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昀蓁 Chung, Yun-Chen |
---|---|
論文名稱: |
我國大學校院學生社團評鑑之評量尺規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cale of Student Communit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
指導教授: |
陳明國
Chen, Ming-Ku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tudent Affairs in Higher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3 |
中文關鍵詞: | 社團評鑑 、社團評鑑指標 、評量尺規 |
英文關鍵詞: | Association Evaluation, Association Evaluation Index, Evaluation Ruler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07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3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團評鑑一直是我國大學校園中的重大學生活動之一,對於具有社團參與經驗的學生而言,必定會對社團評鑑留下深刻的印象。各校學生社團的輔導單位透過社團評鑑指標一一檢視校內社團的運作成效並從中發掘缺失,也透過評鑑的成績做為資源分配的依據。由於現今各大學校園中所進行的社團評鑑,係透過各個社團平日運作時所留下的檔案文件,如會議紀錄、照片等資料加以評比,能否以此作為社團運作成效的工具,都曾引起許多研究對於社團評鑑進行廣泛的討論。過去的研究資料顯示,大學生對於社團評鑑指標與社團資料之間的連結度普遍認知不足,對於評鑑活動的認同感較低,對於評鑑過程中的人為干擾因素,亦不具信心,舉凡上述種種,都將使的社團評鑑的教育性弱化,因而無法確實發揮缺失改善的效果,亦無法達到學生社團傳承的目的。
然而就研究者的觀察,上述論點大多是針對社團評鑑執行方式與過程,而非認為社團評鑑不應存在。爰此,本研究將嘗試在現行社團評鑑指標下,建立評量尺規,讓參與社團評鑑的人員都可以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內容,明確判斷出其表現程度,希冀藉此對學生社團的運作績效學生進行系統化的評估,以達到社團領域學習的教育目的。
本研究以現行教育部主辦之全國社團評選活動的評鑑指標為基礎,包含「共通性」以及「社團活動績效」評分項目,透過專家訪談與3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後提出:組織章程、年度計畫、管理運作、資料保存與管訊管理、經費控管、產物保管等、活動規劃與執行、特色與績效等8個指標,並依據每個指標提出230個評量尺規,本研究之評量尺規皆符應於高適切度、高一致性之判定原則(M≧5、SD<1 且 QD≦0.6),且整體穏定度達76.52%。
透過本研究所建構之社團評鑑評量尺規,若能於校園的評鑑活動中施行,應能成為客觀的評量標準,以減少各界對於評鑑活動的認知落差,進而能真正檢視學生社團的運作成效與學習效果。
Club evaluatio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ajor student activities on our university campuses. For students with experience in club participation, they will definitely be impressed by club evaluation. The tutoring units of the student clubs of each school revie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lubs in the school one by one through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clubs and find out the deficiencies. They also us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s the basi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Since the evaluation of clubs on campuses of various universities nowadays is based on the archives and documents left by the clubs during their daily operations, such as meeting records, photos, etc., whether they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club operations. A lot of research has ca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s on community evaluation. Past research data shows that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the link between club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club information, have a low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evaluation activities, and have no confidence in the human interference factors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All of these will weaken the educational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clubs, and thus cannot achieve the effect of the lack of improvement, nor can i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assing on the student clubs.
However,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researchers, most of the above-mentioned arguments are directed at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of community evaluation, rather than the belief that community evaluation should not exist. In view of this, this research will try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ruler based on the current club evaluation indicators, so that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club evaluation can clearly judge their performance level through easy-to-understand text content.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lub is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by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learning in the field of club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national club selection activities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cluding "commonality" and "community activity performance" scoring items, which are proposed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s and 3 moral and ethical questionnaire surveys: 8 indicators such as the organization charter, annual plan, management operation, 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d control, product storage, etc., activity planning and exec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and 230 scal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each indicator The evaluation rulers in this study should all comply with the judgment principle of high appropriateness and high consistency (M≧5, SD<1 and QD≦0.6), and the overall stability is 76.52%.
