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彥葶
Yu, Yen-Ting
論文名稱: 論李安、王家衛的電影改寫策略
A Thesis on Retelling Strategies of Ang Lee and Wong Kai-Wai's Films
指導教授: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四千金長相思李安飲食男女王家衛花樣年華經典電影改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5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李安《飲食男女》(1994)與王家衛《花樣年華》(2000)的故事架構與人物塑造,分別從兩部經典國語文藝電影《四千金》(1957)、《長相思》(1947)汲取靈感。在時代脈絡、產業條件、文化型態變遷的影響之下,當代導演藉由與經典電影的對話和互動,以新的眼光與技術提煉經典,透過因襲、轉化與創新的改寫策略與藝術手法,展現導演的個人關懷與影像視聽風格,進而製成具有時代意義與作者品味的新面貌。
      第一章緒論闡明論文研究動機與目的,並說明文本選取及其對照性。再者,回顧過去研究成果與相關文獻,進而指出本論文的價值與意義,最後條列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
      第二章從四部電影共有的兩性議題著手分析。《四千金》詮釋現代女性的婚戀觀,以及性別扮演的鬆動,《飲食男女》中情愛的幻想與覺醒,由女性主動出擊的擇偶表現,增添兩性互動的探索;《長相思》從戰爭情境下的騎士之愛萌發情感,《花樣年華》則巧妙地對倒著兩對夫妻的外遇關係,使隱晦的情欲在婚姻內外排練與表演。筆者除了將電影的兩性關係以及歷史情境放置在社會脈絡中討論,也探究兩性定型的差異來自李安的「陰陽共生」概念,以及王家衛對於演員特質的表現,而電影的壓抑癥結,從李安對壓抑內部存在的反叛與顛覆性獲得紓解,王家衛則刻劃情戀桎梏在個人記憶中的壓抑美感,藉由剖析兩位導演的不同觀點,展現糾纏於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與婚戀的道德界線。
      第三章轉以電影內部的敘事形式與影音美學切入論述。《四千金》與《飲食男女》在情節模式的類同性,前者舞台化的場面調度為其特色,而後者則以內斂的運鏡、剪接與聲音表現,點出電影視聽性的軌跡;《長相思》和《花樣年華》,以及小說《對倒》之間的關係,不僅牽涉「對倒」結構的多重挪用,還存在時空符碼上的繫連,其中港滬兩地在電影內外部的內涵指涉。《長相思》偷渡著流亡影人的記憶,《花樣年華》中上海移民的日常,創造出香港異樣的氣氛。此外,影音協調性表現在《長相思》現實手法的影像與時代曲的真實展演,以及《花樣年華》中〈夢二〉和拉丁歌曲顯示的多義性。在形式與風格的藝術表現上,李安與王家衛透過隱藏與暗示故事/情節,以及影像母題的重複方式,流露出電影效果耐人尋味的獨特秘密。
      第四章探討李安與王家衛在經典電影的改寫過程中注入的新意。《四千金》中手足成長的主題,行至《飲食男女》面臨家庭聚散後,父女關係的和解,其中內藏著導演對於中華文化質變與全球化的隱喻;《長相思》的戰爭文藝類型片,轉至《花樣年華》演變成懸疑推敲與感官情欲的游移,而導演演繹慢鏡的多樣沖印技術,演示角色在時間裡的踱步與凝滯,去歷史化的斷片美學亦彰顯出港人的身分認同與殖民隱喻。筆者依循改寫策略的討論,深入電影的文化反思與歷史寓言,最後歸結李安與王家衛的生涯作品,在時代和地域的跨界改寫中,形成的創作典範。第五章結論歸納論文研究成果,闡明經典題材在兩組電影所展現的不同風貌,以及李安、王家衛對經典題材的改寫策略,所帶出的兩種高度典範。最後延伸後續可資開展的研究主題。

    第一章 緒論………………………………………………………………………………………………………………1-1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說明………………………………………………………………………………………………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綱要………………………………………………………………………………13 第二章 兩性關係的轉化及其意義 ………………………………………………………………18-61 第一節 《四千金》與《飲食男女》的兩性互動…………………………………………18 第二節 《長相思》與《花樣年華》的婚外情境…………………………………………35 第三節 性別的多角度表述………………………………………………………………………………………50 第三章 敘事形式與影音美學的築構…………………………………………………………62-105 第一節 《四千金》與《飲食男女》的情節模式和視聽特徵…………………62 第二節 《長相思》、《對倒》與《花樣年華》的時空符碼和影音美學…………………76 第三節 形式表現的風格對照…………………………………………………………………………………96 第四章 電影改寫的新意與當代典範………………………………………………………106-142 第一節 《飲食男女》的家庭演繹與文化反思……………………………………………106 第二節 《花樣年華》的慣例顛覆與歷史寓言……………………………………………120 第三節 當代導演的創作典範………………………………………………………………………………131 第五章 結論…………………………………………………………………………………………………………143-145 第一節 研究成果…………………………………………………………………………………………………………143 第二節 未來展望…………………………………………………………………………………………………………144 參考文獻……………………………………………………………………………………………………………………146-154

    參考文獻
      
      本論文參考文獻依「電影及影劇作品」、「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報刊及網路資料」五大類羅列,「電影及影劇作品」又分「主要研究電影」與「其他參考影劇作品」兩項。各類目循作者姓氏排序,中文在前,依筆劃多寡;外文在後,按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其作品在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一、電影及影劇作品
    (一)主要研究電影
    王家衛:《花樣年華》,香港:澤東電影有限公司,2000年。
    何兆璋:《長相思》,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1947年。
    李安:《飲食男女》,台北:中央影業有限公司,1994年。
    陶秦:《四千金》,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1957年。

