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以慧
Liu Yi Hui
論文名稱: 女性創業歷程及成人教育輔佐機制研究──青輔會飛雁專案的個案 研究
指導教授: 羊憶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飛雁專案女性創業婦女創業創業歷程創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政府為提振創業產業市場機能、整合人力資源,先於1966年成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再於2000年,推動新經濟時代婦女創業輔導計畫, 2002年更將婦女創業輔導相關專案擴大彙整,命名為「飛雁專案」,針對不同背景、不同階段的創業女性,協助女性跨出創業第一步
    本研究以青輔會「飛雁專案」學員為研究對象,藉由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探討女性創業者的創業歷程,以及成人教育所能給予的協助。獲致以下結論:
    壹. 研究結果分析方面:
    一. 女性創業者的角色:性別角色劃分,使女性不易在事業與家庭中取得平衡。
    二. 女性在創業歷程中的轉變:針對個案如何克服限制,及其內心歷程改變進行說明。
    三. 對青輔會及SOHO協會的具體建議:針對服務內容、講師陣容、網路商城經營者提出建議。
    四. 女性創業者所需之協助:資金;心理支持、情緒抒發、經驗分享的場域;具體的教育訓練三方面。

    貳.結論與建議方面:
    一.創業者自我投資的決心
    二.應重視中高齡失業及再就業(創業)輔導問題
    三.創業過程中觀望者不易成功

    Abstract
    Inorder to provided the public service that the citizens need,and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youth resourcethat the country possesses,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National Youth Commission of the Executive Yuan in1966.Again in 2000,it promoted the women’s entrepreneur’s plan of the economical age era, and in 2002 the inclusion of the related women’s entrepreneur’s , which was named “The Flying Wild-goose Plan” , inorder to pinpoint the women’s difference of the background , level to help them promote the first step.
    This research on “The Flying Wild-goose Plan” relied on the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o understand that the steps of the women entrepreneurs assistance of business and the help adult education can provide , and reach the follwing conclusions:
    1.The Research Conclusion and Analysis:
    (1)The role of women entrepreneurs : the separation of the women’s role lets them hard gai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ir career and families.
    (2) The alterative steps of women entrepreneurs : to the individual , to help them conquer the restric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internal change.
    (3)Th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f NYC and SOHO association : to pinpoint the meaning of the service , the teachers’ , and the related suggestion of the web owners.
    (4)The needed assistance of women entrepreneurs :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apital ; mental help , emotional help, the mutal share of experience; and the practical educational-training.
    2.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The women entrepreneur’sdetermination of self-investment.
    (2)To pat attention to the senior’s job-losing and assistant re-estatement.
    (3)The hesitant can hardly be a success in the career.

    女性創業歷程及成人教育輔佐機制研究 ──青輔會飛雁專案的個案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6 第三節 研究問題………………………………………………………………8 第二章 女性創業風潮的形成因素………………………………………………11 第一節 社會結構的重組……………………………………………………13 第二節 女性之社會角色的特質與發展……………………………………26 第三節 新時代女性的生涯規劃……………………………………………34 第四節 小結…………………………………………………………………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52 第一節 研究對象……………………………………………………………54 第二節 研究方法……………………………………………………………57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3 第四章 訪談個案呈現……………………………………………………………68 第一節 蝴蝶破蛹:從女兒、女人到經營者的筱佳………………70 第二節 牽著鼻子去旅行的精油仙子:妮可…………………………75 第三節 夢想家夫妻的美麗莊園:中中………………………………82 第四節 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安………………………………………87 第五節 我買故我賣:小蘭兒…………………………………………89 第六節 姐妹牽手來創業:新春與如意……………………………………91 第七節 新時代貴婦:小齡…………………………………………………95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100 第一節 女性創業者的角色…………………………………………101 第二節 女性在創業歷程中的轉變……………………………………105 第三節 對青輔會及SOHO協會的具體建議……………………………108 第四節 女性創業者所需之協助………………………………………11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5 參考文獻……………………………………………………………………………120 附錄一………………………………………………………………………………128 附錄二………………………………………………………………………………130 表 目 錄 表1-1 台灣不同時代創業基本模式之比較………………………………………………3 表1-2 人力資源調查統計資料:女性人力資源概況……………………………7 表2-1 臺灣地區勞動力參與率按性別及年齡別分……………………………11 表2-2 九十二年臺灣地區十五至六十四歲已婚女性每天平均料理家務時間 17 表 2-3 民87年到民92年之離婚對數及離婚率…………………………………20 表 2-4 主要國家女性部分工時概況……………………………………………24 表3-1 本研究個案背景與創業動機表………………………………………55 表 4-1 家事分工概況……………………………………………………………92 表5-1 臺灣地區勞動力參與率按年齡與婚姻狀況分…………………………102 表5-2夫妻就業狀況………………………………………………………104 表5-3  Yahoo!奇摩網路開店報…………………………………………………108 圖 目 錄 圖2-1 有工作能力之非勞動力過去一年停止工作原因………………………18 圖 2-2 ASTIN 女性生涯抉擇社會心理模式……………………………………43 圖 2-3  Farmer 的女性生涯動機理論模式……………………………………44 圖2-4 修正後女性生涯動機模式圖……………………………………………47 圖3-1 半結構訪談圖……………………………………………………………54

