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慧萍
Chen, Huei-Ping
論文名稱: 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血緣性聚落的發展:以古邱、埔後為個案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 in Kinmen After Removing Government Affairs in Battlefield, Take Guqu and Puhou as Cases Study.
指導教授: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血緣性聚落生活方式古邱埔後
英文關鍵詞: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s, life style, guqu, puhou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7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門傳統聚落以血緣性聚落為主,經歷傳統聚落時期(1945年以前)、戰地政務時期(1945年-1991年)與戰地政務解除後(1991年至今)三個時期,居民的經濟、社會生活受生活環境影響而變遷。戰地政務解除後,人口流動頻繁,古邱、埔後均為倚賴金城鎮城區生活機能的血緣性聚落,然而埔後聚落成為人口移入區,擴張顯著;古邱聚落為人口移出區,維持原有聚落規模。本文採用「生活方式」為研究概念,從經濟及社會生活探討原本規模相似的兩個血緣性聚落,在戰地政務解除後聚落規模擴張的差異下,兩者發展的異同。
    經濟生活方面,傳統聚落時期,古邱、埔後居民維生方式為農耕,聚落維持小規模;戰地政務時期,國家力量管制使人口遷移停滯,大量國軍的湧入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出口;戰地政務解除後,兩聚落居民的就業結構均以第三級產業為主,農業式微,土地從必要的維生條件中解放,隨著區位轉變與土地政策改革,埔後聚落既有農地轉為大片建地;古邱聚落則在區位的轉移下人口外移嚴重。
    社會生活方面,傳統聚落時期,兩聚落的社會組織強調包覆生產資源(勞力、土地)的功能,宗族為古邱、埔後聚落主要的社會組織,廟宇以「境」界劃分建構出居民的生活空間。戰地政務前期,地方祭祀活動均不興盛,戰地政務後期,居民經濟生活改善,祭祀活動恢復生機;戰地政務解除後,兩聚落的社會生活差異逐漸擴大。就變異的共同部分來看,宗族組織部分,此時期經濟生活不再倚賴土地生產,土地從「祖業」轉換成「可置換/買賣」的資源;廟宇組織部分,隨著現代化與市鎮化,境界與「神明靈力」亦面臨衝擊。但聚落的宗族組織與廟宇祭祀組織並非隨著聚落解構而消失,由於現代社會對人際社會網絡的依賴,聚落內與聚落間的互動聯繫反而變得更加密切,本文借用「社會資本」的概念,將社會關係視為個人資本的累積,詮釋在經濟生活與產權觀變遷下,社會網絡成為新的「維生方式」,兩聚落居民藉由不同的社會網絡形式推動聚落發展,塑造不同的區域特色。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Kinmen was mainly based on consanguinity. Guqu and Puhou all depend on the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 in Jincheng Township to maintain life functions. After removing government affairs in the battlefield,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become frequent. In this study, "life style" serves as concepts for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originally similar scales in these two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after removing the government affairs in battlefields.
    As for economic life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ime period, residents in Guqu and Puhou mainly lived by agriculture and the settlement was limited in small scale. During the War Zone Administration period, control of government power made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stagnate and large amount of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flew in and became the exit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removing government affairs in battlefiel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two settlements both have been mainly tertiary sector, which indicates the declines of agriculture. Lands were liberated from the essential subsistence conditions. As the alteration of niche and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land policy reform, the existing farmlands have become large amount of building sites. The settlement in Guqu suffered from severe emigr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niche transfers.
