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世緯
論文名稱: 縣市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及其組織效能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如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運作困境組織效能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6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當前運作困境以及組織效能,並探討兩者之關係,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地方教育主管機關以及縣市家庭教育中心提出具體建議。為達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探究相關文獻,其次依據文獻所得,編製「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以及「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效能」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本實徵研究係以全國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之行政人員(含專任及兼任主任、正式人員、約聘僱人員、借調教師及臨時人員)為研究母群體,總計發出120份問卷,回收98份,回收率81.66%;扣除無效問卷後,總計有效問卷為97份,有效率達98.97%,回收率為80.83%。問卷處理採SPSS for Windows 15.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綜合文獻探討及調查研究結果之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一、當前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各層面當中,以「組織編制不全」層面最
    受重視,而「人員素質不佳」之層面相較為最不受重視。
    二、整體而言,家庭教育中心行政人員對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的知覺情
    形屬中等程度,以「組織編制不全」、「政策方針不明」表現最好。
    三、中心規模「1-4人」組在「組織編制不全」、「經費支援不足」、「政策
    方針不明」等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層面知覺情形明顯高於中心規
    模「9人以上」組。
    四、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整體知覺情形不因家庭教育中心成員的性別、
    年齡、服務年資、職務、所處地區而有所差異。
    五、整體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效能均良好,其中以「組織適應性」表現最佳
    ,「組織結構」表現相較最低。
    六、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效能整體知覺情形不因家庭教育中心成員的性別、
    年齡、服務年資、職務、中心規模、地區而有所差異。
    七、家庭教育中心整體運作困境與組織效能之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各
    層面以「人員素質不佳」與「組織適應性」之相關為最高。
    八、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人員素質不佳」以及「府際關係不良」之層
    面對組織效能具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研究者針對對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縣市家庭教育中心運作現況.............................11 第二節 組織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理論.............................23 第三節 本研究之相關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54 第四節 實施程序...........................................58 第五節 資料處理...........................................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討論..................................60 第一節 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之意見差異分析......................60 第二節 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效能之意見差異分析......................75 第三節 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及其組織效能關係之分析與討論.........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94 參考文獻...................................................99 中文部分...................................................99 西文部分..................................................102 附錄.....................................................105 附錄一 縣市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及組織效能調查問卷(專家審題)105 附錄二 縣市家庭教育中心運作困境及組織效能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09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9)。內政統計年報。2009年5月5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王俊健(2005)。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教育訓練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健民(1992)。台北市改制前後行政組織效能之比較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江芳枝(2004)。讀書會領導人帶領知能之研究─ 以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9)。行政院主計處政府統計。2009年5月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李總縯(2002)。組織氣候、組織認同、組織效能關聯性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國際獅子會台灣地區分會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呂育誠(1990)。行政機關效能評量之理論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玨(2003)。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沿革及其未來展望芻議。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273-290)。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聰賢(1986)。組織效能之分析-台灣省基層農會之實證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129-181。
    林水木(2005)。家庭教育法及其對學校教育之衝擊。學校行政,39,179-192。
    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琦瑜(2005)。非營利救難組織的領導型態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南投縣鳳凰志工隊為例。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惠玲(2004)。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原住民地區基層行政機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澤助(2005)。領導行為、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海軍陸戰隊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凃靜容(2005)。議會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唐厚婷(2006)。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之發展與轉變—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淑清(2009,5月)。健全家庭教育組織與資源整合。載於教育部舉辦之「家庭教育政策願景與行動方案論壇」會議手冊(頁75-80),桃園縣。
    姚秀瑛(1998)。家庭教育專任人員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調查研究--以台灣地區各縣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2009)。教育部推展家庭教育中程計畫。台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教育部(2010)。九十八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報告。台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許振明(2006)。我國學校體育行政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大專校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淑娟(1999)。家庭教育中心專職人員專業知能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翠梅(1996)。諮商督導員訓練效果之研究--以台灣區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義務督導員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游進年(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焜智(2008)。地方教育行政機關部門主管權力運作策略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富順(2003)。家庭教育新紀元-家庭教育法的研訂、內容及特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1-20)。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明璋(1981)。企業環境、策略、結構對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機械、電子、石化三種產業之實證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棨信(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莉榛(2007)。家長諮詢訓練方案之成效探討-以台北縣家庭教育中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嬌(198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瑞娥(2004)。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組織學習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貽珍(2005)。高屏地區法院組織學習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月芬(2003)。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政松(2004)。戶政事務所成員知覺組織變革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美齡(2001)。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性別角色、投入志願服務程度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貴傑(1996)。影響社區輔導機構志工訓練因素探討-以臺灣地區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曾慶昌(1999)。台北市政府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探討:競爭價值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憲政、戴淑芬(2003)。二十一世紀家庭教育的新課題及其推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3),52-64。
    楊石欽(2008)。學校團隊學習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蔡秋桂(1992)。國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組織效能評估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淑子(2009,5月)。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認證制度規劃與人力運用。載於教育部舉辦之「家庭教育政策願景與行動方案論壇」會議手冊(頁75-80),桃園縣。
    劉志鵬(1995)。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決定、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春榮(1994)。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陽國南(2005)。國軍領導型態、組織文化對組織效能影響之實證研究。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閻瑞彥(2000)。基層領導型態與組織效能:競值途徑觀點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心雨(2001)。政府體育行政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銘潭(2007)。領導型態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協力組/隊長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羅素貞(2008)。臺北市立圖書館館員對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認知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西文部分

    Barnard,C.I.(1964).The functions of executive.Cambridge,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nis,W.,&Nanus,B.(1985).Leaders: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New York:Harper and Row.
    Burns,T.,&Stalker,G.(1964).The Management Grid.Houston:Golf publishing Co.
    Cameron,K.S.(1978).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23,604-632.
    Cameron,K.S.(1986).Effectiveness of paradox:Consensus and conflict in con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Management Science,32(5),539-553.
    Campbell, J.P.(1977).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T.:McGraw Hill.
    Cheng,Y.S.(1993).Profile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ffective schools.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4(2),85-110.
    Daniel,K.,& Robert K.(1978).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Dessler,G.(1992). Organization Theory: Integrating Structure and Behavior.N.J.:Prentice Hall.
    Grace,C.,& Martin,(2008).Getting better all the time? An independent assess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London:IDeA.
    Hoy,W.K.,&Ferguson,J.(1989).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xplo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Newbury Park,CA:Sage.
    Hoy,W.K.,& Miskel,C.G.(1982).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New York:Random House.
    Immegart,G.L. & Pilecki,F.J.(1970).Assessing organization output:a framework and some implication.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6(10),62-76.
    Ivancevich, J. M., Szilagyi, A. D., & Wallace, M. J. (197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
    Kushner, R.J.,& Poole, P.P.(1996).Exploring structure effectivness relationships in nonprofit arts organizations.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7,119-136.
    Lawless, D.J. (197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 Psychology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NJ: Prentice-Hall.
    Luthans,F., & Todd,I.S.(1977).A General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187.
    Mott,P.E.(1972).The characteristic of effective organizations.New York:Harper and Row.
    Schein,E.(1984).Coming to a new awarenes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Sloan Management Review,25(2),3-16.
    Steers,R.M.(1977).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22,44-56.
    Webb,R.J.(1974).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voluntary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7.663-677.
    Woodward,J.(1965).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 theory and perspectiv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utchman,E.,&Seashore,S.E.(1967).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2,891-90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