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玥玲
論文名稱: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
指導教授: 何英奇
Ho, Ying-Ch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學習成就
英文關鍵詞: Oversea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 Academic Achievem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58下載:1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僑生的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的現況與關係,分析不同僑居地、年級等人口變項對其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的差異情形,及探討大學僑生的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的相關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94學年度在台就讀大學的僑生為研究對象,選取有較多僑生人數的12所公、私立大學進行施測,共計發出520份問卷,回收問卷487份,其中有效問卷477份,有效率為91.7%。
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問卷」,除進行專家效度檢核外,還透過預試、因素分析等建構效度與信度,完成正式問卷。問卷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校園經驗」,第二部分為「學習成就」,第三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
將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以SPSS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得如下結論:
一、大學僑生校園經驗雖以「同儕互動」參與最多,但僅屬於中等程度;此外,「社團參與」參與程度最少。
二、大學僑生整體學習成就,包括「認知學習」與「自我發展」均屬於中等程度。其中以「自我發展」得分高於「認知學習」。
三、大學僑生校園經驗之參與會因不同年級、入學方式、校內打工經驗及入學前華語能力而有差異。
四、大學僑生學習成就會因不同年級、就讀學院、入學方式、校內打工經驗、打工時數及入學前華語能力而有差異。
五、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呈顯著正相關。
六、校園經驗的「同儕互動」對學習成就的「認知學習」及「自我發展」的預測力最大。
根據以上結論,針對未來擬來台就讀之僑生、在學大學僑生、大學僑輔單位、相關政府部門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數項建議以供參考,以期能促進大學僑生校園經驗並提昇其學習成就。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OCCS) studying in Taiwan.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the OCCS who enrolled in 12 colleges (public and private) in Taiwan in the 2005-2006 academic year.
A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the OCCS attended, the countries the OCCS originated from, the grades they enrolled i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peers, the study habits, the scholastic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questionnair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ampus experience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In addition to being evaluated by the experts for the effectiveness, the questionnaire was pre-tested, and then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were used to ensur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 total of 52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487 returned. There were 477 valid responses (91.7%).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Concerning the campus experienc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peers received the highest score, but the frequency of interactions was of medium level. Further, the participation in on- campus extracurricular student organizations received the lowest score.
2. The overall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OCCS ranked at the medium level in terms of cognitive learning and self-development. Self-development wa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gnitive learning.
3. The campus experiences among the OCC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y the different grades they attended, the admission categories they belonged to, the on-campus working experience they obtained, and the ability to use Chinese language before admission.
4.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mong the OCC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y the grades they attended, the college they were admitted to, the on-campus working experience, the weekly working hours, and the ability to use Chinese language before admission.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ampus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mong the OCCS.
6. When using the campus experiences to predict the cognitive learning and self-developme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e peer interaction of campus experiences had highest predictive ability.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generate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mong the OCCS in Taiwan,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current and future OCCS as well as for the counseling offices in the colleges and related government agencies supervis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Key word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我國僑生教育之政策與實施現況 17 第二節 大學僑生生活適應現況 27 第三節 大學學生發展理論基礎 36 第四節 大學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5 第四節 研究對象 6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7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86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89 第一節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之現況分析 89 第二節 大學僑生學習成就之現況分析 102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大學僑生校園經驗之差異分析 10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大學僑生學習成就之差異分析 136 第五節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相關分析 1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65 第二節 結論 172 第三節 建議 175 參考文獻 181 壹、中文部分 181 貳、外文部分 186 附錄一 我國大學僑輔單位業務項目一覽表 190 附錄二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問卷(預試) 193 附錄三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問卷(正式) 198 表目錄 表1-1-1 79-94學年度大專院校僑生在學人數統計表(一) 3 表2-1-1 我國大學僑輔人員編制與僑生人數對照表 26 表2-2-1 93學年度大學院校在學僑生僑居地別統計表 30 表3-4-1 選取大學僑生人數及樣本數摘要表 67 表3-4-2 正式問卷樣本數及回收狀況表 68 表3-4-3 受測僑生之學校性質之描述性統計 68 表3-4-4 受測僑生之年齡類別之描述性統計 69 表3-4-5 受測僑生之性別之描述性統計 69 表3-4-6 受測僑生之年級別之描述性統計 69 表3-4-7 受測僑生之就讀學院別之描述性統計 70 表3-4-8 受測僑生之僑居地別描述性統計 71 表3-4-9 受測僑生入學方式之描述性統計 71 表3-4-10 受測僑生之父親教育程度之描述性統計 72 表3-4-11 受測僑生之母親教育程度之描述性統計 72 表3-4-12 