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炳楠 Ping-Nan Chen |
---|---|
論文名稱: |
台灣制憲運動之研究 A Research of the Movement of Constitution-Making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陳延輝
Chen, Yen-Hu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60 |
中文關鍵詞: | 制憲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 、民主轉型 、憲政轉型期 、國族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The Movement of Constitution-Making,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democratic transition,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 era, national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89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制憲運動為民主轉型之一環,它在促進台灣憲法變遷與憲政發展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與貢獻;尤其從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進展觀察,台灣的制憲運動,同時也是「全球憲政主義」(world constitutionalism)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台灣制憲運動的興起,與台灣人「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變遷有關,更與海外台獨運動密不可分,他們不僅最早從事新憲法草案的研擬,且結合台灣內部的反對運動,帶動台灣1980年代末期,一股制憲運動的高潮,因而形成台灣難得一見的「憲法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進而促成執政當局的憲政改革工程,使台灣成為「自由國家」(Free Country)的一員。但制憲運動本身卻未成功,因為從Ackerman「憲法時刻」的五階段理論分析,它雖然經歷了:發出憲法改革訊號(signal)的第一個階段,且社會上當時也公布了幾部新的憲法草案;但因為民進黨在1990年的「國是會議」,與1991年的「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連續遭到挫敗,使其提出的憲法草案,未被接受,因此僅停滯在「提出憲法改革方案」(proposal)的第二個階段;而沒有機會進一步發展到:「決定程序」的階段(triggering);「批准」(ratification)以及「鞏固」(consolidation)的階段,終至功虧一簣。
2003年隨著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又號召「新憲法運動」,而且從2005年起結合民間團體,致力於新憲法的研擬與宣揚,因此帶動台灣另一波「憲法政治」(constitutional politics)高昂的時期;但這種「以總統為領導」的模式(model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最終卻因總統本人之家人與親信,涉及貪腐弊案,激起人民與在野黨的不滿,進而引發嚴重的抗議,以致損及新憲法運動的「正當性」(legitimacy),其發展動能也隨之逐漸減弱。2008年的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以及隨後的總統大選,執政的民進黨接連兩次的失敗,使新憲法運動也漸漸進入消沈時期。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由於新的執政者,有其不同的憲政思維;故目前的台灣可以說正是「憲法政治」沈寂的時刻。
然而本論文的最後結論,認為從台灣制憲運動的發展歷史觀察,它同時也是一種和平運動,正如台灣的民主轉型過程,被國際社會肯定為一場「寧靜革命」(quiet revolution)一樣,它在推展過程中,並沒有演變成群眾暴力,也未造成社會上尖銳的對立;故而對民眾持續的啟蒙、溝通與說服,進而爭取廣大的支持力量,將是制憲運動未來的努力方向;尤其如果能廣泛藉由「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途徑,以凝聚社會共識,或許終有成功之日。
The Movement of Constitution-Making as one phase of Taiwanese democratic transition has a certain status and contribution in promoting Taiwan's constitutional change and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bserved from the progress of the world's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Taiwan’s civil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form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world constitutionalism.
The rise of the Movement of Constitution-Making in Taiwan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changes of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and is inseparable from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which not only first formulated the new draft of constitution but also combined with Taiwan's internal opposition movement to bring out a surge of the civil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in Taiwan in the late 1980s, and thus cause the formation of Taiwan's rare "constitutional moments." A large scale mobilized public gives its support to constitutional change forcing the ruling party to start reform of the Constitution that leads Taiwan to become a member of “free countries.” But the civil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itself is not successful. According to the five stages of Ackerman’s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moments,” Taiwan’s civil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did experience the first stage of “constitutional moments”, that is, the signal of constitutional changes was sent. It also experienced the second stage of proposing several new versions of Constitution draft by civil society groups and the opposition party DPP. And yet it stays only in the second stage of proposal, due to the public did not support the DPP’s constitutional draft proposed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in 1990 and their failure in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mbly Elections in 1991. It is a pity that the remaining other three stages-- triggering, ratification and consolidation, are not realized.
