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玉慧
Huang Yuhui
論文名稱: 越界:馬華文學中的郁達夫與黃錦樹
Beyond the Boundary:Yu Da-fu and Ng Kim-chew in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指導教授: 吳龍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馬華文學黃錦樹郁達夫後殖民中國性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Ng Kim-chew, Yu Da-fu, Post-colonialism, Chinese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4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對馬華文學受困於實證疆界的思考。中國南來文人的離境催生了馬華文學,卻也把富含中華特性的意識形態、文學建制,甚至國族想像,都移植到南洋。另一方面,馬來西亞獨立後,馬來族優先式的政治結構以及國家文學機制也壓迫著馬華文學,使在台馬華文學成為境外最大詮釋社群。馬華文學在這兩種類似東方主義的夾擊中,如何不受限於有形無形的疆界,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南來文人郁達夫和在台馬華作家黃錦樹是兩個明顯越界的例子。1938年,郁達夫到了南洋,期間提出過「大作家」之議,並且於星、馬、印諸國都未獨立前在南洋失蹤,使他的屍骸產生詮釋馬華詩學的可能性;至於黃錦樹,他在台灣書寫以馬來西亞為背景的故事,也使他落入台馬本土論述的意識夾縫中。他們兩人「越界」的身分與文本蘊藏一種歧異性,指向馬華文學「離散與流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以國籍為認可機制的僵硬文學史建制。
    本論文將從「少數文學」、「眾聲喧嘩」、「精神詩學」、「重寫馬華文學史」等面向,揭示不同世代的兩人在精神面向的相似,並以黃錦樹對郁達夫的符號建構,探討有別於生物史觀之馬華詩學,提示馬華文學史超越源初本體論,國家本位的大歷史主義的可能性。

    This is a boundary-crossing study of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Literati from China catalyzed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while bringing in Chineseness which affected ideology, literature, history and even nation imaginary.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Malaysia, Malayness became a kind of oppression.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was transferred to Taiwan and turned Taiwan into the biggest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community outside Malaysia. Under the grid of filtering both Chineseness and Malayness, how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can achieve individuality has always been a tough issue.
    Yu Da-fu, the literates from China and Ng Kim-chew, who spent more than two decades in Taiwan are the good approaches to this topic. When Yu was in Southeast Asia, he raised the “Master” issue but then disappeared there before independence of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This facilitates a possibility of poetics. Ng who writes about Malaysia in Taiwan has a similar situation as he is considered an outsider for the geographical determinism. Their boundary-crossing is rich in equivocal meanings and leads to the Diaspora of Chinese Malaysia Literatur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at focus respectively on the search for minor literature, raznorechie, poetics and rewriting literature history. With the study of Yu and Ng, we can find their similarity. Ng uses Yu as a symbol in his structure of text and finally makes it possible to rewrite a literary history in a philosophy wa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1 