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惠娟
Lu, Hui-Chuan
論文名稱: 一位體制內教師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跨界之旅——帶著陌生人的觀點重返西藏自由運動
A School Teacher's Bounder Crossing Journey to become a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 Revisit to the Free-Tibet Movement with Stranger’s Perspectives
指導教授: 劉美慧
Liu, Mei-Hui
口試委員: 潘美玲
Pan, Mei-Lin
陳美如
Chen, Mei-Ju
方永泉
Fang, Yung-Chuan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劉美慧
Liu, Mei-Hui
口試日期: 2022/06/13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4
中文關鍵詞: 轉化型知識分子教師即陌生人西藏自由運動跨界敘事探究
英文關鍵詞: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 teacher as stranger, Free-Tibet movement, bounder crossing, narrative inquiry
研究方法: 自我敘說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2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3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在臺灣教育體制內當了三十五年的國中老師,同時也投入西藏自由運動十二年,在不同場域跨界行動,期許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本研究以Greene的陌生人觀點為方法,重新回看及分析跨界運動的生命歷程,運用自我敘說的方式,將經驗再現及意義化。本論文的書寫先再現「老師我」與「西藏我」之間跨界行動的故事,再由「研究我」解讀此跨界的歷程與困境,最後搓揉經驗與理論,再概念化陌生人的觀點並建構陌生人觀點的方法。
    採二階段研究設計。第一階段是故事的書寫,透過自我文本、訪談三位協作者、文件分析,結合理論呈現教師跨界西藏自由運動的經驗,是在社會結構及個人的能動性間互動辯證的案例。第二階段是故事的探究,分析並討論我的重返經驗,在跨界轉化過程中以陌生人觀點為方法,使教師克服跨界社會運動的挑戰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教師跨界至西藏自由運動追尋成為自由解放的自己,需面對場域文化、角色期待、目的對象等不同的挑戰,在朝向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歷程中需要承擔轉化社會的公共責任、裝備轉化社會的能力並付諸行動,以Greene陌生人觀點為方法有助於突破跨界轉化的困境。
    二、陌生人觀點與轉化型知識分子是一個交織的歷程,陌生人觀點的方法能使個人產生能動,突破結構限制而行動。
    三、從跨界行動經驗建構陌生人觀點的方法:如Greene提及的哲學思維、覺醒、自我覺察、抽離、多樣化觀點等方法,以及由跨界轉化經驗衍生的靜心、觀點轉化、容許不確定性等方法。

    I have been a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for thirty-five years in Taiwan, and I have also devoted myself to the Free-Tibet movement for twelve years. This study centers around how a schoolteacher crossed boundaries to become a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 agent through self-narration. By narrating and analyzing my experience from my praxis at school to the Free-Tibet Movement, I hope to reflect how Maxine Greene’s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as stranger empower me to become a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transformational intellectual,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public responsibility for society, develop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help change society, and take action. Learning from others and making reflection from a stranger’s perspectives are strategies that useful for bounder-crossing.
    Second, learning from strangers’ perspectives is intertwined with becoming a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 This is a two way interaction which empowered me to break through the constraints of social structures.
    Finally, I reconceptualize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 as stranger and develop the methods of the theory after the journey. For example, do philosophy, aware, self-conscious, withdraw, and diverse viewpoints mentioned by Greene. As well as meditation,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and accept uncertainty derived from my bounder-crossing experience.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21 第貳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自我敘說與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探究的方法與設計 26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1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40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3 第參章 故事:追求公義的「老師我」與「西藏我」 45 第一節 以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在校園與社會追尋 46 第二節 以陌生人觀點重訪西藏自由運動 72 第三節 在網路世界倡議西藏自由運動 125 第肆章 從「研究我」解讀「老師我」與「西藏我」 171 第一節 「老師我」跨界至西藏自由運動的挑戰與突破 172 第二節 「老師我」成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困境與歷程 186 第三節 以陌生人觀點為方法的跨界穿梭轉化 20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235 第一節 結論 235 第二節 建議 243 參考文獻 251 附錄 259

