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麗萍
LAI LEE PING
論文名稱: 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
Travelling on the Cultural Mind Path: The Narrative of Three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in Process of life and Cultural Identity
指導教授: 陳秉華
Chen, Ping-Wh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3
中文關鍵詞: 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敘說研究
英文關鍵詞: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Narrative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敘說者在個人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的特殊脈絡下,文化認同的形成、發展與轉變。研究參與者為三位介於60至70歲的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國民教育背景,具有生命歷程的豐富性與對自身族群活動高度參與性的敘說者。本研究採用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的敘說分析,以「整體-內容」為主要分析方法,透過個別分析、跨個案分析與綜合討論的方式,來詮釋三位敘說者的文化認同意涵與所形成的過程為何。
    本文透過三位敘說者的生命敘說與個別分析歸納出七個主題形塑來源,分別為: (一)家庭成長環境(二)居所成長環境經驗(三)語言學習經驗與認同歸屬(四)、族群之間與國家政策制度面的正面經驗與負面經驗(五)人格特質展現與價值觀(六)自我認同與標籤(七)參與相關族群活動。
    透過這七個主題型塑來源的歸納與普遍性的解釋後,再次整合出五個核心主題。此五個核心主題為:(一)家庭與成長環境是形塑文化認同的重要養分。(二)族群語言或母語是啟動族群與文化認同關鍵的齒輪(三)歧視與壓迫經驗突顯族群之間的差異,加深我族認同與歸屬,提升公平正義的意識與追求。(四)其他價值觀的刺激與族群關係的好經驗促使個人思維的轉換,走向多元開放平等觀。(五)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的轉化歷程。本研究依據五個核心主題的研究結果發現,結合相關文獻進行討論。
    最後,研究者嘗試對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政府、馬來西亞教育、未來研究,以及身為讀者的你,提出相關建議與呼籲。

    關鍵詞: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敘說研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by narrators brought about as a result of the specific social,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paths threaded by each individual. Three narrators, who are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with national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age between 60 and 70,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se narrators have had enriched life experiences and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ir activities of their own communitie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descriptive-analytic method developed by Lieblich, Tuval-Mashiach, and ZIlber, using “holistic-content approach” as the major model of analysis. By ways of analysis of individuals, inter-case analysis, and through comprehensive-synthesis discussion, this research interprets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formation of the three narrators and their associated meaning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life of the three narrator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s, seven major sources of formation are identified: (1) the growth environment in the family; (2) the growing up environment and experience; (3)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dentify; (4)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brought about by inter-ethnic relations and the nation policy system; (5) demonstrat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values; (6) self identity and self label; and (7)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specific ethnic communities’ activities.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lity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even sources of formation, they are integrated into five core themes: (1) the family an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re the important ingredients of establishing cultural identity; (2) ethnicity or mother tongue language is the key to initiate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3) discriminations and repressions expos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hnic groups, increas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of their own groups, and heighten the conscience and pursui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4) the stimulation of other value and the positive experience of ethnic relations encourages the change individual thought toward diversity, openness, and fairness values; and (5)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combining the discovery derived from the five major themes and the discussions of many related docum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make related proposals and appeals to Malaysian Chinese, Malaysia government, Malaysia education, future researches, and you the readers.

