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坤山
Kinnie K. S. Lee
論文名稱: 探討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關係―以西門町為例
The Study of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nge — Use Ximenting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郭禎祥
Kuo, Chen-Hs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西門町文化環境社會變遷全球化本土化消費地景次文化
英文關鍵詞: Ximenting, culture environment, social change,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consumption, landscape, sub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3下載:1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西門町」原是日治時期舊街名。歷經百年的時空轉化,在政治、經濟、人口、家庭、教育、交通、文化、全球化等社會變遷因素的影響下,西門町的文化環境,從清末「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和城內)之間的自然荒原墳地,經過日本殖民政府的空間改造(艋舺窪地填土計畫及市區改正)而成為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及至光復後和中華商場連結以及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而將西門町推展至鼎盛的消費社會。
    九十年代,台北商圈東移和拆除中華商場而進入衰退期。1999年底捷運西門站開始營運,大量人潮湧現,地方社群合力推動商圈復甦和地方政府的介入規劃,在原有棋盤式街道的基礎上,設置「行人徒步區」,使西門町擁有消費「東京淺草區」的空間想像,開始邁入以青少年為主的流行商品文化的消費空間。
    本研究首先回顧現有的文獻,界定「文化環境」的意涵與案例研究的省思,探討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國家政策,進而探討青少年次文化與流行文化。
    其次,分析跨越百年時空的西門町,在清末、日治時期、光復後的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相互作用下,如何將其推展至戰後鼎盛的消費社會。
    最後,進行西門町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的現況檢視,提出對西門町文化環境有關的自然、人文、文化與社會面向的關懷,並進一步探討西門町的流行文化空間與消費社會景觀,以及在社會變遷與文化環境的相互作用下,青少年流行商品文化的消費景觀,如何變成西門町獨特的空間地景。
    從以上逐步推展的局部研究,獲致研究的成果:(1)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是相互作用的,社會變遷會賦予西門町不同時期的空間意涵,而文化環境的活化與轉化也會影響到社會變遷。(2)西門町的文化環境在社會變遷的催化下,從清末三市街的折衝空間,經過日治時期文化環境的營造而成為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至光復後,因政治與經濟變遷而形成消費社會。(3)西門町的空間文化,呈現以「青少年次文化」為主的流行文化消費空間,其中包括:身體和性的流行文化、大眾傳播媒體的娛樂化、自我身體認同的紋身美學和整型美學、街頭塗鴉文化的異國風情消費、歐美日韓電影文化殖民的空間消費等。(4)青少年對於西門町的空間消費,除了經由流行商品消費以滿足「符號消費」和「階級消費」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將西門町當成嘉年華會場和消磨青春歲月的走街秀場,使西門町建構成消費台北城市的空間地景。(5)西門町空間的消費文化,除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消費景觀外,還包括:家庭親情社會儀式的實踐空間、老年社群的消費文化空間以及傳統漢人社群的廟會文化空間等的多元文化景觀。

