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珍悅
論文名稱: 台北市士林地區居民對環境品質評價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朝恩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環境品質環境品質評價關聯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群落分析法
英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rrelation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地區近年來由於經濟快速成長,國民生活水準大幅提昇,都市居民比過去更加關心都市的環境品質。今日的都市環境系統已非以往單純的人文聚落;取而代之的是資訊互動、活動複雜和交易頻繁的經濟體系。由於都市環境包羅萬象,若僅就單一環境屬性加以評量,或只就大環境整體概述,實不能充分說明都市內各區的環境品質;而居民又是都市生活的主體,其對環境品質的感受與偏好,理應受到規劃者與決策者的重視。
    本研究乃以居民的評價與認知為出發點,進行台北市士林地區環境品質之探討。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與統計,配合環境品質認知意識的問卷調查,藉以分析及比較不同里區的環境問題,並獲得研究區居民對環境品質的評價與偏好,掌握其環境品質評價的影響原因與問題所在,最後探討都市生活中,環境問題的區域差異。
    在瞭解台北市士林地區地理環境基本特徵後,首先將居民對其居住地區的環境品質之認知,建立評價體系與評價模式,其模式係由多變量分析法中的關聯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群落分析法所構成。其次,透過問卷,分別對研究區內33個里區之居民進行滿意度的抽樣調查。之後,運用關聯分析法,藉以瞭解影響評價的要因與居民背景因素之關聯程度;運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出居民對環境品質認知的特性;最後運用群落分析法,歸納出居民對環境品質認知特性於空間分佈的類型。
    研究結果顯示,台北市士林地區近年來人口增加趨於飽和, 但人為活動頻繁,廢棄物大量增加,環境品質有微幅下降之現象。士林地區居民對其環境品質各變項之平均滿意度,以住戶內部環境品質之各要項評價較高,如採光、通風、飲用水品質等。而自然環境品質之各要項評價則較低,如空氣污染、河川污染、山坡地保育等。由因子分析法找出二個居民對環境品質認知特性的因子,最後依33個里評價之特性與分佈,以群落分析法處理,劃分為3個環境品質滿意度均質區。

    Recently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economy in Taiwan improves the living standard tremendously. The residents of the city care more about their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an before. Today the systems of our urban environments are not the same as the simple human settlement, instead they are the economic systems of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complicating activity and numerous business transaction. Since urban environments include everything, we cannot evaluate only one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or summarize only the whole environment. If we just do that, we cannot clearly describ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an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the city. Because the residents are the main part of city, the government and planners must value their feeling about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dents in Shihlin, Taipei. We investigated the recogni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from questionaire. At the same time, 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and statistics, w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Taipei administration units. With these in mind, we can recognize what the residents really care about, and what is wrong with their environment.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e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systems and mod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residents who live in Shihlin, Taipei. These evaluation modes were constituted of Variable Analysis, includ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n according to a sampling survey by questionaire, we can know people's satisfactory degree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33 basic administrations units within Shihlin District. First,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we can comprehend the effect of evaluative factor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of residents. Second, by Factor Analysis, it is hoped to find out how dwellers recogniz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Last, Cluster Analysis is used in order to get conclusion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weller when they recogniz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population increase is getting saturated in Shihlin, Taipei.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have caused a great deal of garbage which makes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 descend slight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verage satisfactory degrees are higher concern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inside house, for example, ambient light, ventilation, and water quality. On the contrary, satisfactory degrees are lower concerning, for example, air pollution, river pollution, slopeland conservation, etc. Finally, Factor Analysis help us find out two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residents’ recognition. Then, Cluster Analysis divides the thirty-three basic administrations units to three regions, with different satisfactory degrees about environmental quality.