With the first replacement of ruling party in 2003, the then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called for "the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From 2005 on, working with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e had committed to the formulation and promotion of new constitution. Hence he brought out another wave of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to its climax. But this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model ultimately failed because the family of the president and his cronies involved in corruption scandals that led to a serious protest,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legitimacy of the new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ts kinetic energy also gradually weakened. Later the DPP again lost both the seventh Legislative Yuan elections in 2008 and the subsequent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had gradually entered its subsided period. After the second replacement of ruling party, the incumbent authorities and those in power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on the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He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r Taiwan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quiet moment of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d that the civil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in Taiwan has been peaceful, just like that of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ition. It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quiet revolution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evolving process, it did not turn into the violence of the masses or result in bitter antagonism of a divided society. To keep educating, conversing with the public the importance of co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us having their support to constitutional change will be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ivil movement for a new Constitution. And whe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widely adapted to achieve social consensus, a new Constitution will be eventually born.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中央選舉委員會編(1991),《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實錄》,台北:編者出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1981a),《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1981b),《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王正華(1986),《國民政府之建立與初期成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正華編(2001),《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中國代表權(Documentary collection on R.O.C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inese Representation)》,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王美琇編(1995),《夢想台灣國》,台北:前衛。
王桂榮(1999),《王桂榮回憶錄:一個台美人的移民奮鬥史》,台北:遠流。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
王泰升(2005),《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元照。
王泰升(2004),《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
王泰升(2002),《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台北:元照。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6),《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
王育德著,吳瑞雲譯(2002a),《王育德自傳—出生至二二八後脫出台灣》,台北:前衛。
王育德著,侯榮邦等譯(2002b),《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台北:前衛。
王育德著,邱振瑞等譯(2002c),《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台北:前衛。
牛心(1986),《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台北縣:古楓出版社。
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1991),《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台北:司法院秘書處。
司馬遼太郎著,李金松譯(1995),《台灣紀行》,台北:台灣東販。
李松林、楊建英(2009),《中國共產黨反分裂反”台獨”鬥爭及經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
史明(2001),《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
史明(2010),《穿越紅色浪潮:史明的中國革命歷程與台灣獨立之路》,台北:台灣教授協會。
丘宏達(1986),《現代國際法基本文件》,台北:三民。
丘宏達(2001),《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
丘宏達(2004),《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台北:臺灣商務。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與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台灣憲政改造會編(1992),《1992:主權、制憲、社會改造》,台北:編者出版。
民進黨中央黨部(1991),《人民制憲會議實錄》,台北:編者發行。
行政院新聞局編印(1991),《李總統登輝先生七十九年言論選集》,台北:編者出版。
任卓宣(1973),《五權憲法之歷史與理論》,台北:正中書局。
任育德(2008),《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台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江詩菁(2007),《宰制與反抗:中時、聯合兩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1975-1989)》,台北縣:稻鄉出版。
呂秀蓮(2008),《重審美麗島》,台北:聯合文學。
呂秀蓮(2003),《台灣:過去與未來》,台北:知本家出版。
宋文明(2004),《中國大動亂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1949-1960)》,台北縣:宋氏照遠出版。
宋重陽(1996),《台灣獨立運動私記》,台北:前衛。
李登輝(1999a),《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李登輝(1999b),《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李登輝原著口述;國史館李登輝口述歷史小組編輯(2004),《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台北:允晨文化。
李筱峰(1986),《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87),《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李世傑(1988),《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李鴻禧(1985),《憲法與人權》,台北:著者發行。
李鴻禧(1994),《李鴻禧憲法教室》,台北:月旦。
李鴻禧(2002),《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台北:元照。
李鴻禧(1997),《憲法與憲政》,台北:植根雜誌社。
李炳南(1992),《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台北:永然文化出版。
李炳南(1993),《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永業出版。
李炳南(1994),《憲政改革與國民大會》,台北:月旦。
李雲漢(1985),《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
李劍農(1998),《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
吳相湘(1981),《孫逸仙先生傳》,台北:遠東圖書。
金耀基(1984),《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台北:時報文化。
宗像隆幸著,楊鴻儒譯(2008),《台灣 建國:和台灣人共同走過的四十七年》,台北:前衛。
林子儀等編(2003),《憲法:權力分立》,台北:學林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林山田(1991),《抗爭100:廢除刑法第一百條抗爭扎記》,台北:自立晚報社。
林水泉等口述;曾品滄,許瑞浩訪問;曾品滄記錄(2004),《一九六0年代的獨立運動---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訪談錄》,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林紀東(1988),《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台北:三民書局。
林銘德(1988),《五權憲法中的國民大會》,台北:正中。
林濁水(1995a),《國家的構圖》,台北:前衛。
林濁水(1995b),《路是這樣走出來的》,台北:前衛。
林濁水(2006),《共同體:世界圖像下的台灣》,台北縣:左岸文化。
林濁水(2009),《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
林美挪(1990),《憤怒的野白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抗議記實》,台北:前衛。
林滿紅(2008),《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台灣定位新論》,台北:黎明文化。
林義雄(1989),《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台北:作者出版。
林義雄(1995),《希望有一天-充滿喜樂的台灣》,台北:玉山社。.
