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愛憫
Yeh, Ai-Min
論文名稱: 一所華德福學校教育在地化實踐之探究
A Study of a Waldorf School in the Practice of the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方永泉
Fang, Yung-Ch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人智學華德福教育地方教育學生態文化教育學教育在地化
英文關鍵詞: Anthroposophy, Waldorf Education, place pedagogy, ecological-cultural pedagogy,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10.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7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自由靈魂的失去、教育主體的失去、土地教學的失去與社會連結的失去等四個失去來指出華德福教育、地方教育學、生態文化教育學,對當代教育的重要性。本研究發現,在以人智學為核心價值的華德福教育中,有許多課程設計和生態文化教育學及地方教育學相互呼應。因此本研究以華德福教育為主軸,以一所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法,結合地方教育學與生態文化教育學綜合提出「教育在地化」觀點。

    研究結論提出四點「教育在地化」特色作為學校落實健康社群實踐之途徑:(一)強調藝術性與音樂性美感陶養的教育藝術;(二)回歸日常經驗的生活課程;(三)尊敬萬物自然的謙卑姿態;(四)重視在地扎根的關係存有。本研究主張,透過教育在地化的教學設計,融入有利於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精神,設計具有在地性、區域性發展精神的課程,融入富有藝術性、音樂性的教學方法,並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為學習中心,培養學生發展出利於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生態智慧,有利於促進在地社區與學校之間的緊密連結,進而達到建構健康社群發展的理想。本研究建議教育工作者可參考「教育在地化」精神,發展出各校特色,重視生態環境永續發展,師生養成尊敬萬物自然的生命態度,以生活經驗為學習的出發點,透過藝術性與音樂性的教學,陶養學生的美感,並且重視與在地社區及傳統文化的連結,以發展出各校的辦校特色,達到健康社群與教育永續的發展與傳承。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Waldorf Education, place pedagogy and ecological cultural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education from the four losses such as the loss of free soul, the loss of the subjectivity in education, the loss of connection with land in teaching and the loss of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 In Waldorf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curriculum designs similar to ecological cultu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place pedagog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takes Waldorf Education as the main axis, a Waldor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combining with place pedagogy and ecological cultural education, and suggests the view of the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 as ways to implement healthy community practice in schools: (1) to respect the natural humble attitude of all things; (2) to return to the routine lessons of daily life; (3) to emphasize the artistic and musical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Beauty of life; (4)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oted relationship exists. This study advocates that by integrating teaching design in educ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should design a curriculum with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irit, take students' living environment as the learning center and train students to develop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lose links between local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so as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building a healthy community.

    Finall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s followings. We can apply the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 spirit to school managemen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cultivate the respect attitude to the natural life, take life experi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eaching,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s through artistic and musical teach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nection with local communitie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the healthy community and education.

    目次 謝 誌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8 第二章、教育在地化理論 21 第一節 地方教育學背景與理論 22 第二節 生態文化教育學 33 第三節 人智學教育學 44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7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78 第四節 學術研究倫理 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91 第一節 人智學在向陽華德福的教育圖像 95 第二節 地方教育學在向陽華德福的教育圖像 104 第三節 生態文化教育在向陽華德福的教育圖像 107 第四節 向陽華德福學校教育在地化實踐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2 第二節 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27 附件 14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Ariel Chan(2016,10月)。您還在仰賴學校教育嗎?我們正在強化自主學習!天下雜誌,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80/article/4841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ia do Oprimido)。臺北市:巨流。
