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健准
Tzeng, Chien-Chun
論文名稱: 下肢骨科術後復健者運動水療歷程中身體意象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body image for those who have undergone orthopedic operation in their lower limbs and accepted the intervention of aquatic therapy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復健運動水療身體意象
英文關鍵詞: Rehabilitation, Aquatic Therapy, Body Ima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下肢骨科術後復健者從受傷到接受運動水療的復原歷程以及其身體意象之改變。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得之理論架構實際進入田野,並與四名在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接受運動水療的下肢骨科術後復健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四位復健者的復原歷程大致上可以分為拒絕、面對、接受三個階段,生理因素在拒絕階段影響最大,進入面對階段時社會因素有較大的影響,而心理因素則是個案能否順利進入接受階段的主要原因。由於社會因素是影響復健者從拒絕階段邁向面對階段的主因,所以有必要針對社會因素進一步分析:來自家庭與工作的支持與壓力是一體兩面的推力;運動水療本身的確能帶來積極的療效,但也有其侷限性,此時參與其他的復健療程、遊憩治療方案或休閒活動便有其必要性;復健者在運動水療池的人際互動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復健,做自己身體的主人;醫病關係則是影響復健者身體意象的關鍵,在運動水療池當中與物理治療師的良好互動的確有助於復健者建立正面的身體意象。再者,復健者的身體意象也會隨著生理、心理、社會狀態的持續變化而在復原歷程中不斷的建構與更新,復健者的身體感覺主要是受到其生理狀態所影響,而其社會、心理狀態則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知覺,例如復健者對於身體的認知與態度,在身體感覺與身體知覺的交互作用之下,建構身體意象的動態過程持續運作。在拒絕階段,復健者身體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再加上疼痛的感覺更加重他們對於身體的不喜歡。在面對階段,復健者已經能夠敏銳察覺身體的變化,並採取實際的就醫行動,在「看」與「被看」非常頻繁的水療池與他人比較之後,更知道要惜福感恩。在接受階段,復健者的身體動覺得以透過水中活動不斷強化,因為已經能夠接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乎他人眼光的程度將減至最低;因為知道身體是一個整體,復健者在此時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身體意象是極為堅定的,他們堅強的求生意志在此突破了病因、性別、年齡等因素之影響,有尊嚴地維持生理、心理、社會之健康是他們在形塑身體意象時最主要的堅持。

