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卓佳芬
論文名稱: 基隆八斗子海洋文化之形塑
The Formation of the Oceanic Culture in Badouzih, Keelung
指導教授: 張炎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基隆八斗子海洋文化漁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2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自古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海洋造就了他們生活,形成海洋文化。以海洋位置來看台灣,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海權強國覬覦的對象,於是外來政權在台灣影響著台灣人民,讓在地海洋文化無法表現自我的特色與在地特性,也使台灣雖近海但卻不親海。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覺醒,海洋文化的重視成了台灣在地文化重要素質之一,台灣北、中、南、東幾個重要靠海城市的海洋文化,一個一個的被喚醒。
    位在北台灣的基隆,有著優良的天然地形與豐富的礦產資源,從十六世紀以來,便是台灣的重要國際貿易出入港口,當地人依靠海洋而生活,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台灣的海洋文化。在基隆的東北方的八斗子,同樣也是擁有天然港灣的地形,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其所發展出的海洋文化卻與基隆不同,是完全以捕撈魚蝦等海洋資源的一個漁村,它沒有基隆那樣的胭脂華粉,反倒看出這裡的人依海生活的一切,是與海洋密不可分的。本研究目的要形塑八斗子的海洋文化,以八斗子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作為背景,說明基隆八斗子地區自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的漁業發展與受到自然環境限制而表現出當地漁民生活情形,並從八斗子居民的聚落形成與特色和早期人們生活經驗留下的俗諺與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學作品中形塑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另外,八斗子人為家鄉、為海洋而奮不顧身解決當地三大公害並期待海洋科技館的成立與關懷在地文化的文史工作團隊的組成,也讓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Surrounded by sea, Taiwan is a place full of oceanic resources.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iwanese had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 sea; therefore, it forms a special oceanic culture. However, due to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Taiwan becomes the coveting object of the western sea power nations. Being colonized by those nations Taiwanese cannot express their local culture openly and freely. Gradually, their natural character of being close to the sea had been lost. Thanks to the recent democracy tide in Taiwan, the oceanic culture has once again been its emphasis as one of the major local culture elements. This awareness has been spread over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sea port cities in the north, middle, south and east parts of Taiwan.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Keelung is by nature a harbor city with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 Since the 16th century, 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trade port of Taiwan. The life of the local people is deeply related to the sea. By observing their life, we can have a better idea of the oceanic culture in Taiwan. Just like Keelung, Badouzih is also a nature port with abundant sea resources, but not a city like Keelung. It is only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corner of Keelung. It has no shining urban life like that of Keelung. Instead, it develops a culture of a fishing village that cannot be part from the ocea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hape an oceanic culture that belongs to Badouzih.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trace down how the local people survived and developed a life style of a fishing village under the geographical and climate limitation. Moreover, it also aims to collect and arrange their old sayings,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work to find out how the village was formed and what character it has. Furthermore, it also makes a record on how the local people made efforts to solve three big environmental damages in the village. And looking forward, it is hoped that by way of establishing an ocean technology museum and by teaming up with a local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ata research group, the oceanic culture of Badouzih will continue to flourish.

