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琬蔙
論文名稱: 台灣光電產業從業人員回流教育需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Demand of Recurrent Education for the Employee of Optical-electronic Trad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聰勝
Chen, Cong-Sheng
莊謙本
Chuang, Chien-P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回流教育終身教育學習社會光電產業從業人員
英文關鍵詞: Recurrent education, Lifetime education, Learning society, Opt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5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光電產業員工回流教育學習需求與現況,藉由所得到的數據,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光電產業規劃員工參與回流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中部科學園區及新竹科學園區中,大型(2家)、中型(2家)、小型(1家)公司員工為研究對象,立意取樣抽選350人作為研究樣本,運用「光電產業從業人員回流教育需求問卷」進行調查,共得有效問卷237份。所得之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處理。分析後歸納如下:光電產業員工參加回流教育的意願高達66.7%,超過五分之三,這可能受光電產業科技進步快速,員工必須適時進修,才能勝任工作有關,在回流教育的內容需求程度上,以「語言類」最高,員工認為回流教育最適當的辦理型態為「實務操作實習」與「面對面教學」,認為最適當的辦理地點為「自己的公司」、「大專院校進修專班」及「政府職業訓練中心」,最適當的進修時間為「自己公司安排固定的時間」、「非假日晚上」,最有能力的提供單位為「自己的公司」、「政府職業訓練中心」,而希望得到的文件證明以「畢業證書」、「結業證書」比例較高,員工覺得參加回流教育遇到的困難中「工作繁忙」、「進修費用過高」、「工作單位不支持」比例較高。光電產業員工認為獲得回流教育訊息管道以「電腦網路」、「服務(工作)單位」、「報章雜誌」三者比例較高。

    關鍵字:回流教育、終身教育、學習社會、光電產業從業人員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on the job workers going back to school in opt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nowaday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recurrent education.
    There were 350 peopl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ample objects of our survey, which named 「The Requirements of Recurrence Education in Optical and Electrical related Workers Q&A」, stratified collected from two big , two medium and one small companies separated from Taichung and Hsinchu Science Park. Among them, 237 effective samples were studied in results. The mean, differential, and Chi-Square test methods we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ate of willing to join recurrent education among samples reaches 66.7%, over third-fifths.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need of workers want to increase their profession 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ir jobs due to the rapid progress of opt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It shows that the first demand of content of the recurrent education is ”Language”. Then,”practical operation”and “learning face to face” are the most suitable ways to implement recurrent education. The most favior places are “their own companies”,”school of college” and “government training center” for locality priority; the best learning time are “night on weekdays” and “the fixed time arranged by their own companies”; the most suitable units to offer the curriculum are “their own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training center” and the diploma workers need to get are “diploma” and “certificate”.
    Besides, the difficulities workers may meet when they attend recurrent education are “too busy to attend the education”,”the high payment” and “no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ir company”. In addition, some other strategies for recurrent education are through “Internet”, ”the unit of their work”, an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Keywords: Recurrent education, Lifetime education, Learning society, Opt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學習型社會之回流教育理論 8 第二節 我國回流教育實施現況 30 第三節 成人學習需求理念與實施方式 34 第四節 台灣光電產業現況與從業人員進修教育現況分析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受試樣本基本資料 57 第二節 光電產業員工回流教育需求分析 59 第三節 不同變項對教育需求之差異分析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 光電產業從業人員對於回流教育需求的正式問卷 102

    (一)中文部分
    王政彥(1995)。我國專業繼續教育再出發。成人教育雙月刊,業32-39。
    王國安(1991)。我國資訊電子業在職技術人員進修訓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信陽等人(2006)。台灣光電產業與全球市場縱橫。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協進會。
    牛格正、林幸台、沈湘縈、張德榮(1990)成人生涯發展量表之編製及相關因素研究。台北:國科會,NSC78-0301-H018-0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8a)企業員工訓練的需求與規劃。
    行政院(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行政院院臺經字第0910027097號函核定。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規劃組(2005)我國高科技人才供需概況與人才增加策略。九十四年電機電子產業暨會務年鑑。
    江慶雲(1990)企業員工對教育訓練的反應、態度及需求之研究問卷。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武文瑛(2005)由終身學習法論析我國回流教育推動之影響。教師之友/第46卷第二期,頁83-89。
    武文瑛(2005)回流教育社會學的學理基礎分析。社教雙月刊,頁40-47。
    邢小萍(1993)成年婦女參與繼續教育活動及其家庭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伶(1990)已婚婦女對職業進修教育之需求調查問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瑛(1990)成人教育的哲學導向。社教雙月刊,35,頁50-53。
    李國義(1991)我國機械業職業技術人員進修訓練之研究問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大偉(1992)我國成人職業進修教育的現況及發展。成人教育。台 北:台灣書店。
    林乃慧(1994)成人學習者背景變項、人格特質對發展任務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昌(1997)發展成人職業進修教育的新境界。成人教育雙月刊,35,頁47-52。
    邱泰弋(1997)企業教育訓練發展系統之影響因素與成效之研究--以我國電力電子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婉如(1991)臺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夢鯨、鄧進權(1997)「回流教育與終身學習」。回流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編,師大書苑發行。
    胡茹萍(2003)。論職業繼續教育之教育學基礎。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91年度學術論文專輯,頁114-130。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市。