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二、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2 三、 研究成果與研究價值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一、 馬華文學與南洋論述 4 二、 郁達夫與黃錦樹 6 三、 文化與批評理論 12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中國文學與馬華文學 19 第一節 中國現代文學 19 一、 現代話語的曙光 19 二、 文學的國家話語 23 第二節 馬華現代文學 27 一、 中國南來文人的影響 27 二、 旅台馬華作家的影響 29 第三節 後遺效應 34 一、 中國魂在南方 34 二、 此時此地仍是彼時彼地 38 第四節 兩個現象 42 一、 郁達夫現象 42 二、 黃錦樹現象 44 第三章 拆解異聲 49 第一節 文本中的歷史 49 一、 政治寓言與身體政治 49 二、文學的社會學論文 53 第二節 對話中的喧聲 57 一、 性慾與膠林中的異質性 57 二、 挑戰獨白的多重話語 65 第三節 離心中的辯證 73 一、 卑賤書寫中的自我反照 73 二、 零餘者與壞孩子的行旅 78 第四章 書寫與交涉 85 第一節 家國之外的作家路 85 一、 郁達夫的日本經驗與南洋經驗 85 二、 黃錦樹的台灣經驗 90 第二節 中國情意結 96 一、 「文本交易」與舊題新寫 96 二、 〈幾個問題〉與「破中文」 100 第三節 精神的詩學 108 一、 書寫的意義 108 二、 真理而非真相的追尋 113 第五章 重寫中的馬華文學史 119 第一節 離境的馬華文學 119 一、 史前史後的另類租借 119 二、 不同山谷裡的蝸牛 122 第二節 當代版馬華文藝獨特性 126 一、 處在馬來特性與中華特性下 126 二、 「大作家」與父親 129 第三節 黃錦樹的郁達夫加工業 133 一、未來的人民:黃錦樹 133 二、符號:郁達夫 135 第六章 結論:抵達與未抵達的 139 參考文獻 143

    一、作家文本
    郁達夫,《郁達夫全集》(台南:北一,1971)。
    郁達夫,《微雪的早晨》(台北:大昇,1977)。
    郁達夫著,秦賢次編,《郁達夫南洋隨筆》(台北:洪範,1985)。
    郁達夫著,高雲選編,《自敘小說》(上海:上海文藝,1996)。
    郁達夫,《歸航》(北京:海南,1997)。
    郁達夫,《沈淪》(台北:花田文化,2000)。
    郁風編,《郁達夫海外文集》(北京:新知三聯,1990)。
    陳子善,王自立編,《賣文買書—郁達夫和書》(北京:三聯,1995)。
    陳信元編選,《水漾春愁:郁達夫散文精選》(台北:蓬萊,1981)。
    黃錦樹,《夢與豬與黎明》(台北:九歌,1994)。
    黃錦樹,《烏暗瞑》(台北:九歌,1997)。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主編,《一水天涯 : 馬華當代小說選》(台北:九歌,1998)。
    黃錦樹,《由島至島—刻背》(台北:麥田,2001)。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年)。
    黃錦樹,《土與火》(台北:麥田,2005)。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焚燒》(台北:麥田,2007)。
    黃錦樹,《死在南方》(濟南:山東文藝,2007)。
    黃錦樹,〈華文的遭遇〉,《聯合文學》1993年11月,第109期,頁74-75。
    黃錦樹,〈浮雲隘口〉,《中外文學》1999年5月,第12期,頁147-164。
    黃錦樹,〈反思「南洋論述」:華馬文學、複系統與人類學視域〉,《中外文學》2000年9月,第4期,頁37-57。
    黃錦樹,〈郁達夫.陳馬六甲隨想〉,《中外文學》2000年9月,第4期,頁197-199。
    黃錦樹,〈沒有家園〉,《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年9月,第12期,頁158-162。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國家)民族主義:論馬華文學的創傷現代性〉,《中外文學》2006年1月,第8期,頁175-190。
    黃錦樹,〈Negaraku:旅台、馬共與盆栽境遇〉《文化研究》2008年12月,第7期,頁75-104。
    黃錦樹,〈神的屍骸—論駱以軍的傷害美學〉,《中外文學》2009年12月,第4期,頁19-39。
    黃錦樹,〈「馬華文學」全稱之商榷〉—初論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學」與「華
    文文學」〉《星洲日報‧文藝春秋》1991年1月19日。
    黃錦樹,〈馬華文學「經典缺席」〉《星洲日報‧星雲》1992年5月28日。
    黃錦樹,〈境外馬華文學論述〉,《南洋商報》2003年5月2日。
    黃錦樹,〈文學因緣-長期讀書〉,《南洋商報》2003年5月31日。
    黃錦樹,〈幸福,或稍微少一點的幸福〉,《南洋商報》2003年9月30日。
    黃錦樹,(郁達夫的骸骨加工業),《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008年4月6日。
    黃錦樹,《章太炎語言之學的知識(精神)譜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黃錦樹,《近代國學之起源(1891-1921)-相關個案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

    二、專書
    Cohen, Robin (1997)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
    Klee, Paul (1966) On modern art. Trans. by Paul Findlay. London : Faber.
