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昀叡
Lin, Yun-Jui
論文名稱: 艋南義路:清代臺北盆地南緣道路修築與交通網絡
Mong-nan Yi Road: Road Construction and Traffic Network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aipei Basin in the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陳志豪
Chen, Chih-Hao
口試委員: 戴寶村
Dai, Pao-Tsum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陳志豪
Chen, Chih-Hao
口試日期: 2022/07/1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艋舺道路交通建設交通網絡商品流通信仰網絡
英文關鍵詞: Bangka, Roads, Traffic construction, Traffic network, Commodity circulation, Belief network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歷史研究法田野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11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艋南義路」是清代臺北士紳捐資修築的道路,路線約是由今日萬華區出發,行經中正區,最終抵達文山區公館一帶的道路,總長約有5.76公里。士紳們於修築後立碑說明,並將此路稱之為「艋南義路」。本文將以「艋南義路」為主題,說明這條道路對於清代臺北地區的意義。「建造艋南義路碑記」這座石碑是學界尚未廣泛使用的新史料,其所記載的修建原因、道路規格、使用者、捐款者等等,提供我們充分的資訊,得以「重現」清代道路的大略樣貌。因此,希望本文聚焦在「艋南義路」的研究,可以在了解陸路交通網絡形成的同時,也有機會能讓大眾對清代臺北歷史呈現更多元的想像。
    道路因行走人群、交通工具的不同,可以細分為官道、牛路及車路,這些道路普遍存在於清代臺灣各處,在這之中稱為「義路」者只有大甲「東門義路」及臺北「艋南義路」二處。藉由考證全臺唯二「義路」的形制、地點、修築的原因,了解「義路」有別於一般道路的特別之處,並嘗試描繪出「艋南義路」的實際路線。「建造艋南義路碑記」所記載的捐款者提供了線索,讓我們可以知道究竟是誰需要使用這條道路,分析這些捐款者的身份,並探究他們之所以捐錢修路的動機,特別是這是一條「赴艋」的道路,艋舺作為北臺第一大市街,「赴艋經商」成為使用「艋南義路」最主要的動機,同時也是艋舺商人的商品流通管道,在「艋南義路」周邊幾乎沒有土地的板橋林家,捐獻修路則與瑠公圳的經營有關。
    「艋南義路」及其延伸所構築而成的陸路交通網絡,在土地拓墾、商貿活動、軍事部署、輪祀信仰行為等各方面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並構築起別具特色的地方社會樣貌。在軍事部分,本文注意到這條道路雖由民間出資整建,卻對於官方的營汛佈署、聯繫帶來影響,清代艋舺營與拳頭母山的往來,即經由此路。在商貿部分,本文發現台北淺山地區的經濟物資,如茶葉、大菁等皆透過此路運輸,成為艋舺對外輸出的商品。在信仰與人群的部份,道路更是連結特定信仰網絡與人群的關鍵。例如,景美高姓族人即於「艋南義路」的交通網路下,建立「保儀尊王」信仰的輪祀體系。透過上述三個層面的討論,無疑陸路交通實為清代臺北地區社會發展的關鍵線索。

    "Mong-nan Yi Road" is a road donated by Taipei gentr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route starts from today's Wanhua District, passed through Zhongzheng District, and finally arrived at the Wenshan District Gongguan. The total length is about 5.76 kilometers. The gentry erected a monument to explain it after the construction, and called this road " Mong-nan Yi Road ". This article will take " Mong-nan Yi Road " as the theme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oad to the Taipei area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te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ng-nan Yi Road " is a new historical material that has not been widely us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modern roads. Therefore, I hope that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 Mong-nan Yi Road". While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t will als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ive the public a more diverse imag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aipei in the Qing Dynasty.
