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若棋
論文名稱: 菸商遊說策略初探—以「菸害防制法」及「菸品健康福利捐」為例
指導教授: 吳宜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菸商遊說策略菸害防制法菸品健康福利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6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吸菸有害人體健康」已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是政府與媒體不斷宣導的議題,隨著「菸害防制法」的通過,菸業的生存空間備受限制。但菸品存在之合法性仍備受質疑,因此,菸商與反菸團體的對抗從未稍歇,雙方針對「菸害防制法」或「菸品健康福利捐」之立法遊說動作持續不斷。「菸害防制法」草案於1992年送立法院後,遲至1994年才完成委員會初審,接著就在程序委員會中沈睡至1996年9月。這段期間菸商不斷在立法院進行遊說工作,透過公關公司及專業的法律事務所幫助,延遲草案排入院會二讀的時間。最後「菸害防制法」終於在1997年經過政府與民間利益團體諸多角力下通過,但外界卻也出現該法乃妥協下產物之批評。
    公共關係是所有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等越來越重視的部分,其中議題管理更具有防患未然之作用。而菸業存在之正當性備受爭議,菸商卻能在反菸團體、政府法令限制以及社會風氣的多重抵制下,有效運用議題管理中之遊說策略爭取法律上的生存空間,其中原因與作法值得實務界與學術界共同探討。
    本研究問題包括:
    1.「菸害」議題相關法案發展之背景與生命週期為何;2.在「菸害」議題相關法案之生命週期的各階段中,菸商採用哪些「遊說策略」對「立法單位」進行遊說;2a.菸商在「菸害」議題的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中,所採用的「遊說策略」有何差異;2b.菸商之「遊說對象」之不同,在「遊說策略」運用上是否有所差異。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一方面採取「文件分析法」蒐集基本資料與媒體報導上呈現的現象,整理出事件過程中議題的生命週期發展階段;接著透過「深度訪談法」就整理好之文件資料訪談相關當事人,以獲得更深入的資訊。最後得到以下研究發現與結論:
    「菸害」議題相關法案發展之背景與生命週期大致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菸商針對法案所採取之遊說策略如下:
    (一) 潛伏期(1984-1991年):主要訴諸國際經貿壓力,表面上處於停滯狀態,但實際上則透過各種政商關係維繫與立法院之互動;
    (二) 擴大期(1991-1992年):整體策略為延滯策略,行動策略為人情請託;
    (三) 法案延宕期(1992-1995年):整體策略為聯盟、延滯策略,行動策略包括:參與選舉、轉移媒體焦點、影響輿論、國際經濟壓力、人情請託(公關公司);
    (四) 立法解決期(1995-1997年):整體策略為延滯(「拖」字訣)、資訊(提供菸商版本、刊登廣告)、聯盟(藝文團體、零售商)、困窘(擾民法案、新法西斯),行動策略為:提供資訊給立委及官員、影響輿論(刊登廣告、說帖)、擬定菸商版本、直接溝通、提出修正案延緩立法、參與選舉(政治獻金、文宣)、經營媒體關係、互惠交換(餽贈、招待)、選區壓力策略(發動零售商、藝文團體);
    (五) 新興立法期(1997-2003年):整體策略為聯盟、延滯、資訊、困窘策略(政策缺失、提出質疑、表面上反對、干擾),行動策略包括:在場旁聽、人情請託、直接溝通、影響輿論(贊助公益活動、發表研究、舉辦公聽會)、互惠交換(政治獻金、招待、餽贈)、草擬菸商版本、參與選舉(競選經費、文宣)、政黨遊說、選區壓力策略(藝文團體、相關產業的生計)、訴訟策略。
    此外,本研究更透過前述研究發現加以整理比較,分別針對「菸害」議題生命週期各階段策略差異比較,以及菸商遊說對象差異比較兩面深入探討,回答研究問題2a以及2b。最後,根據本研究之文獻及訪談結果,針對相關重點加以討論:
    (一) 菸商遊說策略之意涵:本研究針對四項整體遊說策略為架構,並將遊說行動策略置入其中綜合討論;
    (二) 菸商遊說策略成效評析:將研究結果及訪談內容與本研究文獻對照後,分為以下幾點加以討論:立法遊說活動、公關公司之遊說角色、公賣局及其工會之角色定位、菸商遊說策略之成敗、對反菸團體之省思等。
    最後透過研究結果與對整體事件過程之省思提出相關建議:
    (一) 對菸商遊說策略之建議:延滯策略、聯盟策略運用得當,可資借鏡;相關產業可起而促動「遊說法」之通過,取得業者在遊說角色與途徑之合法性;