    目錄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文獻探討 7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八斗子形成海洋文化的環境特性 15 第一節 基隆的海洋、陸地 15 第二節 八斗子的氣候與海洋資源 20 第三節 八斗子之歷史概述 33 第三章 八斗子的海洋生產情形 47 第一節八斗子海洋產業發展歷程 47 第二節傳統的漁季及漁場 58 第三節基隆區漁會組織與功能 80 第四章 八斗子的海洋生活方式與習俗 89 第一節 八斗子聚落的發展 89 第二節 漁民的生活方式 101 第三節 漁民的習俗與節慶活動 107 第五章 八斗子海洋文化的精神內涵 125 第一節 八斗子的海岸之美 125 第二節 八斗子的海洋文學 128 第三節 八斗子的宗教信仰的 140 第四節 八斗子的海洋科技博物館 161 第五節 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傳承 165 第六章 結論 171 參考書目 179 附錄189

    一、 史料
    洪連成編纂,《基隆市志卷二住民志禮俗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
    黃 異編纂,《基隆市志卷三政治志行政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
    李國添編纂,《基隆市志 卷四經濟志漁業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2年。
    林熊祥、李騰嶽監修,《台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水產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流求與雞籠山》,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6-98。
    蔣山,《基隆市志文物篇》,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1989年。
    黃致誠編纂,《基隆市志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
    黃致誠編纂,《基隆市志卷一土地志境界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基隆市志水產篇》,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編印,1957年。
    基隆市中正區、中山區公所編,《中正區志》,基隆市:基隆市政府,1997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9年。
    鄭炳煥編纂,《基隆市志卷二住民志戶口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

    二、 專書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
    王 拓,《金水嬸》,台北:九歌,2001年。
    王 拓,《望君早歸》,台北:九歌,2001年。
    王俊昌等編輯,《基隆市國中、國小鄉土教材 教師參考手冊—人文篇》,基隆:基隆市政府,2002年。
    方雅芳等撰文、薛麗妮主編,《大船入港、快樂出帆:基隆的故事》,基隆:
    基市文化,2001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6年。
    矢內原中雄,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的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下)》,台北:遠流,1996年。
    何聯奎、衛惠林著,《台灣風土志》,台北:中華,1956年。
    李喬,《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前衛,1995年。
    李亦園,《田野圖像— 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李隆進,《找尋雞籠水輕磅仔—風物誌》,基隆:宏欣印刷,1999年。
    李亦興主持,《基隆市文化休閒導覽手冊》,基隆:基市文化,1999年。
    李豐楙、賴政育、葉亭妤撰文,《鬼府神宮:基隆市陰廟調查》,基隆:基隆市文化中心,2000年。
    李筱峰,《60分鐘快讀台灣史》,台北:玉山社,2002年。
    李永熾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年。
    余燧賓主編,《基隆開發史—崁仔頂文化》,基隆:基隆市政府,1997年。
    余燧賓編,《雨港新廟口》,基隆:基市文化,1998年。
    呂文雄等撰文,《赤崁漁業文化掠影》,澎湖:澎縣文化,1996年。
    杜披雲,《風雨海上人(上)》,基隆:基市文化,2000年。
    杜披雲,《風雨海上人(下)》,基隆:基市文化,2000年。
    余燧賓主編,《基隆市民間文學采集(一)》,基隆:基市文化,1999年。
    杜阿輝記錄,《八斗子地區公害抗爭實錄》,基隆:基隆市台灣頭文化協會,2002年。
    林明峪,《東北角傳奇》,台北:民生報,1988年。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1998年。
    林美容編,《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1997年。
    林衡道,《鯤島探源—台灣各鄉鎮區的歷史與民俗(壹)》,台北:稻田,1996年。
    林再生,《基隆市煤礦史》,基隆:基隆市政府,1999年。
    花松村主編,《臺灣鄉土全誌(第二冊)》,台北:中一,1996年。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清代台灣海運發展史》,台北:博揚文化,2002年。
    柯淑純、林玉玲主編,《社寮文史調查手冊》,基隆:基市文化,1995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灣省文委會,1980年。
    洪連成,《找尋老雞籠—舊地名探源》,基隆:基隆市政府,1993年。
    洪連成撰文,《基隆寺廟巡禮》,基隆:基隆市政府,2001年。
    胡興華,《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2003年。
    胡興華,《台灣的養殖漁業》,台北:遠足,2004年。
    姜善鑫,《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人文地理》,台北:文建會,2001年。
    科塔克,《文化人類學》,台北:桂冠,2005年。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編,《認識基隆》,基隆: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1997年。
    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台海洋文化研究》,中國上海:學林,1999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81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年。
    莊萬壽、溫振華、林礽乾等總編,《台灣文化事典》,台北市:師大人文中心,2004年。
    莊萬壽,《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2003年。
    陳世一,《尋找河流的生命力》,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