    KEYWORDS: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Narrative Research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與發展背景 13 第二節 文化認同相關理論 33 第三節 東南亞(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發展 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敘事研究取向 6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7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5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7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1 第六節 文本的分析與判準 8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理杏生命敘說 93 第二節 正育生命敘說 147 第三節 毅仁生命敘說 208 第四節 跨個案分析 277 第五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家庭與成長環境是形塑文化認同的重要養分 295 第二節 族群語言或母語是啟動族群與文化認同關鍵的齒輪 298 第三節 歧視與壓迫經驗突顯族群之間的差異,加深我族認同與歸 屬,提升公平正義的意識與追求  301 第四節 其他價值觀的刺激與族群關係的好經驗促使個人思維的轉換,走向多元開放平等觀。 309 第五節 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發展歷程模式的初步形成與建構。 31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32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327 第七章 後記 33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341 外文文獻 345 附錄一:逐字稿謄寫同意書 348 附錄二:訪談邀請函 349 附錄三:研究參與同意書 351 附錄四:敘說者訪談內容範圍 352 附錄五:研究參與者效度檢核表 353

    一、 中文部分
    方金英(2001):東南亞「華人問題」的形成與發展-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案例研究。北京:時事。
    牛震(2001):第三中華:海外華人的歷史、現在、未來。台北:磨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國璋(1997):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台北:唐山。
    王翔雲(2000):馬來西亞獨中教育與群族融合之研究-以芙蓉中華中學為例。談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賡武(1986):馬來亞華人的政治。載於姚南(主編):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155-192)。北京:中國友誼。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香港:商務印書館。
    王賡武:馬來西亞組織文化與華人。新洲日報網站。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5153?page=7&tid=10,2010年6月17日。
    王應棠(2000):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應用心理研究, 8,149-169。
    王鴻儀(2008):身體自主與自我認同:整形現象的社會學考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丘光耀(2003):雙重文化霸權下的馬來西亞華人政治與文化認同新探。海華與東南亞研究,3(4),95-120。
    伊萍譯(1999):劉柏川。偶然生為亞裔人。台北:天下文化。Liu. E. (1999). The Accidental Asian. New York: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江宜華(200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江惠如(2008):多元文化下台灣客語之保存與展現:以行政院客委會推廣之客語聲或學校為例。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忠(2001):林連玉:為族群招魂。載於何國忠(主編),承襲與抉擇: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39-76)。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
    何國忠(2002):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余滿華(2003):多元文化的自我認同。台北。遠流。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台北:涛石文化。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USA: Sage Publications.
    吳瓊如(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87-204 。
    吳建南、李佳慧、許曉菁譯(2008):透視308:馬來西亞覺醒了(64-71)。吉隆坡:海濱。
    呂鳳(2001):「族魂」──林連玉先生傳略。載於教總秘書處(編),族魂林連玉(24-46)。吉隆坡:林連玉基金會。
    巫達譯(2002):涵化、族群性與華裔。載於郝時遠(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集(443-46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杜乾煥(2010):多元文化與民主權利。彩虹橋創刊號,1,1-1。
    李茂興譯(1998):追求未來與過去。台北:宏智文化。Corey, G., & Corey, M. S. (1997). I Never Knew I had a Choice. Canada: Brooks/Cole.
    李寶鑽(1998):馬來西亞華人涵化之研究-以馬六甲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周聿峨、代帆(2002):全球化進程中海外華人的文化認同。載於郝時遠(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文集(337-34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周南京(2003):華僑華人問題概論。香港:社會科學。
    周述波(2009):文化認同。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5(6) ,26-31。
    周維萱(2005):多元文化主義下的族群關係-以美、加、新三國為分析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悅(2008):榴槤國度。吉隆坡:海濱。
    林開忠(1999):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林開忠(2007):國家文化:重新評價馬來西亞國家文化與國家認同。載於祝家華、潘永強(主編):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363-377)。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邱依虹(2006):生命如河流:新、馬、泰16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台北:巨流。
    姜明義(2003):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嘉逊(1986):國家主義及多元文化主義。載於陳祖排(主編):國家文化的理念:國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22-34)。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柯嘉逊(2002):馬來西亞華教奮鬥史。吉隆坡:董教總教育中心。
    洪莉竹、陳秉華(2003):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之文化反省經驗。教育心理學報,35(1),1-18。
    祝家豐(2007):國家統合主義、巫統政治支配權與大馬華團的政治參與:從抗衡到歸順之路。載於祝家華、潘永強(主編):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363-377)。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倪鳴香(2004 ):敘述訪談與教育學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 26-31。
    徐雨村譯(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台北:桂冠。Kottack, C. P.(2005).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Culture. USA: McGraw Hill.
    張石芳、盧飛斌(2009):菲律賓華裔中學生族群文化認同調查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59(6),134-143。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Miles, M. B.,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2nd Ed.). USA: Sage Publictions.
    崔貴強(1990):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新加坡:南洋學會。
    教總調查研究及資訊組(2007):英語教數理可行嗎?。加影: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梁英明(1999):融合與發展。香港:南島出版社。
    梁裕康(1996):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查理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承認政治論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曹雲華(2010):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台北:五南。
    莊立信(2005):台灣民族建構中原住民—原住民認同的初探。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莊國土(2003):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社會地位的變化。廈門:廈門大學。
    莊國土(2005):論東南亞華族及其族群認同的演變。載於張啟雄(主編),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12-50)。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莫順生(2002):馬來西亞教育史。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章龍炎譯(2004)。華人的困境。雪蘭莪:大馬新聞資訊學院。Ye, L. S. (2003). The Chinese Dilemma. Australia: East West Publications.
