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惠真
Hui-chenChiang
論文名稱: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進學校革新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School Improvement Propelled by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潘慧玲
Pan, Hu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革新組織文化組織學習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improveme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6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保羅中學因應學校求發展,啟動學校革新計畫,在革新計畫執行一段時間之後,學校深感教師在學校革新的關鍵性角色,於是配合學校革新重點工作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保羅中學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時乃採階段性分年實施,評鑑規準包括四大層面: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並依規準,採不同評鑑方式如教師自評、教學觀察、學生課程滿意度調查及教學檔案建置等。而其所得結果不與考核結合,主要運用在專業成長,學校專業成長機制計有專業成長工作坊、教師個人成長計畫、教學輔導教師之安排等。從88學年度開始之先期作法,至95學年度後所進行之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其在學校發展計畫之框架下漸次推展,帶動了學校組織學習與組織文化之革新。
    根據保羅中學之個案,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學校革新脈絡歷經課程本位化、學校社區化及優質化。
    二、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歷程由萌芽期、適應期的先期導入,隨組織文化的改變進入制度化的發展期。
    三、 法源依據及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資源提供是主要影響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的學校外部因素。
    四、 組織文化的氛圍及評鑑結果的運用是主要影響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的學校內部因素。
    五、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使組織學習層次從個人提升至社群,並涉及學校既有價值及規範重設之歷程。
    六、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使組織文化從重視和諧走向評鑑探究的專業發展導向文化。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亦引申其對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進學校革新的啟示。

    關鍵字: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革新、組織文化、組織學習

    A Case Study of School Improvement Propelled by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stra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Paul High School began launching into the school improvement. After the school improvement had been carried out for a period of time, Paul High School deeply felt that teachers are key persons in the school improvement. Therefore, coordinating the school improvement, Paul High School implem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ul High School adopted a step-by-step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evaluation. The school adopted teacher self-appraisal,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teaching portfolios to evaluate teachers. The criteria includ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class management and student counsel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ttitudes. The outcomes of the evaluation are used to plan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1. The progress of school improv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3 perio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unitilized school development and high quality school development.
    2.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3 periods: the emerging, accommodating and developing period.
    3. Legal basis and resources offered from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are the outsid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he evaluation outcome application are the insid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5.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motes not only individual learning but als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volves the school value and rules restructure.
    6.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anges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rom symbolic harmony to evaluative inquir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implications with regard to using 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were revealed.
    Key words: 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 school improveme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與作法 11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涵與實施 23 第三節 學校革新的概念與理論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7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77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處理 83 第四節 研究的信實度 87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倫理 87 第四章 保羅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推動 91 第一節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學校革新脈絡 91 第二節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歷程 100 第三節 影響保羅中學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因素 124 第四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進組織學習及組織文化的改變 138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 159 第一節 結論 159 第二節 啟示 165 參考文獻 172 附錄 183 附錄一 觀察時間表 183 附錄二 訪談指引 184 附錄三 訪談時間表 186 附錄四 學校文件資料 187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3) 。教育行政評鑑。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頁324-347)。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丁一顧,張德銳(2004)。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85-100。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D. L. Jorgensen著。參與觀察法。臺北市:弘智文化。
    王瑞壎(2006)。學校專業社區與學校組織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44,46-55。
    王麗雲、潘慧玲(2002) 。種子與土壤:校長與教師在學校革新中的角色與做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01-138)。臺北市:學富。
    朱芳謀(2005)。屏東縣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朱慶璋(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評鑑知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江岷欽(1993)。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變遷測量。公共政策學報,15,27-82。
    江岷欽(1995)。組織分析。臺北市:五南。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教師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
    余昆旺(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TMTC5778002。
    余榮仁(2000)。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省性合作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宗立(2000b)。學校發展與永續經營的動力:學習型組織。國教天地,142,72-78。
    吳宗立(2003)。學校行政研究。高雄市:復文。
    吳明清(1997)。學校再造的理念與策略。現代教育論壇,3,123-128。
    吳秉恩(1993)。組織行為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茹嵐(2006)。學校革新方案整合實施策略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TKU05631006。
    吳清山(1994)。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師專業化。教育研究月刊,112,164。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學院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177-218)。臺北市:學富。
    吳耀明(2004)。國小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教師自評和學生評鑑比較。屏東師院學報,21,188-216。