    (二)其他參考影劇作品
    卜萬蒼:《紅樓夢》,中華民國:上海華影公司,1944年。
    王家衛:《旺角卡門》,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1988年。
    王家衛:《阿飛正傳》,香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1990年。
    王家衛:《重慶森林》,香港:澤東電影公司,1994年。
    王家衛:《東邪西毒》,香港:澤東電影公司,1994年。
    王家衛:《春光乍洩》,香港:春光映畫有限公司,1997年。
    王家衛:《2046》,香港:澤東電影有限公司,2004年。
    王家衛:《我的藍莓夜》,法國、香港:Block 2 Pictures、Studio  Canal、澤東電影公司,2007年。
    王家衛:《東邪西毒終極版》,香港:澤東電影公司,2009年。
    王家衛:《一代宗師》,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澤東電影公司、博納
     影業集團、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時代華娛影視傳媒投資有限責
     任公司,2013年。
    王家衛:《一代宗師3D》,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澤東電影公司、
     博納影業集團、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時代華娛影視傳媒投資有
     限責任公司,2015年。
    田壯壯:《獵場扎撒》,中國:內蒙古電影製片廠,1995年。
    田壯壯:《小城之春》,中國:中影集團、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榮信達
     影視藝術中心,2002年。
    朱石麟:《清宮秘史》,香港:永華影業公司,1948年。
    李安:《推手》,台灣:中央影業有限公司,1991年。
    李安:《喜宴》,台灣:中央影業有限公司,1993年。
    李安:《理性與感性》,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1995年。
    李安:《冰風暴》,美國:福斯探照燈影業公司,1997年。
    李安:《與魔鬼共騎》,美國:環球影業公司,1999年。
    李安:《臥虎藏龍》,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好機器國際公司, 
     2000年。
    李安:《綠巨人浩克》,美國:環球影業公司,2003年。
    李安:《斷背山》,美國:焦點影業公司,2005年。
    李安:《色,戒》,台灣:海上影業有限公司,2007年。
    李安:《胡士托風波》,美國:焦點影業公司,2009年。
    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美國: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2012
     年。
    李國修:《徵婚啟事》舞台劇,台灣:屏風表演班,1993年首演。
    易文:《曼波女郎》,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1957年。
    侯孝賢、萬仁、曾壯祥:《兒子的大玩偶》,台灣:中央電影公司,
     1983年。
    徐克:《蝶變》,香港:思遠影業公司,1979年。
    袁牧之:《馬路天使》,中華民國: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
    張石川:《西廂記》,中華民國:國華影業公司,1940年。
    張同祖:《江湖龍虎鬥》,香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1987年。
    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5年。
    張藝謀:《紅高粱》,中國:西安電影製片廠,1988年。
    莫康時:《學生王子》,香港:嶺光影業公司,1964年。
    許鞍華:《瘋劫》,香港:比高電影公司,1979年。
    連奕琦:《徵婚啟事》,台灣:聯合互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年。
    陳坤厚:《桂花巷》,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9年。
    陳國富:《徵婚啟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縱橫國際公司,1998
     年。
    陳凱歌:《黃土地》,中國: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
    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光陰的故事》,台灣:中央電影公
     司,1982年。
    曾壯祥:《殺夫》,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84年。
    費穆:《小城之春》,中國:文華影業公司,1948年。
    馮小剛:《非誠勿擾》,中國:華誼兄弟傳媒有限公司,2008年。
    萬仁:《油麻菜籽》,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4年。
    嚴浩:《茄喱啡》,香港:影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1978年。
    (西)費爾南多‧杜巴(Fernanda Trueba):《四千金的情人》
     (Belle epoque),西班:Lola Films,1994年。
    (美)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Jr.):《美國狙擊手》
     (American Sniper),美國: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Mad
     Chance Productions、22nd & Indiana Pictures、Malpaso
     Productions,2014年。
    (美)伊力卡山(Elia Kazan):《娃娃新娘》(Baby Doll),美
     國,華納公司,1956年。
    (美)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美人計》(Notorious),
     美國:Radio-Keith-Orpheum Pictures,1941年。
