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瀚心
Chang, Han-Hsin
論文名稱: 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圖冊》研究:南京意象之形塑
Wen Boren’s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Shaping the Images of Nanjing
指導教授: 王正華
Wang, Cheng-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9
中文關鍵詞: 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圖冊地景畫南京蘇州
英文關鍵詞: Wen Boren,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Topographic landscapes, Nanjing, Suzhou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1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6下載:1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關注到蘇州畫家赴外地發展的研究面向,嘗試藉由文伯仁(1502-1575)繪於隆慶壬申年(1572)的《金陵十八景圖冊》之探討,釐清其製作脈絡和明代當時南京風氣之可能關聯性。相較於大量以南京景點為吟詠對象的詩文創作,和南京景點相關的圖像繪製,似乎發展得較為緩慢,直至十六世紀中期以後,方有蘇州畫家文伯仁以金陵勝景為描繪主題的勝景圖冊( famous sites album)問世,至於南京當地畫家,遲至十七世紀以後才較為關注此類圖像之創作,故南京此類圖像創作之肇始,實為蘇州畫家,而非南京畫家。

    根據本研究之考察,乃認為《金陵十八景圖冊》的生成脈絡,實和明代南京地方意識的興起、南京對自身地景的關注,以及南京文壇的發展有所連繫,並且從此套未明確指出受畫對象的畫家自題和圖像內容等線索審視之,《金陵十八景圖冊》極有可能是出於文伯仁自身寓居南京的生活經歷,以及對於明代中晚期競爭激烈的書畫市場的敏銳觀察,進而繪製的作品,而非純粹受旅遊風氣影響之下的產物。有鑑於此,本研究自《金陵十八景圖冊》作品本身出發,探討畫家文伯仁如何運用自蘇州習得的繪畫傳統,並以其畫筆詮釋和塑造南京之形象。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activities of Suzhou artists whose careers developed in areas away from Suzhou,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the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that were painted by Wen Boren (1502- 1575) in 1572,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Longqing era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tudy seeks to clarify the backgroun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painting, as well as their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in Nanjin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While large numbers of poems and essays prais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Nanjing had been written since ancient times, paintings depicting Nanjing’s sights seem to have been a relatively late development, with the first significant works being the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an album of paintings of famous sights created by the Suzhou-born artist Wen Boren in the late 16th century. Nanjing-born artists themselves seem not to have taken an interest in depicting the sights of their home city until the 17th century. There is thus a rather unusual situation in that the first important paintings of Nanjing were painted by an artist from Suzhou, not an artist from Nanj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the backgroun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is in fact closely linked to the rise of local consciousness,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city’s scenic sigh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ltural scene. The inscription by the artist included in the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do not explicitly stated the sponsor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works provide clues which suggest that the works may well have been based on Wen Boren’s own direct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Nanjing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as well as on Wen’s keen observation of market trends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late-Ming art market, rather than being products of the fashion for Ming artists to create paintings of places they had visited briefly on their travels. The study therefore takes the Eighteen Scenes of Jinling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exploring the way in which Wen Boren utilized the Suzhou painting tradition to which he had been exposed to interpret and create an image of Nanjing.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主旨..............................................1 第二節 作品概況及前人研究成果檢討...............................4 第三節 文伯仁之前的南京圖像...................................18 第四節 章節結構.............................................23 第一章 文伯仁生平與繪畫事業─從文獻記載談起......................27 第一節 畫家生平.............................................27 第二節 繪畫風格.............................................35 第三節 交遊圈與其繪畫事業.....................................42 小結......................................................76 第二章 《金陵十八景圖冊》風格.................................79 第一節 景點內容和性質........................................79 第二節 選擇問題............................................102 第三節 形式來源............................................118 (一)文徵明...............................................118 (二)文徵明以外的風格......................................121 第四節 實景因素............................................134 小結.....................................................139 第三章 對金陵地景的形塑.....................................141 第一節 明代南京文化圈風潮及地方意識的興起......................142 第二節 《金陵十八景圖冊》的預設贊助群體........................167 第三節 文伯仁及其《金陵十八景圖冊》之影響......................182 小結.....................................................189 結論.....................................................191 參考書目..................................................195 表格.....................................................219 圖版.....................................................229

