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詩屏
Tseng, Shih-Ping
論文名稱: 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商管群學生對於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之接受度--以基隆市二信高級中學為例
The Study 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tudents’ Acceptance Level toward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 Case Study of Er-Xin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戴建耘
Dai, Jiann-Yun
張明文
Chang, Ming-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科技接受模型電腦化測驗
英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Assessment Syste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Computer-Based Test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89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2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基隆市二信高級中學商業經營科作為研究樣本,主旨在探討商管群學生對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的接受程度。
    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做為理論背景,並發展出「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問卷」,此問卷包含了「知覺的有用性」、「知覺的易用性」、「使用的態度」以及「使用的意圖」等四個構面。筆者採用問卷調查法,選定立意取樣,以基隆市二信高級中學商業經營科實行過「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的學生410人為對象,取一到三年級各班15人,共135人作為預試問卷樣本,取一到三年級各班其他未參與預試生的學生共275人當作正式問卷樣本。正式問卷施測後共獲得有效樣本275份。收集來的問卷數據經由描述性統計、差異性分析以及迴歸分析可歸納以下兩點結論:
    1. 不同「性別」的商管群學生在「知覺的易用性」與「知覺的有用性」等構面呈現顯著差異。
    2. 「知覺的易用性」對於「知覺的有用性」具有正向預測力,「知覺的易用性」與「知覺的有用性」對於「使用的態度」具有正向預測力,而「使用的態度」對於「使用的意圖」也具有正向預測力。
    本研究所探討之商管群學生對於「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的研究分析結果可供學校及相關教育單位參考,將「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作為輔助商管群學生強化英文專業詞彙能力之輔助工具。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students’ acceptance level toward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Assessment System (PVQC) 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Since TAM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odel to study the acceptance of technology, this study adopted TAM and further extended it based on th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ed means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PVQC) Assessment System Scale” is made up of 4 domains, which include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ttitude toward using,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 Attitude toward using、 intention to use and actual use in TAM are indicator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The survey tool applied in this study helps collect data correlated to users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PVQC) Assessment System. The total valid samples retrieved from database are 275, and the statistic data collected are used for descriptive analysi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ed:
    1. Gender differences shows significant variances on domains of “Perceived of Ease of Use”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2. The “Perceived of ease of use”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Perceived of Usefulness”. The “Perceived of ease of use” and the “Perceived of Usefulness”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Attitude toward Using”. And “Attitude toward Using” can positively predict “Behavioral Intention “ .
    The findings of discussing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tudents’ acceptance level toward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PVQC)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can provide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academic applications in enhancing students’ vocabulary capability through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Quotient Credential (PVQC) Assessment System.

    目 次 謝誌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六節 名詞定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科技接受模型 13 第二節 混成學習 28 第三節 電腦化測驗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4 第三節 研究步驟 35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8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式 47 第四章 資料統計與分析 49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 49 第二節 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現況分析 5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之差異分析 56 第四節 商管群學生對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之差異分析 67 第五節 綜合比較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3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74 參考文獻 79 附錄 附錄一 問卷同意書 85 附錄二 問卷專家效度審查同意 87 附錄三 問卷專家效度審查參與意願回函 88 附錄四 問卷專家效度審查感謝函 89 附錄五 專家效度審查專用問卷 90 附錄六 問卷知情同意書 93 附錄七 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問卷 94 表 次 表2-1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構面定義表 25 表2-2混成學習三構面之意涵 28 表2-3電腦化測驗一覽表 31 表2-4電腦化測驗相關研究 32 表3-1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預試問卷研究對象表 37 表3-2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問卷構面與題項表 40 表3-3專家學者名單統整表 42 表3-4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使用接受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44 表3-5 Cronbach's α係數舆可信程度之關係表 45 表3-6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45 表3-7 KMO值判別準則表 46 表3-8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47 表4-1正式問卷研究對象表 50 表4-2知覺的有用性構面分析表 52 表4-3知覺的易用性構面分析表 53 表4-4使用的態度構面分析表 54 表4-5使用的意圖態度構面分析表 55 表4-6不同性別之商管群學生對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各構面t-test摘要表 56 表4-7不同年級的商管群學生使用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 度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8不同運用網際網路的商管群學生使用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 認證接受度的變異數分 60 表4-9不同平均每日上網的總時數的商管群學生使用專業英文詞彙 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62 表 4-10取得不同英語類相關證照的商管群學生使用「專業英文詞 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4 表 4-11研究構面之相關分析線表 67 表 4-13「知覺的易用性」、「知覺的有用性」預測「使用的態度」 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69 表 4-14「使用的態度」預測「使用的意圖」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69 圖 次 圖2-1 科技接受模型之架構圖 18 圖2-2 理性行為之架構圖 19 圖2-3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21 圖2-4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圖 22 圖3-1 研究架構圖 33 圖3-2 研究流程圖 3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朱斌妤、黃仟文、翁少白( 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即時交通資訊系統之使用意願。電子商務學報,10(1),173-200 。