    (美)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1954年。
    (美)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迷魂記》(Vertigo),美
     國:環球影業公司,1958年。
    (美)凱撒琳‧畢格蘿(Kathryn Ann Bigelow):《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美國:Voltage Pictures、Grosvenor Park
     Media、Film Capital Europe Funds、First Light Production、
     Kingsgate Films,2008年。

    二、專書
    (清)朱彬撰;陸費逵總勘;臺灣中華書局重校訂:《禮記訓纂》,台
     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漢)劉向著,張敬註譯:《列女傳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4年。
    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
     社,1999年。
    王蕙玲、李安、James Schamus編劇、陳寶旭採訪:《飲食男女──電影
     劇本與拍攝過程》,台北:遠流出版,1994年。
    王麗容:《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圖書,1995年。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出
     版,2013年。
    何春蕤:《豪爽女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年。
    余慕雲:《香港電影八十年》,香港:香港區域市政局出版,1997年。
    吳珮慈:《在電影思考的年代》,台北:書林出版,2007年。
    李達翰:《一山走過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台北:如果出版社,
     2007年。
    李歐梵編選:《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文化,
     2001年。
    周蕾著,賀淑瑋譯:〈多愁善感的回歸──張藝謀與王家衛近期電影中的
     「日常生活」手法〉,收錄在劉紀蕙主編的《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
     生活與大眾文化》(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頁51-70。
    金宇澄:《繁華》,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姚曉濛:《電影美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柯淑敏:《兩性關係學》,台北:智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洪芳怡:《天涯歌曲:周璇與她的歌》,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
     年。
    香港市政局編:《國語片與時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香港市政
     局,1993年。
    張家偉《六七暴動 : 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香港大學出版
     社,2012年。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梅子、易明善編:《劉以鬯研究專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年。
    許定銘:《醉書札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1年。
    陳玉慧:《徵婚啟事》,台北:二魚文化出版,2002年。
    陳鋼:《玫瑰玫瑰我愛你──歌仙陳歌辛之歌》,台北:遠景出版,2003
     年。
    游鑑明:〈台灣地區的婦運〉,《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
     國出版社,2000年,頁403-553。
    粟米編著:《花樣年華王家衛》,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2001年。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黃儀冠:《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台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
     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2年。
    葉月瑜:《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台北:遠流出版,2000
     年。
    葉月瑜主編:《華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11年。
    葉基固:《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從文本、文化到跨文化》,台北:新
     銳文創,2012年。
    趙衛防:《香港電影史(1897-2006)》,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7年。
    劉以鬯:《酒徒》,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劉以鬯:《劉以鬯小說自選集》,上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
    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出版公司,四版,2008年。
    劉永皓:《小電影學:電影複像、轉場換景與隙縫偷渡》,台北:左耳文
     化出版社,2010年。
    墨娃、付會敏:《閱讀李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潘國靈、李照興主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三聯書店,2004