    (一)古籍
    1.(北魏)酈道元、(清)王先謙校,《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2.(北周)庾信撰、許逸民校點,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0。
    3.(南朝宋)沈約,《宋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257冊。
    4.(南朝宋)劉義慶、余嘉錫校,《世説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5.(南朝宋),鮑照,《鮑明遠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063冊。
    6.(梁)蕭子顯撰,《南齊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259冊。
    7.(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文選註》,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329冊。
    8.(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六臣註文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330冊。
    9.(陳)徐陵編、吳冠文等校,《玉臺新詠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陳)徐陵編、穆克宏校,《玉臺新咏箋注》,台北:明文書局,1988。
    11.(唐)李白、(淸)王琦注,《李太白文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067冊。
    12.(唐)李白、(宋)楊齊賢集註、(元)蕭士賦,《李太白集分類補註》,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066冊。
    13.(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082。
    14.(唐)許嵩撰,《建康實錄》,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370冊。
    15.(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
    16.(宋)朱長文撰,《吳郡圖經續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484冊。
    17.(宋)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18.(宋)周應合撰,《景定建康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488-489冊。
    19.(宋)陸遊撰、(宋)陸子虞編,《劍南詩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162冊。
    20.(宋)張敦頤、張忱石點校,《六朝事迹編類》,北京:中華書局,2012。
    21.(宋)曾極,《金陵百詠》,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164冊。
    22.(宋)趙公豫,《燕堂詩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142冊。
    23.(宋)戴復古,《石屏詩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24.(宋)龔明之撰、孫菊園點校,《中吳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5.(元)張鉉纂修,《至正金陵新志》,收錄於《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第6冊。
    26.(元)陳桱,《通鑒續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332冊。
    27.(明)文徵明著、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2014。
    28.(明)文徵明,《甫田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273冊。
    29.(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續稿》,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第1285冊。
    30.(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279-1284冊。
    31.(明)王世貞著,陸潔棟、周明初校注,《藝苑卮言》,收錄於《歷代詩畫叢書》(南京市:鳳凰出版社),第5冊。
    32.(明)王鏊,《(正德)姑蘇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第493冊。
    33.(明)王兆雲,《皇明詞林人物考》,收錄於《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第2冊。
    34.(明)方鵬,《崑山人物志》,收錄於《江蘇人物傳記叢刊》(揚州市:廣陵書社,2011),第30冊。
    35.(明)朱曰藩,《山帶閣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集部,第110冊。
    36.(明)朱邦憲,《朱邦憲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集部,第145冊。
    37.(明)朱謀垔,《畫史會要》,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16冊。
    38.(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
    39.(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上海:上海古籍,2012。
    40.(明)何良俊,《何翰林集》,收錄於《明代藝術家集彙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續集。
    41.(明)何三畏,《雲間志略》,收錄於《明代傳記叢刊》(台北市:明文出版社,1991),第147冊。
    42.(明)何鏜,《古今遊名山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史部,第250冊。
    43.(明)汪砢玉,《珊瑚網》,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18冊。
    44.(明)吳國倫《甔甀洞稿》,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子部,第123冊。
    45.(明)吳寬,《家藏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255冊。
    46.(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臺北:臺灣商務,1977。
    47.(明)李日華著、屠友祥校注,《味水軒日記校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
    48.(明)李賢,《大明一統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49.(明)李夢陽,《空同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262冊。
    50.(明)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460冊。(明)周暉,《金陵瑣事》,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1983),第440冊。
    51.(明)高濂,《遵生八箋》,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5),子部,雜家類,第874冊。
    52.(明)徐鼒,《小腆紀傳》,收錄於《清代傳紀叢刊》(臺北:明文出版社,1958),第69冊。
    53.(明)徐中行,《天目集》,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
    54.(明)孫應岳,《金陵選勝》,收錄於《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第29冊。
    55.(明)陸應陽撰、(清)蔡方炳增輯,《廣輿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第173冊。
    56.(明)陳沂撰,《金陵古今圖考》,收錄於《南京稀見文獻叢刊》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第1冊。
    57.(明)陳沂撰,《金陵世紀》,收錄於《南京稀見文獻叢刊》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第29冊。
    58.(明)陳舜仁,《(萬曆)應天府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史部,第203冊。
    59.(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17冊。
    60.(明)湯日昭《(萬曆)溫州府志》,卷9,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史部,第221冊
    61.(明)盛時泰,《棲霞小志》,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第220冊。
    62.(明)盛時泰撰,《牛首山志》,收錄於《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第17冊。
    63.(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史部,第533冊。
    64.(明)馮惟訥,《古詩紀》,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380冊。
