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國勇
JHENG, GUO-YONG
論文名稱: 「靈光·拼圖」—鄭國勇肖像畫創作研究
Aura﹐Puzzle—Portrait Creation Study by Jheng﹐Guo-Yong
指導教授: 黃進龍
Huang, Chin-Lung
口試委員: 黃進龍
Huang Chin-Lung
陶文岳
Tao Wen-Yueh
黃坤伯
Huang Kun-bo
口試日期: 2024/12/3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3
中文關鍵詞: 靈光拼圖肖像生命磁場
英文關鍵詞: aura, mosaic, ,portrait,, life energy field.
研究方法: 觀察研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在這次的肖像畫研究,所探索的「靈光.拼圖」是借畫頭像的肖畫的過程,研究每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背景,不同性別,不同的體質,所散發的能量光場的不同,在不斷地的拼湊的過程,深深的體會到,面對不同的角色,要如何詮釋人性光輝的內在氣質。
    本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談到筆者小時候生命的不順遂,成就這次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探索生命光輝的正能量,第二章在文獻學理的架構下,能將大頭肖像畫,做一次古今的脈絡連結,第三章照相寫實的研究與肖像複媒融合創作的心得分享,第四章作品創作時的分享,從2018到2023年,在生命中,在生活中,隨機而生的因緣,這種多元隨機的創作,不做框架式的創作,身邊的緣是不定性,隨著因緣生滅,是筆者尋找拼圖的精神層次,第五章結論做最後的創作研究的分析檢討與未來發展的方向期許。

    In this portrait study,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aura puzzle" by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drawing portraits, study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backgrounds, different genders, different physical constitutions, and the emanations. The energy fields of different people are differ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piecing together, I deeply understand how to interpret the brilliant inner temperament of human nature when facing different role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author's unfortunate childhood, which led to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nd explored the positive energy of life. The second chapter, under the framework of literature theory, can be used to draw big head portraits. Mak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study of photographic realism and the shar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fusion of portrait media,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sharing of the creation of the work, from 2018 to 2023, in life, in life, randomly born Karma, this kind of multi-faceted and random creation, does not make a framework-based creation. The fate around us is uncertain. As karma arises and disappears, it is the spiritual level that the author seeks for the puzzle.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final creative research. Expecta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目次 ⅲ 圖目錄 ⅳ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創作源起與動機 01 第二節 創作研究之目的 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0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06 第二章 創作學理基礎研究 08 第一節 肖像畫歷史研究分析 08 第二節 肖像靈光探索研究 23 第三節 肖像寫實藝術家作品影響 27 第三章 創作理念內容與形式技法研究 35 第一節 肖像寫實主人翁邀請的行動過程與起心動念 35 第二節 大幅頭像照相寫實處理研究分析 39 第三節 複媒裝飾與形式內容過程研究分析 47 第四章 肖像油畫創作解析 52 第一節 探究社會底層工人的靈光畫面肖象創作 52 第二節 探究與陌生人偶遇的靈光畫面肖象創作 54 第三節 探究與相識師長的靈光畫面肖象創作 59 第四節 探究與相識同學的靈光畫面肖象創作 66 第五章 結論 70 參考書目 72

    一、中文書籍
    童雁汝南,《穿越形象—西方肖像藝術研究》,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陳永賢,《英國當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4年。
    李嗣涔,《撓場的科學》,台北,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頁72-75。
    潘東波,《當代視覺藝術全覽》,新北市,相對論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蕭永盛譯,台灣攝影出版,1998年,頁32。
    簡秀枝,《光影中遇見林布蘭》,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6年。
    方秀雲,《藝術家的自畫像》,台北市,藝術家,2008年。
    二、中譯書籍
    (Walter Benjamin),許綺玲 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E.H.Gombrich著,雨云 譯,《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5年。
    賴瑞蓥著,《油畫的誔生》,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
    英國國家肖像館著,王筱隆 譯,廣西美術出版社,2017年。
    魏道慧著,《頭部造型規之解析》北星圖畫,2017年。
    (Umberto Eco)著,彭淮棟 譯《醜的歷史》,聯經出版社,2008年。
    (Umberto Eco)著,彭淮棟 譯《美的歷史》,聯經出版社,2008年。
    Heads and Portraits,黃聿君譯,《肖像》,2004年。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著《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10年。
    三、網路資料
    〈Por“trait”──藝術家對肖像本質的追求、妥協與挑戰〉,藝術家雜誌,https://www.artist-magazine.com/edcontent_d.php?lang=tw&tb=8&cid=1079&id=10832,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靈光〉,國語辭典,https://dictionary.chienwen.net/word/0b/2e/19046f-%E9%9D%88%E5%85%89.html,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文藝復興四大經典繪畫風格與技法(上)〉,Artium,https://artium.co/zh-hant/node/25,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笑的時候,人是最空洞的」現實主義畫家岳敏君〉,城市美學新態度,https://www.kaiak.tw/a-maze-inglaughter/,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冷軍〉,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冷军/4661830,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Thomson,〈像中之象——論童雁汝南繪畫〉,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21214/c14yueminjun/zh-hant/,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https://www.bing.com/search?q=%e7%8f%ad%e9%9b%85%e6%98%8e+%e9%9d%88%e5%85%89&FORM=QSRE3班雅明+靈光
    四、學位論文
    沈裕融,〈形象、聖像、肖像:像攝影的倫理美學研究〉,《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論文》,台灣:台南藝術大學,2018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