    參考文獻
    王慧君(1993)。女性員工工作調適與工作發展規劃。勞資關係,第134 期,頁14-21。
    田秀蘭(1994)。女性生涯發展之主要課題,諮商與輔導,98 期,頁4-7。
    田秀蘭(1997)。女性生涯發展之主要型態,諮商與輔導,133 期,頁18-20。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利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56 期,頁111-143。
    余宜芳(1998)。家庭與事業可以兩全嗎。SOHO甦活雜誌,第10期,頁21-24。
    余慧君(1999)。以性別角色、生活形態、工作投入之角度探討女性經理人工作與家庭之調適。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青輔會(2001)。台灣地區婦女創業動機與需求實務研究報告。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會(2003)。婦女創業指南。
    行政院主計處(2001)。歷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2001)。人力資源調查提要分析。
    行政院青輔會(2001)。台灣地區婦女創業動機與需求實務研究報告。
    行政院青輔會(2001)。知識經濟下帶動創業模式之變革。
    行政院主計處(2003)。九十二年就業及失業統計結果提要分析。
    李正傑(2001)。雙薪家庭高承諾男性的工作與家庭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1996)。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五南。
    林靖芬(1999)。臺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宜(2000)。國小女性教師的生涯阻礙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1997)。以建構研究法探討個人建構系統與生涯決定的相關論題。輔導季刊,第33期,頁41-51。
    吳芝儀(2002)。生涯探索與規劃。嘉義:濤石文化。
    吳清山(1996)。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學術講座專輯7(117-153 頁)。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洪鳳儀(2000)。生涯規劃。台北市:揚智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飛雁創業互助協會(2005)。飛雁創業互助協會組織章程草案。
    徐宗國(1993)。適宜用質的方法研究女性現象。台灣大學婦女研究通訊,第30期,頁14-15。
    徐木蘭(2000)。「蜜型」女性闖入e世紀,不一樣的她。台北:天下雜誌。
    徐遵慈(2003)。女性創業──全球新築夢工程。台北:御書房。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俐伶(1987)。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望、現代與傳統取向與其角色衝突的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1987)。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工作滿意程度的關係。婦女研究報告第一輯。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陳滿樺(1983)。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又方(1979)。單身生活。婦女雜誌,第127 期,頁90-93。
    傅琇悅(2001)。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國立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富順 (1992)。成人心理。台北:空中大學。
    黃富順 (1992)。成人學習的動機。高雄:復文。
    黃天中(1996)。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臺北:桂冠圖書。
    黃素菲(2000)。人生目標在諮商中改變歷程之個案詮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煥榮(2000)。組織中玻璃天花板效應之研究:行政院部會機關女性升遷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雅虎奇摩網路開店合作企劃書(2004)。Yahoo!奇摩網路開店報價表。
    張添洲 (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曾溫純(1986)。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壓力與婚姻適應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梨(2002)。我國推動知識經濟下婦女創業機會及輔導政策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九十一年度婦女創業專題研究。
    蔡壁如(1999)。十七位女老闆的故事──對父權、商場文化及「企業家精神」的性別反思。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娟娟(2000)。女性創業家事業與家庭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 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茱月(2001)。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雲(2003)。甚麼都賣:打造網路拍賣金店面。台北:平安文化。
    鄭美玲(2001),女性創業家創業經驗與生命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麗雯(1989)。台灣省政府女性主管事業生涯發展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晴鈺(2002)。 年輕女性生涯抱負之模式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文雄(2000)。臺灣地區女性職場生涯危機之探討。就業與訓練,第18期,頁89-98。
    戴素珍(2001),女性教師生涯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秀芬(1998),台灣女性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第4期,頁1-34。
    繆敏志(1992)。女性生涯發展之探討。國立台北護專學報,第九期,頁271-314。
    蘇鈺婷(1998)。女性經理人成功典範之探討── 已婚者與單身者的迷思。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桂芬(1991)。女性生涯發展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Carney, C. G. & Wells, C. F. (1997)。生涯規劃(李素卿)。台北:五南。
    Duxbury, L. E., & Higgins, C..A.(1991). Gender Differences in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1), 60-74.
