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采瑜
Huang, Tsai-yu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灣都市公園的建立與發展—以嘉義公園為例
指導教授: 范燕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嘉義公園都市公園市區改正大嘉義陳澄波殖民現代性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TH.002.2018.A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6下載:7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都市公園的設立,乃是都市規劃的一環。最初在歐洲,都市公園是為了休閒與公共衛生,做為美化都市、提供健康保健的休息場地的「都市之肺」,而被規劃進都市建設的藍圖。而後,德國造園學者由「民眾園」的概念發展,逐漸形成現代都市公園的概念,並且都市公園更延伸成為都市現代化的象徵。日本則在明治維新後引入西方—特別是德國—都市計畫理念,隨著市區改正的推動,逐步建立現代化公園。同時,都市公園的概念也透過殖民政府施政,推行到臺灣各地。嘉義公園就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隨著市區改正的計畫誕生。嘉義公園的發展經歷了建置初期(1910-1915)對基礎設施的建立和擴建期(1916-1920)公園的擴大,至1920年帶來到成熟期(1920-1929)各項設施完備。1930年代,隨著嘉義地方運動及阿里山產業轉型,嘉義市開始觀光發展,嘉義公園所在的山仔頂被視作是休閒、娛樂產業集中的「嘉義的遊園地」,進入區域綜合發展期(1930-1937),直到進入戰時停制期(1937-1945)才結束。

    關鍵字:都市公園、市區改正、大嘉義、嘉義公園、陳澄波、殖民現代性

    目錄 圖目錄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與研究方法 4 章節架構 9 第二章 臺灣都市公園的引入及發展 10 第一節 日本都市公園的誕生與演變 10 第二節 臺灣都市公園的出現 18 小結 26 第三章 市區改正與嘉義公園的建立 28 第一節 舊嘉義公園的設置與遷移 28 第二節 山仔頂嘉義公園的發展 35 小結 54 第四章 打造嘉義遊園地 56 第一節 嘉義地方發展與大嘉義論說 56 第二節 嘉義遊園地的規劃與意義 61 第三節 嘉義公園的在地認同 68 小結 76 第五章 結論 7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8 第二節 後續研究 81 徵引書目 82 附件 陳澄波嘉義公園相關作品列表 86

    一、官方文獻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嘉義市街市區改正不認可ノ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三十五年十五年保存追加第四卷4708冊,15文號。
    〈嘉義公園管理規則制定認可ノ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四十三年永久保存第四十七卷,1646冊,1文號。
    〈嘉義公園管理規則制定認可ノ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四十三年永久保存第四十七卷,1646冊,1文號。公園預定地圖
    〈警察官紀念碑建設許可(津田毅一)〉,《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四十五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三卷,5479冊,28文號。
    〈地方稅特別賦課認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七年十五年保存第四十六卷,6552冊,9文號。

    〈臺灣地方震災誌〉,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1907年
    《林業試驗場一覽》,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16年4月1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林業試驗場要覽》,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林業試驗場,1914年3月23日
    《大嘉義》,嘉義街役場,1929年,3月31日。
    《嘉義市を繁榮せしむへき具體的方策(當選論文集)》,嘉義市役所,1933年1月。
    《嘉義要覽》,嘉義市,1933年6月30日。
    《嘉義市制五周年記念誌》,嘉義市役所 ,嘉義市,1935.02.09。
    《嘉義市要覽》, 1936年。

    二、報紙及雜誌
    《社會事業の友》,臺北市
    《新高阿里山》,嘉義市。
    《實業之臺灣》,臺南市。
    《臺灣愛國婦人》,臺北市。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
    〈公園大整備〉,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01-11,版次04。
    〈嘉義歡迎總督之盛況〉,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01-13,版次03。
    〈嘉義牛族共進會〉,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03-17,版次02。
    〈嘉義市街の狀况〉,臺灣日日新報, (明治39)1906-03-23,版次01。
    〈震災地實况(承前)(圖師警視實地踏查談) 牛畜共進會場の避難〉,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03-30,版次02。
    〈震災地創置石坊〉,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11-15,版次04。
    〈嘉義通信/追悼會祭式〉,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11-22,版次04。
    〈嘉義公園道路〉,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05-19,版次3。〈嘉義の天長節〉,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11-05,版次2。
    〈無絃琴〉,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12-02,版次02。
    〈嘉義通信(十九日發) 納涼勝地〉,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5)1912-06-25,版次06。 〈除幕浩盛〉,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1913-03-24,版次3。
    〈辨天堂落成式〉,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1913-05-16,版次4。 〈嘉城之輕便〉,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1913-07-12,版次5。
    〈嘉義辨天三年祭 十四日より三日間〉,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1915-02-14,版次7。
    〈嘉園近信〉,臺灣日日新報,(大正5)1916-03-17,版次6。
    〈嘉義公園擴張〉,臺灣日日新報,(大正5)1916-09-19,版次5。
    〈嘉義通信/俱樂部計畫再創〉,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01-14(明治39)1906-12-18,版次04。
    〈嘉義通信/創設公園景況〉,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05-23,版次03。
    〈公園禁示〉,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08-18,版次05。
    〈嘉義通信/天長節賀式〉,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11-06,版次02。
    〈嘉義通信/協議公會堂建築費〉,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11-15,版次04。
    〈嘉義公園の設備〉,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01-20,版次3。