     年,增訂版。
    蔡國榮:《中國近代文藝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
     年。
    蔡登山:《繁華落盡:洋場才子與小報才人》,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2011年。
    鄭慧:《四千金》,香港:環球出版社,1955年。
    鄭麗芬等編著:《兩性關係》,台北:永大書局,2002年。
    魯加儒:〈讀婦女雜誌、看婦女形象〉,收錄在吳俊雄、張志偉主編:
     《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564-568。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遠流
     出版,1998 年。
    盧瑋鑾、熊志琴主編:《文學與影像比讀》,香港:三聯書店,2007
     年。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台北:印書小舖出版,2008年。
    簡政珍:《第三種觀眾的電影閱讀》,台北:書林出版社,2013年。
    藍祖蔚:《聲與影:20位作曲家談華語電影音樂創作》,台北:麥田出
     版,2002年。
    魏紹恩:《四齣王家衛,洛杉磯》,香港:陳米記文化,1995年。
    羅卡、(澳)法蘭賓(Frank Bren)合著,劉輝譯:《香港電影跨文化
     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羅鋼:《敘事學導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法)歐曼特(Jacques Aumont)、馬瑞(Michel Marie)著,吳珮慈
     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出版,1996年。
    (美)勞勃‧艾普(Rob Arp)、亞當‧巴克曼(Adam Barkman)、詹姆
     斯‧麥克雷(James McBae)主編,李政賢譯《李安的電影世界》,台
     北: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
    (法)巴贊(André Bazin)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台北:
     遠流出版,1995年。
    (美)白睿文(Michael Berry)著,羅祖珍、劉俊希、趙曼如翻譯: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美)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著,游惠貞、李顯立譯:《電
     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台北:遠流出版,
     1994年。
    (美)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著,游惠貞譯:《開創的電影
     語言──艾森斯坦的風格與詩學》,台北:遠流出版,1995年。
    (美)大衛‧鮑得威爾(David Bordwell)著,李顯立等譯:《電影敘
     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台北:遠流出版,1999年。
    (美)大衛‧鮑得威爾(David Bordwell)、湯普森(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美商
     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三版。
    (美)柯瑋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著、黃煜文譯:《看懂李
     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台北:時周文化,2009年。
    (美)海倫‧費雪(Helen E. Fisher)著,刁筱華譯:《愛慾:婚姻、
     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英)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
     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再版。
    (美)路易斯‧強諾提(Louis D.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
     影》,臺北:遠流出版,初版,1989年。
    (英)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
     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
    (瑞士)卡爾‧榮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
     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新北:立緒文化,1999年。
    (美)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著,黃正淵、戴洛棻、蕭少嵫譯:
     《故事的解剖》,台北:漫遊者文化,2014年。
    (法)梅茲(Christian Metz)著,劉森堯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
     學導論》,台北:遠流出版,1997年。
    (法)讓‧米特里(Jean Mitry)著,崔君衍譯:《電影美學與心理
     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
    (英)菲奧娜‧斯沃比(Ffiona Swabey)著,王晨譯:《騎士之愛與游
     吟詩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年。
    (英)約翰‧湯林森(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
     與全球化的反思》,台北:韋伯文化,2007年。
    Ben Fountain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New York :
     Ecco. 2012.