    Road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official roads, cattle roads, and cart roads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walking and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They were commonly found in various parts of Taiwan in the Qing Dynasty. Among them, only Dajia "East Gate Yi Road" and The second place of " Mong-nan Yi Road" in Taipei. By researching the shape, location, and construction reasons of the only "Yi Road" in Taiwan, we can underst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Yi Road"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road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actual route of " Mong-nan Yi Road". The donors recorded in the "Monument of Building Mong-nan Yi Road" provide clues, let us know who needs to use this road, analyze the identities of these donors, and explore their motivations for donating money to build roads, especially This is a road of "going to Bangka". As the largest street in North Formosa, "going to Bangka for business" has become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using "Mong-nan Yi Road". It is also a commodity distribution channel for Bangka merchants. The Lin family in Banqiao, which has almost no land in the surroundings of Mong-nan Yi Road, donated for road repair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Liou Gong Zun (watertown).
    The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nstructed by "Mong-nan Yi Road" and its extension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land reclamation, commercial activities, military deployment, worship and worship, and builds a unique place social appearance. In the military part, this article notes that although this road was funded and rebuilt by the people, it had an impact on the official deploy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camps and flood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contact between Bangka Camp and Chung-tou-mu Mountain was via this road. In the part of commerce and trade,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e economic materials in the shallow mountain area of Taipei, such as tea and Mayflower gloryberry, are transported through this road and become the commodities exported by Bangka. In terms of beliefs and groups of people, roads are the key to connecting specific belief networks and groups of people. For example, the Gao people in Jingmei established a wheel worship system of " Pao-Yi-Tsu-Wang " belief under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Mong-nan Yi Roa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three level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land transportation was a key clu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Taipei area in the Qing Dynas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艋南義路」的形成 15 第一節 官道、民路與義路 16 第二節 「艋南義路」的路線 27 第三節 「艋南義路」的延伸—淡蘭便道 44 第三章 修築道路的人群 54 第一節 艋舺商人的通商之道 55 第二節 圳路即陸路 61 第三節 雙重身份的在地墾戶 65 第四章 道路的功能 69 第一節 軍事部署 69 第二節 淺山商品的流通 76 第三節 信仰與人群的互動 84 第五章 結論 97 參考文獻 103 附 錄 112

    (一) 史料
    大英圖書館藏(1735-1759)。〈臺灣府汛塘圖〉。
    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松(1959)。《臺陽詩話》。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編)(1990)。《中國近代海關機構職銜名稱英漢對照》。廈門: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二十九輯。北京:九州出版社。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真(1961)。《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朝龍(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淑均(編纂)、李祺生(續輯)(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培桂(纂輯)(1963) 。《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深坑廳(編)(1907)。《深坑廳第二統計書》。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深坑廳(編)(1908)。《深坑廳第三統計摘要》。出版地不詳:深坑廳。
    屠繼善(1960)《恆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四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年代不詳)。〈乾隆臺灣輿圖〉(臺灣地圖)。
    著者不詳,(1963 )《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著者不詳,(出版年不詳)〈臺灣總督府管內各廳里程圖:臺北廳里程圖〉。臺北:出版者不詳。
    臺北廳總務課(編)(1903)《臺北廳志》。出版地不詳:臺北廳總務課。
    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編)(1909)。《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沿革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臺北廳(1915)。《社寺廟宇ニ関スル調查 台北廳》。不詳:臺北廳。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臺灣兵備手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鄭用錫(1998)。《淡水廳志稿》。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薛紹元(1962)。《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1905)。《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
    Weller Edward.(1864).“Sketch map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Hancock William.(1882).“Tamsui trade report﹐for the year 1881. ”.
    Imbault-Huart Camille(于雅樂).(1893).“L'ile Formose, histoire et description.”。Paris: Ernest Leroux.
    James W. Davidson.(1901).“Formosa from the latest Japanese government surveys. “.