    As for social life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ime perio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two settlements emphasize to cover the functions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labors, lands). Patriarchal lineage is the main social organization in Guqu and Puhou. Temples use "territory" boundary lines to divide the living space of residents into different regions. In Pre-War Zone Administration, religious festivals were not so prosperous. However, in Post-War Zone Administration, religious festivals recovered vitality. After the lifting of war zone administr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lives in the two settlements have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As for patriarchal lineage organization part, economic lives in this time no longer can depend on the productions from lands. Lands became "replaceable / trading" resources rather than "ancestral assets". As for temple organization part, as the modernization and town-formation phenomenon, territory borders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of god and goddess" also faced impacts. However, the exist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settlement would not disappear as the deconstruction of settlement; and because the modern society over-relies on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social networking,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ettlement became closer instead. This study refer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to regard social relationship as accumulation of individual capital, and then turn social networking into a new “Livelihood Style” so that the residents in two settlements can advance settlement develop and create a region with unique features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network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緣起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區域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9 第二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維生方式變遷 21 第一節 傳統聚落發展時期 21 第二節 戰地政務時期 51 第三節 戰地政務解除後 66 第四節 區位、政策與土地利用變遷 71 第五節 小結 85 第三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宗族組織變遷 87 第一節 宗族組織與宗族社會 87 第二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古邱宗族組織的發展 89 第三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埔後宗族組織的發展 100 第四節 戰地政務解除後古邱、埔後宗族組織的變遷 112 第五節 小結 131 第四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廟宇組織變遷 133 第一節 境廟與祭祀圈 133 第二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古邱村廟的祭祀圈與祭祀活動 135 第三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埔後村廟的祭祀圈與祭祀活動 146 第四節 戰地政務解除後聚落廟宇的祭祀圈與祭祀活動變遷 149 第五節 古邱、埔後的社會組織與聚落發展 162 第六節 小結 170 第五章 結論 172 參考文獻 174

    一、專書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協會(2002)。《金門國家公園土壤調查分析及植生適應性研究》。金門: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江柏煒、陳佳佳、張慧雯、詹智匡(2003)。《金門城古城牆遺址調查》。金門: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江柏煒主持(2012)。《海外金門人僑社調查實錄:日本篇》。金門: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伊藤憐之助(1938)。南支調查資料《福建省金門島概況》。臺北:合名會社松浦屋印刷部。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培暉(1996)。《金門聚落風情》。臺北:稻田出版社。
    李國祥、楊昶主編(1993)。《明實錄類纂˙福建臺灣卷》。武漢:武漢出版社。
    李奮(1977)。《福建田賦研究》。成文出版社。
    李增德總編輯、吳俊育等撰稿(2005)。《金寧鄉志》。金門:金寧鄉公所。
    汪毅夫、楊彥傑、謝重光著(1999)。《金門史稿》。廈門:鷺江出版社。
    沈國瑾撰、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1962)。《金門十年建設》。臺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林正珍編(2014)。《日據時期金門鴉片檔案譯著暨相關調查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林金榮主持(2009)。《金門傳統聚落形成發展族譜資料彙編》。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委託辦理。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焜熿(1993)。《金門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金門縣政府(1992)。《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金門學研究會總編纂(2009)。《金城鎮志》。金門:金城鎮公所。
    金門許氏族譜編輯委員會編修(1987)。《金門珠浦許氏族譜》。金門:金門許氏宗親會。
    洪受(1969)。《滄海紀遺》。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埔後陳氏宗親會(2015)。《上學堂埔後陳氏族譜》,印本:未出版。
    涂順從、涂淑君、黃明雅、鄭秀梅(2009)。《南瀛歷史建築誌》。臺南:臺南縣政府。
    戚常卉主持(2009)。《金門宗族組織與祭祖儀式》。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委託。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報告。
    戚常卉主持(2010)。《金門宗族組織與地方信仰》。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委託。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報告。