    Ann Louise Huss .Old tales retold :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2000.
    Emilie Yueh-yu Yeh and Darrell William Davis. Taiwan films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三、期刊論文
    王楠:〈李安的《分界線》:三十年細說從頭──丹‧柯林曼教授訪談〉,
     《藝術評論》2013年第3期,頁15。
    王群:〈周璇──一個時代的聲音和影像〉,《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
     頁29-35。
    王家衛:〈王家衛眼中的美麗女星〉,《電影雙週刊》第560期,2000年
     9月28日,頁42-44。
    呂芳上:〈另一種「偽組織」:抗戰時期婚姻與家庭問題初探〉,《近代
     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頁97-121。
    周奕君:〈待價而沽的懷舊氣氛──從《花樣年華》談起〉,《東華中國
     文學研究》第三期,2005年6月,頁183-202。
    胡逸塵:〈我所認識的黎錦光〉,《上海采風》2011年第11期,頁70-
     71+89。
    香港電影出版社:〈香港數字〉,《南國電影》第1期,1957年12月,頁
     38。
    袁萍、齊林華:〈戀父、審父、弒父的宿命糾纏——李安電影文本的一種
     癥候閱讀〉,《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
     128-132。
    張會軍:〈與王家衛談《花樣年華》〉,《電影藝術》,2001年01期,
     頁43-46。
    莊宜文:〈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
     轉換〉,《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3期,2008年1月,頁23-58。
    莊宜文:〈文學/影像的合謀與拮抗──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
     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政大中文學報》第9
     期,2008年6月,頁69-99。
    莊宜文:〈重探改編自傷痕文學的反共電影──兼論八○年代兩岸文學電影
     的歷史交錯與攻防對應〉,《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年4
     月,頁51-53+55-87。
    陳志銳:〈為臺北照鏡:看臺北電影「愛情萬歲」、「飲食男女」、「獨
     立時代」的男女角色及其表現手法〉,《臺灣人文‧臺灣師範大學》第1
     期,1997年6月,頁57-71。
    陸弘石:〈探訪歷史(之一)何兆璋訪談錄〉,《電影藝術》1997年第2
     期,頁92-95。
    傅葆石:〈回眸《花街》:上海「流亡影人」與戰後香港電影〉,《現代
     中文學刊》2011年第1期,頁30-37。
    曾曉玲:〈飲食,諒解的起點──以李安《飲食男女》與是枝裕和《橫山
     家之味》為探討對象〉,《文化研究月報》110期,2010年11月,頁
     43-61。
    黃大宏:〈中國古代小說重寫情節型本事的三種基本模式〉,《海南大學
     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40-48。
    黃宗儀:〈東亞全球都會區域的互相凝視與自我書寫:以香港與上海為
     例〉,《思與言》第45卷第1期,2007年3月,頁29-57。
    黃勁輝:〈結構與意義:《對倒》與《花樣年華》的關係──兼談幾米
     《向左走向右走》的結構〉,《文學世紀》第4卷第1期,2004年1月,
     頁31-37。
    楊樨:〈《花樣年華》的詩意性敘事〉,《大眾文藝》,2011年24期,
     頁167-168。
    葉月瑜:〈民國時期的跨文化傳播:文藝與文藝電影〉,《傳播與社會學
     刊》第29期,2014年7月,頁73-126。
    葉月瑜:〈身體與聲音:華語歌舞片中的四種表演女性〉,《藝術評論》
     2010年第3期,頁55-62+54。
    路況:〈書寫六○年代香港的「騎士愛」:論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電影欣賞》第19卷第2期,2001年4月,頁71-75。
    趙衛防:〈五六十年代競爭格局中的香港電影工業──兼論邵逸夫與陸運
     濤之間的競爭〉,《當代電影》2006年第4期,頁71-76。
    劉永晧:〈排演、重複與愛的幻覺──分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戲劇學刊》第10期,2009年7月,頁7-24。
    劉鴿:〈《飲食男女》的視聽語言分析〉,《劍南文學》2011年第7期,
     頁134。
    慕魚:〈《花樣年華》的幾個聯想〉,《電影欣賞》第18卷第4期,2001
     年1月,頁66-68。
    蔡佳瑾:〈欲望三部曲:論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與
