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敏貴
HUNG,MIN-KUEI
論文名稱: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之研究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in Helping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Self-Regul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指導教授: 顏妙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國際志願服務基本心理需求動機調節
英文關鍵詞: Volunteer service, Helping behavior,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Motivation self-regul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探討內容包括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情境因素、動機調節以及持續參與服務過程中遭遇的阻礙、困境,及志工豐富且獨特經歷之背後的意義與個人收穫與轉變。
    為探討大學生生命故事的軌跡和脈絡,本研究以助人行為及自我決定理論為基礎,採用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作為研究取向,邀請六位研究參與者,探究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的相關意涵。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國際志願服務參與管道多元且重視「評估對方需求」、「行前訓練」及「彈性面對困難與挑戰」。
    二、助人行為決策歷程包含「主動觀察與同儕經驗」、「書籍與影像宣導」、「看見自己的責任」、「具備正確服務態度」及「評估語文與經濟能力」。
    三、助人行為情境因素包含「成長環境」、「家人認同度高」、「學校支持度高」、「偶像崇拜正面影響」以及「領導者的特質」。
    四、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內在調節程度高。
    五、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有助於個人生涯發展。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針對大專院校、國際志願服務團隊及後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tivation and helping behavior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and how the students influenced on their personal perspectives through ongoing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 The study gathered data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the frustrations and difficulties the student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service, the unique experiences from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personal growth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background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used Helping Behavior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y assum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as a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from 6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er discovered th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f the helping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participated in diverse ways, giving importance to assessing the needs of the other party, undergoing pre-training, and being prepared to face challenges and unforeseen difficulties.
    2. The deciding process of helping behavior in including active observation and peer experience, books and video propaganda, perception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possession the right attitude and assessment of language and financial capacities.
    3.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andidates helping behavior including growth environment, family recognition, administration support, positive impact of celebrities and leadership qualities.
    4. There will be continuation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ing.
    5. Participation in continuous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career.
    Based on the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to universities and volunteer service group, for further research were provided. .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國際志願服務意涵及其相關研究.....................13 第二節 助人行為理論及其相關研究.........................29 第三節 動機調節理論及其相關研究.........................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57 第一節 研究取向........................................5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64 第四節 研究程序........................................66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72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76 第七節 研究倫理........................................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1 第一節 國際志願服務助人參與方式.........................81 第二節 助人行為情境因素................................93 第三節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3 第一節 結論...........................................143 第二節 建議...........................................147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152 參考文獻...............................................157 中文部分...............................................157 西文部分...............................................164 附錄...................................................167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167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168 附錄三 2009至2013年青年志工績優團隊全國競賽優勝團隊名單..169 附錄四 前導性訪談大綱..................................173 附錄五 正式訪談大綱....................................175 附錄六 訪談札記........................................177 附錄七研究參與者訪談逐字稿及詮釋文確認表................178  

    中文部分
    王秀魄、黃金俊(2010)。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從自我決定理論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生科系選擇與學習效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27。
    王新閔(2007)。大學生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大學2006年海外志工服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王敬仁(譯)(2003)。幼兒期教養法(原作者:Dinkmeyer, Don, McKay, Gary D. & Dinkmeyer James S)。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尤雅音(2009)。輔仁大學國際夥伴學習推展新柬埔寨教育支援方案之研究──以2008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台灣立報(2013)。認知不足,海外當志工恐幫倒忙。2013 年6 月27 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9253。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國明(2007)。網路社群社會資本與成員間助人行為之相關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4(2),169-201。
    朱朝煌(2004)。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何亞竹(2012)。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團隊發展之研究-以北區三個教育服務國際志工服務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譯)(2011)。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臺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李欣樺(2009)。再見家鄉‧再建家鄉──跨文化背景學生自組自籌團隊參與國際服務之學習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 Aronson, T. D. Wilson, & R. M. Akert原著)。臺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李政賢(譯)(2009)。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atherine, M.、Gretchen, B. R.)。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李政賢(譯)(2009)。社會心理學(原作者:Crisp, Richard J. & Turner, Rhiannon 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7)
    李慧雯(2014)。以認真休閒觀點探討志工的 以認真休閒觀點探討志工的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以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基隆市長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李燕美(2004)。服務學習方案在大學服務性社團中實施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同濟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朝賢(2002)。對我國志願服務法的若干反思與建議。臺大社會工作學刊,7,203-241。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Quinn Patton)。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5)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45-188頁)。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吳芝儀(譯)(2008)。敘事硏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杜容瑩(2008)。臺北市國中學生學業無動機、社會支持與學業成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季燕(2003)。以自我決定理論預測籃球選手滿足感和退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勝義(1990)。如何塑造志願服務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3,55-58。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臺北市:五南。
    林慧貞(2006)。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意願初探。開南大學《通識研究集刊》,10,171-192。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R. Shaff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4)
    林萬義(1988)。學校物質環境的重要性。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專題研究(1-19頁)。臺北市:臺灣書店。