    (二) 對反菸團體遊說策略之建議:資訊與聯盟策略之運用相當成功;困窘策略之使用必須非常小心;修法應循序漸進,以免遭到反彈。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壹、 研究背景……………………………………………………………1 貳、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貢獻………………………………………………………………6 第四節 個案描述與研究範圍…………………………………………………7 壹、 個案描述…………………………………………………………… 7 貳、 研究範圍……………………………………………………………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議題管理……………………………………………………………11 壹、 議題管理之意涵……………………………………………………11 貳、 公共議題的生命週期………………………………………………12 參、 小結…………………………………………………………………14 第二節 議題管理中的遊說…………………………………………………15 壹、遊說之定義…………………………………………………………15 貳、遊說之目標…………………………………………………………17 參、遊說之對象…………………………………………………………18 肆、小結…………………………………………………………………25 第三節 國外菸商遊說相關文獻……………………………………………26 第四節 遊說策略……………………………………………………………31 壹、 整體遊說策略………………………………………………………33 貳、 遊說行動策略─直接遊說策略……………………………………39 參、 遊說行動策略─間接遊說策略……………………………………46 肆、 小結…………………………………………………………………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5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57 壹、 個案研究法…………………………………………………………57 (一)文件分析法……………………………………………………58 (二)深度訪談法……………………………………………………59 第二節 研究架構……………………………………………………………62 第四章 研究發現…………………………………………………………………64 第一節 「菸害」議題相關法案之生命週期分析……………………………64 壹、 潛伏期(1984-1991年)………………………………………………65 貳、 擴大期(1991-1992年)………………………………………………66 參、 法案延宕期(1992-1995年)………………………………………67 肆、 立法解決期(1995-1997年)…………………………………………69 伍、 新興立法期(1997-2003年)…………………………………………73 第二節 菸商遊說策略分析…………………………………………………82 壹、 潛伏期(1984-1991年)……………………………………………82 貳、 擴大期(1991-1992年)………………………………………………83 參、 法案延宕期(1992-1995年)………………………………………84 肆、 立法解決期(1995-1997年)…………………………………………89 伍、 新興立法期(1997-2003年)………………………………………103 第三節 「菸害」議題生命週期各階段策略差異比較………………………131 第四節 菸商遊說對象差異比較……………………………………………134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137 第一節 結論…………………………………………………………………137 壹、 「菸害」議題相關法案之生命週期分析…………………………139 貳、 菸商遊說策略分析…………………………………………………140 參、 「菸害」議題生命週期各階段策略差異比較……………………150 肆、 菸商遊說對象差異比較……………………………………………151 第二節 討論…………………………………………………………………152 壹、 菸商遊說策略之意涵………………………………………………152 貳、 菸商遊說策略成效評析……………………………………………158 第三節 研究建議……………………………………………………………166 壹、 策略建議……………………………………………………………166 貳、 研究限制……………………………………………………………166 參、 後續研究建議………………………………………………………167 參考文獻……………………………………………………………………………168 一、英文文獻…………………………………………………………………168 二、中文文獻…………………………………………………………………169

    一、英文文獻
    Anne1, B. (2003). Strategies of Influence: How Interest Organizations React to Changes in Parliamentary Influence and Activity. 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26(4): 287-306.
    Berry, J. M. (1977). Lobby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udney, J. L. (1993). Volunteer Involvement in the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Advantages and Disavantages. Public producticity & Management Review. XVI(3): 283-297.