    一、中文部分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2003)。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 [蔡敏玲、余曉雯譯]。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Freire, P.(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三十週年版 [方永泉]。巨流。(原著出版年:1970)
    Goodlad, J. I.(2008)。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 [梁雲霞譯]。聯經。(原著出版年:1984)
    hooks, B.(2009)。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 [劉美慧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Jacoby, R.(2009)。最後的知識分子 [傅達德譯]。左岸文化。(原著出版年:1987)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B.(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 [吳芝儀譯]。濤石。(原著出版年:2000)
    McLaren, P.(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 [蕭昭君、陳巨擘譯]。巨流。(原著出版年:1998)
    Riessman, C.(2008)。敘說分析 [王勇智、鄧明宇譯]。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Walt van Praag, M. C.(2011)。西藏的地位:從國際法的角度對西藏歷史、權利與前景的分析 [跋熱.達瓦才仁譯]。雪域。(原著出版年:1987)
    方永泉(1999)。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分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暨大學報,3(1),99-126。
    王雅萍(2006)。中國內地西藏班的民族教育辦學模式-以北京西藏中學的辦學為例。民族學報,25,67-89。
    卯靜儒(2015)。構繪一位歷史教師的教學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18(4),57-83。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17(4),1-24。
    西藏選舉,我們為何不投票(2020,12月30日)。西藏郵報。2021年1月4日取自https://reurl.cc/e80V3M
    但昭偉(2019)。編者的話。臺灣人權學刊,5(2)。
    何明修(2011)。探索台灣的社會運動。載於何明修、林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頁1-34)。群學。
    何青蓉(2004)。閱讀,對話,書寫與文化理解: 一個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實踐經驗。高雄師大學報,17,1-20。
    李奉儒(2003)。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
    李奉儒(2014)。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褀、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45-76)。學富。
    李根政(2020)。投身山林保育的築夢歷程。地球公民基金會。2021年8月20日,取自https://reurl.cc/3LL3Rl
    汪暉(2008)。東方主義, 民族區域自治與尊嚴政治——關於 “西藏問題” 的一點思考,天涯,(4),173-191。
    周梅雀(2007)。教師即陌生人:當代的教育哲思。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讀,頁345-360。學富。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 419。
    季茱莉(2012)。從臺灣的角色談西藏之未來。中華行政學報,11,7-24。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臺灣。教育研究集刊,18(1),111-145。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施宜煌、賴郁璿(2010)。「教師即陌生人」隱喻對教師教學的啟示。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1),111-145。
    洛桑森格(2021)。為西藏自由事業而行動。西藏的天空季刊,43,30。
    洪沙(2017,11月27日)。雪山獅子旗是不是球場違禁品?德國之聲中文網。2020年10月3日取自https://p.dw.com/p/2oL3F
    美國會通過「西藏法案」(2020,12月23日)。自由亞洲電臺,普通話。2021年1月2日取自https://reurl.cc/yg5yqy
    唐淑華(2011)。眾聲喧嘩?跨界思維?—論「教學轉化」的意涵及其在文史科目教學上的應用。教科書研究,4(2),87–120。
    夏小華(2015,2月23日)。臺灣社區大學開設「你所不知道的西藏課」。自由亞洲電台。2021年4月3日取自https://reurl.cc/7ednj1
    夏小華(2021,10月23日)。藏臺港蒙疆五族研討會遭鬧場 矢板明夫:近一、兩年北京最關心的集會。自由亞洲電台。2022年2月3日取自https://reurl.cc/zMDork
    夏小華(2022,3月10日)。西藏抗暴六十三年。自由亞洲電台。2022年3月11日取自https://reurl.cc/9O9mgY
    班禪喇嘛(2012)。七萬言書。載於雪域智庫(主編),上書:西藏人與中共的另類對話(頁5-124)。雪域。
    馬戎(2009)。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與出路。領導者,2。
    唯色(2013)。自焚藏人檔案。雪域。
    唯色(2019)。補記2018年的三位、2019年一位自焚抗議藏人。2020年8月10日,取自https://reurl.cc/0OgpOk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2030雙語國家政策(110至113年)計畫。2021年1月3日,取自https://reurl.cc/3oXx5M
    國際特赦組織。2016/2017年《世界人權狀況》年報。2020年8月8日,取自https://goo.gl/7ewcvG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
    許誌庭(2002)。教師做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可能性、限制與實踐方向。教育研究集刊,48(4),27-52。
    這起事件(2008,3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見中外記者。新華網。2022年2月18日取自https://reurl.cc/veEVYL
    陳牧民(2019)。當前中國對少數民族政策的困境與西藏問題可能解決之道。臺灣人權學刊,5(2),103-107。
    陳源湖(2006)。成人識字教師教學認知、實踐與影響因素之探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雪域智庫(2012)。西藏人為甚麼要自焚。西藏的天空季刊,7,41-42。
    跋熱.達瓦才仁(2012)。血祭雪域。雪域。
    跋熱.達瓦才仁(2020)。西藏與臺灣同行: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二十週年紀念冊。雪域。
    跋熱.達瓦才仁(2021)。玉樹,我魂牽夢縈的家鄉。雪域。
    黃嘉雄(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師大書苑。
    黃默(2002)。台灣人權教育的倡導、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1(2),69-84。