    洪玉雪(2008)。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輔大2007年菲律賓海外服務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高如玉(2012)。國際志工團隊及泰北僑校間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oseph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高憲芹(2010)。利他行為研究的概述。黑河學刊,149(1),43-44。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141-158頁)。臺北市:巨流。
    范良誌(2008)。體育志工參與動機過程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新竹縣。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57-86)。臺北市:洪葉文化出版。
    徐明、邱筱琪(2008)。服務學習方案的實施與夥伴關係。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87-126)。臺北市:洪葉文化出版。
    陸光(1994)。我國志願服務推展之過去、現在及未來。社區發展季刊,65,4-10。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4)。「青年國際參與及服務成果」報告。2014年4月24日,取自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716423/...。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4)。臺灣青年國際志工服務隊補助要點。2014 年4 月28日,取自http://www.yda.gov.tw/Content/Messagess/contents.aspx?SiteID
    =563426067575657313&MmmID=563620322010152474。
    黃玉(2000)。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臺北市:東吳大學。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
    黃昱富(2009)。青年海外服務對國際認知之影響──以轉化學習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縣。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 臺北市:心理。
    陳巧蓁(2009)。大學校院學生之世界公民觀開展—兩個國際志願服務團隊之緬甸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武雄(1997)。我國志願服務工作推展之回顧與前瞻—從祥和計畫之推廣談起。社區發展季刊,78,5-13。
    陳武雄(2001)。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三版。臺北市: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
    陳俞諺(2008)。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建松(2003)。志願服務整合模式建立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陳珮馨(2009)。送愛到天堂。臺北市:天下遠見。
    陳雅莉(2011)。臺灣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海外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赴泰北從事教育志願服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德華(2005)。台灣高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國民教育,46(2),13-31。
    陳韻婷(2009)。青年國際志工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動機調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4)。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G. Corrine)。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張可婷(譯)(2009)。做出有效的研究論文與計劃。(原作者:Keith Punch)。臺北市:韋伯文化。
    張有恒、陳明國(2012)。國際志工服務學習與大學生發展之關係-以「朝陽科技大學2012寒假國際志工緬甸服務學習計畫」為例。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止善,13,171-189。
    張利安、賴樹盛(2007)。臺灣青年走向海外服務專業之路-以泰緬邊境資訊志工團為例。取自http://tw.sogiworld.com/gyds/articles/6102151。
    張英陣(1997)。激勵措施與志願服務的持續。社區發展季刊,78,54-64。
    張春興(主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465-504。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善楠(譯)(2008)。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原作者:Derek Bok)。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2)
    張凱婷(2010)。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愛卿(2002)。教孩子學會學習,笫2 版。臺北市:上游。
    張慧君(2014)。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志工服務的教育模式與經驗 ─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瓊齡(2007)。前瞻2007之國際參與:短期海外志願服務開啟大眾接軌國際永續議題契機。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8398。
    梁家瑜(譯)(2009)。社會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A. Baron, Donn Byrne Nyla R. Branscombe)。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9)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市:揚智。
    賈大齡(2010)。在遙遠的國度看見改變的力量:國際志願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宏志(1999)。國家森林志願服務制度之推展。臺灣林業,25(2),33-42。
    楊翔喻(2007)。國中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台北市南門國中小太陽服務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楊蓓(1992)。婦女參與志願服務之動力過程。法商學報,(26),165-183。
    劉淑芬(2001)。慈悲清靜──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臺北市:三民。
    廖一儒(2004)。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對家庭關係之影響。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9。
    劉焜輝(1987)。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上)。諮商與輔導,14,6-10。
    劉麗、殷曉旺(2010)。社會交換理論視角下的大學生體育賽事志願者行為分析。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6(3),12-14。
    蔡志賢(2011)。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漢賢(2004)。志願服務十二講。臺北市:中華社會行政學會。
    蔡漢賢(2008)。國際志工年與我國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23,201-211。
    鄭嘉勝(2004)。教練領導風格與運動員參與動機之關係研究:自主性、關係感、勝任感之中介效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鄧永琦(2005)。宗教信仰對助人行為之研究:以高職生服務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賴樹盛(2008)。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2000天。臺北市:天下雜誌。
    簡鈺青(2008)。大專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謝文娟(2008)。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對國中學生上體育課動機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鍾孟玲(2010)。動機、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幸福感之關係。2010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647-653。
    魏麗敏(1994)。國小兒童家庭因素、情緒困擾對成就與適應影響之分析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集刊,2,149-176。
    蘇清守(1990)。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教育心理學報,23,99-118。
    西文部分
    Allen, J. B., & Shaw, S. (2009). Everyone rolls up their sleeves and mucks in: Exploring volunteers' motivation and experience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of a sporting event.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12(2), 79-90.
    Bar-Tal, D., Raviv, A., & Leiser, T. (1980). 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tic behavior: Empiricalevid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6, 516-524.
    Bar-Tal, D. (1982).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Helping Behavior: A Cognitive-
    Learning Approach. Developmental Review, 2, 101-124.
    Bar-Tal, D., Jacobson, D., & Klieman, A. (1998). Security concerns: Insights from the Israeli experience. Stamford, CT: JAI.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eci, E. L., & Ryan, R. M. (1985a).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Deci, E. D., & Ryan, R. M. (2002).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66-7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alk, R. (2000). The making of global citizenship. In A. Vandenberg (Ed.). Citizenshipand democracy in a global era (pp. 127-140). England: Macmillan Press Ltd.
    Jackson, J. J (2007). Understanding the feeling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a service study abroad program. Department of Spanish and Portugues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aslow, A. H. (1971).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y review, 50, 370-396.
    Milgram, S. (1970).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the cities. In Science, March, 13, 1461-1468.
    Sherraden, M. S., Stringham, J., Sow, S. C., & McBride, A. M. (2006). The forms and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voluntary service. Voluntas, 17(2), 156-173.
    Smith, D. H. (1982). Altruism, volunteer, and volunteerism. Journal of Volunteer Action Research, 10(1), 21-36.
    Strange, C. C. (1996). Dynamics of campus environments.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44-268.
    Walpole, M. B. (2003).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ollege: How SES affects college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7(1), 45-73.
    Weinstein, N., & Ryan, R. M. (2010). When helping helps: Autonomous motivation for prosocial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on well-being for the helper and recipi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222-244.
    Wigfield, A.(1994).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6(1), 49-78.
    Wilson, P. M., & Rodgers, W. M.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exercise regulation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wome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5, 229-24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