受測僑生之父母(或親人)提供學費情形之描述性統計 73 表3-4-13 受測僑生之父母(或親人)提供生活費情形之描述性統計 73 表3-4-14 受測僑生之目前住宿情形之描述性統計 73 表3-4-15 受測僑生之目前校內打工情形之描述性統計 74 表3-4-16 受測僑生之目前校外打工情形之描述性統計 74 表3-4-17 受測僑生之每週打工時數之描述性統計 74 表3-4-19 受測僑生之入大學前中文程度之描述性統計 75 表3-5-1 專家效度名單一覽表 78 表3-5-2 預試樣本分配及回收情形 79 表3-5-3 「校園經驗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80 表3-5-4 「學習成就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80 表3-5-5 「校園經驗量表」因素分析表 83 表3-5-6 「學習成就量表」因素分析表 84 表3-5-7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問卷」題目編配表 84 表3-5-8 校園經驗量表預試後信度分析表 85 表3-5-9 學習成就量表預試後信度分析表 85 表4-1-1 大學僑生「課業投入」構面摘要分析表(四點量表) 90 表4-1-2 大學僑生課業投入構面次數分配表 91 表4-1-3 大學僑生「師生互動」構面摘要分析表 93 表4-1-4 大學僑生「師生互動」構面次數分配表 94 表4-1-5 大學僑生「同儕互動」構面摘要分析表 95 表4-1-6 大學僑生同儕互動構面次數分配表 96 表4-1-7 大學僑生「社團參與」構面摘要分析表 97 表4-1-8 大學僑生社團參與構面次數分配表 98 表4-1-9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各構面現況摘要表 99 表4-2-1 大學僑生「認知學習」構面摘要分析表 102 表4-2-2 大學僑生認知學習構面次數與百分比分配表 103 表4-2-3 大學僑生「自我發展」構面摘要分析表 104 表4-2-4 大學僑生自我發展構面次數分配表 105 表4-2-5 大學僑生學習成就各構面摘要表 106 表4-3-1 公、私立大學校園經驗 T考驗摘要分析 108 表4-3-2不同性別校園經驗 T考驗摘要分析 109 表 4-3-3 不同年級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0 表 4-3-4 不同年級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0 表4-3-5 不同年齡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1 表4-3-6 不同年齡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1 表4-3-7 不同學院類別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2 表4-3-8 不同學院類別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3 表 4-3-9不同僑居地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4 表 4-3-10不同僑居地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4 表4-3-11 不同入學方式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5 表4-3-12 不同入學方式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6 表4-3-13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7 表4-3-14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校園經驗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7 表4-3-1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8 表4-3-16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校園經驗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8 表4-3-17 不同學費支持度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19 表4-3-18 不同學費支持度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0 表4-3-19 不同生活費支持度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21 表4-3-20 不同生活費支持度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1 表4-3-21 不同住宿經驗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22 表4-3-22 不同住宿經驗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3 表4-3-23 不同校內打工經驗之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24 表4-3-24 不同校內打工經驗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4 表4-3-25 不同校外打工經驗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25 表4-3-26 不同校外打工經驗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6 表4-3-27 不同打工時數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27 表4-3-28 不同打工時數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7 表4-3-29 入學前不同華語能力校園經驗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28 表4-3-30 入學前不同華語能力校園經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9 表4-3-31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經驗各構面的差異情形摘要表 130 表4-3-31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經驗各構面的差異情形摘要表(續) 131 表 4-4-1公、私立大學學習成就 T考驗摘要分析 136 表4-4-2 不同性別學習成就 T考驗摘要分析 137 表4-4-3 不同年級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38 表4-4-4 不同年級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8 表4-4-5 不同年齡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39 表4-4-6 不同年齡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9 表4-4-7 不同學院類別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0 表4-4-8 不同學院類別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1 表4-4-9 不同僑居地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1 表4-4-10 不同僑居地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2 表4-4-11 不同入學方式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2 表4-4-12 不同入學方式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3 表4-4-13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3 表4-4-14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4 表4-4-1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4 表4-4-16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5 表4-4-17 不同學費支持度之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5 表4-4-18 不同學費支持度之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6 表4-4-19 不同生活費支持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6 表4-4-20 不同生活費支持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7 表4-4-21 不同住宿經驗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7 表4-4-22 不同住宿經驗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8 表4-4-23 不同校內打工經驗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49 表4-4-24 不同校內打工經驗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9 表4-4-25 不同校外打工經驗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50 表4-4-26 不同校外打工經驗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0 表4-4-27 不同打工時數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51 表4-4-28 不同打工時數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1 表4-4-29 入學前不同華語能力學習成就描述性分析摘要表 152 表4-4-30 入學前不同華語能力學習成就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3 表4-4-31 不同背景變項在學習成就各構面的差異情形摘要表 154 表4-4-31 不同背景變項在學習成就各構面的差異情形摘要表(續) 155 表4-5-1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相關分析表 159 表4-5-2 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典型相關線性組合 160 表4-5-3 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各構面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160 表5-1-1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僑生校園經驗差異情形 168 表5-1-2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僑生學習成就差異情形 169 圖目錄 圖1-1-1 79-94學年度大學在學僑生人數統計圖 3 圖2-4-1 大學衝擊模式 47 圖3-1-1 研究架構圖 59 圖3-3-1 研究步驟 66 圖4-5-1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16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慧(1996)。台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智明(2003)。高一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士論文資訊網,92NKNU0479008。