    65.(明)馮琦編、(明)陳邦瞻增輯,《宋史紀事本末》,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353冊。
    66.(明)楊慎,《升菴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270冊。
    67.(明)詹景鳳,《詹氏性理小辨》,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子部,第112冊。
    68.(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史部,第244冊。
    69.(明)歐大任,《歐虞部集十五種》,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47冊。
    70.(明)錢穀編,《吳都文粹續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1385-1386冊。
    71.(明)禮部纂修,《洪武京城圖志》,收錄於《南京稀見文獻叢刊》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第1冊。
    72.(明)釋廣賓纂、釋際界增訂,《西天目祖山志六卷》,收錄於《中國佛寺志叢刊》,第95冊,揚州市:廣陵書社,2006。
    73.(明)顧起元,《嬾真草堂集》,收錄於《明人文集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第29冊。
    74.(明)顧起元,《客座贅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5.(淸)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臺北:廣文書局出版社,1988。
    76.(淸)李佐賢,《書畫鑑影》,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第1086冊。
    77.(淸)汴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第827-829冊。
    78.(淸)倪濤,《六藝之一錄》,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837冊。
    79.(淸)高宗,《淸高宗御製詩文全集》,臺北市:國立故宫博物院,1976。
    80.(淸)陸心源撰,《皕宋樓藏書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史部,第928冊。
    81.(清)馮桂芬纂、(清)李銘皖等編修,《(同治)蘇州府志》,收錄於《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第14冊。
    82.(清)陳田,《明詩紀事》,庚籤卷28,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第1711冊。
    83.(淸)陳毅撰、(淸)汪志伊删補,(淸)錢大昕考訂,《攝山志》,收錄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台北:明文,1980),第34冊。
    84.(清)彭蘊璨,《歷代畫史彙傳》,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子部,第1084冊。
    85.(清)萬斯同,《明史》,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331冊。
    86.(清)錢謙益編、許逸民等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87.(清) 釋渾融輯,《棲霞山志二卷》,收錄於《中國佛寺志叢刊》,第113冊,揚州市:廣陵書社,2006。
    88.(清)釋松華、陳兆元輯,《東天目昭明禪寺志十二卷》,收錄於《中國佛寺志叢刊》,第96冊,揚州市:廣陵書社,2006。
    89.(清)顧沅輯,《吳郡五百名賢圖傳贊》,臺北:廣文出版社,1978。
    90.(清)龐元濟,《虛齋名畫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090冊。
    91.王華編、江謙補,《北天目靈峰寺志九卷》,收錄於《中國佛寺志叢刊》,第96冊,揚州市:廣陵書社,2006。
    92.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93.孫通海等主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
    94.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石渠寶笈續編》,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69-1971。
    95.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999。
    96.穆益勤編著,《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85。

    (二)專書、圖錄
    1.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江兆申,《文徵明畫系年》,東京:書房,1976。
    3.江兆申,《文徵明與蘇州畫壇》,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4.江兆申,《吳派畫九十年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
    5.江蘇省地圖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江蘇省地圖集》,北京市:中國地圖出版社,2004。
    6.朱偰,《金陵古蹟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7.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7。
    8.巫仁恕、狄雅思著,〈明清士大夫的旅遊文本〉,《游道:明清旅遊文化》,台北:三民,2010。
    9.巫鴻,《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北京:三聯書店,2009。
    10.何炎泉等編,《明四大家特展:沈周》,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11.呂曉,《明末清初金陵畫壇研究》,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12。
    12.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13.吳誦芬、童文娥、譚怡令等編輯,《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14.周道振,《文徵明書畫簡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15.周積寅,《吳派繪畫研究》,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1。
    16.易蘇昊、樊則春主編,《五臺山人藏 : 清乾隆宮廷書畫》,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9。
    17.林莉娜、陳建志、鄭淑方等編輯,《明四大家特展:唐寅》,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18.俞劍華,《歷代畫家評傳.明》,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9。
    19.故宮博物院主編,《吳門畫派研究》,北京:紫禁城,1993。
    20.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邱士華、劉宇珍、胡雋等譯,《雅債》,台北:石頭出版社,2009。
    21.高木森,《明山淨水─明畫思想探微》,台北:三民書局,2005。
    22.高居翰(James Cahill),《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23.高居翰(James Cahill),《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北京:三聯書店,2013。
    24.高居翰(James Cahill),《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北京:三聯書店,2012。
    25.許文美、劉芳如等編輯,《明四大家特展:仇英》,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26.郭紹,《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7.郭繼生,〈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作為藝術資助人的徽州商人〉,《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實踐》(臺北:歷史博物館,2002),頁66-80。
    28.國立故宮博物院主編,《吳派畫九十年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
    29.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30.鄭毓瑜,《文本風景》,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31.喬迅(Jonathan Hay)著,邱士華、劉宇珍等譯,《石濤:清初中國的繪畫與現代性》,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32.蔡宜璇主編,《悅目-中國晚期書畫展》,台北:石頭書屋出版社,2001。
    33.劉綱紀,《文徵明》,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34.薛永年,《王履》,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35.Cahill, James.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36.Cahill, James. The Distant Mountains: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1570-1644. New York and Tokyo: John Weatherhill, Inc., 1982.