    方永泉(譯)(2017)。Carlos Alberto Torres著。教育的政治哲學。載於甄曉蘭、張建成(主譯),弗雷勒思想探源:社會正義與教育(First Freire: early writings in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頁37-62)。臺北市:學富文化。
    方淑惠(譯)(2011)。Lynne Oldfield著。華德福的幼兒教育(Free to Learn-Introducing Steiner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臺北市:天下雜誌。
    方新舟、林國源、施信源(2016,8月)。讓年輕人當校長,加速推動實驗教育。獨立評論,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628?ext=rel
    王士誠(2008)。華德福教育神話教學蘊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炎川(2008)。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之研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王俊斌(2007)。論C. A. Bowers「共有文化」取向的生態教育理念及其應用。教育科學期刊,10(2),1-20。
    王茜瑩(1999)。Rudolf Steiner幼兒教育思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王智弘(2007)。生態中心論及道家之環境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智弘(2016)。邁向自由的教育:華德福教育的目標與途徑。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之2016年研討會,臺北市。
    王韻齡(2016,11月)。TIMSS國際評比台灣學生數學、科學成績佳,熱情自信敬陪末座。親子天下,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960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39-76。
    司徒懿(譯)(2009)。Carol Grbich著。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何穎怡(譯)(2012)。Jack Kerouac著。在路上(On The Road)。臺北市:漫遊者文化。
    吳聖中(2005)。全球化趨勢下台灣都市商業街道自明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3NCKU5347003)
    吳鈴筑(2009)。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綱立、吳聖中(2004年4月)。全球化趨勢下台灣商業空間自明性營造策略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主辦之「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二○○四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臺北市。
    吳蓓(2015)。0-7歲華德福教育:培育懂得愛、欣賞美、愛閱讀、身心健康的快樂孩子。新北市:木馬文化。
    李哲旭(2013)。C. A. Bowers文化共有/語言隱喻之生態教育思想探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2NTNU5332001)
    林幼如(2013)。石頭養大的女兒─一個出走者的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宜蘭縣。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臺北市:五南。
    林雅真(2008)。華德福學校教育理念與實踐之研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東縣。
    武文瑛(2004)。全球化與在地化概念辯證、分析與省思。教育學苑,6,43-58。
    法務部(2010)。環境教育法。取自:http://www.epa.gov.tw/public/Data/4641765171.pdf
    施又齡(1995)。歌德的教育思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73-81。
    洪如玉(2012)。安居與否?批判地方教育學與相關爭議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1),43-73。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學探究:Sobel、Theobald與Smith的觀點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15-138。
    洪如玉(2015)。安頓、安居、安身立命:地方教育學與社會議題的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49,95-107。
    洪如玉(2016)。從地方教育學觀點探討跨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19(2),83-102。
    洪雯柔(2002)。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0NCNU0578001)
    范信賢、楊宏琪(2012年10月)。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課程特質及其美學意涵。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臺灣另類教育學會主辦之「另類學校的歷史、面貌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范震華(譯)(2017)。本於哲學的農法 美國掀起生機互動農業熱潮。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204310
    韋萱(譯)(2014,6月)。Lothar Steinmann著。在台灣學習華德福教育。載於一釐米文創協會(編),一釐米人智學季刊,2,頁22-26。
    孫治本(譯)(2003)。Ulirich Beck著。全球化危機(Was ist globalisierung?)。臺北市:臺灣商務。
    徐孟利(2013)。華德福教育性戲劇課程之「轉化」意涵及教師實踐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徐泊源(2013)。施泰納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教育理念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臺中市。
    康以琳、張瑋琦(2016)。人與食物的距離─鄉村小學食農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9(1),1-34。
    張子超(2007)。建構政府部門環境教育指標。環境教育研究,4(2),1-21。
    張文政(2012)。偏遠地區學校之組織變革:山峰華德福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雲林縣。
    張文哲(譯)(2012)。Robert E.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Educational Psychology)。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幼幼(2015,3月)。生機互動農法的精神源頭。載於左恆悌、黃金鳳(主編)一釐米人智學季刊,5,頁31-32。
    張明惠(2012)。德國華德福教育之在地化過程-以雲林山峰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張秋香(2014,6月)。與大自然的四季節奏和諧共振~節慶(上)。載於一釐米文創協會(編),一釐米人智學季刊,2,頁1-7。
