原作者:Jean M. Twenge)。新北:大家。
林桂鳳(1990)。青少年之同儕關係輔導與生活適應。測驗與輔導,103,頁2069-2071。
林健民(2016)。青少年手機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國賓(2018年9月9日)。法國校園全面禁用手機。工商時報。
林淑美(200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手機使用與親子衝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菁、謝欣穎(2013)。國小三年級學生在資訊素養融入主題探究的科學探究學習態度表現。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頁1-15。
林敬家(2020年5月10日)。彰化和美拒基地台原始人生活有解?將開里民大會表決去留。聯合新聞網,2020年6月1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5/4553413。
林曉雲(2018年5月16日)。金車基金會調查 6成青少年使用手機來閒聊。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27823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資料分析範例。臺北:五南。
邱瓊慧(1988)。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
邱獻逵(2017)。高職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寂寞感與線上社交偏好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金車教育基金會(2011)。《台灣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調查報告》發表記者會。2017年3月6日,取自http://www.kingcar.org.tw/newsDetail.php?id=32
金宣竹(2019)。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文化之探討。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青少年滑手機成癮 易起親子衝突(2016年5月4日)。青年日報。2018年5月5日,取自https://www.ydn.com.tw/News/85452
俞文釗(1993):領導心理學導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施文玲(2006)。社會交換理論之評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2期。
柯慧貞(2015)。104年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2019年7月8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0217161130F0B192&s=F1AA06D56E8D6B20
洪世民(譯)(2017)。在一起孤獨。(原作者Sherry Turkle)。臺北市:時報。
洪芳菁(2014)。智慧型手機沉迷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胡牧野(2003)。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行動簡訊使用行為、使用動機與滿足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清暉(2015年9月17日)。高中職假日非課業上網 每天近4.5小時。中時電子報。2019年1月28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917002959-260405?chdtv
范傑臣(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沈迷的影響─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未出版。
韋子木,張榮子(譯)(2000)。人際精神學理論(原作者:Sullivan,HS)臺北:昭明。(原著出版年:1953)
秦永悌(2008)。 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袁小武(2004)。試論校園文化中的亞文化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巢湖學院學報,6,頁108-112。
袁薏晴(2002)。課程轉化下教育公平性與文化再製理論的對話。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高中部校園學生行動載具管理規範(2020年7月14日)。取自https://web.nehs.hc.edu.tw/ubb/pic/folder165/%E5%9C%8B%E7%AB%8B%E7%A7%91%E5%AD%B8%E5%B7%A5%E6%A5%AD%E5%9C%92%E5%8D%80%E5%AF%A6%E9%A9%97%E9%AB%98%E7%B4%9A%E4%B8%AD%E5%AD%B8%E9%AB%98%E4%B8%AD%E9%83%A8%E6%A0%A1%E5%9C%92%E5%AD%B8%E7%94%9F%E6%94%9C%E5%B8%B6%E8%A1%8C%E5%8B%95%E9%9B%BB%E8%A9%B1%E4%BD%BF%E7%94%A8%E8%A6%8F%E5%AE%9A.pdf
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學生生活輔導實施細則(2018年1月17日)。取自https://www.hgsh.hc.edu.tw/ischool/public/resource_view/open.php?file=75aa6732e1b4b8739ad3206afa33cd74.pdf
國立新竹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攜帶行動通訊設備使用管理要點(2018年8月29日)。取自http://www.hcvs.hc.edu.tw/ischool/public/resource_view/openfid.php?id=5082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學生攜帶行動載具使用管理要點(2020年1月15日)。取自http://b008.hchs.hc.edu.tw/files/15-1008-21465,c448-1.php?Lang=zh-tw
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學生校內使用行動電話及其它3C產品規範(2016年6月30日)。取自https://www.hccvs.h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8/?cid=4729
張正杰、施美雲(2015)。高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成癮傾向之研究。教育傳播科技研究,110期,頁41-62。
張玉鈴、蔡培春(1997)。新新人類的人際關係。教師天地,87,頁8-15。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庭譽(2002)。大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新聞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素璇(1999)。大哥大為什麼流行。天下雜誌,222 期,頁 68-74。
張惠媚(2013)。國小學童手機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逸安(譯)(2004)。。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原作者:Howard Rheingold)。新北市:聯經。
張德銳(1994)。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國教月刊,43,頁28-33。
教育部(2011)。校園攜帶行動電話使用規範原則。臺北市:教育部。2015年12月6日,取自http://203.68.64.40/six/main/data/affair/%E8%A1%8C%E6%94%BF%E8%A6%8F%E5%AE%9A/206%E6%A0%A1%E5%9C%92%E6%94%9C%E5%B8%B6%E8%A1%8C%E5%8B%95%E9%9B%BB%E8%A9%B1%E4%BD%BF%E7%94%A8%E8%A6%8F%E7%AF%84%E5%8E%9F%E5%89%87.pdf
教育部(2014)。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獎懲規定注意事項。2017年3月12日,取自: http://www.kh.edu.tw/filemanage/upload/1383/103.03.05-%E8%A8%82%E5%AE%9A%E5%AD%B8%E7%94%9F%E7%8D%8E%E6%87%B2%E6%B3%A8%E6%84%8F%E4%BA%8B%E9%A0%85.pdf
教育部(201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臺北市:教育部。2019年12月28日,取自https://www.tkvs.ylc.edu.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pageinfo&id=10192&index=1
莊富源(2006)。轉變中的臺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家齊(2019)。【手機教養調查】中小學「手機族」調查,92%家長支持中小學生在校禁用手機。親子天下。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320-/