    梭爾(Max. Sorre)著,孫宕越譯(1981)。《人文地理學原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莊英章(1977)。《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第三版。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莫里斯˙弗里德曼(Freedman. M)著,劉曉春譯(2000)。《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商務印書館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許如中(1959)。《新金門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許志仁(2010)。《明代海禁政策下的金門及其海域》。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陳支平(1991)。《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陳支平、徐泓主編(2008)。《閩南宗族社會》。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昆仁(1987)。《金門史蹟源流》。金門:金門縣政府。
    陳其分主編(2011)。《穎川堂陳氏宗親會民國百年紀念專輯》。金門:穎川堂金門縣陳氏宗親會。
    陳炳榮(1998)。《金門城》。臺南:秋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陳宗德(1938)。《銀浯古邱陳氏族譜》。印本:未出版。
    陳培源(1970)。《金門島及烈嶼地質說明書》。經濟部金門地質礦產測勘隊工作報告。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陳達(1938)。《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長沙:商務印書館。
    黃偉柏主持(2014)。《金門沿海淤泥沉積對牡蠣養殖生產區之影響初步評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楊天厚、林麗寬(1997)。《金門縣珠山社區總體營造人文采微成果專輯》。金門:金門縣政府。
    楊肅獻主編(2005)。《金門近代史》。金門:金門縣政府。
    楊懋春(1976)。《我們的社會》。臺北:中華出版社。
    潁川堂金門縣陳氏宗親會(1993)。《金門陳氏志略》。臺北:優點印刷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7),《金門地區新增海水淡化廠海域環境監測調查》,臺中: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經濟部金門技術小組彙編(1953)。《金門農林漁牧水利工作總報告》。臺北:行政院經濟部。
    蔡鳳雛(2011)。《金門地名調查與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鄭振滿(1992)。《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薛永棟(1942)。珠山《顯影》。印刷本。
    顏忠誠等口述;卓遵宏、董群廉訪問;董群廉、陳中禹記錄整理(2003)。《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二)》。臺北:國史館。
    羅志平(2010)。《金門行業文化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

    二、期刊
    王怡超(2012)。〈民匪共處的小區盜賊經濟圈--從珠山《顯影》看1928-1949年間金門盜賊事件〉。《201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35-250。
    江柏煒(1999)。〈從軍事城堡到宗族聚落:福建金門城之研究〉。《城市與設計學報》,8(7):133-177。
    江柏煒(2001)。〈「落番」與歸鄉-近代金門的海外移民及僑鄉文化〉。《金門季刊》,71:4-9。
    江柏煒(2012)。〈在金門與長崎之間──新頭陳氏家族的社會網絡考察〉。《201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55-480。
    吳連賞(1999)。〈三民區聚落商街空間發展與鄉土環境問題調查研究〉。《環境與世界》,3:137-186。
    吳進喜(1994):〈臺灣南部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構:以燕巢鄉烏鬼埔和林園鄉汕尾庄為例〉。《第一 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43-551。
    李錫祥(1996)。〈漢人的民間信仰、社會組織與宗教空間--金門田野調查的例證〉。《地理教育》,22:73-90。
    李豐楙(1993)。〈臺灣民間宗教-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十)。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57-336。
    林建育(2011)。〈神聖空間領域之建構:金門傳統鄉社的信仰境域觀〉。《2011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7-217。
    林美容(1987)。〈從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114。
    林美容(1992)。〈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95-125。
    林桂玲(2014)。〈清代北臺灣客家嘗會:以竹塹六張犁林家「先坤公嘗」為例〉。《全球客家研究》,2:219-258。
    施添福(1993)。〈晚清的地理教育(1840-1901)──從張相文的「本國中等地理教科書」談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1)。111-134。
    施添福(199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空間、力與社會》,39-7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科大衛、劉志偉(2011)。〈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歷史研究》,3:3-14。
    胡煒崟(1995)。〈評介陳支平《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3:311-321。
    夏黎明(1984)。〈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臺灣風物》,36(4)、37(2)。
    徐雨村(2003)。〈家庭生計、祖靈觀念與國家力量──金門官澳的傳統地權關係的持續與變遷〉。291-312,江柏煒編,《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立文化中心。
    常建華(2001)。〈明代宗族祠廟祭祖禮制及其演變〉。《南開學報》,3:60-67。
    張光直(1958)。〈東南亞社會組織與聚落型態的幾個方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9-78。
    許志仁(2012)。〈癸卯之變與金門的氏族〉。《2010年金門學學術研討會》,67-75。
    陳其南、邱淑如(1985)。〈方志「氏族志」體例的演變與中國宗族發轉的研究〉。《漢學研究》,3(2):797-843。
    陳炳容(2012)。〈明末清初金門社會的動盪〉。《201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7-221。
    陳國川、施添福(1987)。〈國、高中地理教育目標草案的整合性〉。收於《我國人文社會教育科際整合:現況與展望》,中華民國七十六年科際整合研討會論文集-Ⅰ,321-327。
    陳緯華(2012)。〈「場域」視角下的當代民間信變遷〉。《臺灣社會學》,23:1-49。
    陳憲明(1992)。〈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島嶼的研究〉。《臺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8:109-158。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源協、劉素貞(2009)。〈社會資本對臺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既政策學報》,48:155-192。
    傅仰止(2005)。〈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資」機制〉。《台灣社會學》,9:165-203。
    劉名峰(2014)。〈地權治理的到的形式及其變遷──以戰地政務前後的金門為例〉。《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1-261。
    劉翠溶(1983)。〈明清人口之增值與遷移-長江中下游地區族譜資料之分析〉。《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出版,313-334。
    鄭振滿(2013)。〈明代金門的制度變革與社會轉型:以鹽政改革為中心〉。《歷史人類學學刊》,11(2):85-107。
    鄭振滿(2014)。〈金門世家大族的歷史轉型──以瓊林蔡氏為中心〉。《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3-278。
    魏光莒(2011)。〈由地方的構成反思現代空間:一種現象學地理學的解讀〉。《環境與藝術學刊》,10:107-129。
    Skinner, G. W. (1964).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 3-43.