王錦裕(2002)。線上閱讀的學習時間態與學習互動及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古慧貞(2005)。原住民與漢族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互動經驗對其族群認同發展之影響─以國立台東大學、私立輔仁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危芷芬(譯)(1996)。環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关世杰(譯)(2000)。跨文化管理教程(第五版)。大陸北京:新华出版社。
朱朝煌(2005)。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英奇(1984)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金針(1986)。國中學生性別角色與生活適應、學習成就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4NTNU2331017。
吳楦晴(2006)。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燕鳴、劉文玲、陳福士(2002)。東華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生活適應。慈濟醫學,14(6),365-371。
李麗花(2002)。高中僑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CCU0332033。
李麗香(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筞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岳成峰(2005)。我國大學院校生活輔導組成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山(1988)。多變項分析統計法。台北市:台灣東華。
林清文(1991)。正視大專院校僑生需求之評估與輔導工作。輔導月刊,17-21。
林啟超、謝智玲(2003)。大學生之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大業學報,12(2),123-136。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3,79-128。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士論文資訊網,91THU00201018。
周漢東(2003)。我國僑教政筞與僑生適應之研究。未出版手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周漢東(2005)。我國大學校院僑輔人員的工作專業認知與滿意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崇雲(2004,5月)。我國僑民教育的現況與展望。載於淡江大學舉辦之「第六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4),台北市。
袁素娟、謝吳港、李雅卿、翁杏如、林孟蘋 (2001)。中部地區大學僑生求學現況及其輔導工作之調查。中山醫學雜誌,12,55-67。
徐文祥(1988)。大學院校僑生教育輔導工作之分析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璽惠(2002)。生活適應不良學生輔導策略。學生輔導,83,70-83。
孫豪志(2002)。學生滿意度指標重要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資訊網,A205169。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舜芬、陳素燕、曾正宜(2005,3月)。我國高等教育學府大學部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清華大學舉辦之「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頁44),新竹市。
陳碩琳(2003)。目標導向、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空中大學高雄習指導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士論文資訊網,91NSYS5007025。
陳伯駒(1995)。僑大先修班結業與海外直接分發大學僑生學校適應及學業成就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84-2413-226-001)。林口: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陳樹城(2000)。國中學生人格傾向、休閒活動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籐繼(2005,3月)。家庭社經背景對大專學生就學影響之調查研究。論文發表(Poster)於清華大學舉辦之「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新竹市。
教育部訓委會(2002)。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4)。回國升學僑生人數統計(九十三學年度)。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4)。大學生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2001)。僑生教育。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編)(2002)。課程改革多元入學資料彙編。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2003)。僑生教育概況。九十二學年度全國僑生輔導人員工作研討會手冊。實踐大學高雄校區體育館。
莊婉玲(2003)。風格思考對大學生進行專題導向學習之態度與學習成就的影響。全國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CYU0620003。
張家宜(2000)。大學學生滿意度之實證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1,27-54。
張淑媛(2002)。高職學生人格特質、情緒智力與學習成就─以高雄市立海青工商為例。中華博碩士論文資訊網,A212732。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証研究。台北市:張老師。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昇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38-54)台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
張毓凌(2005)。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台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
黃玉(2002)。大學學生事務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4-28)台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世雄(2003)。「高中(職)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評論。未出版手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黃玉湘(2002)。我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士論文資訊網,90CCU00142014。
黃璉華(1995)。僑生適應問題之探討。護理研究, 3(3),211-223。
黃璉華(1995)。外籍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412-H-002-008) 。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楊宗德(1984)。師範大學僑生學業成績相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昌裕(2002)。大學生發展理論應用與方案設─大學生定向輔導方案。未出版手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台北市。
楊極東(1975)。回國升學僑生在國內大學的生活適應研究。輔導月刊,11(7。8),2-16。
楊哲優(2002)。成人參與佛教團體讀書會學習情境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士論文資訊網,90CCU00142016.zip。
僑務委員會僑生輔導室(2003)僑生輔導手冊。台北市,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廖千淳(2004)。我國北部地區大學宿舍社會氣氛與學生住宿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瑞麟(2004)。大學宿舍經驗對學生心理社會發展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學生事務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琇玲(1998)。大學新生的生活適應與憂鬱傾向之調查研究。義守大學學報,5,367-380。
蔣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彰化。
劉若蘭(2003)。從學生滿意度談大學教學成果的提昇。學生事務,42(1),22-33。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後頌(2002)。屏東地區大學生次級文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屏東。

貳、外文部分
Astin, A.W.(1977). Four critical years. 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
Astin, A.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W.(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
Cheatham, H.E.,Slaney, R.B.,& Coleman, N.C.(1990). Institutional effects on the o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African-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7,453-458.