    關鍵字:西門町、文化環境、社會變遷、全球化、本土化、消費、地景、次文化

    Abstract

    Ximenting used to be a street name during the Japan colonization. After a century change, it was influen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population, family, education, transportation,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e environment at Ximenting has been shifted from Xanshijie (containing Moungar, Dadaochen and inner city areas), a natural wilderness graveyard in late Ching dynasty to a culture colonization and entertainment consuming area by a colonial Japanese reconstruction plan (containing earth fill plan of Moungar marsh and urban district renewal). Finally, by merging Chunghua Mart and accompanying a thriving development of movie industry, Ximenting was promoted as a most prosperous consuming area after Taiwan restoration.
    During 90's, Ximenting became less prosperous when Taipei commercial area is gradually moving eastward and Chunghua Mart was torn down. Ximen Station of 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is inaugurated to run in the year end of 1999 and thus it has attracted a large population. A rejuvenation project by local community as well as a construction plan by city government was implemented just at its original checkered road and street basis. Meanwhile, a Pedestrian District was set up and upgraded Ximenting a spatial image of Asakusa, Tokyo. Then it was shaped as a fashion commercial area dedicated to young people.
    At first, this thesis will review the current available documents in order to define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case reflection, to analyze social change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in Taiwan, and furthermore, to study the juvenile subculture and fashion culture.
    Then, it will continue to analyze Ximenting evolution in the past century. The interaction factors of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Japan colonization and Taiwan restoration have led to the most prosperous consuming society for the time being.
    At last, an evaluation to the current Ximenting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nge will be proceeded and, consequently, and a concern will be brought about toward its nature, human, culture and society orientation. Moreover, a further study will lead to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social change and culture environment. The consuming spectacle for the juvenile fashion culture made Ximenting to become a unique landscape.
    In conclusion, the thesi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above different gradual studies will bring about: (1)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nge will influence each other. Social change will endow a space conception during the different times. Rejuve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environment will influence social change, too. (2) Catalyzed by its social change, Ximenting cultur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current consuming space from Xanshijie transforming space in late Ching dynasty, and, subsequently, a colonial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consuming area constructed by the established Japanese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the new consuming society being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changed after Taiwan restoration. (3) Ximenting space culture mostly appears to be a fashionable "Juvenile Subculture" consuming space, including: sex and body fashion, mass media for entertainment, body tattoo and orthopedic aesthetics, street brushing and exotic consumption, and a colonial culture space consuming for Europe, America, Japan and Korea movies. (4) In view of Ximenting space consuming, young people satisfy themselves by symbol consuming and class consuming through popular goods, meanwhile, they will particularly take Ximenting as a Carnival site and a street show to spend their young life. Thus Ximenting was constructed as a landscape for the consumption of Taipei city. (5) The consumer culture at Ximenting space will contain not only a consuming spectacle for the juvenile fashion culture, but also a fulfilling space for family intimacy and social etiquette, a consuming culture space for the old people as well as a traditional temple culture space for Han people so as to present a multi-culture spectacle.

    Keywords: Ximenting, culture environment, social change,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consumption, landscape, subcultur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2 第二節 研究範圍---------------------------------------3-4 第二章 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關係 第一節 研究方法--------------------------------------5-19 第二節 文化環境的意涵界定與案例研究之省思---------------20-31 第三節 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國家政策------------------------32-45 第四節 青少年次文化與流行文化-------------------------46-57 第三章 西門町的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歷史演繹 第一節 清末時期:艋舺、大稻埕和城內的折衝空間------------58-62 第二節 日治時期: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63-70 第三節 光復後:西門町消費社會之形成--------------------71-80 第四章 西門町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景觀 第一節 西門町的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現況檢視-------------81-96 第二節 流行文化空間與消費社會的文化景觀----------------97-117 第三節 青少年與流行文化:西門町空間地景的形塑----------118-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1-134 第二節 建議----------------------------------------135-137 參考文獻--------------------------------------------138-143