    (二) 專著
    王世慶(1996)《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社會科學研究所。
    尹章義(1980)。《新莊發展史》。北縣:新莊市公所。
    尹章義(1981)。《新莊志》。北縣:新莊市公所。
    尹章義(1983)。《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983)》。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
    尹章義(1994)。《泰山志》。北縣:泰山鄉公所。
    尹章義(1997)。《五股志》。北縣:五股鄉公所。
    李宗信(2014)。《瑠公大圳》。臺北:玉山社。
    何培夫(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施堅雅著,王旭等譯。(1991)《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林玉茹(1996)。《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商業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
    林能士(編)(1997)。《深坑鄉志》。北縣:深坑鄉公所。
    松浦章(2009)《清代內河水運史の研究》。大阪:関西大學出版部。
    松浦章著,董科譯(2010)。《清代內河水運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邱秀堂(編)(1986)。《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李文良。(1999)《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宜蘭縣政府(編)(2004)。《宜蘭古文書第壹輯》。宜蘭縣:宜蘭縣縣史館。
    宜蘭縣政府(編)(2004)。《宜蘭古文書第肆輯》。宜蘭縣:宜蘭縣縣史館。
    卓克華(2007)。《清代臺灣行郊研究》。北縣,揚智文化。
    星斌夫(1971)。《明清時代交通史の研究》。東京:山川出版社。
    高賢治(2000)。《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高賢治(2002)。《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高義秀(2018)。《丁酉年萃記迎香專刊》。臺北: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美集應廟、祭祀公業高萃記代表會
    陳春聲(2005)。《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十八世紀廣東米價分析》。北縣:稻香。
    陳慈玉主持(2012)。《臺北市傳統地方家族之調查委託研究案總結報告書》。
    陳宗仁(1994)。〈新店的開發〉,《新店市志》。臺北: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
    陳宗仁(1996)。《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莊街的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許雪姬(2000)。《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項潔(2005)。《國立臺灣大學典藏古碑拓本:臺灣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張應強(2006)。《木材之流動: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黃典權、游醒民(編)(1980)。《臺南市南門碑林圖志》。臺南:臺南市政府。
    黃朝進(1995)。《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黃智偉(2011)。《省道台一線的故事》。臺北:如果出版社。
    黃富三(2012)。 〈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興起與蛻變(1630-1895)〉,收於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頁3-3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黃秀政(2017)。《續修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立文獻館。
    鈴木清一郎(1936)。《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溫振華、戴寶村(1998)。《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劉枝萬(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羅威廉著,江溶、魯西奇譯(2016)。《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1)。《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立文獻館。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2007)。《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第貳輯)第二十八冊:(續)卷宗5723 - 5724》。臺北:遠流出版社。
    戴寶村(2001)。《宜蘭縣交通史》。宜蘭:宜蘭縣史館。
    (三) 期刊與會議論文
    王世慶(1979)。〈臺北安泰堂之家譜與古文書〉,《臺北文獻(直字)》47/48,1-67。
    王世慶(1986)。〈清代海山庄之墾戶與公館〉,《臺灣風物》36(3), 47-55
    王世慶(1987)。〈林本源之租館和武備與乙未抗日〉,《臺灣文獻》38(4),35-58。
    尹章義(1981)。〈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53/54,1-190。
    田永秀(2004)。〈因水而興—水運與近代四川沿岸中小城市〉,《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5),137-144。
    朱光文(2018)。〈水域社會的地方文化網絡—以宋以來廣州府番禹縣沙灣司磚瓦業和龍船習俗為中心之考察〉,《歷史人類學期刊》16(2),43-92。
    庄國土(2001)。〈從閩北到莫斯科的陸上茶葉之路——19世紀中葉前中俄茶葉貿易研究〉,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19-126。
    宋時磊、劉再起(2009)。〈晚清中俄茶葉貿易路線變遷考—以漢口為中心的考察〉,《農業考古》2,108-116。
    林萬傳(1989)。〈大安區地名沿革〉,《臺北文獻 (直字)》89:21-46。
    林玉茹(1998)。〈一個傳統地區性市場圈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例〉,《臺灣文獻》49,1,145-202。
    林玉茹(2012)。〈從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收於林玉茹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頁135-16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林玉茹(2015)。〈清中葉臺灣三大區域型經濟區的成立(1784-1850)〉,《東北史地》1,64-65。
    林欣宜(2013)。〈十九世紀下半葉竹塹地區商人面臨的挑戰〉,《臺灣史研究》20(1),47-78。
    卓克華(1994)。〈淡蘭古道與金字碑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09, 69-128。
    香坂昌紀(1991)。〈淸代中期の杭州と商品流通 : 北新關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50(1),34-57。
    張江(2010)。〈山西祈縣古茶路及物流考證〉,《晉中學院學報》27(5),34-39。