郭千華(2018)。高齡學習者人際關係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
郭家樑(2005)。高中職青少年對行動電話需求程度及相關文化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彭淇(2010)。戰後臺灣中等學校訓育制度之探討-以師範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豫珍(2004)。Hirschi控制理論的原初觀點與發展:家庭與父母管教方式在子女非行控制上的角色。犯罪學期刊,7,P49 - 80。
陳李綢(2009) 。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6 ,3 期,頁343-368。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測量指標研究成果報告。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師資培育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秀蓉(2003)。手機文化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頁66-72。
陳良鎧(2019)。國小高年級學童手機使用情形與人際關係之影響─以桃園市某國小為例。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怡如(2012)。影響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與手機依賴之相關因素。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陳怡安(2001)。心理防衛機轉在網際空間線上遊戲之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18。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螢(2013)。高中職學生手機功能著重度、依賴程度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俞霖(2002)。網路同儕型塑及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3),頁149-181。
陳建瑋(2019)。學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立某高級中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思嘉(201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啟榮(2008)。論述特別權力關係兼論學校與學生間的法律關係。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頁73-86。
陳添丁(2012)。人權、法律、教育:從人性尊嚴論學生作為教育之主體。學校行政,78,頁203-213。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雙葉。
陳逸嫻(2012)。國中學生手機使用影響與規範之研究 -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陳穎柔(2013年8月5日)。青少年用手機成癮,韓推戒斷計畫。工商時報。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彭素真(2006)。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煥勝(2011)。我國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的百年回顧與前瞻。市北教育學刊,39,頁79-102。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 Rudolph F. Verderber、Kathleen S. Verderber)。新北市:揚智。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程信賢(2002)。行動電話消費者購買行為及其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虛擬的霸凌、真實的傷害,2012年台灣校園網路霸凌現象調查報告(2012年2月13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9年10月30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about/origin
黃世良(2018)。中部地區公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機械科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冠(1996)。戰後台灣鄉土教育的發展。蘭女學報,5,頁15-30
黃淑鈴(2014)。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添勇(2006)。擘畫時代新校規。師友月刊,473,頁27-30。
黃煜峰、雷靂(1995)。國中生心理學。臺北:五南。
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默(2002)。台灣人權教育的倡導、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1,頁69¬-¬84。
黃耀南(2002)。從大法官會議解釋探討對我國特别權力關係之突破與發展。社會科教育研究,7,頁129-159。
新北市教育電子報(2011)。教育高中職以下校園 上課需關手機。資訊教育,22。2018年12月6日,取自http://epaper.ntpc.edu.tw/index/EpaSubShow.aspx?CDE=EPS201110241227262KF&e=EPA20110518162151Z64
新竹市立成德高級中學學生校園攜帶行動電話使用管理要點(2017年6月7日)。取自https://www.cdjh.hc.edu.tw/nss/p/studentaffairsGuide
新竹市建功高中學生使用行動電話及電子產品管理規定(2013年12月9日)。取自http://a02.cksh.hc.edu.tw/ezfiles/2/1002/attach/72/pta_8701_2951551_23524.pdf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頁10-26。
楊曼靈(2018)。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及其科技領域核心素養之研究-以高雄巿某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惠芳(2011年7月20日)。中小學師生 上課、午休禁用手機。國語日報。
楊錦登(199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國教輔導,3,p45-52。
解濟華(2013)。探討社群網路對高中生人際關係之重要影響。中華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詹勝舜(2014)。特別權力關係演變之探討-以學生與學校間之關係為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5年11月2日)。2016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近9%。2019年8月9日,取自https://mic.iii.org.tw/news.aspx?id=410
農冬雲(2005)。手機時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對策。中國青年研究,頁50-52。
鄒美玲(2018)。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對手機成癮之影響。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碧翠絲(2020/02/27):手機成癮爆親子衝突。風向新聞。2020年4月18日,取自https://kairos.news/179164
劉怡君(2019)。桃園市青少年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成癮及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俊義(2017)。放下手機改變生活。新北市:悅讀名品出版。
劉南顯(2018)。國小高年級學生手機依賴度與家長管教方式及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素琴(2006)。高中職學生人際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樊蕙(2020年2月9日)。沉迷手機 4件事危害健康。聯合報。2020年5月19日,取自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4331150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詩婷(2002)。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豐、王玲玲(2012)。學習環境與學習態度相關之研究。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 31,頁53 -76。