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5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9 第一節 環境品質的概念與內涵……9 第二節 環境指標的意義與應用……11 第三節 都市環境品質評價項目……17 第三章 士林地區地理環境基本特徵……22 第一節 士林地區之自然環境………22 第二節 士林地區之人文環境………34 第三節 士林地區之環境現狀………47 第四章 士林地區環境品質評價模式之建立……65 第一節 評價階層體系之建立………65 第二節 評價模式之建立……………66 第三節 多變量分析方法之應用……69 第五章 環境品質意識調查與評價價分析……76 第一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76 第二節 基本屬性資料分析…………77 第三節 環境品質屬性與個人屬性之關聯分析……94 第四節 環境品質認知特性之因子結構……………111 第五節 環境品質認知類型之群落分析……………11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7 參考書目…………………………………128 附 錄……………………………………132 附錄一:士林大事紀……………………132 附錄二:士林地區環境品質居民認知問卷調查表……134

    ◎ 中文參考文獻
    1.中央氣象局, 1993-1997,《中央氣象局年報 1993-1997》,中央氣象
    局 印。
    2.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 1980,《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政部營
    建署,四版
    3.王文中 , 1998,《Excel於資料分析與統計學上的應用》, 博碩文化
    股份有限公司。
    4.王華東 , 1991 ,《環境質量評價》,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5.王鑫 , 1991,《台灣的自然環境與資源(下)》,環境教育季刊
    (11),pp.21-32。
    6. 王鑫 , 1997,《陽明山國家公園地景據點登錄與管理計劃研究報
    告》,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
    學會辦理。
    7.王春洋 , 1993,《台北地景之旅》,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初版。
    8.中華學術院地學協會 , 1972,《陽明山新方志》,中華學術院地學協
    會。
    9.石再添、林朝棨、鄧國雄、黃朝恩等 , 1981,《臺北市發展史 (自
    然環境)》,臺北文獻委員會 編印。
    10.台北市政府環保局, 1997,《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八十五年年報》,台
    北市政府環保局編印。
    11.台北市政府環保局, 1998,《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八十六年年報》,台
    北市政府環保局編印。
    12.台北市主計處, 1997,《台北市統計要覽86》,台北市主計處編印。
    13.台北市主計處, 1998.06,《台北市重要統計速報 第210期》, 台北
    市主計處編印。
    14.台北市士林區公所, 1998,《中華民國86年區務統計要覽》, 台北
    市士林區公所 編印。
    15.台北市士林區公所, 1996,《中華民國84年區務統計要覽》,台北
    市士林區公所 編印。
    16.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 1987,《台北市志》,卷二自然志 地理篇,台
    北市文獻委員會 印。
    17.台北市都市發展局, 1997,《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報(86)》,台北市
    都市發展局 編印。
    18.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 1991,《說我故鄉》,台北市政府。
    19.行政院環保署 , 199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監測報告(84
    年年報)》,行政院環保署。
    2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8,《環境永續:環境涵容能力與永續
    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中興大學。
    21.金鑒明、周富祥 , 1990,《環境科學概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
    22.周世明等 , 1991,《臺北市區里界說》,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編印。
    23.施百鍊 , 1988,《士林鄉土教材專輯》,台北市:士林國小。
    24.孫岩章 , 1987,《環境品質的範疇》,工程月刊,第60期,第2-17
    頁。
    25.徐春雄 , 1978,《士林今昔》,台北文獻,第四十五、四十六期合
    刊。
    26.洪英聖 , 1995,《情歸故鄉:台灣地名探索》,台北市:時報文
    化,初版。
    27.張石角 , 1992,《都會區背景自然環境指標及其評估系統之研
    究》,台大地理系,NSC80-0421-P002-03Z。
    28.康世芳 , 1992,《都會區環境品質指標系統規劃之研究》,淡江大
    學水環所,NSC80-0421-P-032-01-Z。
    29.胡志平 , 1988,《台北市生活環境品質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國
    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0.國立台灣藝術學院藝術學系, 1995,《士林之美》,國立台灣藝術學
    院。
    31.邢俊章 , 1979,《台灣的溫泉》,台北市:戶外生活雜誌,初版。
    32.張建邦 , 1997,《多變量分析》,台北市:三民書局,初版。
    33.梁蘄善 , 1991,《地理學計量分析》,台北市:文化大學,再版。
    34.曾國雄 , 1985,《多變量解析與其應用》,台北市:華泰書局印
    行。
    35.曾國雄、鄧振源 , 1986,《多變量分析—理論應用篇》,台北:松
    崗電腦圖書有限公司。
    36.曾國雄、曹勝雄、廖耀東 , 1992 ,《台北都會區土地使用形態與環
    境品質之研究》,都市與計劃,第十九卷,第一期,第33-52頁。
    37.曾國雄 , 1992,《都會區環境品質及其改善策略之研究—多評準決
    策之應用》,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NSC80-0421-H009-08Z。
    38.曾國雄 , 1993,《都會區環境品質改善策略多評準決策模式--資源
    合理分配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NSC81-0421-
    H009-505Z。
    39.曾國雄、顏永坤、陳君杰 , 1993,《都市環境特性與評估之比較研
    究--以台北都會區、東京都與漢城市為對象區域》,都市與計劃,第
    二十卷,第三期,第263-278頁。
    40.曾國雄 , 1994,《都會區環境品質改善策略多評準決策模式之研究
    〈Ⅲ〉--台北都會區生活環境品質與認知特性關聯之研究》,國立交
    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NSC82-0421-P009-003Z。