    37.Cahill, James. Place: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Late Ming Period. Berkeley: University Art Museum, 1971.
    38.Cahill, James. 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39.Craig Clunas,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London : Reaktion, 2004.
    40.Craig Clunas, 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Ming China, 1368-1644.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7.
    41.Craig Clunas, 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2.Clunas, Craig.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P,1997.
    43.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Social Status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and Polity Press, 1991.
    44.Edwards, Richard. The World around the Chinese Artist: Aspects of Realism in Chinese Painting.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9.
    45.Fei, Si-yen.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Urbanization and Late Ming Nanj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46.Li, Chu-tsing. A thousand peaks and myriad ravines : Chinese paintings in the Charles A. Drenowatz Collection. Ascona, Switzerland : Artibus Asiae, 1974.
    47.Vinograd, Richard. ed. The southern metropolis : pictorial art in 17th-century Nanjing. Stanford, Calif. : Iris & B. Gerald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 Stanford University, 2002.
    48.Fu, Li-tsui Flora, Framing famous mountains : grand tour and mingshan paintings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49.Liscomb, Kathlyn Maurean. Learning from Mount Hua: a Chinese physician's illustrated travel record and painting theor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0.Rogers, Howard and Sherman E. Lee, Masterworks of Ming and Qing painting from the Forbidden City. Lansdale, PA : International Arts Council, 1988.

    (三)期刊論文
    1.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50期(2005),頁115-184。
    2.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收入於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頁9-17。
    3.王頎,〈談蘇州畫家袁尚統和張宏〉,《故宮博物院院刊》,第3期(1991),頁27-35。
    4.王志清,〈金陵懷古第一詩─李白《金陵三首》〉,《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2009),頁18-24。
    5.王德毅,〈景定建康志與至正金陵新志之比較研究〉,收錄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編,《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學生,1998),頁1-22。
    6.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收錄於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頁101-148
    7.王鴻泰,〈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錯雜〉,《新史學》,第17卷,第4期 (2006),頁73-143。
    8.王鴻泰,〈明清間文人的女色品賞與美人意象的塑造〉,收錄於王愛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頁189-226。
    9.史樹青,〈王紱北京八景圖研究〉,《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第5期,1981年,頁78-84。
    10.石守謙,〈浙派畫風與貴族品味〉,《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頁183-228。
    11.石守謙,〈失意文士的避居山水─論十六世紀山水畫中的文派風格〉,《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頁299-338。
    12.石守謙,〈「雨餘春樹」與明代中期蘇州之送別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卷2期(1993),頁427-467。