林義雄(2000),《去國懷鄉:林義雄遊學札記》,台北:圓神出版。
邵宗海(1986),《一九四九年以來中美關係之研究》,台北:時報文化。
周玉蔻(1995),《李登輝的一千天:1988-1992》,台北:麥田出版。
周陽山(1993a),《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
周陽山(1993b),《自由憲政與民主轉型》,台北:東大出版。
范泓(2008),《民主的銅像----雷震先生傳》,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南方朔(1980),《帝國主義與臺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出版。
洪三雄(1993),《烽火杜鵑城--七0年代臺大學生運動》,台北:自立晚報社。
施正鋒(1993),《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施正鋒編(1995),《台灣憲政主義》,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3),《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胡慶山(2006),《台灣地位與公法學(上)、(下)》,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若林正丈(1989),《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出版公司。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等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若林正丈著、台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2007)《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出版
姜皇池(2006),《國際公法導論》,台北:新學林。
姜皇池(2000),《國際法與臺灣:歷史考察與法律評估》,台北:學林文化。
姜南楊(1993),《台灣政治轉型之謎》,中國北京市:文津出版社。
徐正光、蕭新煌主編(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
徐桂峯(1990),《台灣政黨日記一九八九》,台北:辭海出版社。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台北:月旦。
高全喜(2012),《立憲時刻:論〈清帝退位詔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秦孝儀主編(1977),《總裁實踐 總理遺志史錄(四):實施憲政》,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盛治仁(2001),《台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國是會議實錄編輯小組(1990a),《國是會議實錄(上輯)》,台北:國是會議秘書處。
國是會議實錄編輯小組(1990b),《國是會議實錄(中輯)》,台北:國是會議秘書處。
陸潤康(1993),《美國聯邦憲法論》,台北:凱侖出版社。
郭廷以(1978),《近代中國史綱》,香港:弘文出版社。
張玉法(1979),《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張玉法(1998),《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
張君勱(1971),《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佛泉(1993),《自由與人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俊宏主編(1989),《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
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張俊雄等策劃,何榮幸等執筆(2000),《破曉:2000年陳水扁勝選大策略》,台北:時報文化。
張茂桂(1994),《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出版。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採訪記錄(2000),《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2005),《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中心。
張炎憲、陳鳳華訪問;陳鳳華整理(2008),《100行動聯盟與言論自由》,台北縣:國史館。
張炎憲、曾秋美、沈亮主編(2010a),《青春。逐夢。台灣國(掖種)》,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曾秋美、沈亮主編(2010b),《青春。逐夢。台灣國(發芽)》,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淑雅(2011),《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衛城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張慧英(1996),《超級外交官:李登輝和他的務實外交》,台北:時報文化。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
張燦鍙(1991a),《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張燦鍙選集(上)、(下)》,台北:前衛。
張燦鍙(1991b),《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張燦鍙選集(附冊)》,台北:前衛。
張燦鍙(2006),《八千哩路自由長征》,台北:前衛。
張讚合(1996),《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
陳永興(1989),《拯救台灣人的心靈》,台北:前衛。
陳永興口述;曾秋美、黃一城紀錄整理(2010),《無悔之旅:陳永興醫師的心路歷程》,台北縣新店市:望春風文化。
陳芳明(1988),《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
陳春生(2003),《憲法》,台北:翰蘆圖書。
陳春生(1996),《台灣憲政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
陳春生(1995),《台灣---我們的祖國》,台北:前衛。
陳新民(2002),《1990-2000台灣修憲紀實-十年憲政發展之見證》,台北:學林文化。
陳新民(2001),《法治國家論》,台北:學林文化。
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著者出版。
陳慈陽(2004),《憲法學》,台北:元照。
陳銘城(1992),《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陳翠蓮(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縣:韋伯文化。
陳佳宏(2006),《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
陳佳宏(1998),《海外台獨運動史》,台北:前衛。
陳隆志(1993),《台灣的獨立與建國》,台北:月旦。
陳隆志(1995),《台灣憲法文化的建立與發展》,台北:前衛。
陳隆志(2006),《國際人權法文獻選集與解說》,台北:前衛。
陳榮儒編著(2004),《FAPA與國會外交1982~1995. 》,台北:前衛。
陳儀深訪問;簡佳慧等紀錄(2009),《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儀深等編撰(2004),《台灣國家定位的歷史與理論》,台北:玉山社。
黃秀政(1992),《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臺灣商務。
黃俊杰(1997),《國家緊急權之歷史經驗》,台北:傳文文化。
黃俊杰(2001),《法治國家之國家緊急權》,台北:月旦。
黃俊傑(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正中。