Chickering, A.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Cheng, D. X. (2004). Students’ sence of campus community: What it mean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NASPA Journal, 41 (2). Retrieved January 25 2006, from http://publicationa.naspa.org
Cohen(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ition) LEA.N.Y.
Donald, J. G.(1984). Quality indices for faculty 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9(2),41-52.
Don, G. C. (1990).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1990s.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media publication: no.49.
Erwin, T.D., & Delworth, U.(1982). Formulat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s that affect students’ identity. NASPA Journal, 20(1), 47-55
Erwin, T.D., & Kelly, K.(1985). Changes in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in c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4,395-400
Fleming,J.(1984). Blacks in colleg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udents’ success in black and white institutions.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Heyer, D.L., & Nelson, E.S.(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marital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emotional autonomy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4, 432-436.
Hood, A.B., Riahinejad, A.R., & White, D.B. (1986). Changes in ego identity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 27,107-113.
Hughes, M.S.(1987). Black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28,532-545.
Hunt, S., & Rentx, A.L.(1994). Greek-letter social group members’ involvement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289-295.
Hynes, G. E. (1990).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type and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of faculty on adult learner satisfac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Saint Louis University.
Kerwin, M. A. (1981). Student involvement as a dimension of the student perceived teaching behavior of post secondary educators. Adult Education, 31(2), 85-92.
Kilgannon, S.M., & Erwin, T.D.(1992). A longitudinal study about the identity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Greek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253-259.
Kuh, G. D. (1993). In their own words: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0(2),277-307.
Kuh, G., Schuh, J., Whitt, E., & Associates (1991). Involing colleges. 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
Lam, Y. L., & Wong, A. (1974). Attendance regularity of adult learners: An examination of content and structural factors. Adult Education,14(2), 130-142.
Macrae M.(1997). The in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academic life in the United Kingdom. McNamara D. & Harris R. (Eds). Overseas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pp.127-142). London:Routledge.
Mark, D. G, & Michael S. Z. (2004). The influence of living-learning program participation on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ivision of Student Affairs : University Housing Research Office.
Mangano, J. A., & Corrado, T. J. (1979). Adult student’s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0563).
McNamara D. & Harris R. (Eds). (1997). Overseas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Mohamed O. (1994)Counseling for excellence: Adjustment development of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In McNamara D. & Harris R. (Eds). Overseas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pp.157-172). London: Routledge.
Moss, R. H.(1976). The human context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oss, R. H.(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Proc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Pace, C. R. (1986).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ce, C. R. (1990). The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progress in college in the 1980’s.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ascarella, E. (1985). 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In J.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1). New York: Agathon.
Rodgers, R. F. (1990b). An integration of campus ecology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Olentangy Project. In D. G. Creamer & Associates.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1990s. (pp.155-180). Alexandria, VA: ACPA.
Sanford, N.(1996). Self and society.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Sanford, N. (Ed.). (1962). The American college: A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er learn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chlossberg, N.K., Lynch, A.Q., & Chickering, A.Q.(1980).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s for adults: Responsive programs and services from entry to departur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edlacek, W.E.(1987). Black students on white campuses:20 years of research.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8, 484-495.
Sheffield, S, B. (1964). The orientations of adult continuing learners. In Solomon D.(ed.) The continuing learner, ( pp.1-22). Chicago: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Starr, A. M. (1972). College student questionnaire (CSSQ) manua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58 268)
Taub, D.J., & Mcewen, M.K.(1991).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and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black and white undergraduate wome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2,502-508
Taub, D.J., Mcewen, M.K.(1992). The relationship of racial identity attitudes to autonomy and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black and white undergraduate wome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439-446.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and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 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89-125
Tinto, V. (1987).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dd, S. E. (1997). Supervising overseas students :Problem or opportunity? In McNamara D. & Harris R. (Eds). Overseas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pp.173-186). London: Routledge.
Tough, A. (1969)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33251).
Upcraft, M. L., Schuh, J. H., & Associates. (2001). Assessment practice in student affairs: An applications manual.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Weidman, J. (1989). Undergraduate social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5). New York: Agathon.
White, K., & Strange, C.C.(1993). Effects of unwanted childhood sexual experiences o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34, 289-294.
William, M.E., & Winston, R.B., Jr.(1985). Participation in organized student activities and work: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al task achievement of traditional-aged college students. NASPA Journal, 22(3), 52-59.
William G. T. (1990). Assessment academic climates and cultures.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