    張秋香(2015,3月)。春天與復活節、佛陀與基督─從深度人智學觀點看節慶與宗教教義。載於左恆悌、黃金鳳(主編),一釐米人智學季刊,5,頁33-39。
    張純淑(2004)。走過的足跡─開創者的生命故事。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行動的足跡(頁57-89)。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張純淑(2006)。人智學啟迪下的另類學校─從無到有的團隊發展。研習資訊,23(3),21-32。
    張純淑(2017)。華德福教育。載於人智學教育基金會編輯小組(編),2017年人智學月誌(頁1)。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張淑芳(2004)。一所台灣華德福學校的誕生~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經驗(2000-2005)(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概念的分析。教育研究,83,48-83。
    梁福鎮(2008)。斯泰納人智學教育學之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1),121-153。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
    許芳宜、林蔭庭(2013)。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許芳宜的生命態度。臺北市:天下文化。
    許盈惠(2009)。斯泰納人智學教育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許殷宏(譯)(2017)。Carlos Alberto Torres著。教育及自由的實踐。載於甄曉蘭、張建成(主譯),弗雷勒思想探源:社會正義與教育(First Freire: early writings in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頁63-81)。臺北市:學富文化。
    郭實渝(2006)。二十一世紀教育哲學的一個導向─環境保守主義的思考。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57-75。
    郭實渝(2009)。落實環境教育─生態文化的建設。教育科學期刊,8(1),1-24。
    郭實渝(2010)。杜威哲學與環境教育。哲學與文化,37(2),1-24。
    郭實渝(2011)。回顧個人在〈教育哲學〉思考的導向。市北教育學刊,40,3-18。
    郭實渝(2011)。教師的生態觀。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頁231-259)。臺北市:學富文化。
    陳伯璋、薛曉華(2001)。全球在地化的理念與教育發展的趨勢分析。理論與政策,15(4),49-70。
    陳秀如(2017,2月)。全台實驗學校全蒐羅。親子天下,29,18-19。取自:http://topic.parenting.com.tw/download/126-127_%E6%95%99%E8%82%B2%E6%B8%85%E5%96%AES.pdf
    陳怡潔(2010)。師資培育制度外的一章─華德福教師培育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FCU05055035)
    陳俊隆(2014)。水~我的生命之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重成(2010)。全球化語境下的本土化論述形式:建構多元地方感的彩虹文化。遠景基金會,11(4),43-96。
    陳脩平(譯)(2016)。基礎社會法則-理論與實務。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取自:http://www.anthroposophyyilan.org.tw/learn/social/content-2487.html
    陳脩平(譯)(2017)。【華德福百年‧歷史上的今天】1919.9.7施泰納博士在獨立華德福學校創校開學典禮的致辭。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取自:http://www.anthroposophyyilan.org.tw/learn/edu/content-2600.html
    陳雅萍(2014)。華德福幼兒園師資培育對教師生命成長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臺中市。
    陳雅慧(2012,11月)。台灣父母「島內移民」尋找不一樣的學習。親子天下,40,126-136。
    陳麗環(2016)。「從心」形塑自我教師圖像─以人智學氣質說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彭千芸(2011)。另類教育與即興美學─一位華德福學校學生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曾旭正(2010)。地點、場所或所在 論place的中譯及其啟發。地理學報,58,115-132。
    湯仁燕(2010)。適性教育與自我價值的開展。T&D飛訊,98,1-20。
    馮珮綝(2015)。寓教於藝 與「自然」相遇的華德福美感教育。美育雙月刊,204,89-95。
    馮珮綝(2016)。華德福教師美感素養養成與教學體現之研究(為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5NTNU5233032)
    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馮朝霖(2016)。善變的藝術:另類教育。新竹市:道禾書院。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鈺婷(2014)。質變中的自我生命探尋-人智學七年發展論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黃翠萍(2014)。仁與美的邀約-學生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桃園市。
    楊志誠(2010)。全球化的文化圖像:文化共生與創意產業。文化越界,1(4),19-35。
    楊國賜(2016)。台灣推動環境教育的現況與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97,2-7。
    楊深坑(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3),1-25。
    詹前轍(譯)(2014,12月)。Rudolf Steiner著。優律詩美,會移動的雕塑。載於左恆悌、黃金鳳(主編),一釐米人智學季刊,4,頁16-22。
    賈馥茗(2005)。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廖育婠(2014)。老師媽媽的眼淚—一位小學教師探究教學與生命意義的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3NHCT5395007)
    劉約蘭(2009)。全球在地化教育行政決策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NTNU5332012)
    劉家妤(2010)。施泰納審美教育思想與實踐之探究─以國中、小階段(7~14歲)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劉斐如(2009)。幼兒歌唱在華德福幼稚園實施初探-以臺中一所華德福托兒所爲例。幼兒教育年刊,20,43-68。
    蔡如雅、李郁緻(2014)。從賈馥茗《教育的本質》尋索教育哲學研究的取徑。市北教育學刊,44,65-86。
    鄧麗君、廖玉儀(譯)(1998)。Frans Carlgren著。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德福教育報告書(Erziehung zur Freiheit)。臺北市:光佑文化。
    鄧麗君、廖玉儀(譯)(2007)。Michaela Glöckler, Stefan Langhammer, Christof Wiechert著。邁向健康的教育(Gesundheit durch Erziehung)。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鄭旭真(2004)。孩子的祕密花園。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行動的足跡(頁18-19)。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鄭瑞隆(譯)(2001)。Sari Knopp Biklen著。實地工作。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頁105-156)。嘉義縣:濤石文化。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謝旺霖(2013)。轉山。臺北市:遠流。