    三、學位論文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楊天厚(2010)。〈金門宗祠祭禮研究──以陳、蔡、許三姓家族為例〉。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呂清福(2004)。〈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之研究-以金門縣古寧頭社區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李錫祥(1997)。〈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周俊霖(1999)。〈山村的聚落發展與生活方式-奮起湖與石棹的比較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俞辰(2010)。〈「家」與「故鄉」:金門后湖漢人宗族與聚落關係的民族誌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育(2006)。〈金門傳統漢人聚落領域的空間界定:一個五營信仰的考察〉。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雨村(1996)。〈國家力量、人口流動與鄉民經濟變遷-以金門官澳為例〉。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黎明(1985)。〈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孫麗琪(2015)。〈現代村廟道德社群的維持—以金門埔後聚落為例〉。金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偉(2000)。〈金門新前墩聚落的社區營造〉。金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瑤(1998)。〈新竹縣湖口鄉的聚落形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張慧玲(2011)。〈金門民間信仰的變遷:沙美聚落與境廟的觀察〉。金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容(2007)。〈金門宗祠祭祖研究──以陳氏大宗穎川堂等六宗祠為例〉。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論。
    陳美君(1996)。〈旗後的七美移民生活方式與血緣聚落的發展〉。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書文(2006)。〈金門縣夏興村傳統聚落變遷之研究〉。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論。
    湯文昊(1991)。〈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分析〉。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傑(2002)。〈金門珠山薛姓血緣聚落時空間變遷的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黃獻煜(2013)。〈宗族與地方社會之發展與變遷:以金門汶水黃氏華房為例〉。金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宛錡(2001)。〈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董毓雯(2005)。〈戰地政務解除前後金門中地系統的變遷〉。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秋娥(1989)。〈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劉宜長(2001)。〈金門李、蔡、陳氏家廟之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敏蕙(1996)。〈臺北都會郊區化與郊區性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政府公開資料
    金門縣政府(1995)。《擬定金門特定區計畫》。
    金門縣政府(2010)。《變更金門特定區計劃書(金門技術學院附近地區)》。
    金門縣政府主計室(2013)。《統計年報》。

    五、報紙
    李金鎗(2015)。〈埔後陳氏家廟奠安落幕〉,《金門日報》,1月7日,地方新聞。
    吳鼎仁(2015)。〈燕南書畫院〉,《金門日報》,11月15日,浯江夜話。
    許峻魁(2015)。〈埔後陳氏家廟奠安縣長獻匾〉,《金門日報》,1月5日,地方新聞。
    莊煥寧(2013)。〈十三陳宗親春季祭祖〉,《金門日報》,2月28日,地方新聞。
    莊煥寧(2015)。〈埔後陳氏宗親會購回祖業土地有譜〉,《金門日報》,6月12日,地方新聞。
    董森堡(2012)。〈燕南山社區龍頭獲頒證書〉,《金門日報》,5月16日,地方新聞。
    董森堡(2015)。〈埔後陳氏有慶家廟明起奠安〉,《金門日報》,1月3日,地方新聞。
    楊樹清(2006)。〈古區烽火五十祭──催生「古區七九九藝文空間」〉,《金門日報》,9月13日,浯江夜話。
    楊樹清(2009)。〈燕南回望〉,《金門日報》,11月4日,浯江夜話。
    楊樹清(2010)。〈燕南啟道金門大學出發了〉,《金門日報》,7月31日,鄉訊。
    顏炳洳(2006)。〈古區憨仔〉,《金門日報》,7月20日,浯江夜話。

    六、網路資源
    國土資訊系統-社會經濟資料庫,2012年、2013年、2014年。http://210.65.89.57/STAT/Web/Portal/STAT_PortalHome.aspx(瀏覽日期:2015.12.20)
    金門縣門牌電子地圖查詢系統,2011年測繪,2014年修測。http://addressmt.tgos.nat.gov.tw/address/index.cfm?city_id=09020(瀏覽日期:2015.12.20)
    南陳宗親網。http://www.nanchens.com(瀏覽日期:2016.1.12)
    金門縣民政處網站。http://web.kinmen.gov.tw/Layout/sub_A/index.aspx?frame=3(瀏覽日期:2016.5.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