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伶
LIN, I-LING
論文名稱: 書寫與口說中文敘述文體的照應詞研究
Anaphora in written and spoken Chinese narratives
指導教授: 黃宣範
Huang, Shuan-F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英語學系
Department of English
畢業學年度: 80
語文別: 英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中文寫與說照應詞教育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WRITTEN-AND-SPOKEN, ANAPHOR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照應或指稱關係牽涉到先行詞與照應詞兩者的聯結。因此,當說話者或作者使用照應
    詞時,往往會考慮聽眾或讀者辨認先行詞的需要,因而選擇不同形式的照應詞;而聽
    眾或讀者也往往需依賴說話者或作者所提供的線索來找出先行詞。因此,照應詞所含
    訊息的多寡影響到辨認先行詞的難易度。本論文便是從認知的觀點來探討書寫與口說
    中文敘述文體當中照應詞的使用。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在書寫或口說敘述文體中,照應詞的使用均受「距離」
    (distance)、「競爭性」(Competition) 、「先行詞顥著性」(saliency)與「完整性
    」(unity) 等四項因素的影響。換言之,中文照應詞的使用可依Ariel 的「先行詞可
    接近性理論」(accessibility theory)來解釋。至於先行詞可接近的程度,依次為零
    型照應詞(zero anaphora) ,代詞(pronoun) ,限定名詞組(determinate NP),不含
    修飾詞及數量詞的名詞組(bare NP) /所有名詞組(possessive NP) /專有名詞
    (proper name) ,以及複雜名詞組(complex NP)。本論文進而根據先行詞可接近的程
    度,將其照應詞分為高度、中度、低度三種可接近標記(accessibility marker)。零
    型照應詞與代詞乃高度可接近標記;限定名詞組為中度可接近標記;而其餘四類照應
    詞屬於低度可接近標記。本論文也指出,不論在口說或書寫敘述文體中,高度可接近
    標記乃最常見,其次為低度可接近標記,再次為中度可接近標記。
    本論文同時發現,口說與書寫敘述文體中的照應詞有七項不同點。第一,在書寫敘述
    文體中,零型照應詞多於代詞;而在口說敘述文體中,則代詞多於零型照應詞。第二
    、後向照應(backward anaphora) 僅出現於書寫敘述文體中。第三,限定名詞組在口
    說敘述文體中較常見。第四,在書寫敘述文體中的主題遠較口說敘述文體有連續性。
    第五、在口說敘述文體中的指涉距離遠較書寫敘述文體為小。第六、在書寫敘述文體
    中段落開頭的照應詞遠較口說敘述文體穩定。第七、不確定代詞(indeterminate
    pronoun)僅出現於口說敘述文體中。
    最後,本論文指出,口說與書寫照應詞相似的地方可反映出照應詞本身的特性;而二
    者不同的地方則反映出口說與書寫本來不同的特質。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