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羿婷
Chen Yi-ting
論文名稱: 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研究
指導教授: 賴文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新台灣之子語言能力同儕互動
英文關鍵詞: New Taiwanese Children, Language Abilities, Peer Interac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60下載:8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欲了解在控制年齡、家庭社經地位及居住地區後,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的語言能力及同儕互動是否有差異,另外本研究更進一步探討語言能力是否會與同儕互動有關聯,並分開檢視語言理解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與同儕互動的三個因素之相關。針對台北縣某都會型行政區中,公立幼托園所之東南亞籍新台灣之子為研究對象,並於新台灣之子的班級中,選取相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幼兒,作為對照組。以「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林寶貴等,2008)與「幼兒同儕互動評定量表」(林聖曦、林慶仁,2006)進行資料之蒐集,採用量化分析探討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與本國籍女性幼兒之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差異,亦瞭解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
壹、當控制家庭社經地位後,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的語言能力無顯著差異。
貳、當控制家庭社經地位,且排除語言能力之影響後,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的同儕互動無顯著差異。
參、在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相關部分,語言能力(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和同儕互動(破壞行為、遊戲的不連續與遊戲互動行為)中,唯有語言理解與遊戲的不連續及語言能力總分有顯著相關。
最後,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對於學校機構、政府機構及相關教育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when control the effects of age, family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and inhabit region, whether “New Taiwanese” children’s and Taiwanes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ies and peer relationship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present study also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ies and peer interactions. 64, five-year-old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public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schools at Taipei County, half were “New Taiwanese children” and half Taiwanese children. Family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chool experiences and living regions of two groups of participants were comparable. “Language Disorders Scale for Preschoolers-Revised” (Lin et. al. 2008) and “Peer Interactive Play Rating Scales” (Lin & Lin, 2006) were used to measure participants’ language abilities and peer interactions, respectively.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answer research question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1.With regard to language abilities, when family social economic status was controll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2.In light of peer interactions, when family social economic status was controlled and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abilities were exclud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3.As fo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bilities and peer interactions, only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and disconnecting behaviors in pla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

目 次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9 第四節 研究假設 9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幼兒語言發展 13 第二節 同儕互動 24 第三節 幼兒語言能力及同儕互動關聯性之相關研究 33 第四節 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語言能力及同儕互動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資料蒐集程序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背景變項之分析 67 第二節 東南亞籍與台灣籍母親之子女語言能力的差異 75 第三節 東南亞籍與台灣籍母親之子女同儕互動的差異 79 第四節 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相關 8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討論 85 第二節 結論 9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附錄一:新台灣之子之家長同意書 111 附錄二:本國籍幼兒之家長同意書 112 附錄三:幼兒的同儕遊戲互動評定量表 113 附錄四:職業等級區分標準 118 表 次 表2-1 東南亞籍與台灣籍母親子女語言能力之差異研究表 43 表2-2 國內現有之標準化語言評量工具一覽表 45 表3-1 幼托園所間數與人數分配表 52 表3-2 幼兒性別之人數分配表 53 表3-3 幼兒學前教育經驗人數分配表 54 表3-4 母親(原)國籍之人數分配表 55 表3-5 家庭社經地位之人數分配表 55 表3-6 職業類別與教育程度等級表 57 表3-7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計算表 57 表4-1 父親教育程度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8 表4-2 母親教育程度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9 表4-3 父親職業等級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1 表4-4 母親職業等級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2 表4-5 家庭收入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3 表4-6 語言能力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5 表4-7 語言理解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6 表4-8 口語表達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7 表4-9 語言能力、語言理解、口語表達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10 同儕互動與母親(原)國籍、語言能力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1 表4-11 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Pearson相關分析摘要表 84 圖 次 圖3-1 研究概念架構圖 51 圖3-2 研究程序甘特圖 6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內政部統計處(2008)。96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按發生日期統計)。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七年第二十一週,2008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淑芳、宋惠娟、林夷真、林祝君、胡月娟、張美娟、林美雲、張淑敏(譯) (2002)。人類發展。台北,萬立。
王雪貞、林翠湄、連廷嘉、黃建豪(譯)蘇建文(總校閱)(2002)。David R. Shaffer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
王萌光(2004)。新生遇舊生─同儕團體互動研究。兒童發展與教育,2,89-108。
王雅萍(2003)。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石素錦、陳瑞慧(1999)。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季刊,2(3),1-2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文化統計2004年。台北市:文建會。2008年8月19日,取自http://event.cca.gov.tw/artsquery/093.htm。
余思靜(1999)。幼稚園大班的畢業生真的準備好上一年級了嗎?國小新生的同儕關係與學校適應。台東師院學報,10,123-154。
吳幼妃(1980)。社經地位、智力、性別及城鄉背景與兒童語言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學院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2,93-119。
吳玉梅(2005)。幼兒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信鳳(2000)。語言學習理論與小學英語教學。國立壹北大學學報,2,107-161。
呂翠夏(譯)(1988)。Smith, C. A. 著。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台北:桂冠。
李亞玲(2007)。外籍配偶幼兒的家庭閱讀環境與語文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依純(2005)。低收入戶家庭國學童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佩元(1996)。學齡前兒童氣質與同儕互動、人際問題解決策略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生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
李怡慧(2003)。東南亞籍配偶子女同儕關係類型及其相關因素初探。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英瑄(2002)。衝突情境中的幼兒社會互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李鴻章(謝義勇主編)(2006)。幼兒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含茵(2006)。東南亞新住民母親的五歲幼兒國語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妙徽(2000)。臺灣兒童在扮演區的溝通行為與性別及社會地位之關係。臺南師院學報,33,367-427。