    何榮桂(2005)。電腦化測驗系列研究。臺北:國科會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4-2520-S-003-001。
    余民寧(2009)。試题反應理論IRT及其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載於李永吟(1993)。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書芬、李志平、郭梅珍(2014)。探討線上測驗系統輔助教學對專科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高雄海洋科大學報,28,199-213。
    李園婷、葉國樑、黃禎貞、曾治乾、石玲如(2008)。臺北市國中學生垃圾減量行爲意圖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一以某國民中學爲例。徤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8,23-46。
    林慧葉、蔡美惠(2016)。遊客使用RFID登山搜救系統之滿意度及使用
    意願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9(1),1-25。
    花英德(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學童Moodle教學平台使用行為之研究-以資訊議題教材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邱貴發( 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479,1-8。
    沈宗奇、賴俊廷(2013)。網路社群忠誠度影響因素之研究:網路外部性與科技接受模式之整合模型。電子商務研究,11(4),357-376。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吳明隆( 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清明( 1989)。教育研究:基本貌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錫惠、吳賜聲(2012)。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者在行動通訊上網之影響因素一以智慧型手機為例:萬能商學學報,17,81-102。
    周君倚、陸洛(2014)。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數位學習系統使用態度一以成長需求為調節變項。資訊管理學報,21(1),83-105。
    林益民、邱郁文、施東河(2005)。線上學習使用傾向對立模式之比較實證。臺大管理論,16(1),41-66。
    李靜宜、柯皓仁(2012)。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使用者接受度與使用行為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3),30-62。
    沈珈煒(2015)。磨課師(巨型開放式線上課程)數位混合式教學對台灣高等教育外語學習之研究。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翁崇雄、張淑楨(2013)。以系統面、行為面與社會面探討網坫使用之滿意度與持續使用意圖。行銷評論,10(1),61-77。
    張明文(2007)。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ICT教育發展之研究-以國際電腦網路核心能力檢測為基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基成、顏啟芳(2012)。以擴充的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行動英語學習之接受度。電子商務學報,14(1),97-119。
    莊麗娟、邱上真、江新合、謝李宏、羅寶田(2001)。多媒體動態評
    模式之效益分析一以自然科學「浮力概念」為例一。測驗年刊,48 (1),43-70。
    陳志信(1993)。電腦化測驗的優點及可能的問題。學生輔導通訊,24,72-75。
    陳建文、李有仁、嚴秀茹、鄭江宇(2008)。消費者使用購物網站之行為模式。資訊管理學報,15(3),1-27。
    陳錦章、王興芳(2006)。混成學習:一種舊瓶裝新酒的學習環境。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284 。
    教育部(2009)。年度施政方針。2009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5
    黃光雄、簡茂發(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朝恭(1999)。國民小學國語科多媒體線上測驗系統建置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7 ,15-70。
    葉淑華(2011)。線上測驗t學習者行為模式之探討。台灣日語教育學報,16,26-43。
    張俊彥、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或“無問題解決”?電腦輔助教學成效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57 - 377.
    董彥欣(2009)。以TPB與社會實本觀點探討影響使用社群網站意圖之因素: 以Facebook為例。2009年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交通大學。
    趙志揚(1997)。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策略。教育實習輔導,3(1),27-38。
    廖珮妏、余鑑、于俊傑(2012)。應用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通用模型於企業導入數位學習之多層次分析。電子商務學報,148(4),657-687。
    鄭顯銘(2006)。電腦化測驗中回饋訊息對受試者作答反應之響。亞洲大學,臺中市。
    戴建耘、e檢研究團隊(2014)。PVQC電機與電子專業英文詞彙能力通關寶典,新北市:台科大。
    賴阿福 (2014)。資訊科技融入創新教學之教學策略與模式。國教新知,61(4),28-45。
    顏永進、何榮桂(2001)。資訊科技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5。
    瞿海源、劉長萱、畢恆達、楊國樞(2012)。新版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出版記。臺灣社會學會通訊,74,49-53。
    貳、英文部分
    Agarwal, R. & Prasad. (1998). A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 Definition of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in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9(2), 204-215.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Berlin an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Bearden, W. O. & Rose, R. L. (1990). Attention to social comparison information: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 Affecting Consumer Conform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4), 461-471.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R.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2.
    Davis, F. D. & and Venkatesh, V. (1996)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measurement biases i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ree experi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45(1), 19-45.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Igbaria, M., Zinatelli, N., Cragg, A. & Cavaye, A. (1997). Personal Computing Acceptance Factors in Small Firm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21(3), 279-305.
    Kaiser, H. F. (1970). A second generation Little Jiffy, Psychometrika, 35(4), 401-415.
    Korzaan, M. L. (2003). Going with The Flow: Predicting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 The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43(4), 25-31.
    Thompson, R. A. (1992).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whole language. Reading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13(2), 31-155.
    Venkatesh, V. (2000). 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tegrating Control,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motion in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1(4), 342-365.
    Venkatesh, V. & Davis, F. D. (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Wixom, B. H., & Todd P. A. (2005).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f user satisfaction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6(1), 85-10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