黃昭堂口述;張炎憲、陳美蓉採訪整理(2012),《建國舵手黃昭堂》,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1993),《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94),《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
黃昭堂(1996),《台灣淪陷論文集》,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黃昭堂(1998a),《黃昭堂獨立文集》,台北:前衛。
黃昭堂(1998b),《台灣那想那利斯文》,台北:前衛。
黃徙(1992),《台獨的社會真實與新聞真實》,台北縣:稻鄉出版。
黃發典譯、Claude Geoffory著(2006),《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前衛。
黃光國(1987),《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圖書。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
許宗力等(2000),《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
許世楷(1991),《台灣新憲法論》,台北:前衛。
許世楷(1995),《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
許世楷(1998),《許世楷文集-我過我的獨木橋》,台北:前衛。
許世楷、盧千惠(2008),《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台北:玉山社。
許世楷、盧千惠著;邱慎、陳靜慧譯(2011),《台灣 新生的國家》,台北:玉山社。
許陽明主編(1991),《民主大憲章實錄》,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許陽明主編(1991),《人民制憲會議實錄》,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許曹德(1995),《許曹德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台北:正中書局。
許慶雄(2000),《台灣建國的理論基礎》,台北:前衛。
許慶雄、陳國雄(1997),《聯合國與台灣共和國》,台北:建國黨出版。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文化。
游盈隆(2012),《天人交戰:2012台灣總統選民的抉擇》,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
湯德宗(1998),《權力分立新論》,台北:著者發行。
傅正主編(1990),《雷震全集27-給蔣氏父子的建議與抗議》,台北:桂冠圖書。
曾品滄、許瑞浩訪問;曾品滄記錄(2004),《一九六0年代的獨立運動--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訪談錄》,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彭明敏(1988),《自由的滋味》,台北:前衛。
彭明敏、黃昭堂合著;蔡秋雄譯(1995),《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2008),《一中一台:台灣自救宣言44周年紀念文集》,台北:玉山社。
彭懷恩(2000),《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雲程(2007),《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上)、(下)》,台北縣:憬藝企業。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
雷震著、薛化元主編(2010a),《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的歷史軌跡(1912-1945)》,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雷震著、薛化元主編(2010b),《中華民國制憲史—政治協商會議憲法草案》,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雷震著、薛化元主編(2011),《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國民大會》,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
趙自齊編著(2009),《行憲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爭一時更要爭千秋》,台北:近代法制研究基金會。
賴澤涵總主筆(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鄧丕雲(1993),《八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衛。
鄭榮德主編(1986),《新中國紀事:1949-1984》,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蔣總統集編輯委員會(1960),《蔣總統集》(第二冊),台北:國防研究院。
劉重義、陳志清、李逢春、林泰源(1988),《風起雲湧(海外台灣獨立運動)》,台北:自由時代週刊。
劉鋒譯,Carl Schmitt著(2004),《憲法學說》,台北:聯經。
蔡玲、馬若孟著、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
盧修一(1989),《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縣:稻鄉。
薛化元等著(2003),《戰後臺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鍾國允(2006),《憲政體制之建構與發展》,台北:翰蘆圖書。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2002),《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2010),《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台北:前衛。
薩孟武(1990),《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
蕭全政主編(1990),《民間國建會總結報告》,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蕭新煌(1992),《台灣的未來不是夢?》,台北:不二出版公司。
簡笙簧主編(1992),《中國近百年憲政大事年表(一八九四年至一九九一年)》,台北:國史館。
羅志淵編著(1979),《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正中書局。
蘇新(1993),《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蘆部信喜著,李鴻禧譯(1995),《憲法》,台北:月旦。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縣:稻鄉。
二、學位論文