    關鍵字:復健、運動水療、身體意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問題............................2 第四節 名詞解釋............................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六節 研究流程............................4 第七節 研究架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運動水療.............................6 第二節 復原歷程...............................12 第三節 身體意象...............................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的取徑與方法.........................26 第二節 受訪者.................................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與程序.....................34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37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39 第七節 研究倫理的考量...........................41 第四章 復原歷程:生理、心理、社會狀態的持續變化 第一節 四位復健者復原歷程的現象描述.................42 第二節 健康的三度空間論...........................64 第三節 影響復原歷程的六個社會因素..................70 第四節 本章小結..................................91 第五章 身體意象:身體感覺與身體知覺的交互作用 第一節 身體的感覺.................................92 第二節 身體的知覺.................................99 第三節 身體意象的綜合論述..........................108 第四節 本章小結...................................12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1 參考文獻 ...........................................147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的初稿................................153 附錄二 正式的訪談大綱................................155 附錄三 研究邀請函....................................157 附錄四 參與研究同意書................................158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160 附錄六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院內審查同意書..................199 表目次 表1 本研究四位受訪者的基本資料........................31 表2 本研究四位受訪者的病史簡述........................42 表3 健康三要素在四位復健者復原歷程中的互動關係..........68 表4 四位復健者所期待的醫病比例........................76 表5 四位復健者在水療池與其他復健者的人際互動型態........81 表6 四位復健者復原歷程中身體意象的轉變.................110 圖目次 圖 1 研究流程......................................4 圖 2 研究架構......................................5 圖 3 復健者的自我系統建構...........................15 圖 4 身體意象的內涵................................135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尤嫣嫣(2002)大學生體型及其身體意象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原大學新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艷萍(2000)女性憂鬱症患者生病及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瓊(2000)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文星蘭(2003)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伍連女(1998)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高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佳容(2004)音樂心世界-大學生音樂休閒體驗與自我統合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育蘋(2000)大專學生身體意象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 以國立台灣大學為例。台北
    市:書林。
    李幸玲(2003)高雄市高職學生自尊身體意象及性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蓉(1996)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周玉真(1991)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儀(2000)。三位童年性侵害女性成人復原歷程研究--以社會文化脈絡觀點詮釋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郁(2003)台北市社區大學女性學員『塑身美容課程經驗』之身體意象及學習動機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貞(1999)。如何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台北市:心理。
    吳郁芬(2001)唇顎裂兒母親產前至產後之心理社會適應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義村(2006)治療式藝術。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研究所治療式藝術上課講義。
    武而謨(2001)水療的養生與治病功能。歷史月刊,158,85-89。
    武而謨、陳彥儒、王子娟、陳文英(2002,9月)水療運動對減輕疼痛及改善健康狀況
    之療效研究[摘要]。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第四十五次學術研討會海報發表,台北
    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
    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141-158)。台北市:巨流。
    高木蘭(1996)減重女性的身體形象構成與實踐。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3-134)高雄:麗文。
    許義雄(2005)身體文化特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身體文化特論
    上課講義。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瓊勻(2001)老人劇團女性身體意象之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湘樺(2001)國人對休閒治療消費意願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
    文。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
    傅大為(2004)身體與權力。載於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頁175-230)
    台北市:唐山。
    黃若薇(2006.05.20)教練黃正昌 培訓聽障「泳」者。中國時報,C2版。
    黃若薇(2006.05.20)設施佳 殘障者免費使用。中國時報,C2版。
    黃雅婷(1999)國中女生早晚熟與身體意象,自尊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蕙欣(2003)價值澄清法應用於國一學生身體意象教學介入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文玲(2000)。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因素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
    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文芳(1997)影響臺北市青少年對身體意象認知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衛生
    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榮宗(2003)云想衣裳:女性乳癌患者與社會性別演出、身體意象。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49,49-95。
    黎俊彥、林威秀、黃啟煌(1997)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與復健。中華體育,11
    (1),112-119。
    劉亞蘭(2004)可見與不可見的:梅洛龐蒂視覺哲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
    劉育雯(2004)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高中女學生身體意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偉平(1996)減重者之身體意像滿意度與減重動機之研究--以女性大學生為
    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忻忻(2002.09.16)水療 肌肉骨骼疼痛者有效:首份報告出爐 肯定專業
    運動水療具治療性 與SPA是兩回事。聯合報,第9版。
    賴世明(1994)水療之簡介。馬偕院訊,180,24-25。
    陳美華(1999)反思參與觀察在台灣漢人宗教田野的運用:一個女性佛教研究者的觀
    點。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88,335-367。
    陳德容(2002)健身房中年輕女性身體概念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心耕、余玉眉(1991)一位紅斑性狼瘡病人對其身體心像的關注。載於余玉眉田聖芬、
    蔣欣欣(主編)質性研究 : 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頁237-253)台北市:巨
    流。
    戴玉慈、余玉眉(1991)衝擊與克服:一位巨腸症少女住院期間的護理經驗。載於余玉
    眉田聖芬、蔣欣欣(主編)質性研究 : 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頁217-235)
    台北市:巨流。
    戴穎儀(2002)中老年婦女參與醫院減重課程之動機與身體意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友月(2004)台灣癌症患者的身體經驗:病痛、死亡與醫療專業權力。台灣社會學刊,
    33,51-108。
    簡憶鈴(2002)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暴食症」女性的身心政治。東吳大學社會工作
    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惠丹(2003)某技術學院女生身體意象與社會文化因素對體重控制行為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台北市:唐山。
    龔卓軍(1998)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

    翻譯書籍

    大前研一(2006)OFF學 — 會玩,才會成功(陳柏誠)。台北市:天下雜誌。(原著於
    2005出版)
    Ackerman, D.(1993)感官之旅(莊安祺)。台北市 : 時報。(原著於1990出版)
    Altrichter, H., Posh, P., & Somekh, B. (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夏林清)。台北市 : 遠
    流(原著於1985出版)
    Benson, S.(2004)身體、健康及飲食失調。載於Woodward, K. (主編)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頁171-268)(林文琪)。台北縣:韋伯。(原著於1997出版)
    Castells, M.(2002)認同的力量(夏鑄九等)。台北市:唐山。(原著於1997出版)
    Grogan, S. (2001)身體意象(黎士鳴)。台北市:弘智。(原著於1999出版)
    Honoré, C.(2005)慢活(顏湘如)。台北市:大塊文化。(原著於2004出版)
    Blech, J.(2004)發明疾病的人(張志成)。台北縣:左岸。(原著於2003出版)
    Kleinman, A.(1994)談病說痛 : 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陳新綠)。台北市 : 桂
    冠。(原著於1988出版)
    Marc Le Bot(1996)身體的意象(湯皇珍)。台北市:遠流。(原著於1986出版)
    Maurice Merleau-Ponty(2001)知覺現象學(姜志輝)。北京市:商務。(原著於1962出版)
    Shilling, C.(2004)身體與差異。載於Woodward, K. (主編)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頁
    89-169)(林文琪)。台北縣:韋伯。(原著於1997出版)
    Strauss, A. & Corbin, J. (1997)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台北市:巨流。(原著於1990
    出版)
    Turner, B. S. (2003)普通身體社會學概述。載於Turner, B. S.(主編)社會理論指南(頁
    577-600)(李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於1996出版)