    陳世一,《八斗子地方史話》,基隆: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1999年。
    陳世一、張雯玲,《八斗子耆老訪談錄》,基隆: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1999年。
    陳世一,《基隆市社區環境特色調查》,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
    陳世一,《基隆漁業史》,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1年。
    陳世一編,《港都雞籠、文化出航:基隆港人文拼圖調查研究》,基隆:基隆市文化中心,2003年。
    陳國鈞,《文化人類學》,台北:三民,1988年。
    陳憲明主編,《崁仔頂:魚行與社群文化》,基隆:基市文化,1998年。
    陳慈玉,《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基隆:基市文化,1999年。
    陳正之,《台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
    陳國棟,《台灣的山海經驗》,台北:遠流,2005年。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雞籠中元祭》,基隆:基隆市政府,1989年。
    許梅貞主編,《基隆市民間文學采集(二)》,基隆:基市文化,2001年。
    郭娟靜編撰,《基隆市公車站牌的小故事-中正區篇》,基隆:基隆市文化局,2004年。
    郭大玄,《台灣地理:自然、社會空間的圖像》,台北:五南,2005年。
    基隆市政府秘書室新聞課執行編輯,《基隆‧海洋的子民》,基隆:基隆市政府,2002年。
    黃昭堂,《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1994年。
    黃美英,《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
    黃永松策劃、吳美雪總編輯,《臺灣老地圖(上)》,台北:漢聲雜誌,1997年。
    黃煌雄等調查,《海洋與台灣相關課題總體檢調查報告彙編》,台北:監察院,2004年。
    曾秋美,《台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台北:玉山社,1998年。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
    張弘明,《海洋台灣與海洋文化》,台北:紅葉,2006年。
    董芳苑,《信仰與習俗》,台南:人光,1994年。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1996年。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台北:聯經,2000年。
    暖暖代誌雜誌社主編,《暖暖采風導覽手冊》,基隆:基市文化,2001年。
    廖秋娥、黃致誠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七:基隆市》,南投:省文獻會,1996年。
    潘 英,《台灣拓殖史及其族性分布研究(上)》,台北:南天,2000年。
    劉還月,《台灣產業誌》,台北,常民文化,1997年。
    盧向志,《細說漁業》,基隆:海科館籌備處,2000年。
    薛琴主持,《基隆市傳統聚落類資源調查報告書》,基隆:基市文化,2000年。
    戴昌鳳,《台灣的海洋》,台北:遠足,2003年。
    Harry F.Wolcott著,、顧瑜君譯,《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1998年。
    尹萍著,<阮義忠在海邊長大>,《海洋台灣》,台北:天下,1993年。
    <眺望海洋的蘭陽平原>,《「宜蘭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文化局,2002年。
    胡幼慧主編,《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996年。
    胡念祖,《海洋政策—理論與實務研究》,。台北:五南,1997年。
    高敬文,《質性研究方法論》,台北:師苑,1996年。
    高淑清,《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台北:麗文,2000年。
    姜善鑫主編,《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自然地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年。
    陳鎮東,《救救海洋》,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陳玉峰,《台灣生態史話》,台北:前衛,1997年。
    黃政傑,<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1998年。
    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史發展論文集第七輯上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年。
    賈福相編,《人與海》,台北:聯經,1998年。
    賈福相,《看海的人》,台北:聯經,1999年。
    廖鴻基,《討海人》,台中:晨星,1996年。
    蘇曉康、王魯湘,《河殤》,台北:風雲時代,1988年。
    邱文彥主編,《海洋文化與歷史》,台北:胡氏圖書,2003年。
    蘇曉康,<與海共存>,《海洋台灣》,台北:天下出版,1993年。
    尹繼佐,《文化創新與城市發展:2002年上海文化發展藍皮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莊錫昌、顧曉鳴、顧雲深,《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陳光興,《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年。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台灣人的文化觀》,台北:中華徵信所,1998年。
    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胡友鳴、馬欣來,《台灣文化》,台北:洪葉文化,2001年。
    伊能嘉矩原著,森口雄稔編著,《伊能嘉矩 台灣踏查日記》,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2年。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開發史—崁仔頂文化》,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
    《台灣文化記錄-地方志暨縣市文化局出版目錄》,台北:國家圖書館,2002年。
    陳健一,《基隆河文化》,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陳成章計畫主持,《基隆市港區歷史建築調查》,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輯,《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台北:政大文學院,2003年。
    劉育嘉,《台灣史文獻析論》,台北:洪葉文化,2003年。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2004年。
    陳憲明等編撰,《台灣的地理》,台北:玉山社,2004年。

    三、 期刊論文
    山根幸夫,吳密察譯,<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台灣風物》,1982年,32期1卷,25-58。