    Lee, Leo Ou-fan (1987)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Bloomington: Indiana UP.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1994)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Patrick Williams & Laura Chrisman, ed.,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Wang, Ban (1997) 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美]J‧希利斯‧米勒著,王宏圖譯,《小說與重複—七部英國小說》(天津:天津人民,2007)。
    [加]琳達‧哈琴著,李楊、李鋒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
    [匈]盧卡契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1997)。
    [法]吉爾‧德勒茲著,姜宇輝譯,《普魯斯特與符號》(上海:上海世紀,2008)。
    [法]安托南‧阿爾托著,桂裕芳譯,《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北京:中國戲劇,2006)。
    [法]米歇爾‧傅柯著,洪維信譯,《外邊思維》(台北:行人,2006)。
    [法]米歇爾‧福柯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三聯,2007)。
    [法]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北京:三聯,2007)。
    [法]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2007)。
    [法]雅克‧德里達著,何一譯,《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
    [法]德希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2004)。
    [英]霍爾,陳光興著,唐維敏譯,《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台北:元尊文化,1998)。
    [美]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2008)。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王逢振、王麗雅譯,《單一的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
    [美]克利弗德‧紀爾滋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2007)。
    [美]班乃迪克‧安德森著,吳睿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美]愛德華‧薩依德著,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苑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7)。
    [美]愛德華‧薩義德著,李自修譯,《世界‧文本‧批評家》(北京:三聯,2009)。
    [美]索雅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2004)。
    [美]詹明信著,張京媛譯,《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1994〉。
    [美]雷諾‧博格著,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2006)。
    [美]蘇珊‧桑塔格著,艾紅華、毛建雄譯,《論攝影》(長沙:湖南美術,2004)。
    [美]蘇珊‧桑塔格著,姚君偉譯,《在土星的標志下》(上海:譯文,2006)。
    [馬]陳平,伊恩沃德,諾瑪米拉佛洛爾著,方山等譯,《我方的歷史》(新加坡:Media Masters Pte Ltd., 2004)。
    [挪]諾伯‧舒茲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1997)。
    [德]海德格,〈語言的本質〉,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1996)。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Ⅱ: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2007)。
    [德]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三聯,2008)。
    大江健三郎著,王成譯,《小說的方法》(台北:麥田,2008)。
    方修,《新馬文學史論集》(新加坡:文學書屋,1986)。
    方修,《馬華新文學及其歷史輪廓》(新加坡:萬里文化,1974)。
    王列耀,《隔海之望:東南亞華人文學中的「望」與「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王潤華,《郁達夫卷》(台北:遠景,1984)。
    王潤華,《華文後殖民文學—中國、東南亞的個案研究》(上海:學林,2001)。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O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北京:三聯,1998)。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2003)。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4)。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2005)。
    毛信德,《郁達夫與勞倫斯比較研究》(浙江:浙江大學,2001)。
    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生智文化,2005)。
    江洺輝編,《馬華文學的新解讀: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1999)。
    朱崇科,《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台北:唐山,2004)。
    何啟良,《文化馬華:繼承與批判》(吉隆坡:十方,1999)。
    何國忠編,《百年回眸:馬華社會與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5)。
    宋劍華,《現象的組合—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另一種解讀方式》(長沙:岳麓書社,2008)。
    吳耀宗編,《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2003東南亞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3)
    李亦園,《一個移植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正中,1985)。