    英文書目

    Abell , S. C. & Richards, M.H.(199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Class Differenc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t, 25, 691-709.
    Altabe, M., & Thompson, J. K.(1996). Body image: a cognitive self-schema construct .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2), 171-193.
    Austin, D. R.(2004). Therapeutic Recreation Processes and Techniques. Champaign
    IL: Sagamore Publishing.
    Austin, D. R. & Crawford, M. E.(2001). Therapeutic Recreation : An Inreoduction(3rd ed.) .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Austin, D. R., Dattilo, J., & McCormick, B. P.(2002).Conceptual Foundations for
    Therapeutic Recre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Beaudouin, N. M., & Keller, M. J. (1994). Aquatic-Solutions: A continuum of
    services for individual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in the community.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 28(4), 193-202.
    Broach, E., & Dattilo, J. (2000). Aquatic Therapy. In J. Dattilo(Ed.), Facilitation
    Techniques in Therapeutic Recre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pp.
    65-98.
    Brunson, M. W. & Shelby, B.(1993)Recreation substitutability: A research agenda. Leisure
    Science, 15, 67-74.
    Campion, M. R. (1985). Hydrotherapy in pediatrics. Oxford, United Kingdom: Heinemann
    Medical Book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DeGraaf,D. G. , Jordan, D. J. & DeGraaf, K. H.(1999)Programming for Park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ervices: A servant leadership approach.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odbey, G. (1997). Leisure and leisure serv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odbey, G. (1999).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5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endee, J. C., & Burdge, R. J.(1974). The substitutability concept: implication for recreat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6, 157-162.
    Hutchinson, J. S. O. (2004).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and physiotherapy practice. In S.
    French, & J. Sim (Eds.)Physiotherapy—a psychosocial approach (3rd ed.).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pp.25-43.
    Hycner, R.H. (1985).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Human Studies, 8, 273-303.
    Kelly, J. R. (1987). Freedom to be: 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MacMillan.
    Kelly, J. R. (1990). Leisur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leiber, D. A. (1999). Leisure Experience and Human Development: A Dialectical
    Interpretation. NY: Basic Books.
    Krause, J. S., & Crew, N. M. (1987). Prediction of long-term survival of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n 11 year prospective study.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32, 205-213.
    Lerner, R. M., & Jovanovic, J. (1990). The role of body image i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A development contextual perspective. In T. F. Cash & T. Pruzninsky
    (Eds.),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pp. 110-123).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ishler, E. G.(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rton, C. O. & Jamison, L. J. (2000). A Team Approach to the Aquatic Continuum of Care. Woburn, MA: Butterworth-Heinemann.
    Patton, M. 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rice ,B.(1990).Normal Body Image. Body Image. New York: Prentice Hall. pp.3-16.
    Scarry, E.(1985)The body in pain :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world.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ilder, P.(1950)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Shakespeare, T.(1994)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disabled people: dustbins, for disavowal?
    Disability and Society,9(3), pp. 283-299.
    Sim, J., & Smith, M. V. (2004).The sociology of pain. In S. French, & J. Sim(Eds.)
    Physiotherapy: a psychosocial approach(3rd ed.).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pp.117-139.
    Skinner, A.T. & Thompson, A. M. (Eds.). (1983). Duffield’s exercise in the water
    (3rd ed.). Philadelphia, PA: Bailliere Tindall.
    Slade, P.D.(1994). What is body image?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2(5), pp.
    497-502.
    Synnott, A.(1993):The Body Social-Symbolism, Self and Society. London:Routledge.
    Thomas, P. S. (1994). Facility’s TR department endorses aquatic therapy. American
    Therapeutic Recreation Association Newsletter, 10(4), 3.
    Thompson, J. K. (1990). Body image disturbanc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Unger, L. S. & Kernan, J. B. (1983) On the Meaning of Leisure: An Investigation of Some
    Determinants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 pp.
    381-392.
    Yurcicin, S. (1995). Aquatics and the ATC. Rehab Management, 8(3), 5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