    楊洲松(2014)。中國教育。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比較與國際教育(頁461-491)。高等教育。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9)。賈馥茗教授在教育學術上的貢獻。載於黃昆輝、楊深坑(主編),賈馥茗教育學體系研究(頁1-15)。五南。
    楊深坑(2014)。教育研究的現象學方法。載於林逢褀、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15-44)。高等教育。
    楊深坑(2016)。教育哲學學術性質之歷史發展分析。市北教育學刊(54),1-82。
    董秀蘭(2009)。多元文化公民權。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頁23-50)。學富。
    賈馥茗(2005)。教育的本質。五南。
    達賴信眾港辦研討會(2016,6月20日)。明報。2020年1月1日取自https://reurl.cc/x9a6DN
    達賴喇嘛(2011a)。你們不需要擔心。西藏的天空季刊,3,2-5。
    達賴喇嘛(2011b)。轉世──達賴喇嘛尊者的聲明。西藏的天空季刊,5,2-6。
    達賴喇嘛(2016)。讓生命有意義。西藏的天空季刊,25,2-4。
    達賴喇嘛(2020)。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西藏的天空季刊,40,1-7。
    頓珠多傑(2016)。從靈魂上的種族滅絕—中共在西藏的民族同化政策。民主中國。2020年8月2日,取自https://reurl.cc/D9aaRm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學富。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師資培育:一位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231-230)。心理。
    劉美慧(2008)。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31-360)。高等。
    劉美慧(2009a)。多元文化教育的抉擇:族群、性別與階級的五種取向。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頁51-75)。學富。
    劉美慧(2009b)。主編者序。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vii-x)。學富文化。
    歐用生(2008)。教師是陌生人-「看見」不一樣的教師。國民教育,48(4),15-22。
    潘美玲(2016)。錯置的離散:台藏家庭的在台境遇。臺灣人權學刊,3(4),69-89。
    潘美玲(2018)。在市場中實踐「西藏意識」:印度、尼泊爾流亡藏人的難民經濟。文化研究,27,59-86。
    盧惠娟(2007,4月6日)。印度之旅—圓滿教育˙愛麗斯專案研究學校參訪雜記。台灣圓滿教育部落格。2021年9月23日取自http://uniedutw.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06.html
    盧惠娟(2010)。阿瑪給給:西藏流亡教育。雪域。
    盧惠娟(2014)。支持西藏在臺灣──由楚河漢界到合縱連橫。載於盧惠娟、雪域智庫(主編),西藏蒲公英的世界(頁121-131)。雪域。
    盧惠娟(2016)。在這裡與西藏相遇―雪域叢書出版記。台灣人權學刊,3(3),155-164。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蘇嘉宏(2012)。民主在流亡中轉型。商鼎。
    顧恆湛(2008,3月26日)。在台藏人持續靜坐 多個民間團體聲援。中央社。2020年1月4日,取自https://reurl.cc/k1OX89
    二、英文部分
    Freedom House (2022). Freedom in the world 2022。Retrieved Mar 11, 2022, from https://reurl.cc/g2G04V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Goodlad, J. I. (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221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NY 10020.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Wadsworth.
    Hung, C. Y. (2018). Educators as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 Taiwanese teacher activism during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controversy. Curriculum Inquiry, 48(2), 167-183.
    Lau, H. S. (2019).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ibe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 analysis of some historical evidence. China Report, 55(2), 154-171.
    Pomson, A., & Gillis, M. (2010). The teacher‐as‐stranger as model and metaphor. Teacher Development, 14(1), 45-56.
    Postiglione, G. A. (2009). Dislocated education: The case of Tibet.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53(4), 483-512.
    Safari, P. (2017). Proletarianiz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ranian EFL teachers and their alternative role as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15(1), 74-99.
    Sangay, L. (2003). Tibet: exiles' journey. Journal of Democracy, 14(3), 119-130.
    Shang, J. (1997). The light of hope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A brief account of thirty years of Tibetan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0(4), 21-28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 1-22.
    Tsering, D. (2017). Contesting sovereignty: Tibet-China conflict, revisiting Dawa Norbu’s work on China’s Tibet policy. Tibet Journal, 42(2), 17-25.
    Upton, H. (2018). Integrating Experience through the Work of William Newell and Maxine Greene. Issues i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36(1), 108-143.
    Williams, H. (2019, October 12). What keeps the months-long, massive Hong Kong protests going. 60 Minute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86rqTcn-4
    Yu, T. (2010). Deconstructing the master narrative on Tibet: Lessons for education.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31(1), 1-1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