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Search / Detailed Display

Author: 段蘊康
Flora Duan
Thesis Title: 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調查研究
A Study on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Technique Creativity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National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dvisor: 吳明雄
Wu, Ming-Hsiung
Degree: 碩士
Master
Department: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2008
Academic Year: 96
Language: 中文
Number of pages: 160
Keywords (in Chinese): 高職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技術創造力滿意度
Keywords (in English):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the Technique Creativity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Activities for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atisfactory degree
Thesis Type: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Reference times: Clicks: 155Downloads: 6
Share: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情形,並完成下列三項研究目的:(1)探討「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參賽學生參與狀況與背景因素之分佈情形;(2)探討「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參賽學生學習滿意度與活動滿意度及其排序情形;(3)探討不同背景的參賽學生其學習滿意度與活動滿意度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校背景、個人背景以及家庭背景等資料;第二部分為研習活動的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分別為課程教材與教學、學習成果兩個構面;第三部分為研習活動的活動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分別為活動指示、服務內涵、環境設備和進行流程等四個構面。在問卷回收並經統計分析後發現:整體學習及活動滿意度都傾向滿意的程度。其中,中區的滿意度較其他區域為高。此外,性別、區域、公私立學校別、學校成績以及家長支持態度,為主要會造成滿意度差異之背景變項。
    最後,本研究根據結論,分別對活動辦理單位、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後續研究者等,提供相關的參考與建議外,並提供給未來有意針對此議題進行更深入研究,或進一步發展相關工具之研究者參考。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Technique Creativity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National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to achieve three following objectes:
    1.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background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the activities.
    2. Analysis of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both for learning and activities and their sequences.
    3.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ial satisfactory degree fo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from various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published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data, one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Technique Creativity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Activities for the National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as developed. It mainly emphasizes three elements as follows:
    1. Students’ data including school background,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family background, etc.
    2.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for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2 factors---teaching, and curriculum material,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
    3.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for the activities including 4 factors ---activities instruction, service centre, environment equipments and process.

    The result shows that participating students rate the overall learning process and activities are positive. Moreover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central Taiwan is higher than other districts, and it will be varied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ch as sex, district, public and privacy school, student performance, family support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researcher will provide the organizers, schools, teachers, and the participating students with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suggestions. In addition, the study will be available to whom who would like to conduct future studie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創造力的意義和內涵 9 第二節 技術能力的意涵 17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與相關之研究 20 第四節 技術創造力競賽活動 24 第三章 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3 第四節 調查實施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5 第一節 參與活動學員樣本之資料統計與分析 45 第二節 參與活動學員學習滿意度及活動滿意度之整體統計與分析 69 第三節 不同學校背景因素參賽學生滿意度差異性分析 77 第四節 不同學生個人背景因素參賽學生滿意度差異性分析 84 第五節 不同家庭背景因素參賽學生滿意度差異性分析 92 第六節 綜合討論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21 附錄一 場境說明 130 附錄二 第五屆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辦法 132 附錄三「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調查預試卷與競賽活動辦法 138 附錄四 「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調查問卷 與競賽活動辦法 142

    壹、中文部分
    不同凡想(洪蘭譯)(1999)。台北:遠流。
    尤毓蓁(2007)。臺北縣市教育行政機關服務品質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一芝(2005)。服務只做一半,誰能給我五星級。遠見雜誌,232,212-229。
    世界是平的(楊振富、潘勛譯)(2005)。臺北市:雅言文化。
