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積極的學習態度,都是增進學習效率的必要條
件。本研究旨在探討構成學生學習行為差異之因素以及學習行為對學業成積之影響力
,做為中國學習輔導之參考。
根據研究的結果,本研究獲致下列幾項主要的發現:
一、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在學習行為上有顯著之差異,女生均優于男生。
二、不同學業成績的中國學生在學習行為上有顯著之差異,除「學習技巧」一項外,
與性別之間並無交互作用。一般而言,高分組學生表現最佳,中分組學生次之,低分
組學生則最差。
三、不同人格類型的國中學生在學習行為上有顯著之差異。一般而言,以鎮靜型和指
導型學生表現最好,平均型學生略遜,暴力型和怪僻型學生則居末。
四、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在學習行為三個層面上的表現,除學習方法方面,
以高社經學生顯著優於低社經學生外,其餘並無顯著之差異。
五、九項學習行為與國中學業成績之間呈中度正相關,其中時間支配、學習技巧、考
試技巧、注意集中力、對課業學習的態度、對學校學習環境的態度和主動學習等七項
學習行為對國中學生的學業成績具有決定性的預測作用,能解釋及預測學業成績總變
異的三分之一。
基于上述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四項建議:
一、在觀念上,教師應體認學習輔導乃責無旁貨之事。
二、全體學生無論成績好環,均需要學習輔導。
三、學習輔導措施應兼顧學習態度輔導和學習方法訓練。
四、學輔導技巧宜重視學生個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