朱雲珍(1997),《台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州(2003),《國民黨政權的臺灣化:國家體系轉換的內涵與起源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雯(2001),《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七、八0年代台灣的民族主義論述》,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洪辭惠(2009),《臺灣政教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大宣言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仲俊(1995),《中國國民黨與憲政改革:一九九0~一九九四》,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宗力(1980),《憲法修改界限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宏銘(1997),《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結構制約與路徑依循下的選擇》,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迪暉(2000),《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反對運動-一個歷史比較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建(1996),《以現代立憲主義論台灣民間社會的制憲運動(1986-1995)》,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俐甫(2004),《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1950年代以前的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建元(2002),《一九九零年代台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欣怡(2001),《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艾喬(2008),《台灣新憲法運動之研究—兩岸關係下的機會與限制》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錫誠(2001),《政治意識形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皓清(1997),《憲法變遷與修憲政治-民主轉型國家的因應策略及其侷限》,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
管碧玲(1994),《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子喬 (2006),《臺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06)—歷史制度論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山室信一著,陳姃湲譯、鍾淑敏校正(2009),<國民帝國日本的異法域統合與差別>,《臺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二期,頁1-22。
丸川哲史(2005),〈「去殖民化」與「祖國化」:從《新生報》「橋」副刊的論爭談其意涵〉,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77-301。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6期,頁43-96。
王甫昌(2004),〈由民主化到族群政治: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1970s~1990s〉;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頁535-590。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第9期,頁59-117。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第五卷,第二期(2008年6月),pp.89-140。
王泰升(2004),〈自由民主憲政在臺灣的法律規範與政治實踐:立憲思想、威權統治與族群結構的多重糾葛〉;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頁37-97。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二期,頁71-116。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期,頁17-55。
尹萍(1988),〈「台灣要獨立」?……四十年台獨情結〉,《遠見》雜誌,五月號;頁15-21。
丘宏達(1987),〈我國戒嚴問題的回顧與分析〉,載李鴻禧編,《憲政不歸路:一九八六台灣政治批判》;高雄市:敦理出版社;頁131-154。
左舜生等,〈我們對毀憲策動者的警告〉;薛化元等編,《「自由中國」選編---選集3:憲政問題》,台北縣:稻鄉,頁277-279。
田弘茂(1997),〈台灣民主鞏固的展望〉;田弘茂等主編,《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頁244-291。
朱雲漢(1998),〈從黨國體制到支配性一黨體制--國民黨與台灣的民主轉型〉;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頁261-286。
朱雲漢(2001),〈國民黨與台灣的民主轉型〉,《二十一世紀》,總第65期,頁231-297。
江宜樺(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181-216。
汪宏倫(2006),〈怨恨的共同體,台灣〉,《思想》,第1期,頁17-47。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第九卷,第二期,頁5-39。
吳乃德(1997),〈國家認同與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15-30。
呂芳上(2000),〈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1947-1950)〉,《近代中國》,第136期,頁53-80。
李酉潭(2006),〈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與俄羅斯之觀察(1995-2005)〉,《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6期,頁33-77。
李南海(1996),〈臺灣省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之選舉〉,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三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新店;國史館;頁1295-1332。
李惠宗(1999),〈國家組織法的憲法解釋----兼評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387與419號解釋〉,收於氏著《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台北:韋伯文化;頁1-75。
李筱峰(2003),〈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獨立運動〉,李旺台總編輯,《二二八事件新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頁126-143。
李福鐘撰文;檔案管理局編(2008),《時代輪廓--嶄新與蛻變的歷程:國民大會修憲檔案專題選輯》,台北:檔案管理局。
李福鐘(2007),〈大法官會議與戰後台灣憲政體制的異化---釋字第31號、85號、261號的歷史與政治意涵〉,刊於薛月順執行編輯,《臺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頁333-347。
李明峻(2007),〈獨立憲法的制定形式與法理〉,收於許志雄、蔡茂寅、周志宏主編,《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頁25-53。
李廣均(2001),〈有關戰後臺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收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頁111-146。
李雲漢(1992),〈中國國民黨遷台前後的改造與創新〉,《近代中國》,第87期,頁19-40。
李建良(2007a),〈面對中華民國憲法-思索台灣憲改之路〉,收於湯德宗、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 台北:中央研究院法研所籌備處,頁55-98。
李建良(2007b),<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法制詮要與法理探索:兼論台灣人國籍的起承斷續問題>,《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六卷第四期,頁1-60。
李鴻禧(2002),〈立憲制度之人權保障機能的動態分析〉,刊於李鴻禧、葉俊榮等著《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台北:元照,頁27-69。