The club evaluation scale constructed by this research institute, if it can be implemented in campus evaluation activities, should becom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standard, so as to reduce the gap in the perception of evaluation activiti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then truly examine students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learning effect of the club.
中文部分
丁正芬(2016)。大學生投入校園經驗與學習獲益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王保進(譯)(2002)。H. R. Kells著。大學自我評鑑。臺北市:正中。
王惠雯(2003)。「互為主體性的校園文化」之建構與發展—從哲學主要理論觀點對學生社團組織運作的啓示。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233-246。臺北市,東吳大學。
王誕生、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2,115-128。臺北市:東吳大學。
史美瑤(2012)。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表格(Rubrics)的設計與運用。評鑑雙月刊,40,39-47。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吳和生、曾盛恕、高孟婷、楊淑芬(2004),學生社團參與滿意度之分析:以元智大學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97-410),臺北市:東吳大學。
吳昌振(2019)。應用IPA分析法探討社團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分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振邦(2019)。建構大學學生社團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吳清山、林天佑(1997)。真實評量、實作評量、卷宗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15,67-69。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吳鎮全(2019)。IPA分析法導入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民寧(201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三版)。臺北市:心理。
李丞凱、卜舒錡、邱柏勳(2015)。社團評鑑僵化盼訂多元標準一 制式審查以偏概全 難顯社團特色。大學報,1596期。【新聞群組】。取自:https://unews.nccu.edu.tw/unews/%E7%A4%BE%E5%9C%98%E8%A9%95%E9%91%91_%E5%B0%8E%E8%A8%80%E7%AC%AC%E4%B8%80%E9%9D%A2%E5%90%91/
李丞凱、卜舒錡、邱柏勳(2015)。社團評鑑僵化盼訂多元標準二 評選淪形式要求 造假文書充斥。大學報,1596期。【新聞群組】。取自:https://unews.nccu.edu.tw/unews/%E7%AC%AC%E4%BA%8C%E9%9D%A2%E5%90%91/
李丞凱、卜舒錡、邱柏勳(2015)。社團評鑑僵化盼訂多元標準三 校應加強輔助 廣納評量項目。大學報,1596期。【新聞群組】。取自:https://unews.nccu.edu.tw/unews/%E7%A4%BE%E5%9C%98%E8%A9%95%E9%91%91_%E7%AC%AC%E4%B8%89%E9%9D%A2%E5%90%91/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李育齊(2014)。大學生校園經驗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清榮(2012)。模糊理論應用於能力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技職教育期刊,5,15-39。doi:10.6765/JTVE.201206.0015。
林文達(1992)。教育行政學。台北:三民。
林至善(2000a)。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至善(2000b)。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載於曾建元(主編),社團學初論:大學、社團、人(頁113-130)。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楊仕裕(2003)。大專校院社團活動執行參考手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林至善(2004)。潛在課程與社團活動。載東吳大學學務處出版組主編,高等教育潛在課程,207-222。台北:東吳大學
林品秀(2015)。高中地理專題研究評量指標建構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33,79-128。
邱瀞嫻(201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學校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五版)。臺北市:五南。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1988)。社團理念。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柳玉清(2016)。大學生專題報告Rubrics之發展與成效評估:以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課程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3(1),77-108。doi:10.3966/199679772016063301003。
柯志堂(2001)。專技院校社團活動實務探討-以德明之經驗為例證分析。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1,437-463。
洪翠娥(2007)。平衡計分卡導入大專校院社團評鑑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洪泉湖(2003)。從行政管理的理論觀點談學生社團組織的運作。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253-262。臺北市:東吳大學。
洪翠娥、簡信男(2007)。大專校院社團評鑑與平衡計分卡應用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6,320-340。
姜鳳華(2001)。現代教育評價、理論、實踐。廣東省:廣東人民出版社。
葉姵伶(2017)。從學生社團輔導發展探討軟實力之培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67-170。
張文彬(1988)。學生社團活動輔導。國立臺灣師大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當前社團活動與教育,349-364。臺北:文笙書局。
張同廟(2003)。從全國社團評鑑看社團發展。論文發表於教育部主辦之「2003年全國大專校院課指組長傳承工作研討會」。台北。
張同廟(2004)。社團發展環境危機與轉機。全國大專校院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手冊,93,59-63。
張同廟(2007)。從全國社團評鑑看社團發展。大專社團經營與輔導(頁62-76)。臺南市:漢家。
張同廟(2015)。Now What:社團評鑑之省思。載於蔡志賢(主編),社團經營與輔導(頁4-10)。台北市: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3)。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問題與輔導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350-366。台北: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9)。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高教品質。載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1-23)。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張植珊(1979)。教育評鑑。台北市:教育部計畫小組。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0)。大專課外活動工作手冊。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梁朝雲(2010)。以學務願景為本的課外學習能力指標之建立—元智大學為例。學生事務,49(2),17-43。