    李冰人、謝雲聲編,《郁達夫紀念集》(新加坡:熱帶,1958)。
    李恩涵,《日本軍戰爭暴行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1994)。
    李杭春、陳建新、陳力君主編,《中外郁達夫研究文選》(浙江:浙江大學,2006)。
    李陀編選,《昨天的故事:關於重寫文學史》,(香港:牛津大學,2006)。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1996)。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2002) 。
    林水檺,《馬中文教與思想抉論》(吉隆坡:藝青,1998)。
    林明昌,周煌華主編,《視野的互涉:世界華文文學論文集》(台北:唐山,2007)。
    林萬菁,《中國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響(1927-1948)》(新加坡:萬里書局,1994)。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台北:里仁書局,1982)。
    孟祥才,《梁啟超傳(學術篇)》(台北:風雲時代,1990)。
    胡愈之,沈茲九,《流亡在赤道線上》(北京:三聯,1985)。
    柯思仁,陳樂,《文學批評關鍵詞》(新加坡:八方文化,2008)。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2001)。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4)。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
    陳大為、鍾怡雯、胡金倫主編,《馬華文學讀本Ⅱ:赤道回聲》(台北:萬卷樓,2004)。
    陳大為,《思考的圓周率:馬華文學的板塊與書寫空間》(馬來西亞:大將,2006)。
    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香港:三聯,200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福亮,《風雨茅廬:郁達夫大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2007)
    郭文友,《千秋飲恨:郁達夫年譜長編》(成都:四川人民,1996)。
    張永修、張光達、林春美編,《辣味馬華文學》(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2002)。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2003)。
    張錦忠,《關於馬華文學》(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09)。
    張錦忠編,《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埔里:暨南國際大學東南雅研究中心,2004)。
    張錦忠、黃錦樹主編,《別再提起:馬華當代小說選(1997-2003)》(台北:麥田,2004)。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7)。
    許文榮主編,《回首八十載:九九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馬來西亞:南方學院,2001)。
    許文榮,《南方喧嘩:馬華文學的政治抵抗詩學》(新加坡:八方文化,2004)。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2000)。
    崔貴強,《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廈門:廈門大學,1989)。
    莊國土,《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社會地位的變化》(廈門:廈門大學:2003)。
    曾少聰,《漂泊與根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大學,2003)。
    溫瑞安,《回首暮雲遠》(台北:四季,1977)。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編,《馬華當代文學選》(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1985)。
    楊松年,《新馬華文現代文學史初編》(新加坡:BPL教育,2000)。
    楊松年,《戰前新馬文學本地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新加坡:新加坡國大中文系,八方文化,2001)。
    楊松年,《百年回眸:馬華文化與教育》。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上海:三聯,2007)。
    楊進發,《陳嘉庚—華僑傳奇人物》(新加坡:八方文化,1990)。
    鈴木正夫,《蘇門答臘的郁達夫》(上海:遠東,2004)。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3)。
    蔡震,《郭沫若與郁達夫比較論》(陝西:陝西師範大學,1988)。
    潘婉明,《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見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集體回憶》(台北:海華文教基金會,2005)。
    魯迅,《吶喊》(台北:風雲時代,1989)。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湖北:長江文藝,2008)。
    劉子政,《黃乃裳與新福州》(新加坡:南洋學會,1979)。
    劉心皇,《郁達夫與王映霞》(台北:喜美,1980)。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
    羅以民,《天涯孤舟—郁達夫傳》(杭州:杭州,2005)。
    顏清煌,《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1991)。

    三、期刊
    〈李永平答編者五問〉,《文訊》1987年,第29期,頁125。
    余愚,〈和歷史對話—一份閱讀報告:試析黃錦樹小說的時間結構〉,《華文文學》2004年6月,第65期,頁35-41。
    朱立立,〈後殖民論述與去中國性—以東南亞華文文學為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4年6月,第6期,頁55-57。
    沈松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7年12月,第28期,頁1-77。
    李杭春,梁譯心,〈海外郁達夫研究漫評〉《浙江大學學報》2007年9月,第5期,頁169-176。
    林建國,〈方修論〉,《中外文學》2000年9月,第4期,頁65-98。
    林寶元譯,〈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I)〉,《電影欣賞》1990年3月,第44期,頁8-17。
    胡金倫,〈異域的聲音:與王德威教授談馬華文學〉,《中外文學》2000年9月,第4期,頁12-19。
    秦艷華,〈《死在南方》與被遮蔽的鄉愁〉,《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10月,第10期,頁119-122。
    陳長房,〈異域成長的焦慮和昇華—評《貘》〉,《幼獅文藝》1996年,第510期,頁25-26。