    丘宏昌、林能白(2001)。以需求理論為基礎所建立之服務品質分類。管理學報,18(2),231-253。
    田振榮、陽琪、湯誌龍 (2001)。機械創造力之特性及發展模式之相關研究。技職教育新意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編號:A3,17~19。
    何益川(2005)。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雄(2000)。我國發明人相關能力及性向與發明方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吳明雄(2008)。第五屆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辦法。
    吳明雄(2007)。第四屆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明雄、饒達欽(2007)。高中職學生創造能力指標。台北市: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
    吳青松(1998)。現代行銷學-國際性視野。臺北市:智勝文化。
    吳婉如(1992)。臺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黃旭鈞、張正霖(1996)。全面品質教育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5-2413-H-133-006),未出版。
    李大偉(1995)。技職教育測量與評鑑。台北:三民。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沈淑貞(1999)。桃竹苗地區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與會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事務、營業、服務的品質管制(盧淵源譯)(1986)。臺北市: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卓旻怡(2000)。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永清(2006)。我國汽車修護技能檢定規範與職場所需技術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幸台(1998)。傑出科學家之創造力特性及開發創造力模式之研究-子計劃三:歷史角度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511-5-003-063。
    林博文(1998)。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鳳儀、鄧子正(1998)。服務品質之意涵與衡量。警學叢刊,28(6),213-234。
    林瑞池(1997)。技術合作策略影響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皓政、葉玉珠(1998)。技術創造力的定義。技術創造力研討會之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翁崇雄(1996)。消費者銀行認知服務之研究。基層金融,32,89-115頁。
    翁崇雄(1997)。影響消費者評量服務品質與服務價值之研究。品質學報,4(2),67-103。
    翁崇雄(1998)。期望服務與服務績效影響服務品質評量之研究。台大管理論叢,9(1),153- 176。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崔立新(2004)。服務業品質評量。臺北市:五南。
    張天津、李清吟(1994)。專科學校電機工程科畢業生就業技術能力之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SC-83-0111-S-027-006-TG),未出版。
    教育部(2001)。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梁志隆(2000)。台北大眾捷運系統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莊曉琪(2004)。遊客對澎湖國家風景區解說媒體服務之滿意度探討。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文賢(1995)。技術來源、技術能力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永順(2004)。公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世程(2005)。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光榮(2002)。服務品質管理及評估。載於沈榮華(主編),服務業行銷(頁203-220)。臺北縣:空中大學。
    陳碩琳(2002)。目標導向、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高雄學習指導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昭儀(1990)。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榮昌(2006)。教育環境之性別差異分析。教育部統計處公佈網站資料。
    陳昭儀(1991)。創造歷程階段論。創造思考教育期,3,46-49。
    陳昭儀、陳琦、張素華(1995)。瞭解創意人。臺北:心理。
    陳英豪、吳益裕(1982):測驗的編製與應用。台北:偉文圖書公司。
    陳裕宏(2002)。高職師生對學校圖書館各項服務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嫈芳(2003)。稅務機關服務品質之探索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國恩(1997)。台灣地區警察人員升職訓練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澤義(2005)。服務管理。臺北市:華泰。
    陳嬿如(2007)。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耀茂(1997)。服務品質管理手冊。臺北市:遠流。
    陳耀茂(2003)。服務行銷與管理。臺北縣:高立。
    莊淑真(2005)。新營地區高中職原住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湯堯(2001)。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臺北市:五南。
    湯誌龍(1999)。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觀點。臺北市:華泰文化。
    黃享湧(2004)。高職工業類科重補修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富順(2002)。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雷鴻飛(2002)。台灣東北角鼻頭海岸地形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樞、吳聰賢、文崇一、李亦園(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
    楊錦洲(1996)。影響服務品質的特性。品質管制月刊,29(2),25-29。
    楊錦洲(2002)。服務業品質管理。臺北市:三民。
    葉安琦(2005)。促進學生創意思考的探究式案例分享與探討。2005,4,9,取自:
    http://www.phy.ntnu.edu.tw/nstsc/pdf/book6/10.pdf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與心理。臺北:五南書局。
    廖建春(2007)。高職輪調式建教班機械群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子巖(2004)。影響子公司技術能力提升因素之研究-以大陸台商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長青學苑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峻霖(2000)。電腦化印前從業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友超、張添洲(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第八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頁198-207。
    鄭田(1995)。交通部電信訓練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戴久永(1987)。品質管理。臺北市:三民。
    謝長宏(1992)。研發績效的管理—科技管理之基本概念與實踐經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謝惠卿(2002)。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瑞江(1991)。國際投資之技術移轉。台北市:三民。
    顏金郎(2004)。嘉義縣山區原住民參與成人教育活動的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魏明堂(2002)。高職教師對國中生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實施工作滿意度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計畫。
    魏銀河(2003)。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貳、英文部分
    Churchill, G. A. Jr.,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91-504.