    許木柱(200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型社會運動(127-156)。臺北市:巨流。
    郭喬心(2003):國小原住民校長生涯歷程之分析—四個校長的故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陳志明(1999):華裔族群:語言、國籍與認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1(4), 27-35。
    陳昌文、鐘玉英、奉春梅、周瑾與顏炯(2004):社會心理學。臺北縣:新文京開發。
    陳金燕譯(2000):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臺北:五南。Ivey, A.E., Ivey, M.B., & Simek –Morgan, L.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陳婷婷(2004):歷史破綻與世間隱蔽之文:林幸謙散文的諷刺筆法與後散文書寫。人文雜誌,24,58-73。
    陳惠嬌(2006):偶然身為僑生 : 戰後不同世代華裔馬來西亞人來臺求學的身份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愛梅(2006):大馬華小走向何方?:從董校風波看華小將來的發展。雪蘭莪:策略資訊與社會研究中心。
    陳慧穎(2009):越藉新移民女性來台後自我認同發展對識字學習影響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應德(1986):國家文化及馬來西亞公民的文化權利。載於陳祖排(主編):國家文化的理念:國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22-34)。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阿茲里拉曼:我們讓花百花齊放。載於吳建南、李佳慧、許曉菁譯(2008):透視308:馬來西亞覺醒了(228-231)。吉隆坡:海濱。(原著:Kee, T.C.(Ed.). (2008). March 8: The day Malaysia woke up.)
    曾少聰(2002):海外華人族群的內部關係。載於郝時遠(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集(443-46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曾信熹(2006):偶發事件對諮商心理師專業發展影響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曾慶豹(2007):國家與上帝:施米時的政治神學。載於祝家華、潘永強(主編):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363-377)。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辜瑞榮(1999):回顧內安法令(ISA)40年。馬來西亞:朝花企業。
    黃文定(2008):文化差異與文化認同:以兩所阿美族學校學生的語言認同建構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 ,11(4), 51-74
    黃亞平、劉曉寧(2008):語言的認同性與文化心理。中國海洋大學學報,6,78-81 。
    黃昆章(2000):記王賡武教授。載於劉宏(主編):學者情懷──坦蕩人生:王賡武訪談與言論集(15-31)。台北:八方文化。
    黃禎玉(2004):點燃心中的火種。加影: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
    葉玉賢(2008):馬來西亞華人中國認同之研究──以尊孔獨立中學為研究場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楊宜音(2002):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為例。載至張存武、湯熙勇主編海外華族研究論集:文化、教育與認同(407-420)。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楊培根譯(2007): 513:1969年大馬種族暴亂解密文件。雪蘭莪:馬來西亞人民之聲。Kua, K.S.(2007). May 13: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 the Malaysian Riots of 1969. Kuala Lumpur: Suaram.
    楊淑涵(2002):選擇非傳統學習領域之四技女生生涯決定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萬家安(2005):1947年馬來亞人民憲章草案。雪蘭莪:當代本土史料研究室。
    廖文輝(2006):華校教總及其人物。加影: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廖珮君(2004):澳洲回流台灣年輕移民在臺、澳社會間的適應與自我認同。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居蓮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Weber, A. L. (1992). Social Psychology.
    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北:楊智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的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07-338。
    劉鑑銓譯(1984):馬來人之困境。吉隆坡:世界書局。Mahathir Mohammad(1974).The Malay Dilemma. Federal Publication.
    潘婉明(2005):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集體回憶。台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志強(2000):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理念與實踐:以麥爾坎X為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Clandinin, D. J.,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 Jossey-Bass.
    鄭良樹(1999):華文教育--超越認同的困擾。載於傅孫中、林水檺(主編):「東南亞文化衝突與整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3-67)。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
    鄭良樹(2001):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三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鄭良樹(200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四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鄭良樹(2005a):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柔佛:南方學院出版社。
    鄭良樹(2005b):林連玉評傳。加影:林連玉基金。
    鄭曉雲(1992):文化認同與文化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賴志超(2004):華人文化與組織認定。應用心理研究,21,10-13。
    謝愛萍(1999):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與種族關係。載於傅孫中、林水檺(主編):「東南亞文化衝突與整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1-380)。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
    謝劍(2006):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對R. J. Coughling 雙重認同理論的再思考。台灣東南亞學刊,3(2),3-18。
    顏清湟(2005):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鍾偉前主編(2006):董總50年。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饒尚東(1999):東南亞華人的文化認同問題。載於傅孫中、林水檺(主編):「東南亞文化衝突與整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52)。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

    二、 馬來文部份
    Zaid Ibrahim (2009). Saya Pun Melayu. Selangor: ZI Publications.