     《2046》〉,《中外文學》第35卷第2期,2006年7月,頁11-39。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講,何慧姚、張詠梅記錄:〈五、六十年代香港
     文學現象三人談〉,《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0年3月。頁
     11-39。
    龐奴:〈王家衛拉丁音樂圖鑑〉,《電影欣賞》第17卷第3期,1999年
     5、6月,頁51-52。
    顧燕翎:〈台灣婦運組織中性慾政治之轉變:受害客體抑或情慾主體〉,
     《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年,頁87-118。
    (荷)杜威‧佛克馬(Douwe Fokkema)著,范智紅譯:〈中國與歐洲傳
     統中的重寫方式〉,《文學評論》第六期,1999年6月,頁144-149。
    (英)蘿拉‧莫薇(Laura Mulvey)著,林寶元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
     影〉,《電影欣賞》第42期,1989年11月,頁21-31。

    四、學位論文
    李寅彰:《影像的陳列與氛圍:《花樣年華》重看《海上花》》,台南: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翁菁穗:《李安電影中女性角色之研究》,新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文霜:《李安電影的反諷藝術》,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
     修班碩士論文,2011年。
    許竹寬:《以電影作者論觀點分析王家衛電影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國
     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游巧瑩:《節奏性的影像變化──《花樣年華》中音樂與影像的互動關
     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詩婷:《李安電影中的生命哲學》,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9年。
    楊柳欣:《佳肴的隱喻──論李安電影中的飲食策略》,陝西:陝西師範
     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0年。
    楊菀喻:《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年。
    鄒明儒:《李安電影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年。
    謝淑惠:《劉吶鷗小說中的電影實踐》,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
     論文,2013年。

    五、報刊及網路資料
    王珏:〈王家衛:慢是一種尊重〉,《人民日報‧第8版》,2015年1月12
     日。
    李怡芸:〈《繁花》影視版權 金宇澄給了王家衛〉,來自中時電子報,
     2014年7月19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9001065-
     260306 (2015年3月12日檢視)。
    冼麗婷:〈梁朝偉背影裏的報人──劉以鬯:他不了解我〉,《蘋果日
     報》,2013年8月18日。網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818/18383869
     (2015年3月25日檢視)。
    周惠菁:〈梁朝偉與王家衛:沒有劇本,也能拍出好電影〉,《天下雜
     誌》第324期,2005年6月,頁268-273。
    香港特別區政府統計處:《Hong Kong Statistics 1947-1967》,
     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20_tc.jsp?
     productCode=B1010003(2015年7月14日下載)
    唐在揚報導:〈2046拷貝還在半路跑〉,《聯合晚報‧第9版》,2004年5
     月19日。
    孫琳琳報導:〈章子怡:我,獨立,一如從前〉,《武漢晨報‧A16版》,
     2013年1月20日。
    翁新涵綜合報導:〈李安新片4月開機 拍出3D真實戰爭場面〉,2015年
     2月8日,來自今日新聞網
     http://m.nownews.com/n/2015/02/08/1600342 (2015年3月12日
     檢視)。
    項貽斐綜合報導:〈易先生上身 偉仔靠髮油入戲〉,《聯合報‧D6版》
     2007年9月28日。
    藍祖蔚:〈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王家衛談文學與美學(上)〉,
     《自由時報‧副刊第47版》,2004年10月15日。
    (英)奧利佛‧利特爾頓(Oliver Lyttelton):〈2014回顧:中型電
     影之死〉,來自台灣奇摩電影咖周刊網
     http://yahootwmovie.tumblr.com/post/106077027643/2014
     (2015年3月12日檢視)。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