    方力行,<海洋性格的文化 海洋內涵的教育>,《研考雙月刊》,1990年。
    李筱峰,<不敢回頭向波濤--台灣海洋文明史>,《新觀念雜誌》,105期,1997年。
    李瑞麟,<台灣都市的形成與發展>,《台銀季刊》,24卷,3期,1973年,1-29。
    沈清松:<海洋文明與亞太文化的未來>,《哲學雜誌》,23期,1998年,70-93。
    東年,<海洋台灣與海洋文學>,《聯合文學》,154期,1997年,166-168。
    邱文彥,<永續台灣、海洋國家─開創二十一世紀的海洋管理新紀元>,《研考雙月刊》,24卷,6期,2000年。
    莊萬壽,<臺灣海洋文化之初探>,《中國學術年刊》,181期,1997年,303-316。
    陳正祥、孫得雄,<臺灣八斗子漁村之人口與經濟>,《台灣銀行季刊》,10卷,4期,1957年,130-149。
    陳國強,<臺灣海洋文化的人類學研究>,《臺灣源流》,1997年。
    陳憲明,<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第18期,1992年,109-158。
    陳文茜、趙文琪整理,<北台灣中元祭:台北、基隆、宜蘭如何呈現台灣開發
    史中的悲劇儀式>,《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34期,1992年,36-37。
    張炎憲,<對台灣史研究的期待>,《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2期,1989年。
    彭瑞金,<從廖鴻基的《三月三樣三》談期待台灣的海洋文學>,《海洋台灣會訊》, 2卷,2期,1996年。
    黃聲威,<淺探海洋文化(上)>,《漁業推廣》,170期,2000年,39-49。
    黃聲威,<淺探海洋文化(下)>,《漁業推廣》,171期,2000年,39-44。
    黃瓊慧,<八斗子聚落的發展與經濟變遷>,《地理教育》,第21期,1995年。
    黃定華,<台灣文化發展的地理基礎>,《竹師社會科教育學報》,1998年。
    葉海煙,<盼望大海子民的再生>,《海洋台灣會刊》, 3卷,2期,1996年。
    趙莒玲,<砲火烙過的港都—雨港基隆走出悲情歷史>,《中央月刊》,27卷,1期,1994年,50-59。
    廖中山,<你我都是海洋台灣人>,《海洋台灣雙月刊》, 1期,1997年。
    潘朝陽,<文化地理觀點中的海洋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2005年,277-290。
    鄭明進,<牽手喚起這一代台灣囝仔的「海洋國家」意識>,《海洋台灣會訊》, 24期,1996年。
    鄭漢文,<蘭嶼雅美族海洋文化>,《原住民教育季刊》,2002年。
    鄭水萍,<台灣的海洋文化資產>,收於《海洋文化與歷史》,台北:胡氏圖書,頁91-206。
    戴寶村,<島之國海之民─台灣的海洋歷史圖像>,《海洋台灣雙月刊》,3期,1997年。
    戴寶村,<台灣海洋史的新課題>,《國史館館刊》,36期,2004年,23-41。
    簡榮聰,<台灣「原始」傳說與海洋文化的關係(上)>,《臺灣源流》,第6期,1997年,81-93。
    簡榮聰,<台灣「原始」傳說與海洋文化的關係(中)>,《臺灣源流》,第7期,1997年,92-102。

    四、 碩博士論文
    王韶君,《台灣海洋文學的發展與文化建構》,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石 浩,《基隆海洋觀光遊憩規劃之研究》,基隆: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尹姿文,《國際局勢、經濟政策與港口發展:戰後基隆港的營運和消長(1950-1973)》,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呂月娥,《日治時期基隆港口都市形成歷程之研究》,中壢市: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宋狄揚,《政策計劃之研究--以基隆市人口為個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林翰忠,《人口停滯型都市之社會生態史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吳福蓮,《小琉球漁村婦女家庭生活的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李明燕,《台灣北端漁港及漁業活動的發展》,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84年。
    李建錡,《以場所的連接探討多功能親海漁港規劃策略—以八斗子漁港為例》,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周育聖,《台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的海洋文化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語言及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翁安雄,《虎井:一個澎湖離島社里發展之研究(1715-1950)》,中壢市: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約宏,《漁會組織功能與組織環境-基隆區漁會個案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緯華,《雞籠中元祭:儀式、文化與記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陳燕如,《中元普渡與政商之間:日據時期基隆地方領袖的發展》,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連玉龍,《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台東縣成功鎮芝田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張怡玲,《基隆批發機能魚市場的形成及其空間結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鍾文,《基隆都市地理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年。
    葉玿伶,《尋找台灣的另一半版圖:評海洋教育的可能性》,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游淑珺,《基隆地區俗語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一八六0~一八九四)》,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魏蓉華,《日據時代台中市都市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1年。
    羅曉萍,《基隆港碼頭聚落的建構與形塑》,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五、 網站資料
    基隆區漁會網頁 http://keelung.etaiwanfish.com/
    呂方平,<歐吉桑的海上傳奇>,http://www.linyhome.com/i/i822.h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資訊服務網http://www.fa.gov.tw/chn/fish_culture/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網站 http://www.nmmst.gov.tw/nmms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