    顏再興(2009)。人智學靈性修持思想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宜蘭縣。
    蘇鈺楠(2007)。斯泰納的生平及其人智學的思想淵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6,77-97。
    蘇鈺楠(2008)。從心開始:斯泰納對心靈世界的觀點及其啟示。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2,77-102。
    蘇鈺楠(2012)。斯泰納自由哲學教育涵義研究(I)-(III)。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100-2410-H259-081)。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蘇鈺楠(2016)。R. Steiner的教育階段論對華德福課程之蘊義及省思。高雄師大學報,40,1-17。
    蘇鈺楠、梁可憲(2015)。R‧Steiner的自由哲學及教育蘊義。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6(2),29-52。

    二、外文文獻
    Bauman, Z.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ilyeu, T. (Producer). (2016, December, 28). Simon Sinek - Millennials in the Workplace [Audio Podca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MC2X-LRbkE
    Bowers, C. A. (2001). Educating for eco-justice and community. Althens, G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Bowers, C. A. (2008). “More than Being Green: A Response to Mike Mueller's Review of Transform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king the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mmons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Studies, 44, 301-306.
    Bowers, C. A. (2016). How the Technology of Print Promotes Abstract Thinking. In C.A. Bowers, John A. Cassell, Nigora Erkaeva, Rolf Jucker, Ethan Lowenstein,Thomas Nelson, Joseph Progler, & Chun-Ping Wang (Eds.), Eco-Justice: Essay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2016 (pp.97-105). Eugene, OR: Eco-Justice Press.
    Bowers, C. A., & Flinders, D. J. (1990). Responsive teaching: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lassroom pattern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hought.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und der Freien Waldorfschulen (2017): Schulverzeichnisse. Retrieved from http://www.waldorfschule.de/service/schulverzeichnisse/
    Childs, G. (1996). Rudolf Stiner: 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 NY: Anthroposophic Press.
    Clouder, C. & Rawson, M. (1998). Waldorf Education. Hudson, NY: Anthroposophic Press.
    Featherstone, M. (1996). Localism, glob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 Wilson & W. Dissanayake (Eds.), Global / local: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pp. 46-77).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Kumaravadivelu, B. (2008).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U6wgt0Beb-AC&pg=PA45&redir_esc=y#v=onepage&q&f=false
    Orr, D. W. (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mith, G. A. (2002).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Phi Delta Kappan, 83 (8), 584-594.
    Smith, L. T. (2012).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 New York, NY: Zed Books Ltd.
    Smith, G. A., & Williams, D. R. (Eds.). (1999). Ecological education in action: On weaving education,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 communities. Great Barrington, MA: Orion Society.
    Steiner, R. (2004). A Modern Art of Education: Lectures presented in Ilkley, Yorkshire, August 5-17, 1923. (Jesse Darrell, Robert Lathe, Nancy Whittaker & George Adams, Trans.) Great Barrington, MA: Anthroposophic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1)
    Theobald, P., & Siskar, J. (2010). Where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an converge. In G. A. Smith & D. Sobel (Eds.), Place- and community-based education in schools (pp. 197-220). New York, NY: Routledge.
    Torres, C. A. (2002). Globalization,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Solidarity versus Marke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9(2), 363-378.
    Wat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Werbach, A. (2005).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can and should go from here”, Retrieved April, 30, 2017 from http://grist.org/article/werbach-reprin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