    三、 英文部分
    Anwardi Jamil (2008):困惑的馬來身份。載於吳建南、李佳慧、許曉菁譯(2008):透視308:馬來西亞覺醒了(64-71)。吉隆坡:海濱。(原著:Kee, T.C.(Ed.). (2008). March 8: The day Malaysia woke up.)
    Atkinson, R. (2007).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as a Bridge in narrative inquiry. In D.J. Clandinin (Ed.),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pp. 224-245). Thousand Oaks, CA: Sage.
    Bach, H. (2007). Composing a visual narrative inquiry. In D. J. Clandinin (Ed.),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pp. 280-307). Thousand Oaks, CA: Sage.
    Cheah Boon Kheng (2002). Malaysia: The making of a nati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Chimamanda Adichie(2010).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9Ihs241zeg,21-12-2010
    Conle, C. (2000). Thesis a narrative or “what is the inquiry in narrative inquiry? Curriculum inquiry”, 30(2), 189-213.
    Dalton, J. H., Elias, M. J., & Wandersman, A. (2007). Com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2nd Ed). CA, Belmont: Thomson Wadsworth.
    Ellis, C., & Bochner, A. (2000). Auto 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In N.K. De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Holliday, A.(2010). Complexity in Cultural Identity,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0(2), 165-177.
    Jourard, S., M. & Landsman, T.(1980), Healthy Personality(4th). Macmillan Inc.
    Leo Suryadinata (2007). Understanding the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atsumoto, D., & Juang, L.(2008), Culture & Psychology (4th). USA : Thomson Wadswaorth.
    Mezzich, J.E., Ruiperez, M.A., Yoon, G., Liu, J., Zapata-Vega, M. I. (2009). Measuring Cultural Identity : Validation of a Modified Cortes, Rogler and Malgady Bicultural Scale in Three Ethnic Groups in New York. Cultural Med Psychiatry, 33, 451-472.
    Monk, G., Winslade, J., & Sinclair, S. (2008). New Horizons in Multicultural Counselling. UK : Sage Publication.
    Perdesen, P. (Ed.). (1999). The General Issues of Multiculturalism As a Fourth Force, Philadelphia, PA: Brunner/ Mazel.
    Phinney, J. S., & Nakayama, S.(1991, April). Parental Influences or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in minority adolesc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eatle:WA.
    Phinney, 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A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499-514.
    Phinney, J.S. (1992).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 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7(2), 156-176.
    Phinney, J.S. (1996). When We Talk About American Ethnic Groups, What Do We Me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9), 918-927.
    Phinney, J.S. (2005).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Modern Times: A Response to Rattansi an Phoenix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5(2), 187-194.
    Phinney, J.S., Romero, I., Nava, M., & Huang, D. (2001). The Role of Language, Parents, and Peers in Ethnic Identiy Among Adolescents in Immigrant Famili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t, 30(2), 135-153.
    Schwartz, S.J., Zamboanga, B. L., Rodriguez L., & Wang, S. C. (2007). The Structure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Ethnically Diverse Sample of Emerging Adult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9(2), 159-173.
    Schwartz, S.J., Zamboanga, B.L.; Weisskirch, R.S., & Wang S.C. (2010). The Relationships of Pers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to Adaptive and Malaptive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Emerging Adul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0(1), 1-33.
    Sneed, J. R., Schwartz, S. J., & Cross, W. E. (2006). A Multicultural Critique of Identity Status Theory and Research: A Call for Integr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6(1), 61-84.
    Sue, D.W., & Sue, D. (2008), Counseling the Culturally Diverse : Theory And Pratice (5th). USA : John Wiley & Sons, Inc.
    Tan, C.B. (2004). Chinese Overseas Comparative Cultural Issu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M., & Howard-Hamilton, M.F. (1995). Student Involvement and Racial Identity Attitude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Mal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4), 330-335.
    Wang, G.W. (2000, July). Question of Identity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Paper presented at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