梁朝雲、陳新霖(2011)。環境促發了我的領導力-以社會改變模式探討大學校園環境對社團幹部領導力發展的影響。學生事務,50(4),25-61。
郭昭佑(2000)。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案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金貴(2001)。學生涉入理論運用在學生事務的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81-97)。臺北市:東吳大學。
陳明國(2018)。大學生課外學習成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從校務研究策略觀點探析(未出版博士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家菱(1993)。論大學社團之管理: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琦媛(2017)。運用Rrbrics評量核心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87-90。
陳嘉皇(2002)。從成績單學習表現敍述之問題探討計分標準再教學與評量上的實際運用。國教天地,149,73-79。
黃勗哲(2002)。國小師生擬定評量基準表歷程對學生口頭報告表現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游惠婷(2019)。北區醫學生社團經驗學習對公民態度及公民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政傑(1995)。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中心。
彭森明(2010)。大學校院如何推展學生學習成果評量。評鑑雙月刊,24,28-34。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3),7-16。
楊振昇(2000)。教育研究與教育評鑑之反省與展望。暨大學報。4(2),27-50。
楊淑芬(2005)。元智大學社團評鑑制度及社員參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極東(197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活動現況調查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
詹鴻敏(2006)。國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自我評鑑之現況與問題-後設評鑑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運榮(2003)。我國大專院校學生體育性社團發展困擾與評鑑要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廖燦輝(1991)。課外活動輔導之未來發展方向。訓育研究,30(3),17-19。
劉阿榮(2003)。從輔導學的主要理論探討學生社團的組織運作。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298-312。臺北市:東吳大學。
劉本固(2000)。教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浙江省:浙江教育出版社。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1-33。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1。
劉協成(2006)。德懷術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師之友,47(4),91-99。doi:10.7053/TF.200610.0091
劉家瑜(2009)。Rubrics:教師評量學生作業的好幫手。臺灣大學教學資源網。取自https://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page1-1_detail.php?bgid=1&gid=7&nid=154
劉曼君(2014)。學生學習成果之評量及評分量表Rubrics之使用。評鑑雙月刊,48,54-56。
劉維琪(2016)。解碼大學評鑑。台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魏宇明(2002)。大學學生社團組織管理績效之研究---以清大學生社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趙建豐(2005)。網路質性評量系統之設計與發展及實施成效-以國小寫作評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趙建豐、林志隆(2005)。評分規準(Rubric)的類型、發展方式與人中大用原則。國教天地,161,99-107。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志賢(2016)。社團評指標評析及其內涵釋義。社團經營與輔導,1,20-37。
蔡佩珊(2019)。影響社團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鄭華庭(2007)。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救護機運作績效(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宇程(2015)。台灣的大學社團評鑑,竟然是訓練學生「浮濫請款」和「作假報告」?。【新聞群組】。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11952
謝政諭(2003)。從政治學若干理論談學生社團組織運作的啓示。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247-251。臺北市:東吳大學。
載佳蓉(2013)。大學生參與社團之個人因素、社團滿意度與課外學習核心能之關係研究—以大同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曉霞(2005)。大學評鑑的興起、模式與問題。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545-548。臺北市:高等教育。
薛安(2017)。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私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安、張有恆(2019)。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私立大學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7(4),29-47。doi:10.6506/SAGC.201903_57(4).0004
蕭霖(2004)。我國教育評鑑的問題,發展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九輯(頁515-525)。
顏秀如(2004)。我國大學評鑑政策爭議之探討。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1-22。
羅月鳳(1988)。我國大學院校學生社團評鑑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錦麗(2004)。展望我國教育評鑑專業之發展。輯於國立臺灣師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育評鑑口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27)。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蘇錦麗、黃曙東、游絲曼(2011)。評分量尺(Rubrics)在大學生學習成效評估之運用。教育研究月刊,207,18-31。
西文部分
Alkin, F.(1990).Debates 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Andrade, H. G. (2005). Teaching with rubric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College Teaching, 53(1), 27–30.