    高銘貴(1999)。〈高姓宗族臺北移民史述〉,《臺北文獻(直字)》130,43-74
    曾令毅(2016)。〈閩客間的經濟競合:汀洲客與林本源〉,《新北好客都》30,15-24。
    陳國棟(1995)。〈「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臺北)7(1),137-138。
    陳令杰(2011)。〈清代錫口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文獻》176,176-184。
    陳宗仁(2018)。〈大英圖書館藏「臺灣輿圖」之研究:兼論鳳山縣關隘的描繪〉,《臺灣史研究》(臺北)25(1),14-15。
    黃阿有(2002)。〈淡蘭古道考〉,《人文藝術學報》1,231-252。
    黃智偉(2008)。〈從「淡蘭便道」到「北宜公路」──個交通史與古道學 的考察〉,收錄於李素月、張曉婷、石雅如編,《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85。宜蘭:宜蘭縣史館。
    溫振華(1980)。〈台北高姓──一個台灣宗族組織形成之研究〉,《臺灣風物》20(4),1-19。
    鄧光榮、雍希宏(2006)。〈由重慶交通史看重慶水運發展〉,《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6(2),10-13。
    詹瑋(2001)。〈臺北文山地區拓墾中的族群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167- 202。
    戴寶村(1986)。〈臺灣與大陸間的戎克交通與貿易〉,收於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頁363-42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Foust C.M..(1969).Muscovite and Mandarin: Russia’s Trade with China and Its Setting,1727~1805.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Skinner. G. William.(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tal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 Press.
    Morse Hosea B. .(1926-1929).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5 v.
    Hoh-cheung Mui and Rorna H. Mui.(1984).The Management of Monopoly: A Study of the 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s Conduct of Its Tea Trade﹐1784-1833.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Gardella Robert .(1994).harvesting mountains: fujian and the china tea trade﹐1757-1937.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owe William T. .(1984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 學位論文
    于桂茵(2015)。〈新竹李錫金家族的崛起及其社會關係網絡(1799-189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順裕(2004)。〈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宗錡(2016)。〈清代社會領導階層研究-以淡北陳維英家族為例(1780-189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正偉(2011)。〈從盤山過嶺到丟丟銅仔:臺灣東北角的交通路線變遷與區域特性(1783-192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純武(2003)。《雙忠崇祀與中國民間信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溫振華(1978 )。〈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容(2018)。〈臺灣歷史道路研究—臺南府城至嘉義諸羅城之北路〉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樂匡倫(2013)。《木柵地區尪公信仰之研究—以集應廟與忠順廟為核心》。宜蘭: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詹瑋(2002)。〈臺北文山地區百餘年來的發展與變遷(1761-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謝佳燕(2010)。〈臺北市南港地區的歷史變遷研究(1647-2008)〉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寶村(1988)。〈近代臺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Yang-chien Tasi.(2003).Trading For Tea:A Study of the 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s Tea Trade with China and the Related Financial Issues﹐1760-1833. Ph.D. thesis. Leicester: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五) 資料庫、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網址:http://tcss.ith.sinica.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
    Ro8Fcp/webmge?db=article。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數位典藏資料庫」,網址:https://rbk-doc.npm.edu.tw/npmtpc/npmtpall?ID=
    12&SECU=981976608&PAGE=main&VIEWPAGE=1@@1123820607。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網址: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
    5QRXmX/main?db=webmge&menuid=index。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特藏資源展示系統--古契書」,網址:http://ci6.lib.ntu.edu.tw:8080/db/list.jsp?dtd_id=17&init=1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總督府檔案」,網址: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
    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index.html
    漢珍數位圖書公司「漢珍知識網:臺灣日日新報、漢文日日新報」,網址:http://0-oldnews.lib.ntnu.edu.tw.opac.lib.ntnu.edu.tw/cgi-bin2/Libo.cgi?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古契書計畫資料庫」,網址:http://ci6.lib.ntu.edu.tw:8080/gucci/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古契書計畫資料庫」,網址:http://ci6.lib.ntu.edu.tw:8080/gucci/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