蔡佩珊(2014)。使用智慧型手機對國中生人際關係的影響:以高雄市公立國中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佩娥(2009)。由國中小教科書看戒嚴時期台灣之國族建構—以國語文科和社會類科為分析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佩蓉(2014)。高雄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依潔(2018)。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秉樺(2009)。國中生使用行動電話的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以恆春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玲玲(2012)。論特別權力關係與中小學學生基本人權之保障 ──由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談起。學校習行政雙月刊,79,頁199-215。
蔡淇華(2019)。一則高中生的來訊「我不是沉迷電玩,是沉迷於歸屬感」。親子天下。
蔡淑琴(2013)。臺南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及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論壇,4(2),1-21。
蔣東霖(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諸彥含(201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崧燁文化。
鄭芬蘭(2001)。教育大辭書(十)。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文景。
鄭郡佩(2014)。大學生衝動性格、孤寂感及無聊感與智慧型手機成癮傾向的關聯。中原大學心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學生黏3C,下課猛滑、上課尿尿(2014年1月6日)。聯合新聞網。2018年5月7日,取自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74/736108
盧浩權(2004)。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生活壓力、負面情緒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高中生為例。靜宜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盧雪梅(2000)。APA「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心理學原則」。課程與教學通訊,4,8-12。
蕭韻純(2014)。台灣人「黏」手機 掛網時間世界之最。中時電子報。2016年10月5日,取自http://udn.com/news/index
賴光祺(2006)。誰抓得住孩子-校規的制定過程與內容。師友月刊,頁7-12。
薛玉欣(2014)。社交焦慮、自覺手機人際互動與手機依賴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其政(2018)。智慧型手機是人際溝通殺手。新公民議會。2020年7月5日,取自http://newcongress.tw/?p=13694
鍾尚峯(2018)。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簡子閔(2019)。使用智慧型手機對身心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至陽(2015/12/29)。「唯機族」年輕人看法獨特 總統辯論後宋民調勝朱。風傳媒。2017年3月26日,取自 https://goo.gl/KX7EOH
魏天穎(2015)。兩岸高校學生行政救濟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羅紓筠(2008)。手機、青少女與日常生活:手機使用對外在結構的抗衡。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關宇寧(2018年7月31日)。遠離虛擬世界 法國小學初中禁手機。大紀元時報,2019年7月9日,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7/31/n10604028.htm
蘇小娟(2018)。高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與親子互動及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貳、英文文獻
Arnold, M.(2003).One the Phenomenology of Technology:The Janus-faces of Mobile Phones.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12(4):231-256.
Baron, R. A., & Greenberg, J. (1990).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3r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Fortunati, L. (2002). The Mobile Phone: Towards new Categorie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 5 (4): 513-528
Henderson, S., Taylor, R & Thomson, R.(2002). In Touch: Young People,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i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 5 (4): 494-512.
Hirschi, T. & Selvin, H. C. (1973). Principles of Survey Analysis: Formerly Titled Delinquency Research.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Ling R. (2000). The impact of the mobile telephone on four established social institutions. ISSEI2000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uropean Ideas. 14-18.
Ling, Richard and bigitte Yttri. (2002) .Hyper-coordination via Mobil Phones in Norway. Pp.139-169, in Perpetual Contact.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2). Perhaps it is a body part, How the mobile phone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veryday lives i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ase study of Fin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ulasvirta, A., Rattenbury, T., Ma, L., & Raita, E. (2011). Habits make smartphone use more pervasive.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16(1), 105-114.
Plant, S. (2001). On the mobile: The effects of mobile telephones on social and individual life. Motorola, Libertyville, IL. Retrieved October 30, 2011, from: http://www.motorola.com/mot/doc/0/234_MotDoc.pdf.
Rautiainen, P. (2001). “The rol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Finnish teenagers.” Paper presented at “Machines That Become Us” Conference, April 18-19.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Suki, N. M. (2013). Students’ dependence on smart phon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eds, social influences and convenience.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30(2). 124-134.
Swindle, R.W. ( 1983 ). Social network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In M. Sperling (Eds.), 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87-103. New York: Pergramon.
Thommesen, J.(2002). Conversation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telephone to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15,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