周婉窈(201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台灣史料研究》,第37號,頁2-31。
林淑芬(2007),〈「人民」作主?民粹主義、民主與人民〉,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文化,頁215-254。
林文程、林正義(2006),〈臺灣修憲與台美中關係〉,《臺灣民主季刊》,第
三卷,第四期,頁125-164。
林明昕(2005),〈憲政改革基本原則的幾點思考〉,台灣法學會主編,《主權、憲法與台灣的未來》,台北:台灣法學會出版,頁95-130。
林佳龍(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217-266。
林佳龍(1999a),〈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臺灣民主化對中國的啟示〉;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頁25-66。
林佳龍(1999b),〈解釋臺灣的民主化:政體轉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頁87-152。
林能士、王良卿(2000),〈戰後國民黨人爭取黨內民主化的背景考察〉,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頁547-567。
林滿紅(2002),〈界定台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法:簽訂於五十年前的「中日和約」〉,《近代中國》,第148期,頁63-72。
侯坤宏(2007),〈戰後臺灣白色恐怖論析〉,刊於薛月順編輯,《臺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新北市:國史館;頁177-219。
胡佛(1987),〈憲法的改革與回歸〉,載李鴻禧編,《憲政不歸路:一九八六台灣政治批判》;高雄市:敦理出版社;頁127-130。
胡佛(1987),〈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臺大法學論叢》,16卷2期,頁1-32。
胡佛(1991),〈臺灣威權政治的傘狀結構〉,《二十一世紀》,第五期,頁36-40。
胡佛(1998),〈美憲制定時的折衷案〉,《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五):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頁1-21。
施正鋒(1997),〈台灣族群政治〉,收於施正鋒總編輯,《族群政治與政策(教授論壇專刊4)》,台北:前衛,頁73-108。
姜皇池(1996a),〈台灣與聯合國:歷史糾結與法理分析(上)〉,《法學叢刊》,第163期;頁83-102。
姜皇池(1996b),〈台灣與聯合國:歷史糾結與法理分析(下)〉,《法學叢刊》,第164期;頁74-97。
高承恕(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頁9-19。
荊知仁(1987),〈戒嚴令存廢問題之檢討與分析〉,見紀念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紀念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紀念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學術研討會出版;頁19-67。
馬英九(2009),〈讓我們打造能讓這個世界感到安全的民主(Let’s make democracy safe for the world)〉,《台灣法學雜誌》,第127期,頁48-58。
許世楷(1996),〈探討制定新憲法的過程〉,見陳隆志主編《台灣憲法文化的建立與發展》,台北:前衛;頁145-155。
許志雄(1997),〈制憲權的法理〉,收於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國家與憲法》,台北:月旦,頁123-177。
許宗力(1997),〈憲法與政治〉,收於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國家與憲法》,台北:月旦,頁39-92。
許宗力(1993),〈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法律問題〉,載氏著《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頁401-430。
許宗力(2007),〈憲法違憲乎?---評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載氏著《法與國家權力(二)》,台北:月旦。頁342-367。
許慶雄(2012),〈憲法制定權力與制憲、修憲-----兼論建立憲法新秩序〉,許志雄、李明峻主編,《台灣制憲之路》,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頁67-96。
莊國銘(2005),〈論漢娜‧鄂蘭的制憲權理念〉,《思與言》第43卷第4期,頁173-203。
郭秋永(2006),〈權力概念的解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八卷第二期,頁215-267。
張文生(2005),〈”台獨”勢力的”制憲”活動與主張分析〉收於孫云主編,《台灣研究25年精粹. 政治篇》,北京市:九州出版社,頁355-369。
張文貞(2006),〈憲政改造的方式與程序〉收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葉俊榮等著,《憲改方向盤》,台北:五南,頁15-54。
張文貞(2009),〈審議民主與國民主權之合致或悖離?美國制憲經驗之分析〉,收於蕭高彥主編,《憲政基本價值》,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31-60。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陳永興,《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社;頁279-303。
張炎憲(2000),〈廖文毅、台灣共和國與島內活動〉,見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採訪記錄(2000),《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總論,頁1-18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頁233-278。
張茂桂(1997),〈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收於施正鋒總編輯,《族群政治與政策(教授論壇專刊4)》,台北:前衛,頁37-71。
張淑雅(1998),〈藍欽大使與一九五0年代的美國對華政策〉,《歐美研究》第二十八卷第一期;頁193-262。
張淑雅(1996),〈杜勒斯與對日媾和中的臺灣問題(1950-1952)〉,《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縣:國史館;頁1071-1094。
張嘉尹 (2006),〈臺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臺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三期,頁129-164。
張朋園 (2001),〈國民黨控制下的國會選舉(1947-194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頁145-195。
張燦鍙(1988),〈犧牲兩萬精英獲得一個結論〉,載劉重義、陳志清、李逢春、林泰源著,《風起雲湧(海外台灣獨立運動)(序二)》,台北:自由時代週刊;頁13-14。
黃自進(2006),〈戰後台灣主權爭議與「中日和平條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頁59-104。
黃昭元(1997),〈修憲界限理論之檢討〉,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台北:月旦;頁179-236。
黃昭元(2000),〈兩國論的憲法分析----憲法解釋的挑戰與突破〉,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頁1-37。