    三、時人論著
    1. 杉山靖憲,《臺灣名勝舊蹟誌》,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18 日。
    2. 林璽堅,《躍進嘉義近郊大觀》,嘉義新民報社,1937年9月20日。
    3. 兼嶋兼福,《新興的嘉義市》,嘉義出版協會,1932年4月26日。
    4. 橋本重里,《嘉義工商業案內》,嘉義商工會議所,1939年11月29日。

    四、近人論著
    (A)專書
    1. 小野良平,《公園的誕生》,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2. 田中正大,《日本の公園》,東京:鹿島出版會,1974第一版,1993第四版。
    3. 白幡洋三郎,李偉、南誠譯,《近代都市公園史-歐化的源流》,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
    4.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

    (B)學位倫文
    1. 宋曉雯,〈日治時期圓山公園與臺北新公園之創建過程及其特徵研究〉,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2. 局建德,〈日治時期臺中市區公園綠地計劃發展與影響〉,中興大學園藝學系,2006。
    3. 林秀姿,〈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年到1940年間的嘉義市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4. 黃采瀅,〈日治時期1895-1945城市公園圖像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理論班碩士學位論文,2009。
    5. 蔡厚男,〈臺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91。
    6. 蔡俊堯,〈日治時期嘉義市區改正計畫與公共建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
    7. 蔡思薇,〈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8. 蔡佩蓉,〈壽山,誰的臺灣意象?日治時期公共空間的文化意涵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與語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9. 謝曉琪,〈嘉義市市街空間變遷之研究-以清代至日治時期地圖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

    (C)期刊、研討會論文
    1. 李明洋,〈簡述嘉義公園福康安生祠碑始末〉,《嘉義市文獻》,13期,1997年11月,頁204-216。
    2. 沈佳姍,〈《大嘉義》中的名勝史蹟(史料譯註)〉,《嘉義市文獻》,24期,2005年3月,頁221-253。
    3. 吳育臻,《嘉義市志.卷二.人文地理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2。
    4. 林保寶,〈陳澄波的南國畫室〉,《天下雜誌》電子版,第929期,2013年12月。
    5. 邱函妮,〈陳澄波繪畫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以《嘉義街外》(1926)、《夏日街景》(1927)、《嘉義公園》(1937)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3期,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12年9月,頁271-342。
    6. 蔡佩蓉,〈現代化、日本化與殖民化—日治時期壽山公園的地景形塑與文化意涵〉,《高雄文獻》,第三卷第四期,2013年12月,頁62-65。
    7. 陳靜寬,〈日治時期公園的設施與都市發展:以臺中公園為例〉,《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0年10月,頁36。
    8. 張志源,〈日治時期嘉義公園設置與擴建—都市空間變遷之觀點〉,《嘉義市文獻》
    甲、 21期,2012年7月,頁11-32。
    9. 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灣史研究》,14:3,2007年9月。

    五、網路及線上資料庫
    1. 《臺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http://skqs.lib.ntnu.edu.tw/tw_oldim/index.php
    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3.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站》http://chenchengpo.dcam.wzu.edu.tw/~chenchengpo/index.php
    4. 《文化資產局網站-文化資產個案導覽-《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 》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BG1040500004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6.1&menuId=302&siteId=101#01 
    5. 《三省堂 大辭林》,Weblio辭書網站:https://www.weblio.jp/content/%E8%BE%A8%E6%89%8D%E5%A4%A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