    Fielding, J. E. (1996). Editorial: Revealing and reversing tobacco industry strateg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6(8): 1073-1075.
    Givel, M. S. and Glantz, S. (2000). Failure to Defend a Successful State Tobacco Control Program: Policy Lessons from Florida,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0(5): 762-767.
    Greenwald, C. (1977). Group power: lobbying & public policy. New York: Praeger.
    Hojnacki, M. and Kimball, D. C. (1999). The Who and How of Organizations' Lobbying Strategies in Committee. Journal of Politics. 61(4): 999-1024.
    Hrebenar, R. J. and Scott, R. K. (1982).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in America. New York: Prentice-Hall.
    Kingdon, J.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Lijphart, A. (1983). Democracies.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enashe, C. L. and Siegel, M. (1999). The power of a frame: An analysis of newspaper coverage of tobacco issues--United States, 1985-1996.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3(4): 307-325.
    Renfro, S. A. (1993). Issues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3): 261-275.
    Smucker, B. (1991). The Nonprofit Lobbying Guide: Advocating Your Cause and Getting Resul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二、中文文獻
    王千美(199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政策制訂的影響》。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
    丁萬鳴、宋宗信(1997/03/05)。〈菸商:不影響銷售 但禁止以品牌贊助公益活動,是社會的損失〉,《聯合報》,第2版。
    丁萬鳴(1994/12/26)。〈洋菸東風起 日菸明年當道〉,《聯合報》,第19版。
    丁萬鳴(1997/09/19)。〈消費量預計少了2%〉,《聯合報》,第3版。
    丁萬鳴(1999/06/02)。〈每包菸 擬加徵十元健康捐〉,《聯合報》,第6版。
    中國時報(1997/06/23)。〈香菸大戰正轉向亞洲〉,《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2000/07/17)。〈再打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2003/05/25)。〈一週大事〉,《中國時報》。
    王文玲(2002/12/25)。〈遊說法草案 增列外國自然人部分〉,《聯合報》,第4版。
    王國璋(1993)。《當代美國政治論衡》,台北:三民書局。
    王業立等譯(1999)。《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原書:Levine, H. M.〔1993〕. Political issues debated: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王顗鈞(1996/05/31)。〈體育藝文活動有意拒絕其贊助菸商不平則鳴〉,《經濟日報》,第18版。
    冉亮(1988)。《場外戰爭—公關與遊說》,台北:時報。
    古登美、沈中元、周萬來(1997)。《立法理論與實務》,台北:空大。
    台灣菸酒公司(2003)。《歷史沿革》。http://www.ttw.gov.tw/
    民生報(1999/07/17)。〈反菸團體拒與菸商同座〉,《民生報》,第10版。
    民生報(2000/03/22)。〈防制菸害 每包菸將加徵5元健康捐〉,《民生報》,第6版。
    立法院公報(1998/05/20)。〈立法院第三屆第五會期財政、司法兩委員會第二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362頁。