林佩蓉(2007)。不同文化背景之新住民家庭中四至八歲子女語言能力發展之研究期末報告。教育部。
林美秀(1993)。學前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香吟(2006)。幼兒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高語言能力幼兒與低語言能力幼兒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雅(1998)。我們都是好朋友─談幼兒「同儕關係」的發展及建立。成長幼教季刊,36,30-34。
林聖曦、林慶仁(2006)。幼兒「同儕遊戲互動評定量表」編制與相關因素研究。兒童教育與研究,2,17-42。
林寶貴、林竹芳(1993)。語言障礙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聽語會刊,9,31-67。
林寶貴、黃玉枝、黃桂君、宣崇慧(2008)。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金瑞芝、林妙徽、林聖熙譯(2006)。幼兒遊戲 。Cosby S. Rogers & Janet K. Sawyers(著)。台北市,華騰。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像。台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張美珍(2006)。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態度、人際關係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碧珊(2006)。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注音符號能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維中(2004)。外籍配偶國小高年級兒童父母教養態度、同儕關係及自我效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鳳吟(2005)。學前幼兒情緒性、情緒調節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慧君(2006)。新移民女性子女語言發展遲緩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慧茹(2007)。外籍配偶學齡前幼兒語言表現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憲庭(2005)。新臺灣之子的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南投文教,23,49-51
張樹閔(2006)。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生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5)。93學年度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2007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publish/foreign_parent_student_in_basic/report.pdf
莫藜藜、賴佩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許嘉珮(2004)。國小一年級本國籍與外籍女性配偶其子女音韻、語言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郭俐伶(2001)。幼兒圖畫故事指導活動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廷楷(2005)。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教育。南投文教,23,27-29。
陳佩足、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68-75。
陳珮真(2006)。外籍配偶子女之語言產生量研究:平均語句長度與詞類比例分析。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淑敏(譯)(2006)。David R. Shaffer著。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陳學怡(2006)。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璽琳(2005)。外籍配偶子女口語能力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陸莉、劉鴻香(1998)。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彭淑纓(2005)。越南女性配偶國小子女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曾葆賢(2004)。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學習區之同儕互動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淑雲(2000)。這個班級怎麼這麼多衝突—幼兒園同儕衝突情境的幼兒次文化。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俊博(2007)。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政傑(197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563-567。
黃哲彬、簡夙蓮(2005)。從後現代主義談對新臺灣之子教育之啟示。南投文教,23,45-48。
黃凱倫(1980)。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菁芳(1993)。城鄉地區學前兒童親子互動與語言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19-25。
葉兆祺(2005)。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之學習困擾與輔導。南投文教,23,24-26。
廖玉婕(2006)。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說話清晰度。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廖芳儀(2005)。幼稚園大班女生友誼類型之研究:敘事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熊淑君(2003)。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靜蓉(2004)。家庭閱讀環境與幼兒語文能力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淑苓(2003)。幼兒同儕關係之研究─以幼稚園大班幼兒社會計量為例。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2(1),117-148。
蔡壹亘(2005)。國小學童不同同儕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錡寶香(1998)。發展遲緩及障礙嬰幼兒語言能力之評量及介入。特教園丁,14(2),22-30。
戴淑君(2005)。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明星幼兒同儕關係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謝文禎(2007)。大台北地區新住民家庭三歲幼兒國語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組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謝紹文(2007)。新移民子女的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鍾重發(2004)。樂當老師更樂當貴人:談外籍配偶子女在班級中的輔導方法。國教天地,155,53-58。
鍾鳳嬌、王國川、陳永朗(2006)。屏東地區外籍與本國籍配偶子女在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行為之比較研究─探析家庭背景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7(4),411-429。
顏麗娟(2006)。板橋地區越南籍新住民子女中文語言發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幼教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貳、外文部分
Corsaro, W. A. (1997).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Eckerman, C. & Didow, S. (1996). Non-verbal imitation and toddlers’ mastery of verbal means of achieving coordinated 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1), 141-152.
Fabes, R. A., Eisenberg, N., Jones, S., Smith, M., Guthrie, I., Poulin, R., Sheppard, S., & Friedman, J. (1999). Regulation, emotionality, and preschooler’s socially competent peer interactions. Child Development, 70(2), 432-442.
Flook, L., Repetti, R. L., & Ullman, J. B. (2005). Classroom social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2), 319-327.
Gleason, J. B.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Hart, C. H., Michele, D. D., Wozniak, P., & Burts, D. C. (1992). Maternal and paternal disciplinary style: Relations with preschooler’s playground behavioral orientation and peer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63, 879-892.
Kate, J. R. (2004). Building peer relationship in talk: Toddlers’ peer conversation in childcare. Discourse Studies, 6(3), 329-346.
Ladd, G. W. (1990). Having friends, keeping friends, making friends, and being liked by peers in the classroom: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1, 1081-1100.
Ladd, G. W. & Profilet, S. M.(1996).The child behavior scale: A teacher-report measure of young children’ aggressive, withdraw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 1008-1024.
Ladd, G. W. (2007). Social comperence: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Objectiv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1(1), 3-37.
McLoyd, V. C. (1998). Socioec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ld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2), 185-204.
Pellegrini, A. D. (1992). Ethological studies of the categorization of children’s social behavior in preschool. Eari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4), 284-297.
Slomkowski, C. & Dunn, J. (1999).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other people’s belief and feeling and their connected communication with frien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3), 442-44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