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淑如
Hsiao, Shu-Ru
論文名稱: 基隆市里長休閒認知、休閒參與及其休閒活動推動現況之探討
A Study of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eisure Cogniti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Recre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hiefs of Villages in Keelung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里長休閒活動休閒認知休閒參與社區社區休閒
英文關鍵詞: chiefs of village, leisure activity, leisure cogniti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community leisur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22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有鑑於休閒生活對民眾健康的重要性,故休閒推廣日趨重要。而里長是政府的行政基層,在推動休閒活動中可居於重要環節,其本身之休閒認知及休閒參與可能影響其推動情形。本研究以基隆市為研究範圍,目的旨在瞭解基隆市里長的休閒認知與休閒參與之關係,進而探討基隆市社區休閒推動現況。以基隆市第二十屆157位里長做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普查。問卷以Likert五等量表測量,資料採用IBM SPSS 22.0中文版進行分析,所得結果藉由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分析相關、多元迴歸分析各變項對休閒參與之預測力,進行分析討論。研究結論:一、基隆市里內舉辦之休閒活動,民眾參與率不到一成,以中老年人居多,且女性佔多數。經費不足為主要推動阻礙。舉辦類型以唱歌、健康知識講座、旅遊、登山健行路跑為主。二、基隆市里長休閒認知程度高,有主動參與休閒活動的意願,且休閒參與度也高。三、 基隆市里長之休閒認知與休閒參與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里長的休閒認知越高,對於休閒參與的意願也越高。四、基隆市里長其擔任里長任期數、以及個人每月投入休閒之費用,與里長的休閒效益認知能顯著預測休閒參與的程度。所得結果提供基隆市政府作為日後社區休閒推動的參考依據。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leisure life is important to human health and leisure promotion continuously increases in importance on that account. The chiefs of villages are governmental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romoting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ir own leisure 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might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cognition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of the chiefs of villages in Keelung and discussing the leisure promotion in Keelung. One hundred and fifty seven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to the 20th chiefs of villages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the questionnaire took a 5 point Likert scale.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questionnair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with IBM SPSS 22.0 Chinese version to analyze each variable 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forecast. The results found: 1.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unity leisure activities held in Keelung was less than ten percent, and the majority was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lso the female had predominance. The inadequate fund was principal obstacle of leisure promotion. Leisure activities mainly held by singing, lectures on health, tourism, hiking and road running. 2. the chiefs of villages possessed higher leisure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take part in leisure activities, their participation was higher, too. 3. the chiefs of villages’ leisure cognition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eisure participation. 4. the chiefs of the villages’ tenure of office, monthly leisure expense and the cognition of leisure benefits could predict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strikingly.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Keelung city government to execute community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基隆地區介紹及里長沿革與職掌 8 第二節 社區休閒推動之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休閒認知之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 28 第五節 休閒活動類型之相關研究 34 第六節 本章總結 39 第叁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42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 4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基隆市里長基本資料描述 49 第二節 基隆市里長社區休閒推動現況分析 55 第三節 基隆市里長休閒認知與休閒參與現況分析 65 第四節 基隆市里長休閒認知與休閒參與之相關分析 70 第五節 基隆市里長個人背景變項、休閒認知與休閒參與之預測力 7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建議 76 引用文獻 79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 86 附錄二 正式問卷 90

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資料庫網站 (2014)。103年村 (里)長選舉候選人及當選人資料統計。取自網路:http://db.cec.gov.tw/。

王建臺 (2002)。推展社區體育的理念與有效途徑。國民體育季刊,133,48-53。

王耀慶 (2007)。村里長角色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 (2007)。衛教文章。取自網路:臺灣自殺防治學會。http://tspc.tw/tspc/portal/news/content.jsp?sno=56&type=news

田育綺 (2010)。高雄縣國中體育教師休閒認知、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取自網站;http://www.sa.gov.tw/wSite/public/Data/f1387422688352.pdf

余明書 (2006)。國小學童休閒阻礙和休閒參與之研究-以臺北縣一所國小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余嬪 (2000)。休閒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大葉學報,9(2),1-13。

吳明蒼(2013)。護專生休閒態度、休閒涉入以及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關係。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0(3),63-85。

吳英偉、陳慧玲譯 (1996)。休閒社會學。Patricia A. Stokowski(1994):臺北市:五南。

呂有仁 (2006)。嘉義地區青少年休閒參與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月萍、陳清惠 (2010)。社區老人休閒活動研究現況。護理雜誌,57(1),82-88。

李世昌 (2003)。社區體育志工的意識型態探討。大專體育,65,84-89。

李秀玲 (2006)。社區意識與社區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Q社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李宗派 (2008)。美國退休社區之休閒服務探討,臺灣老人保健學刊,4(2),110-123。

李英弘、高育芸 (2014)。高爾夫及風浪板活動參與者認真性休閒及休閒阻礙的模式驗證與比較。大專體育學刊,16(2),125-135。

李晶 (2000)。學校提供社區居民休閒活動場地及類型現況調查-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臺灣教育,602,21-27。

李鐵生 (1995)。社區居民休閒行為之研究─以林口國宅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東之春 (2004)。建設健康社區的理念和實踐。上海預防醫學雜誌,10,502-503。

林文苑、吳武忠 (2003)。社區認真休閒團體促成社區意識之形成模式。觀光研究學報,10(1),115-131。

林成吉、黃瓊慧 (2014)。休閒潛水活動認知、休閒阻礙對參與意願之影響研究。高應科大體育,13,50-74。

林佳蓉 (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明禎 (2013)。從當代社區的變異初探社區工作者角色。臺灣社區工作與社會研究學刊,3(1),99-126。