    參考文獻

    專書
    Barrett, Richard E.(1989),"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an in Taiwan" in H. H. Hsiao et. al. eds. Taiwan: A Newly Industrialized State. Taipei: Dep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463-492.
    Bachelard, Gaston(2003)。《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Barthes, Roland(1973). Mythologies, London: Granada (first published 1957), republished in London by Grafton Books, 1986.
    Barthes, Roland(1977). 'The Photographic Message' in S. Heath (ed.) Image, Music, Text, London: Fontana.
    Baudrillard, Jean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Sage.
    Berger, Peter (1988). In Search of A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Inc.
    Bourdieu, Pierre (1979). La distinction. Paris: Minuit.
    Broekman, Jan M.(2003)。《結構主義》。李幼蒸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Castells, Manuel(1988a)。〈都市象徵〉(The Urban Symbolic)。《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譯。夏鑄九主編。台北:明文書局。頁89-94。
    Castells, Manuel(1988b)。〈一個跨文化的都市變遷理論〉(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Change)。《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陳至梧譯。夏鑄九主編。台北:明文書局。頁89-94。
    Eagleton, Terry(2002)。《文化的理念》。林志忠譯。台北:巨流圖書。
    Feldman, Edmund Burke(2003)。《藝術教育的本質》(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劉美玲譯。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Flacks, R.(1987)。《青少年與社會變遷》(Youth and Social Change)。區紀勇譯。台北:巨流。
    Goldman, Robert (1992). Reading Ads Socially. London: Routledge.
    Goode, William J. and Paul K. Hatt (1952).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McGraw-Hill.
    Gurevitch, Michael,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and Janet Woollacott(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Culture, Society and Media)。陳光興召集。唐維敏等人翻譯。台北:遠流出版。
    Harper, Charles L. (1992). Exploring Social Chang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Jameson, Fredric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Landies, Judson R. (1974). Sociology: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Lauer, Robert H. (1977).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 2nd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Lynch , Kevin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McKendrick, N., J. Brewer and J. H. Plumb (1982).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oore, Wilbert E. (1974). Social Chang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ark, Robert E.(1987)。《城市社學: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吳建華,王登斌譯。北京:華夏。
    Phoca, Sophia(1999)。《後女性主義》。謝小芩譯。台北:立緒文化。
    Pred, Allan(1988)。〈結構化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許坤榮譯。夏鑄九主編。台北:明文書局。頁115-135。
    Riley, Matilda White (1963). Sociological Research: A Case Approach. New York: Harcourt.
    Ryder, Norman B. (1988), "Effect on the family of changes in the age distribution" pp. 98-120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Said, Edward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p. xxix.
    Smith, H. W.(1975). Strategies of Social Research : The Methodological imagination. N.J. : Prentice-Hall.
    Snedcof, Harold R.(1996)。《都市文化空間之整體營造:複合使用計畫中的文化設施》(Cultural facilities in mixed-use development)。劉麗卿、蔡國棟譯。台北:創興出版社。
    Swanson, Guy E. (1971). Social Change.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Teitelbaum, M. S. and J. M. Winter (1985). The Fear of Population Declin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Vago, Steven (1989). Social Change. New York: Holt, Rainhart and Winston.
    Wells, Liz(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鄭玉菁譯。台北:韋伯文化。
    Williams, Judith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Ideology and Meaning it, Advertising, London: Marion Boyars.
    Williams, Raymond(1961). The Long Revolu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 (1976/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uthnow, Robert, James Davison Hunter, Albert Bergesen & Edith Kurzweil(1994/2002).《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王宜燕、戴育賢譯,台北:遠流。
    井出季和太(1937/1997)。《台灣治績志》。台北:南天。
    王振寰(2002)。〈台灣的威權體制與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台北:巨流。頁22-52。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王維林(1983)。〈自人口觀點看我國都市社會〉。《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朱岑樓主編。台北:東大。
    王德睦(2002)。〈台灣的人口轉型、人口老化與貧窮〉。《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台北:巨流。頁103-129。
    王德睦、陳文玲(1985)。〈日據時代以來台灣地區之死亡率變遷〉。《二十世紀的台灣人口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國人口學會。頁57-58。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1960)。《台北市都市發展紀要》。台北: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台灣史》。林衡道主編。台北:眾文圖書。
    朱元鴻(2002)。〈台灣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台北:巨流。頁494-53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
    行政院主計處(1985)。《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0)。《社會指標統計》。台北:行政院主計處。頁54-55。
    羊憶蓉(1989)。〈女性知識份子成長歷程的衝突〉。《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頁43-89。
    羊憶蓉(2003)。〈教育〉。《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頁282-301。
    李亦園(1985)。〈文化建設工作的若干檢討〉。《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出版。頁305-336。
    李亦園(1988)。〈台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李美枝(1989)。〈從社會權力的型態看台灣女性菁英份子的社會影響力〉。《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頁141-175。
    李清志(2001)。《台北Lost & found:都市偵探的世紀末台北觀察》。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沈怡(1993)。〈兩性管理―男人溫柔,女人勇敢〉。《女性行動新提案》。台北:遠流。頁109-155。
    孟樊(1989)。《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圖書。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孫周興(1996)。《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索緒爾(1997)。〈符號與語言〉。《文化與社會》。陳志清譯。台北:立緒文化。頁75-87。
    夏鑄久(1994)。《公共空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章英華(2003)。〈都市化、城鄉關係與社區〉。《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頁478-504。
    陳光輝(1967)。《台北市社會變遷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幸枝(2003)。〈社會化〉。《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頁76-100。
    陳寅格(1981)。《陳寅格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書局。
    陳紹馨(1982)。《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陳寬政、楊靜利(1995)。〈台灣地區的人口變遷與社會安全〉。《人口、就業與福利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張樹倫、洪泉湖、陳素秋等(2005)。〈青少年次文化〉。《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圖書。頁269-289。
    許綺玲(1998)。〈羅蘭巴特在《神話學》裡對於攝影影像的應用〉。《台灣攝影的轉向:跨世紀台灣攝影的挑戰與應變》。台北:中華攝影教育學會。頁138-147。
    黃武達(1996)。《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黃金麟(2003)。〈文化〉。。《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台北:巨流。頁52-73。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
    黃麗玲、夏鑄九(2000)。〈文化、再現與地方感〉。《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主編。台北:巨流。頁27-70。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文化。
    葉龍彥(1999)。《紅樓尋星夢:西門町的故事》。台北:博揚文化。
    楊國樞(1988a)。〈中國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及其變遷〉。《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頁235-280。
    楊國樞(1988b)。〈工業化過程中國人性格與行動的矛盾現象〉。《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頁281-304。
    楊國樞(1991)。〈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楊國樞、葉啟政(1984)。《當前台灣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楊國樞、雷霆(1986)。〈大學生人生觀的變遷:二十年後〉。《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479-511。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蔡文輝(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1995a)。《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1995b)。《發展的陣痛―兩岸社會問題的比較》。台北:三民書局。
    蔡宏進(1981)。〈台灣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變遷〉。《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朱岑樓主編。台北:三民書局。頁431-434。
    蔡瑞明(2002)。〈台灣的社會階層化過程〉。《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台北:巨流。頁166-194。
    蔡淑玲(1986)。〈職業地位結構―台灣地區的變遷研究〉。《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瞿海源、章英華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99-351。
    蔡源煌(1986)。《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社。
    鄭明椿(1991)。《當代文化的本質與批判》。台北:當代。
    龍冠海(1968)。《近二十年來台灣五大城市人口動態與靜態之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社會系。
    瞿海源(1986)。〈行人徒步區的文化現象〉。《劇變與調適》。李亦園主編。台北:敦理出版社。頁233-236。
    羅蘭˙巴特(1997)。《神話學》。許薔薔、許绮玲譯。台北:桂冠圖書。