    Cole, L. K. (1991). Satisfaction: Theory or Theoretical Construct.
    Crosby, P. B. (1979). Quality is free: 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reation. New York: American Library.
    Draft et Lengel, (1984), « Information richness: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design », in Cumings L.L. et Staw B.M.,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Vol. 6, Greenwich, CT: JAI Press.
    Getzels, J.W., Lipham, J.M. & Campbell, R.P. (196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 social process. New York: Harper & Row.
    Gove, P. B. (1973).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台北市:新月圖書公司.
    Gronroos, C. (1990). 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Managing the moments of truth in service competition. 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s.
    Harvey, P. M., Campbell, M. F., & Ho_mann, W. F. (1977),ApJ, 211, 786.
    Haywood-Farmer, J. (1988).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8(6), 19-29.
    Helson, H.(1964). Adaptation-level theor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Howley, A., Howley, C., & Pendarvis, E. (1986). Teaching gifted childre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Boston:Little, Brown.
    Huppertz, J.W., Arenson, S.J., & Evans, R.H. (1978). An application of eguity theory to buyer-seller exchange situations. Journel of Marketing Resarch, 15 (5),250-260.
    ISAKSEN, S. G. & TREFFINGER, D. J. (1987).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Three components and six specific stages. Instructional handout.Buffalo, NY: Center for Studies in Creativity.
    Johnson, M. D., & Fornell, C. (1991). A framework for compar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cross individuals and product catego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2, 267-286.
    Kast , F.E. & Rosenzweig , J.E.(1985).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 Contingency Approach,台北市:淡江書局.
    Kotler, P.(1993).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Happening Out There. Planning Review,pp. 50-52.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New York:Prentice-Hall.
    Latour, S. A., & Peat N. C. (1979).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 6th ed.,) William Wilkie, Ann Arbor, MI: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431-437.
    Lovelock, Christopher H. (2001). Services marketing :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artin, C. 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45 (4),196-209.
    Oliver, R.L.(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processes in retailing setting,” Journal of retailing,Vol. 57,No.3,pp.25-48.
    Oliver, Richard L. and W.S. Desarbo, (1988). “Response Determinants in Satisfaction Judg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4, pp.495-507.
    Parasuraman,A.,Berry,L.L.&Zeithaml,V.A. (1985).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4), 41-50.
    Parasuraman, A., Berry, L. L.,&Zeithaml, V. A.(1988).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e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2(2), 35-48.
    Parasuraman,A.,Berry,L.L.&Zeithaml,V.A. (1988).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m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 (1), 14.
    Parasuraman,A.,Zeithaml,V.A.&Berry,L.L. (1990). Delivering quality service: Balanc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
    Parnes,S.J.(1967).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York:University State of New York College.
    Price, J. L. (1972).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ment. Lexington, D. C.: Health.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Robbins, S. L. (1990). Exploring math, discovering wonder!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and Deafness, 8 (5),6-8.
    Saeki S, Yamamoto M, Iino Y (2001) Plasticity of chemotaxis revealed by paired presentation of a chemoattractant and starvation in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J Exp Biol 204:1757–1764.
    Sasser, W. E., Olsen, R. P., & Wyckoff, D. D. (1978). 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 Text, cases and reading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Schreyer, R.S. & Roggenbuck, J.W.(1978),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ation on crowding Percetiop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 , 1(4),p.373-394.
    Sharif, M. N. (1988),basis for Techno-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Science and Policy, Vol.15,NO.4,P217-229.
    TAT(Technology Atlas Team)(1987) .Components of Technology for Resources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 32, p.19-35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einer (1985), An Attribution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92(4), p.548-573.
    Wiles, J. (1985), The mind of invention: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creative thinking. New York: Freeman Press.
    Zeithaml, V. A., & Bitner, M. J. (1996). Service markering. New York.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