    41.曾國雄、陳君杰、林宗智 , 1995,《台北市都市計畫公園綠地設置
    標準之研究》,都市與計劃,第二十二卷,第二期,第93-107頁。
    42.黃朝恩 , 1993,《「永續發展」概念的教材設計》,環境教育第18
    期,pp.21-32。
    43.黃朝恩 , 1995,《動態環境資訊及其評價系統之研究》,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1-0202-M-003-512。
    44.黃朝恩 , 1995,《環境問題及永續發展的全球尺度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第24期,pp.119-170。
    45.黃朝恩 , 1997,《「永續發展」的理論與實際》,人文社會學科教
    學通訊第20卷,第6期,42號,pp.62-78。
    46.黃書禮 , 1992,《都會區生態經濟系統與環境品質之研究》,中興
    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NSC80-0421-P005A-02Z。
    47.黃書禮 , 1996,《台北市都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
    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48.黃明智 , 1994,《台北都會區生活環境品質與認知特性之關係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論。
    49.黃鑑水 , 1988,《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50.黃俊英 , 1995,《多變量分析》,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51.游靜秋 , 1997,《台灣地區環境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台灣大學
    環工所碩論。
    52.游靜秋、於幼華 , 1998,《永續發展導向下理想指標的定位—建立
    台灣地區綜合性環境指數之初探》, 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
    及社會科學。
    53.莊展鵬 , 1991,《台北地質之旅》,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初版。
    54.莊永明 , 1991,《台北老街》,台北市:時報文化,初版。
    55.廖耀東 , 1992,《台北都會區環境品質及其改善策略之研究》,中
    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56.趙莒玲 , 1993,《台北城的故事》,台北市政府新聞局處,初版。
    57.陳漢光 , 1978,《台北市士林區建置沿革》,台北文獻,第四十三
    期。
    58.潘文富 , 1997 ,《多變量分析在流域特性研究上之應用—以台灣東
    部流域為例》,花蓮師院學報第七期,pp.395-426。
    59.鄭春發 , 1996,《容受力與都市永續性發展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
    作個案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60.羅積玉 , 1990,《多元統計分析》,科技圖書,台北市。

    ◎ 日文參考文獻
    61.內藤正明, 1992,《環境品質指標專題演講講義》,國科會環保署主
    辦。
    62.藤中正明、森田恆幸, 1995,《「環境指標」 展開》,日本計畫行
    政學會。
    ◎ 英文參考文獻
    63.Andrew Blowers, 1993, " Planning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ssociation, London.
    64.Coppock, J.T. and Wilson, C.B., 1974, " Environment Quality
    ",Scottish Academic Press, Edinburgh and London.
    65.European Statistical Office (Eurostat), 1996, "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nd Green Accouting ", June.
    66.Inhaber, H., 1974, " Environmental Quality: Outline for a
    National Index for Canada ", Science, 186(29): 798-805, Nov.
    67.John, Y.P., 1975, " Data Requirment for a Quality Growth
    Policy ", i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The Quality
    of Life Concept, pp. 46 - 59.
    68.Keeney, R., Raiffa, H., 1976, " Decision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Preference and Value Tradeoffs ",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69.Kuik, Onno and Verbruggen, Harman, ed., 1991, " In Search of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 Dordrecht ;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70.MacCrimmon, K., 1969, " Improving the system Desig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by the use of Trade-off Information: An
    Application to Northeast Corridor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
    RM-5877-DOT, The Rand Corpporation, Santa Cal.
    71.Ott, Wayne R., 1978, " Environmental Indices: Theory and
    Practice ", Ann Arbor, Mich.: Ann Arbor Sciences.
    72.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1994, "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ECD Core Set ".
    73.OECD, 1990, " Environmental Policices for Cities in the
    1990's ", OECD.
    74.Parker, Jonathan D. E., 1991, "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and
    Environmental Indices ", dissertation of Ph. D.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75.Roubens, M., Vincke, Ph., 1985, " Preference Modelling ",
    Springer - Verlag, New York.
    76.Saaty, T.L., 1988, "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 in a Complex World
    ", RWS Publications, Pittsburgh.
    77.Thomas, Willian A., ed., 1972, "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New York: Plenum Press.
    78.Zagorin, A., 1995, " Real Wealth of Nations ", Time, October
    2 , p.29.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