    陳瑞獻,〈答客問〉,《蕉風》1971年,第225期,頁9-10。
    張貴興,〈再見普羅米修斯—評黃錦樹《烏暗暝》〉,《聯合文學》1997年5月,第151期,頁164。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2004年12月,第7期,頁153-166。
    張錦忠,〈黃錦樹的離散雙鄉〉,《誠品好讀》2005年6月,第55期,頁99。
    張錦忠,〈亞裔美籍作家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專訪:在秋蟬聲中談詩〉,《聯合文學》2009年3月,第293期,頁62-67。
    張琴鳳,〈淺論馬華作家黃錦樹小說的敘事型態〉,《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5月,第5期,頁54-56。
    高嘉謙,〈歷史與敘事:論黃錦樹的寓言書寫〉,《中國現代文學》2006年6月,第9期,頁143-164。
    許文榮,〈文學雜交:中國性、本土性、現代性的三角關係—論現代馬華小說的文體形式〉,《中國現代文學季刊》2005年12月,第8期,頁101-136。
    曹惠民,〈從傳說到想像—郁達夫「失蹤」之謎三種解讀之評議〉,《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10月,第5期,頁86-88。
    莊華興,〈描述、想像與翻譯主體性:馬華文學理論批評案例〉,《中外文學》2006年3月,第10期,頁43-60。
    昆南,〈夢與證物—代創刊詞〉,《好望角》1963年3月,第1期,頁1。
    黃萬華,〈黃錦樹的小說敘事:青春原欲,文化招魂,政治狂想〉,《晉陽學刊》2007年,第2期,頁115-118。
    楊照,〈神話的文學·文學的神話〉,《聯合文學》1994年5月,第115期,頁99-104。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現代亞洲民眾交流的境界與印尼/馬來/馬華文學的周邊〉,《中外文學》2000年9月,第4期,頁155-196。
    趙健紅,〈賽義德的「理論旅行與越界說」探討〉,《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第1期,頁20-25。
    廖炳惠,〈何謂現代主義?〉,《聯合文學》1993年10月,第108期,頁154-158。
    鄭明俐,〈評〈M的失蹤〉〉,《幼獅文藝》1990年11月,第443期,頁24-25。
    劉小新,〈「黃錦樹現象」 與當代馬華文學思潮的嬗變〉,《華僑大學學報》2000年12月,第4期,頁58-63。
    劉小新,〈論馬華作家黃錦樹的小說創作〉,《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1月,第1期,頁40-43。
    劉小新,〈論黃錦樹的意義與局限〉,《人文雜誌》2002年1月,頁91-100。
    劉小新,〈從方修到林建國:馬華文學史的幾種讀法〉,《華文文學》,2002年1月,第48期,頁49-54。
    劉小新,〈馬華旅台文學現象論〉,《江蘇大學學報》2002年6月,第2期,頁72-78。
    劉小新,〈當代馬華文學思潮與「承認的政治」〉,《華僑大學學報》,2007年4月,第4期,頁91-97。
    劉宏,〈跨國華人:實證分析與理論思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2年6月,第71期,頁120-131。

    四、報紙
    王德威,〈新世代小說家發聲實驗〉,《聯合報》1997年8月18日。
    朱恩伶,〈黃錦樹摹寫「記憶的政治」〉,《中國時報‧開卷》1994年7月7日。
    張光達,〈馬華旅台文學的意義〉,《南洋商報‧南洋文藝》2002年11月2日。
    張光達,〈複系統與重寫馬華文學史,以及閱讀張錦忠〉,《南洋商報‧南洋文藝》2003年5月2日。
    張貴興,〈離開中國的慢船〉,《中央日報》2001年12月10日。
    張錦忠,〈烏暗暝〉,《中國時報》1997年3月13日。
    張錦忠,〈謔近於虐—評黃錦樹《刻背》〉,《聯合報》2001年12月10日。
    梅家玲,〈內在流離的書寫政治—評《烏暗瞑》〉,《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3月3日。
    彭瑞金,〈失「膠」的馬華文學?〉,《中國時報》1994年7月7日。
    楊照,〈文學史的附魔紀錄:評黃錦樹短篇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中時晚報》1994年9月11日。
    黎紫書整理,〈黃錦樹談寫作/努力把作品寫好〉,《星洲日報》2005年11月6日。
    〈大學任教被降為外勞,馬學者在台受歧視〉,《星洲日報》2004年5月3日。
    〈90年代馬華文學論爭始末〉,《星洲日報》2008年4月21日。
    〈在毛髮上刻字—黃錦樹、吳龍川對談(下)〉,《星洲日報》2008年5月26日。

    五、單篇論文
    朱浤源,〈大馬留台學生認同心態的轉變:1952~2005──《大馬青年》內容分析〉,台北: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11月23日。
    高嘉謙,〈現代性的骸骨:馬華文學、黃錦樹與郁達夫魅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與記憶』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7年1月4-6日。
    高嘉謙,〈黃錦樹、郁達夫與馬華流亡詩學〉,國立中山大學「離散與亞洲小說研討會」(“Colloquium on Diaspora and Asian Fiction” ),2008年1月14日。
    高嘉謙,〈尋找「馬華」:黃錦樹的馬華小說/論述與文學史視域〉,第三屆【人文典範的探尋】學術研討會」, 2009年5月16日。
    高麗珍、蔡宜珊,〈從黃錦樹〈第四人稱〉窺探大馬離散華人的異質地景〉,台師大第十一屆台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7年10月28日。

    六、學位論文
    林開忠,《從國家理論的立場論—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運動中「傳統中華文化」之創造》(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洪王俞萍,《文化身分的追尋及其形構—駱以軍與黃錦樹小說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高彩雯,《郁達夫小說中的「自我形象」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陳芳莉,《在台馬華文學中的原鄉再現——以黃錦樹、鍾怡雯、陳大為為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蕭秀雁,《閱讀馬華──黃錦樹的小說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七、網頁
    〈林玉玲〉。城邦讀書花園。2009.05.09〈http://www.cite.com.tw/authors_search.php?authors_id=4548〉
    〈黃錦樹〉。城邦讀書花園。2009.02.16〈http://www.cite.com.tw/authors_search.php?authors_id=5723〉
    〈黃錦樹〉。暨南大學。2009.02.16
    〈http://www.cll.ncnu.edu.tw/teachers/writing7.htm#黃錦樹老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