    13.石守謙,〈嘉靖新政與文徵明畫風之轉變〉,《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頁261-298-260。
    14.石守謙,〈中國文人畫究竟是甚麼?〉,《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53-66。
    15.石守謙,〈元大文人畫的正宗系統─由趙孟頫到王維的山水畫發展〉,《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167-180。
    16.石守謙,〈隱逸文士的內在世界─元末四大家的生平與藝術〉,《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181-206。
    17.石守謙,〈隱居生活中的繪畫─十五世紀中期文人畫在蘇州的出現〉,《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207-226。
    18.石守謙,〈沈周的應酬畫及其觀眾〉,《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227-242。
    19.石守謙,〈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鍾馗與大眾文化〉,《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243-268。
    20.石守謙,〈山水之史──由畫家與觀眾互動角度考察中國山水畫至13世紀的發展〉,《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379-473。
    21.石守謙,〈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故宮學術季刊》,十五卷,第4期,1998年,頁33-76。
    22.石守謙,〈神幻變化─由陳子和看明代閩贛地區道教水墨畫之發展〉,《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期(1995),頁47-74。
    23.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桃花源意象的形塑與在東亞的傳播〉,《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台北:允晨文化,2012),頁49-90。
    24.石守謙,〈勝景的化身─瀟湘八景山水畫與東亞的風景觀看〉,《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台北:允晨文化,2012),頁91-188。
    25.石守謙,〈悅目的圖像─觀看十七世紀繪畫的一個角度〉,收錄於蔡宜璇主編,《悅目─中國晚期書畫》(台北:石頭出版社,2001),頁6-13。
    26.石慢( Peter C. Sturman)著、曾藍瑩譯,〈克盡孝道的米友仁--論其對父親米芾書跡的搜集及米芾書跡得高宗朝廷的影響〉,《故宮學術季刊》,第9卷第4期(1992),頁89-126。
    27.古田真一,〈得“形”而求“意”—王履繪畫美學思想的獨創性〉,《美術》,第5期(1990),頁58-60。
    28.古田真一,〈王履筆「華山図冊」をめぐって〉,《東海女子大學紀要》, 第15期(1995),頁285-313。
    29.宇文所安,〈地:金陵懷古〉,《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頁138-169。
    30.吉田晴紀,〈關於虎丘圖之我見〉,《吳門畫派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頁65-75。
    31.朱萬章,〈張宏及其繪畫藝術〉,《中國書畫》,第11期(2006),頁。
    32.朱萬章,〈張宏藝術創作年表〉,《中國書畫》,第11期(2006),頁。
    33.衣若芬,〈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收入於李豐懋、劉宛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325-372。
    34.衣若芬,〈閱讀風景:蘇軾與「瀟湘八景圖」的興起〉,收入於王靜芝等編《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台北:紅葉文化,2001),頁689-717。
    35.辻惟雄,〈真景の系譜-中國と日本(下)〉,《美術史論叢》,第3期,1987年,頁53-55。
    36.江兆申,〈吳派畫家筆下的楊季靜〉,《故宮季刊》,第8卷第1期(1973),頁57-70。
    37.巫仁恕,〈晚明的旅遊風氣與士大夫心態:以江南為討論中心〉,收入於熊月之、熊秉真主編,《明清以來江南社會與文化論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頁225-255。
    38.巫鴻,〈玉骨冰心:中國藝術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33-157。
    39.何傳馨,〈明張宏華子岡圖〉,《故宮文物月刊》,第218期(2001),頁46-49。
    40.何傳馨,〈江山覽勝─歷代實景山水畫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第191期(1999),頁24-35。
    41.吳剛毅,〈沈周贈吳寬送別圖--兼論二人之友誼〉,《故宮文物月刊》,第372期(2014),頁32-43。
    42.吳秋野,〈《長江萬里圖》的作者與年代考〉,《書畫藝術學刊》,第12期(2012),頁279-293。
    43.吳秋野,〈《蜀川圖》繪製與仿製的年代及作者考〉,《書畫藝術學刊》,第14期(2013),頁89-109。
    44.呂曉,〈明末清初「金陵勝景圖」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4期(2010),頁7-18。
    45.余佩瑾,〈從《獨樂園圖》看文徵明與仇英風格的異同〉,《故宮學術季刊》,第8卷第4期(1991),頁85-117。
    46.李正治,〈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鵝湖月刊》,第4期(1975),頁35-37。
    47.李玉珉,〈西湖十景特展〉,《故宮博物院院刊》,卷十三第十二期,頁100-117。