Astin, A. W.(1985). Student involvement : A develop 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297-308.
Astin, A. W.(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ru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Andrade, G. H. (1996). Understanding rubric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4 (4),14-17.
Andrade. G. H. (2000). Using rubrics to promote think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7 (5),13-18.
Bennett, J.(2003). Evaluation methods in research. New York: Continuum.
Brookhart, S. M.(2013). How to Create and Use Rubric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Grad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develop.
Boyer, E. L. (1987). College: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in America. New York: Hprper & Row.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2nd ed.). SanFrancisco:Jossey-Bass.
Cuttance, P.(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ED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3575.)
Couper, M. R.(1984). The Delphi technique:characteristics and sequence model.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7(1), 72-77.
Cynthia, W. J., & Martha, J. L.(2002). Teaching students to use grading rubric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35 (1),40-44.
Giselle, O. M.(2002). Becoming a better teacher : Eight innovations that work.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olden,M. C., & Wedman, J. F.(1993). Future issu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Educational Techn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4), 5-24.
House, E. R. (1993).Professional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Johnstone, J. N.(1981). Indicators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 Kogan Page and Paris:UNESCO.
Kells, H. R.(1995). Self-study Processes: A Guide to Self-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th ed.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Kilpatrick, W. H.(1925). Foundations of method. New York: MacMellan.
Linstone, H. A., & Turoff, M.(Eds.).(1975).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Boston, MA: Adison-Wesley.
McLauaglin, M. W. (1990).The rank change agent study revisited:Marco perspectives and mirco realiti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11-16.
Mertler, C. A.(2001). Designing Scoring rubrics for your classroom.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7(25). Retrieved from Http://PAREonline.net/getvn.asp?v=7&n=25
Pace, C. R.(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Angeles, C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Reddy, Y. M., & Andrade, H.(2010). A review of rubric use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35(4),435-448.
Scriven, M.(1967).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In R. R. Stake(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ERA Monograph Series 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Vol.1). Chicago, IL: Rand NcNally.
Scriven, M.(1973).Goal-free evaluation. C.A.: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pee, A., & Bormans, R.(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4(2), 139-155.
Stevens, D. D., & Levi, A.(2005). Introduction to Rubrics:An assessment tool to save grading time, convey effective feedback, and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Sterling, Va.: Stylus Pub.
Stufflebeam, D.L.(197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DK book: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In B. R. Worthen & J.R. Sanders(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CA:Wadsworth.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A self-instructional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Kluwer-Nijhoff.
Taggart, G. L.(2005). Rubrics: A handbook for construction and us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Ed.
Tenbrink, T. D. (1974).Evaluation: A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New York:McGres-Hill.
Terenzine, P. T., Pascarella, E. T.,& Biliming, G. S.(1996). Students’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149-162.
Tinto, V.(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Tinto, V.(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2nd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row, M.(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