    立法院公報(2003/05/14)。〈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財政委員會第十八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240頁。
    朱志宏、謝復生(1989)。《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江明修、陳定銘(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4:153-192。
    何明國(2002/05/09)。〈菸害法修正初審 「小蝦米對大野狼」 反菸立委打形象戰〉,《聯合報》,第5版。
    何振忠(1996/10/02)。〈菸害防制法「正名」 立委明提復議案〉,《聯合報》,第6版。
    何振忠、李信宏、陳鳳馨(1996/10/07)。〈法案會期 立法院提供角力場〉,《聯合報》,第4版。
    何振忠、陳鳳馨(1996/10/02)。〈菸害防制法「正名」 立委明提復議案〉,《聯合報》,第6版。
    吳志誠(2002)。《台灣電信工會影響電信三法立法過程活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蓉(1997/12/27)。〈標示 製造、進口商的事 菸業協會:取締零售業違法〉,《民生報》,第29版。
    吳佩蓉(1999/10/28)。〈菸商、董氏互指對方妨害名譽〉,《民生報》,第11版。
    吳典蓉、謝錦芳(1999/06/15)。〈立委初審 菸稅每包課徵11.8元〉,《中國時報》。
    吳定(1997)。《公共政策辭典》。五南。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 。
    宋自強(1996/9/15)。〈菸害防制法解凍 董氏、菸商大決戰〉,《聯合晚報》,第2版。
    李文金(1988)。《近代壓力團體影響美國國會的策略》。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南燕(2000/03/28)。〈菸酒將大漲 長壽32元 紅標米酒135元〉,《中時晚報》。
    李美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周兆良(1993/01/16)。〈對日貿易逆差仍大 東洋菸短期難叩關〉,《經濟日報》,第7版。
    周威廷(1996)。《公共合產之理論與策略—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的觀察》。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漳仁(1999)。《立法遊說之研究-以我國菸害防制法制訂過程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季良玉(1999/09/16)。〈菸商:促銷空間不應再壓縮〉,《聯合報》,第6版。
    季良玉(1999/10/28)。〈黑手黨?強暴犯?菸協要求董氏道歉〉,《聯合報》,第8版。
    林玟純、詹建富(2002)。《菸草戰爭》,董氏基金會。
    林淑芬(1996/09/23)。〈菸害 菸商、反菸團體大車拼〉,《自立晚報》。
    林維娟(1998/09/09)。〈簡訊菸商打形象〉,《經濟日報》,第38版。
    林瑩秋(1996)。〈透視菸商遊說「菸害防制法」的各種策略─菸商安排王金平到香港看張德培打球〉,《商業周刊》,473期。
    姜誌貞(1998),《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光暄(2000)。〈政治捐獻與選舉〉,《法務通訊》,1985:3-4。
    洪淑惠(1999/10/27)。〈認妨害名譽 董氏告菸商〉,《聯合晚報》,第5版。
    胡立宗(2002/04/28)。〈土洋菸商聯手 找代打〉,《中時晚報》。
    胡健蘭(2000)。《企業與利益團體間的議題管理策略—以拜耳公司在台設廠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渝郎(1994)。《政治學》,台北:三民。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
    徐木蘭、楊君琦、劉仲矩(1998)。〈非營利組織公關策略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04:1-25。
    徐瑞希(1991)。《政商關係解讀》,台北:遠流。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1999)。《董氏基金會 菸害防制十五年》,台北:董氏基金會。
    張文(2001/02/21)。〈北市將向五菸商索賠850億〉,《中國時報》。
    張正莉、魏忻忻、丁萬鳴、林怡婷(2003/03/11)。〈徵試抽員 菸商上BBS撒餌〉,《聯合報》,第10版。
    張寒青(2000/03/28)。〈菸酒將大漲 長壽32元 紅標米酒135元〉,《中時晚報》。
    曹俊漢(1983)。〈利益團體與美國的民主政治〉,《中國論壇》,16:2。
    莊佩玲(1992/12/27)。〈火車元旦起禁菸 菸業協會盼暫緩〉,《聯合報》,第5版。
    陳李綢(1995)。《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陳佳吉(2000)。〈我國政治獻金規範之研究〉,《立法院院聞》,28:12。