    48.李淑卿,〈從主題角度探討黃山畫派的發展及其定義問題 (上)〉,《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8卷第1期(1997),頁313-342。
    49.李淑卿,〈從主題角度探討黃山畫派的發展及其定義問題 (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9卷1期(1998),頁183-231。
    50.李珮詩,〈明亡前後金陵勝景圖象之研究──以松巒古寺為例〉,《書畫藝術學刊》,第4期(2008年),頁257-291。
    51.李慧漱,〈壺中天地:西湖與南宋都城臨安的藝術與文化〉,收入於何傳馨主編,《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書畫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頁32-65。
    52.李慧漱:〈南宋臨安圖脈與文化空間解讀〉,收錄於《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發行,2001),頁57-90。
    53.林麗江,〈由傷感而至風月——白居易〈琵琶行〉詩之圖文轉繹〉,《故宮學術季刊》,第20卷第3期(2003),頁1-50。
    54.周安慶,〈千古金陵,錦繡山川——明末畫家鄒典和他的《金陵勝景圖卷》〉,《紫禁城》,第10期(2011),頁90-96。
    55.周安慶,〈明代畫家文伯仁及其《金陵十八景圖》冊頁賞析〉,《收藏界》,第113期(2011),頁101-105。
    56.金文京,〈西湖在中日韓─略談風景轉移在東亞文學中的意義〉,收錄於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台北:允晨文化,2011),頁141-166。
    57.板倉聖哲,〈作為東亞圖像的瀟湘八景圖─十五世紀朝鮮前期文人所見到的東亞瀟湘八景圖〉,收錄於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台北:允晨文化,2011),頁167-190。
    58.邱士華,〈林泉佳處—文伯仁繪畫展覽介紹〉,《故宮文物月刊》,第328期(2010),頁22-29。
    59.邱士華,〈請問文伯仁:細節是什麼?--陶然於林泉佳處中─文伯仁繪畫專題展〉,《典藏古美術》,第214期(2010),頁130-135。
    60.邵彥,〈時空轉換中的行宮圖像—對幾件《盤山圖》的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期(2008),頁24-49。
    61.柯慶明,〈從「亭」、「臺」、「樓」、「閣」說起─論一種另類的遊觀美學與生命省察〉,《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頁127-184。
    62.胡簫白,〈勝景品賞與地方記憶─明代南京的游治活動及其所見城市文化生態〉,《南京大學學報》,第6期(2014),頁76-156。
    63.俞允堯,〈半醉來尋白鷺洲─金陵白鷺洲歷史滄桑〉,《歷史月刊》,第255期(2009),頁11-17。
    64.凌利中,〈《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辨─曁從文徵明友人看其交遊觀〉,《美術史與觀念史》,第11期(2011),頁106-130。
    65.凌利中,〈張宏研究補遺〉,《上海文博論叢》,第4期(2007),頁36-39。
    66.宮崎法子,〈西湖をめぐる繪畫─南宋繪畫史初探〉,收錄於《中國近世都市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4),頁199-246。
    67.馬雅貞,〈仲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盛世滋生圖》的雙重性格〉,《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4期(2008年3月),頁259-322。
    68.都甲さやか,〈文徴明《石湖清勝図巻》(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上海博物館蔵)について : 呉派文人画における名勝図の一様相〉,《美術史》,第176期(2014年3月),頁240-255。
    69.郭偉其,〈偉大的藝術家傳記─讀柯律格雅債札記〉,《美術觀察》,第11期(2010),頁132-136。
    70.許建崑,〈萬曆年間曹學佺在金陵詩社的活動與意義〉,《東海中文學報》,第25期(2013),頁177-198。
    71.陳岸峰,〈格調的追求─論沈德潛對明清失學的傳承與突破〉,《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頁225-254。
    72.陳彥揆,〈實境與想像─南宋的金陵意象初探〉,《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11期(2012),頁81-91。
    73.陳寶良,〈從旅遊觀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閑暇生活〉,《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頁。
    74.張潤靜,〈霸業鼎圖人去盡,獨來惆悵水中云─唐代詩人的金陵情節〉,《古典文學知識》,第5期(2008),頁36-44。
    75.張宏星,〈作為地圖的山水畫─六朝至唐代圖畫的思考(續)〉,《新美術》,第34期(1988),頁45-54。
    76.張燕波,〈論明代金陵六朝派的發端與發展〉,《社會文化研究》,第3期(2008),頁133-141。
    77.張嘉欣,〈試論張宏的繪畫風格〉,《才智》,第15期(2013),頁162-163。
    78.莊申,〈明代中期南京地區的詩社與畫社〉,《故宮學術季刊》,第14卷第3期(1997),頁1-64。
    79.程章灿、成林,〈從《金陵五題》到“金陵四十八景”—兼論古代文學對南京歷史文化地標的形塑作用〉,《南京社會科學》,第10期(2009),頁64-70。
    80.喬迅(Jonathan Hay),〈文徵明、石湖以及「斷裂」的審美特質〉,收錄於《臺灣2002年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頁182-192。
    81.黃文玲,〈記遊、名勝、懷古─張宏棲霞山圖〉,《故宮文物月刊》,第369期(2013),頁72-79。
    82.梅韻秋,〈明代蘇州地區的勝景記遊圖〉,收錄於《第一屆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學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台大藝史所學生會,1994。