    教育部(1997)教育部「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中程計劃,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高等教育回流教育實施方案出爐,高教簡訊,86期,頁13-14。
    彭敏松(1998)我國技職回流教育體系之建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履忠 (2003) 空軍人員進修碩士學位相關因素探討。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
    嵇慶生 (2003) 文教行政人員參與回流教育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聰勝 (2002) 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理念與實施。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進元 (2002) 公務人員參與回流教育之決定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玉樹(1992)台北市各行政區「成人職業進修教育」之需求調查問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樺(2001)成人技職繼續教育參與動機與障礙因素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育俊(1989)西德職業訓練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翠娥(1995)企業員工在職進修教育方案規劃研究問卷。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國鴻(1993)影響高雄市成人參與職業進修教育之因素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益松(2000)。技職校院在職進修部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嶺東技術學院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一中(1986)桃園縣電子業基層勞工對勞工教育態度及課程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玉(1995)電子業企業經營績效衡量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公司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3)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13,頁6-12。
    黃富順(1995)成人教育與社會學。社會教育學刊,24,頁27-39。
    黃富順(1997)回流教育的意義、發展與實施。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回流教育。師大書苑,頁1-32。
    郭淑蕙(2001)台灣北區美容師參與回流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謙本(1994)英德兩國服務業品質與員工培育之比較。技術及職業 教育雙月刊,第19期,頁28-33。
    莊謙本(1996)技術能力發展研究方向,技術能力發展研討研習會,10月11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科會主辦,pp.1-15。
    莊謙本、彭信成、陳茂璋及姚興南(1997),我國電子、儀表類技能檢定職類別之建立與分級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研究計畫。
    莊謙本(1997)德國技能檢定與職業證照制度,職教園地,第19期,pp.43-46。
    莊謙本(2002)台灣加入WTO對技職教育的衝擊與因應之道,2002年海峽兩岸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2002年8月15日,行政院陸委會文教處。中華民國商業職業教育學會。pp.79-84。
    詹棟樑(1997)經濟合作開發組織對回流教育的主張。回流教育。台北:師大書苑,頁285-295。
    楊明恭(1996) 技術及職業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詹棟樑(1998)回流教育的重要課題。師友,頁4-8。
    張添庸(2000)加工出口區電子業員工生涯發展與職業修教育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鳴美(1994)我國銀行業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問卷。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俊怡(1996)企業員工參與教育訓練的學習動機取向與受訓後自評績效之研究。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賴麗珍(1998)強制性回流教育的必要與待決問題。社教雙月刊,頁26-30。
    羅文基(1996)成人教育與教材研究。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二)西文部分
    Apps,J.(1976).Toward a Working Philosophy of Adult Education, occasional paper.Publication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New York:Syracuse.
    Bitner, M. J. (1990). Evaluating service encounters: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surroundings and employee respones, Journal of Marketing. 54, April, pp.69-82.
    Boshier, R. W. (1971).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 A Facto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Adult Education,Vol.21,No.2,pp3-26.
    Cross, K. P. (1981). Adult as learners: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on learning,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Elias,J.L.&Merriam,S.(1980).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Adult Education.Florida:Malabar.
    Havighurst,R.J&Chickering,A.W.(1981).The life cycle in a Chickering.The Modern American Collage.San Francisco:Jossey-Bass,16-50.
    Havi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cKay.
    John, T. W. and Rivera,P.R.(1962). Volunteers for learning: Chicago:Aldine.
    Kidd, J. R. (1973). How Adult Learn.New York:Cambridge.
    Knowles,M.s.(1970).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M.s.(1980).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Chicago: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M.s.(1990).Andragogy:An Emerging Technology for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Knox,A.B(1977).Adul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San Francisco:Jossey-Bass .
    Merriam,S.B.&Caffarella,R,S(1991).Learning in adult:A comprehensive guid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Kerka, S. (1994). Mandatory continuing education. ERIC Digest No.151.Columbus,Ohio: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Career,and Vocational Education.(ERIC Document Service Center,ED376275.)
    McC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Princeton: Van Nostrand.
    Miller, H. L. (1967). Participation of Adults in Education:A Force-Field Analysis,Boston: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dults,Boston University.
    OECD (1973),Recurrent education: A strategy for lifelong,Paris:OECD.
    Boshier, R. W. (1973).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dropout:A theoretical model.Adult Education,Vol.23,No.4,pp255-282.
    Peterson, R. E. (1982).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Industrial Countries,New York:Praeger.
    Peterson, R. E. (1983). Facilitation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e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