黃昭堂,(2005),〈日本的台獨運動〉,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51-58,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黃昭堂,(1994),〈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教授論壇專刊2)》;195-236;臺北:前衛。
黃紀男口述,(2000),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採訪記錄,<<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88-144;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陳三井(1986),〈中國國民黨民國三十九年之改造與台灣新政〉,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五冊)-----蔣中正先生與復興基地建設》,台北:編輯者出版;頁84-119。
陳芳明(1992),〈戰後初期台灣自治運動與二二八事件〉,陳永興,《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社;頁141-166。
陳芳明(1994)〈殖民地革命與台灣民族論----台灣共產黨的一九二八年綱領與一九三一年綱領〉,施正鋒主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頁287-320。
陳新民(1999),〈修憲之道〉,見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台北:元照。頁337-386。
陳荔彤(2002),〈臺灣已非中國的一部分〉,見氏著《台灣主體論》,台北:元照。頁5-38。
陳炳楠(2011a),〈海外台獨與我國憲政轉型期之制憲運動初探---以1980年代後期民間制憲運動為例〉,發表於台北市政治大學,2011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辛亥百年與兩岸政治發展」學術研討會。
陳炳楠(2011b),<台灣的認同變遷與憲政發展—以1980年代後期民間制憲運動為例>,發表於台中市東海大學,2011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百年中國---自由民主與兩岸和平之際遇》學術研討論。
陳炳楠(2010),〈台灣的認同變遷與民主鞏固:華人社會的新課題〉,陳銘煌等編輯,《「華語文教學科際整合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國立聯合大學華文系;頁9-42。
陳炳楠(1996),〈第二屆國民大會之研究:產生之背景及其職權行使情形〉,《聯合學報》,第十四期;頁1-32。
陳儀深(2010),〈臺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第十七卷第二期;頁131-169。
陳儀深(2005),〈台灣制憲運動的回顧〉,李登輝等《台灣新憲法:群策會「台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出版,頁96-115。
陳隆志(2008),〈台灣與聯合國〉,載陳隆志、陳文賢主編,《聯合國:體制、功能與發展》,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出版;頁485-517。
陳鴻瑜(2007),〈台灣法律地位之演變(1943-1955)〉,《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二期,頁47-138。
陳耀祥(2012),〈憲法的制定程序〉,許志雄、李明峻主編,《台灣制憲之路---邁向正常國家》,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頁165-185。
陳耀祥(2006),〈台灣政治運動中各憲法草案評析---以國家組織部分為觀察〉,台灣法學會主編,《主權、憲法與台灣的未來》,台北:台灣法學會出版,頁131-155。
曾建元、彭艾喬(2007),〈第七次修憲公投入憲對第二階段憲政改造途徑的影響〉,收於許志雄、蔡茂寅、周志宏主編,《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頁183-225。
曾茂德(2005),〈從闡釋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試窺廖文毅時代1950’s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1956年9月1日公佈於日本東京),收入張炎憲等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中心。
湯志傑 (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第12期,頁141-190。
葉淑貞(2007),〈從歷史角度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當代》,第二三八期,頁122-130。
葉俊榮(1997),〈消散中的「憲法時刻」〉,收於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台北:月旦,頁237-292。
葉俊榮(2006),〈從全球憲法變遷的趨勢看台灣憲政改造的定位〉收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葉俊榮等著,《憲改方向盤》,台北:五南,頁1-14。
傅正(2003),〈豈容「御用」大法官濫用解釋權?〉,薛化元等編,《「自由中國」選編---選集3:憲政問題》,台北縣:稻鄉,頁267-275。
傅琪貽(2002),〈中日和約簽訂後日本對台灣地位的看法〉,《近代中國》,第148期,頁73-81。
傅琪貽(2005),〈從開羅宣言與中日和約論台灣地位〉,《日本綜合情報》,第5期,頁125-131。
楊宗昌(2005),〈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美國本部的故事〉,載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中心出版;頁97-103。
董翔飛(1998),〈從修憲與釋憲看我國憲政體制之變遷與成長〉,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輯《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司法院;頁437-466。
廖文毅(1945),〈告我臺灣同胞〉,原載《前鋒》雜誌第一期,頁2-3。
廖達琪、簡赫琳、張慧芝(2008),〈台灣剛性憲法的迷思:源起、賡續暨其對憲改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卷,第三期,,頁357-395。
蔣永敬(2011),〈崩潰年代:1948〉,《國史館館刊》,第二十九期;頁83-130。
鄭欽仁(2009),〈論台獨〉,原載《財訊》,1995年3月號。後收入氏著《台灣國家論》,台北:前衛;頁73-183。
蔡政修(2006),〈從台灣的公投、新憲議題看美國小布希政府的兩岸政策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1期;頁107-136。
盧主義(2005),〈自由的號角----3F及UFI之起源〉,載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中心出版;頁73-96。
薛化元(2007),〈「一個中國」架構VS台灣民主化的歷史考察〉,《當代》,第二三五期,頁30-44。
薛化元(2004),〈長老教會與國家認同〉,收於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頁847-870。
蘇瑤崇(2008),〈「終戰」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三期;頁45-87。
蘇瑤崇(2007),〈二二八事件相關英日文資料介紹與問題研究〉,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北市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頁89-127。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頁21-46。
蕭高彥(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第一期,頁257-295。
蕭高彥(2007),〈台灣的憲法政治:過去、現在與未來〉,收入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文化,頁129-170。