    83.梅韻秋,〈明代王世貞《水程圖》與圖畫式紀行錄的成立〉,《美術史研究集刊》(2014),頁109-175。
    84.梅韻秋,〈張崟《京口三山圖卷》:道光年間新經世學風下的江山圖像〉,《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6期,1999,頁195-239。
    85.梅韻秋,〈街道上的水路奇觀:乾隆南巡與江北運和圖像的發展〉,收錄於《宮廷與地方─乾隆時期之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11),頁127-154。
    86.童文娥,〈汲古潤今創新貌─明文徵明古木寒泉〉,《故宮文物月刊》,第374期(2014),頁4-11。
    87.傅立萃,〈謝時臣的名勝四景圖—兼談明代中期的壯遊〉,《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7),頁185-222。
    88.傅光森,〈《至正金陵新志》與《至順鎮江志》之比較—以政制及人物記載為例〉,《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2002),頁767-784。
    89.單國霖,〈王履和《華山圖冊》〉,《美術叢刊》,第1期(1978),頁17-23。
    90.單國強,〈王履《華山圖冊》之價值〉,《王履華山圖畫集》(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頁1-23。
    91.楊日出,〈楊慎生平及其文學〉,收錄於曾永義主編,《古典文學研究輯刊》(新北市:木蘭花出版社,2013),第4冊,頁1-160。
    92.楊新,〈明人圖繪的好古之風與古物市場〉,《文物》,第4期(1997),頁53-61。
    93.楊敦堯,〈圖寫興亡:實景山水圖在清初金陵社會網絡中的意涵〉,《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第1期(2006),頁253-283。
    94.雷磊,〈明代六朝派的演進〉,《文學評論》,第2期(2006),頁76-86。
    95.雷磊,〈明代初唐派論略〉,收錄於陳文新、余來明主編,《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頁62-71。
    96.雷磊,〈楊慎與何景明:六朝派與前七子的交接〉,《中國韵文學刊》,第26卷第3期(2012),頁54-58。
    97.廖肇亨,〈聖境與生死流轉─日本五山漢詩中普陀山文化意象的嬗變〉,收錄於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台北:允晨文化,2011),頁191-226。
    98.鄭利華,〈黃省曾、黃姬水父子與七子派詩論比較─吳中文士於明中葉復古思潮融合與變異的一個側面〉,收錄於左東嶺主編,《二○○五明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頁138-155。
    99.鄭利華,〈李東陽詩學旨意探析─明代成化、弘治之際文學指向轉換的一個側面〉,收錄於葛礪鋒主編,《誰是詩中疏鑿手─中國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頁417-443。
    100.鄭利華,〈前七子詩論中情理說特徵及其文學指向〉,收錄於王愛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頁51-86。
    101.鄭利華,〈明代前中期詩壇尊杜觀念的變遷及其文學取向〉,《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2期(2011),頁49-74。
    102.鄭利華,〈代正德、嘉靖之際宗唐詩學觀念的傳承、演化及其指向〉,《中正漢學研究》,第2期(2012),頁149-182。
    103.劉九庵,〈吳門畫家之別號圖及鑒別舉例〉,《故宮博物院院刊》,第3期(1990),頁-。
    104.劉巧楣,〈晚明蘇州繪畫中的詩畫關係〉,《藝術學》,第6期(1991),頁33-73。
    105.劉宇珍,〈雅債縈身的文徵明形象〉,《故宮文物月刊》,第374期(2014),頁12-25。
    106.蔡清德,〈文徵明與金陵書家交遊考略〉,《書畫藝術學刊》,第3期(2007),頁67-84。
    107.蔡清德,〈雅游:正德、嘉靖年間金陵的文藝場域與書史意義—以顧璘、文徵明等為視點〉,《美術觀察》,第9期(2013),頁100-105。
    108.譚怡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萬里圖特展概述〉,《故宮文物月刊》,第106期(1991),頁108-123。
    109.賴毓芝,〈文人與赤壁:從赤壁賦到赤壁圖像〉,李天鳴、林天人主編,《捲起千堆雪:赤壁文物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頁244-259。
    110.薛永年,〈陸治、錢榖、與後期吳派紀遊圖〉,《吳門畫派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頁47-64。
    111.薛永年,〈追本溯源去故就新—試論王履的繪畫思想〉,《美術論集》,第1輯(1982)1,頁130-145。
    112.簡錦松,〈從李夢陽詩集檢驗其復古思想之真實義〉,收錄於王愛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頁93-138。
    113.龔建毅,〈送寇公去任圖〉,《文物》,第12期(1993),頁72-86。
    114.Cahill, James. "Huang Shan Paintings as Pilgrimage Pictures." in Susan Naquin and Chun-Fang Yu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p.279-280。
    115.Clunas, Craig.“The Art Market in 17th Century china: the Evidence of the Li Rihua Diary,”《美術史與觀念史》,第1期(2003),頁201-224。
    116.Ganza, Kenneth. “A Landscape by Leng Ch’ien and the Emergence of Travel as a Theme in Four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vol. 21, no.3 (1986), pp.1-17.