林倚霈 (2006)。社區體育之效益評估研究-以南投縣上安社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晉宇 (2003)。偏遠地區青少年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參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林晏州 (1984)。區域性戶外遊憩資源規劃方法之研究-兼論台灣地區遊憩資源開發策略。都市與計畫,11-18。

林貴福、葉中雄 (2004)。社區運動健康促進策略之規劃。國民體育季刊,142,14-14。

林聰哲、李世昌(2007)。南投縣老年人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35-56。

林麗娟(2004)。都市型社區運動健康休閒活動之推廣。國民體育季刊,142,32-37。

邱朋潭 (2008)。臺南市警察人員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邱皓政 (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徐耀輝 (1991)。全民運動之基石-發展社區運動之我見。中華體育,5(3),56-61。

高立學 (2011)。臺灣民眾最多人餐與的休閒活動類型之分析-以1985年到2007年為例。中華體育季刊,25 (1),22-30。

基隆市政府主計處 (2014)。103年2月統計通報。基隆市:基隆市政府主計處。

基隆市政府網站公示資料 (2015)。取自網路。http://www.klcg.gov.tw/home.jsp?mserno=201502120003&serno=200710020013&menudata=KlcgMenu&contlink=klcg/content/introduction2.jsp&level2=Y

張少熙 (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少熙 (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張少熙 (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明輝 (1999)。社區休閒活動推廣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報,45,151-157。

張春興 (1990)。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曹以樂 (2004)。大臺北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參與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畢璐鑾、陳仲杰(2006)。從事休閒運動之動機因素。大專體育,83,140-147。

莊慧秋 (1994)。樂工作之外-上班族的休閒生活。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許義雄 (1983)。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書局。
郭明倫 (2007)。埔里居民對發展長宿休閒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冠惠 (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姿萍 (2005)。職業軍人休閒阻礙和休閒參與之研究-以憲兵司令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陳美芬 (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陳英仁 (2005)。老人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環境偏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偉振、黃永旺、林易潔 (2014)。新北市三重區社區體育推展之探討。中原體育學報,4,18-30。

陳莎莉、林耀豐 (2012)。高雄市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2012第五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裕仁 (2009)。休閒服務系統對高齡者休閒參與之影響-以臺北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肇堯 (2015)。年長者休閒活動類型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報,48 (3),345-364。

湯尹珊 (2004)。城鄉休閒活動類型變遷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程慧君 (2009)。都市型社區居民休閒行為、生活型態及休閒設施需求關聯性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彥翔、王克武、許宇中 (2013)。自行車道騎乘者遊憩動機、車道設施滿意度、 遊憩體驗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7(4),74-88。

黃美珠 (2010)。社區體育活動資源整合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1),148-154。

楊坤芳 (2004)。南投縣水里鄉上安社區居民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葉佳敏 (2009)。繪畫活動對日托老人幸福感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葉承涵 (2015)。全國特殊教育學校兼任行政教師使用國民旅遊卡休閒認知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董翔飛 (1999)。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市:三民書局。

廖國裕 (2015)。休閒型態對壓力調適與工作效能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維基百科。取自網路。https://zh.wikipedia.org/wiki/健康城市。

劉慧俐 (2003)。身體活動與老人生活品質。臺北市:國家衛生研究院。

蔡育軒、陳怡君、王業立 (2007)。社區發展協會、選舉動員與地方政治。東吳政治學報,25(4),93-135。

蕭淑如 (2016)。基隆市里長社區休閒推動現況探討。2016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謝文真 (2001)。公務人員休閒態度的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政諭 (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市:幼獅文化。

鍾聖校 (1998)。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顏明仁 (2001)。高雄市國中學生科技認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體育大辭典(1984)。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0).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20-33.

Berger, A. A. (1988). Media USA: Process and effect.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1), 12-18

Brown, B. A., Frankel, B. G., & Fennell, M. (1991). Happiness through leisure: the impact of type of leisure activity, age, gender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creation Research, 16(4), 368-392.

Dictionary.com (2010). Leisure. Retrieved March 22, 2010, from Dictionary.com http://dictionary. reference.com/browse/leisure.

Foret,C.M. (1986) .Life satisfac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among young-old and old-old adults with rural and urban residence.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Proquest file:Disser tation Abstracts Item:8608486

Godbey, G. (1994) . 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

Hawley, A. (1950) . Human Ecology: 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New York, NY: Ronald Press Co.

Iso-Ahola S. E.(1980) .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Kelly, J. R. (1982) .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elly, J. R. (1990) . Leisure.New Jersey,NJ:Prentice-Hall.

Kelly, J. R. (1996) . Leisure (3rd ed.). Boston,MA: Allyn & Bacon.

Mannell, R.C. & Kleiber D. A.(1997) .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Neulinger, J. (1974) ,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Eds.), 307-634,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Purcell,R.Z., & Keller,M.J. (1989)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ctivities which may lead to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older adults.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28-140.

Ragheb,M.G., & Griffith,G.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4 (4) ,295-306.

Riddick,C.C. (1985) .Lersure satisfaction determinants of older males and females. Leisure Sciences,7 (1) ,47-63.

Riddick,C.C., & Daniel,S.N. (1984)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other factors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wome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6 (2) ,136-148.

Robbins, S. P. (2000).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New Jersey,NJ:Prentice Hall.

Witt,P.A., & Bishop,D.W. (1979) .Work and Leisure:situational antecedents to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 (1) ,64-77. (引用自程慧君,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