蕭高彥(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在台灣:政治理論的反思〉,收入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頁131-175。
蕭阿勤(2007),〈威權統治下的國族認同:隱蔽與公開、連續與斷裂〉,《思想》,第4期,頁141-175。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第9期,頁1-58。
蕭阿勤(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95-250。
Rosenfeld, Michel(2008),〈憲法制定與修改的認同問題〉(The Problem of “Identity” in Constitution-Making and Constitutional Reform),葉俊榮、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造》,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頁37-57。
貳、英文文獻
Ackerman, Bruce(1991),《We the People:Foundation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ckerman, Bruce(1992),《The Future of Liberal Revolution》,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Ackerman, Bruce(1998),《We the People:Transforma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enedict(2006),《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 &New York:Verso。
Banting K G. and Richard Simeon(1985),《The politics of constitutional change in industrial nations》,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
Barnett, Anthony ;Caroline Ellis and Paul Hirst eds.(1993),《Debating the Constitution:New Perspectives on Constitutional Reform》,Cambridge:Polity Press.
Calhoun,Craig(1997),《Nationalis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heng and Haggard eds.(1992),《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Boulder;Lynne Reinner.
Dahl , R. A. (1998),《On Democrac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Gellner Ernest(2006),《Nations and Nationalism》(2nd e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Goldwin Robert A. and Art Kaufman eds.(1988),《Constitution makers on constitution making:the experience of eight nations》,Washington ,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Hung-Mao Tien(1996),<Elections and Taiwan’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n Hung-Mao Tien ed.,《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riding the third wave》,New York:M.E.Sharpe。
Hughes Christopher(1997),《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Huntington, Samuel P.(1991),《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untington, SamuelP.(1996),《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Y:Simon and Schuster,Inc。
Huntington Samuel P.(2004),《Who Are We?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New York、London、Toronto、Sydney:Simon & Schuster Paperbacks。
Kagan Richard C.(2007),《Taiwan;s Statesman:Lee Teng-Hui and democracy in Asia》,Annapolis,Maryland:Naval Institute Press。
Linz, Juan J.(1970),<An Authoritarian Regime:Spain>,Erik Allard and Stein Rokkan eds., 《Mass Politics: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Free Press。
Linz, Juan J.and Alfred Stepan.(1996),《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nn, Michael.(1988),《State, War and Capitalism: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Basil Blackwell Inc. Press。
O’Donnell, Guillermo A.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1986),《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ohn(1971),《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 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ohn(1993),《Political Liberali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D. (1991),《National Identity》,Reno. Las Vegas.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mith,C.E.(2004),〈The Bill of Rights after September 11th:Principles or Pragmatism?〉,《Duquesne Law Review》,Vol.42,No2;pp.259-291。
Sorensen,Georg.(1998),《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Processes and Prospects in Changing World》,Oxford:Westview Press.
Yun-han Chu and Tse-min Lin(1996),<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Taiwan:Cocial Cleavage,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the Emerging Party System>, Hung-Mao Tien ed.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riding the third wave》,New York:M.E.Sharpe。
Zoethout,Carla M.;Ger van der Tang;and Piet Akkermans eds.(1993),《Control in Constitutional Law》,Dordrecht/Boston/Lond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