    博碩士論文
    麻生沅(2002)。〈全球化下的流行、建築與品味: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之空間生產與消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育正。〈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關係之研究–以西門町為例〉。中原室內設計所碩士論文,2000。
    陳宏銘(2003)。〈一種另類的文化地景—以都市滑板族的運動空間為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翰(2002)。〈都市失格—在西門町的介面〉。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倩菱(2004)。〈青少年娛樂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對話—以西門町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婷(2003)。〈西門町的年齡政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懿欣(2000)。〈不可見的城市:探尋西門町的精神性〉。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凡玲(2003)。〈西門行人徒步區商業空間與消費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芝(1987)。〈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休閒生活之比較—以西門町休閒活動為主的少年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榮傑(1999)。〈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北西門町地區為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所建築設計學程碩士論文。
    潘瑾怡(2001)。〈西門文化空間轉化、國家與社會〉。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宗德(1990)。〈八0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式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建科(2003)。〈都市公共開發空間之環境品質與社會生產—台北西門町地區之個案〉。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本善(2004)。〈論台北市文化環境之建構與發展〉。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遲恆昌(2001)。〈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千惠(1996)。〈影像與城市的對話〉。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及其他資訊
    李明輝(1992)。〈牟宗三思想中的儒家與康德―戰後台灣儒家思想之一例〉。《第一屆台灣經驗研討會》宣讀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主辦。1992年4月27日至28日。
    許嘉猷(1985)。〈台灣的社會階層〉。《中國論壇》240期。頁41-46。
    傅成仕(1997)。〈百貨公司業〉。《產業經濟》194期。頁98。
    蔣年豐(1992)。〈戰後台灣經驗中的存在主義思潮〉。《第一屆台灣經驗研討會》宣讀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主辦。1992年4月27日至28日。
    魏鏞(1986)。〈向穩定、和諧、革新的道路邁進―從六次民意調查結果看政治發展趨勢〉。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