    陳振成(2003)。《台灣電力工會影響核四政策活動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玲(1997/09/21)。〈反菸團體、立委 要求開徵「健康捐」〉,《聯合報》,第5版。
    陳國君(1996/09/23)。〈對抗菸商 49團體提公益版〉,《中時晚報》。
    陳彰輝(1984),《美國利益團體政治勢力的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華、張文(2001/02/21)。〈菸商低調 質疑勝訴機率〉,《中國時報》。
    陳鳳馨、李信宏、何振忠(1996/12/21)。〈菸商讓步 放棄以菸名贊助或舉辦活動
    菸害防治法兩大遊說團體談出共識「菸品大戰」近期內可望平順落幕〉,《聯合報》,第6版。
    陳譽旻(1996/09/24)。〈台灣菸害總成本 一年高達五百億〉,《台灣日報》。
    單美雲(1995)。《核四議題生命歷程及台電議題管理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濟群(1996)。《立法院常設委員會之研究》,台北:正中。
    費家琪(1994/07/31)。〈9月1日全面開放進口 日本大陸貨將長驅直入菸酒市場 戰鼓喧天〉,《經濟日報》,第4版。
    黃東益(1990)。《多元政治與少數人的民主—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敦硯(1998)。《我國菸害防制法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生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文(1999)。《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靜宜(2002/02/21)。〈菸害防制法 衛署修法從嚴〉,《民生報》,第A15版。
    黃瀚鋒(1994)。《利益團體在立法院遊說活動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儀(2001)。《公共政策之議題管理與公共宣導策略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泰順(1993)。《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楊珮玲(1996/10/02)。〈菸害防制法「正名」 立委明提復議案〉,《聯合報》,第6版。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楊照(2002)。〈看看美國的菸草大戰〉,《新新聞週刊》,793期。
    經濟日報(1998/10/01)。〈董氏基金會 反菸急先鋒 奠定菸害防制工作基礎 榮膺醫療貢獻獎〉,《經濟日報》,第52版。
    董孟郎(2001/04/03)。〈控告美菸商 議會通過〉,《中國時報》。
    詹建富(1998/12/02)。〈熱線追蹤─董氏基金會將聯合亞太拒菸協會25國向美菸商求償〉,《民生報》,第23版。
    詹建富(1999/07/15)。〈反菸者 拒與菸商同座〉,《民生報》,第11版。
    詹建富(2001/02/21)。〈未見直接受害人菸草協會:求償‘師出無名’〉,《民生報》,第A5版。
    詹建富(2001/03/16)。〈徵菸品清潔捐〉,《民生報》,第A3版。
    肇瑩如(1992/11/16)。〈國內癮君子年年增 平均每年香菸銷量成長二〉,《經濟日報》,第3版。
    肇瑩如(1992/11/22)。〈菸業協會成立 致力同業自律 反應菸商心聲〉,《經濟日報》,第4版。
    肇瑩如(1993/04/07)。〈法律事務銷毀走私菸 菸商盼貫徹〉,《經濟日報》,第9版。
    劉青雷(1988)。《衝突與妥協—美國利益團體與遊說活動》,台北:時報。
    蔡千惠(1998)。《非營利組織遊說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鄭國正(1992/11/23)。〈菸酒貨櫃轉運將恢復 業者擔心走私風復熾〉,《聯合報》,第11版。
    鄭國正(1993/01/14)。〈爭取日本支持我加入關貿總協〉,《聯合報》,第11版。
    黎珍珍、李文儀(2002/05/08)。〈菸害法今開審 反菸團體、菸商激烈力角力〉,《中國時報》。
    盧繼先(1992/11/07)。〈中華民國菸業協會21日成立〉。《經濟日報》,第9版。
    盧繼先(1993/07/14)。〈禁菸風氣盛 菸商有對策淡菸新品牌銷路好〉,《經濟日報》,第15版。
    賴燕芳(1992/01/08)。〈五大洋菸商聯手反擊走私菸 成立菸草協會大打廣告保衛市場〉,《經濟日報》,第11版。
    薛桂文(1996/10/24)。〈廣告不會增加吸菸人口?菸商進言翻案 衛署擬帖反制〉,《民生報》,第29版。
    薛桂文(1997/09/21)。〈立委、學者建議 加徵菸品健康捐〉,《民生報》,第21版。
    鍾蓮芳(2000/10/27)。〈廣告不會增加吸菸人口?菸商進言翻案 衛署擬帖反制〉,《民生報》,第29版。
    羅如蘭(2002/05/08)。〈菸商搭上公賣局如虎添翼〉,《中國時報》。
    羅如蘭(2002/05/09)。〈公賣局廣告費 反菸經費百倍〉,《中國時報》。
    羅曉荷、楊正敏(1999/06/02)。〈每包菸 擬加徵十元健康捐〉,《聯合報》,第6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