    Farmer, H. S. (1997). Theoretical overview: The longitudinal study. In H. S. Farmer et al. (Eds. ). Diversity &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Frone, M. R., & Russell, M.(1992).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family conflict: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7(1), 65-78.
    Gottfredson, L. S. (1996). Gottfredson’s theory of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In D. Brown, L. Brooks, & associate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3rd. ed., pp. 179-232).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Ginzberg, E.(1966). Life styles of educated American women. New York:Columbis University Porcess.
    Han, S. K., & Moen, p.(1999). Work and family over time:A life course approach.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 562, 98-110.
    Hisrich, R. D., & Brush, C. (1983). The women entrepreneur: Implications of family,education and occupational experience.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Wellsley, MA: Babsom College.
    Hochschild,Arlie(1990).”The Second Shift:Working Parent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Piatkus:London.
    Lynn Jamieson(2002)。親密關係 : 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蔡明璋)。臺北:群學。
    Morrison, A. M., White, R., & Van Velso, E. (1992). Breaking the glass ceiling: Can women reach the top of America's largest corporation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Neider, L. (1987).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Florida.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5(3): 22-29.
    Naisbitt, John & Aburdene, Patricia(1993)。女性大趨勢(尹萍)。台視文化。
    Olesen,V. (1994).’Feminisms and models of qualitatives research.’ In Denzin,N.K.& Lincoln,Y.S.(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Shein, E.H.(1990). Career anchors:Discovering your real values. San Diego, Calif.:University Associate Inc.
    Swanson, J. L. & Fouad, N. A. (1999). Career theory and practice: learning through case study. Thousand Oaks, CA: Sage.
    Super,D.E.(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pp.197-261. San Franc -isco:Jossey-Bass.
    Super, D. E.(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New York:Harper & Ro.
    Super, D. E.(1957). Vocational development:A framwork for research.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tevenson, L. (1986). Against all odds: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wome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4(3): 30-36.
    Scott, C. (1986). Why more women are becoming 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4(4): 37-44.
    Shein, E.H.(1990). Career anchors:Discovering your real values. San  Diego, Calif:University Associate Inc.
    Susan A. Basow(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劉秀娟、林明寬)。台北:揚智。
    P. Abbott& C. Wallace(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余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玟)。台北:巨流。
    Reddin, J. (1997). High-achievement women. In H. S. Farmer(Ed.),Diversity &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pp. 95-126).Newbury Park, CA: Sage.
    Robert J.Calvin(2003)。創業管理:發展並成功的營運計畫。台北:麥格羅西爾。
    Tilly Louis and Scott Joan(1978).”Women,Work and Family”.New York: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
    Wolf Naomi(1993).”Fire with Fire:The New Female Power and How it Will Chang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London:Chatto and Windus.
    Wessinger, C. (1996). Women’s religious leader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 Wessinger (Ed.), Religious institutions and women’s leadership: New roles inside the mainstream. (pp. 3-36). Columbia, CO: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Zunker, V. G. (1996). 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吳芝儀)。台北:揚智(原書出版於1994)。
    Zunker, V. G. (1998).Career counseling (5th ed). Ca:Books/Cole Publishing .
    內政部戶政司:民87年到民92年之離婚對數及離婚率。資料引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行政院主計處:臺灣地區勞動力參與率按性別及年齡別分。資料引自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676&ctNode=517
    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年報。資料引自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2/gender/gender2.htm
    行政院主計處:臺灣地區勞動力參與率按年齡與婚姻狀況分。資料引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性別統計指標.XLS#性別統計指標!a69:a105
    行政院主計處:夫妻就業狀況。資料引自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510&CtUnit=352&BaseDSD=7
    行政院主計處國情統計通報:主要國家女性部分工時概況。資料引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1443&ctNode=3259
    行政院青輔會:女性創業輔導。資料引自http://www.nyc.gov.tw/chinese/01st/article_detail.php?ID=40
    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網站:家事分工概況。資料引自http://www129.tpg.gov.tw/mbas/society/life-91/91Trea1-21.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