    117.Lauer, Uta. “Man and the Mountain Wen Boren’s Creation of Tianmushan.” Oriental Art, vol. 48, no. 2 (2002), pp. 2-13.
    118.Hay, Jonathan. "Wen Zhengming's Aesthetic of Disjunction." in Naomi Richard eds.,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 Scholarly Method (Taipei: Rock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2008), pp. 331-362.
    119.Hay, Jonathan. “Ming Palace and Tomb in Early Qing Jiangning: Dynastic Memory and the Openness of History.”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20, no.1 (1999), pp. 1-48.
    120.Hay, Jonathan. “The Suspension of Dynastic Time.” in John Hay eds., Boundaries in China (London : Reaktion Books, 1994), pp. 171-197.
    121.Kindall, Elizabeth. “The Paintings of Huang Xiangjian's Filial Journey to the Southwest.” Artibus Asiae, vol. 67, no.2 (2007), pp.297-357.
    122.Liscomb, Kathlyn Maurean. “The Eight Views of Beijing: Politics in Literati Art.” Artibus Asiae, vol. 49, no.1/2 (1988/1989), pp.127-152.
    123.Owen, Stephen. “ Place: Meditation on the Past at Chin-l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0, no. 2 (Dec., 1990), pp. 417-457.
    124.Siggstedt, Mette. “Topographical Motifs in Middle Ming Su-chou An Iconographical Implosion.” in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 ,頁223-268。
    125.Vinograd, Richard. “Fan Ch'i (1616-after 1694):Place-Making and the Semiotics of Sight in Seventeenth-Century Nanching,” 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4期(2003),頁129-157+244。
    126.Yuhas, Louise. “Wang Shih-chen as Patron,” in James Cahill and Wai-kam Ho eds., Artists and patrons: some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Chinese paintings ( Lawrence, KS: Kress Foundation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1989), pp. 139-153.

    (四)學位論文
    1.王正華,〈沈周夜坐圖的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89。
    2.王琬婷,〈明代後期(1522-1644)書畫交易探析:以江南地區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3.王雙陽,〈古代西湖山水圖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09。
    4.申麗娟,〈沈周紀游題材山水畫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5.林麗江,〈明代琵琶行敘事畫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0。
    6.林郁迢,〈南宋士人思維中的南朝影像〉,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7.林逸欣,〈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03。
    8.張筠,〈王原祈《西湖十景圖》研究―清宮正統派地景畫的產生及政治意涵〉,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9.陳永賢,〈陸治紀遊山水畫之研究〉,臺北: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論文,1993。
    10.陳昱全,〈北宋昱製秘藏詮版畫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8。
    11.莊閔琄,〈尤求人物畫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12.黃文玲,〈張宏《棲霞山圖》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
    13.黃貞燕,〈清初山水版畫《太平山水圖畫》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4.楊敦堯,〈景象、記憶與遺民情境:龔賢《攝山棲霞圖》在清初金陵社會網絡中的意涵〉,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5.梅韻秋,〈從張崟畫風談十九世紀前期吳派傳統的復興〉,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996。
    16.雷毅洲,〈張宏山水畫淺析〉,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17.鄭念修,〈宋以前地圖中的山水畫元素探微〉,中國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3。
    18.劉巧楣,〈晚明蘇州繪畫〉,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989。
    19.劉芳瑜,〈地誌與記憶:南宋地方百詠組詩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20.劉馥賢,〈吳彬《歲華紀勝圖》冊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7。
    21.謝宛諭,〈文徵明《倣趙伯驌後赤壁圖卷》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12。
    22.蕭又嘉,〈王履《華山圖冊》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3.簡錦松,〈明代中期文壇硏究:成化至嘉靖中期(1465-1544)〉,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24.Chou, Fang-Mei. “The Life and Art of Wen Boren(1502-1575).” Ph. 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1997.
    25.Fu, Li-tsui Flora. “The representation of famous mountain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95.
    26.Ma, Ya-chen. “Picturing Suzhou: Visual Politics in the Making of Cityscapes in the Eighteen-Century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2006.
    27.Mei, Yun-chiu. “The Pictorial Mapping and Imperialization of Epigraphic Landscapes in Eighteen- Century China.”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8.
    28.Merrill, Alice Rosemary. “Wen Chia (1501-1583), Derivation and Innovatio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1.
    29.Orell, Julia C. “Picturing The Yangzi River in Southern Song China (1127-1279).” Ph. 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1.
    30.Stuer, Catherine. “Dimensions of Place: Map, Itinerary, and Trace in Images of Nanjing.” Ph. 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