    呂木琳(2002)。教學視導-理論與實踐(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李玉惠(2003) 。國民中學學校革新的社會動力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0331046。
    李坤調(2007)。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個案研究-以台北縣試辦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PTC611070。
    李忠仁(2005)。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專業成長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昆璉(2007)。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之個案研究-石頭坑的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HCT5626016。
    李培濟(2003)。國中教師對學校本位形成性教師評鑑看法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順銓(2001)。國小初任教師發展教學歷程檔案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淑卿(2003)。教師敍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著。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 臺北市:弘智。
    林志成(2002)。授能導向的專業發展評鑑。教育政策論壇,5(2),81-102。
    林志成(2004)。建構卓越的教育績效責任文化。教育研究月刊,124,41-54。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3)。教育組織行為。臺北市:揚智。
    林松柏(2005)。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NU0631012。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
    林新發、王秀玲(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之行政專業知能成長內涵和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89-210。
    林榮彩(2002)。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碧珍(2000)。在職教師數學專業發展方案的協同行動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3,115-147。
    邱秀玲(2007)。高職商業類科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316092。
    邱馨儀(2006)。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教學檔案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樹宏(2004)。國小教師評鑑規準及實施程序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韋氏新國際辭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2001)。臺北:大中國圖書。
    徐敏榮(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徐惠東(2002)。國中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高強華 (1995) 。論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教師評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247-272)。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7)。學校教育革新的難為與應為。現代教育論壇,3,135-137。
    高強華(2000)。前瞻二十一世紀新教育。臺北市:南宏。
    高強華(2001)。學校進步與學校革新。臺北市:國立台灣師大。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0)。高市教三字第5139號函。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評鑑試行要點。2008年3月20日,擷取自http://www3.chuhps.kh.edu.tw/learnloop/resources/files/uid2/%B0%AA%B6%AF%A5%AB%B0%AA%AF%C5%A4%A4%B5%A5%A5H%A4U%BE%C7%AE%D5%B1%D0%AEv%B1M%B7~%B5%FB%C5%B2%B8%D5%A6%E6%ADn%C2I.doc
    高熏芳(1998)。社論。教學科技與媒體,40,1-2。
    張定貴(1999)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師、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明輝(1998)。學校改革的研究內涵與學理基礎。教育研究集刊,40,1-21。
    張明輝(1999a)。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1999b) 。九O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教育研究集刊,43,103-137。
    張素貞(2004)。接軌-課程、教學、評鑑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素偵(2003)。教師評鑑重要議題與推動策略之探究。現代教育論壇,37-50。
    張素偵(2006)。臺灣教育評鑑之文獻分析-以博碩士論文及期刊論文為主。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創刊號,83-134。
    張清濱(1997a)。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臺北市:臺灣書店。
    張清濱(1997b)。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0-17。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縣: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2003)。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2007年9月20日,擷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DURES/EDU5741001/1/eval/Untitled-1.htm?UNITID=33&CATEGORYID=82&FILEID=141606&open。
    張德銳(2006)。形成性教師評鑑系統的研發、推廣、研究與實施展望。初等教育學刊,23,1-26。
    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優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8,23-42。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張馨怡(2000) 。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及其對學校革新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U0331038。
    張艷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1995)。香港教育專業守則。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seshk.org.hk/document/Cpc2-1.doc
    教育部(1998)。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教育部(2001)。2001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大會各議題結論暨建議事項會議紀錄。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358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修正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輔導支持網絡專案計畫。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tpde.nhcue.edu.tw/index.jsp
    盛宜俊(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教師評鑑態度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盛宜俊(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教師評鑑態度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峰維(2004)。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專業評鑑之意見調查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臺北市:正中。
    陳千玉(譯)(1996)。Schein, E. H.著。組織文化與領導(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臺北市:五南。
    陳文彥(2001)。中小學推動學習型學校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331020。
    陳世佳(2007)。學校領導與教學改善。教育研究月刊,153,(5-17)。
    陳永發(2005) 。國民小學教師同儕教學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玉鳳(200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伯璋(1997) 。組織發展理論及其在學校組織革新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玟螢(2007)。臺東縣國小教師教學效能、專業發展評鑑態度與專業成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TTC576063。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芳(1998) 。組織正當性、組織學習與組織同形之關係研究-制度理論整合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木龍(1998) 。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及其對我國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莉雅(2003)。三種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方式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報,第十六卷第一期,201-228。
    黃乃熒(2003)。後現代思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1-23。
    黃坤錦(1995)。從教師專業論教師教師評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229-246)。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黃怡絜(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知覺與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US5677006。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市:漢文。
    楊德東(1999)。國中教師學校革新信念之探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TNU0331025。
    溫少逸(2005)。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私立高職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連祺(2003)。中小學教師檢定政策評鑑模式之建構和應用-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教育資料集刊,28,351-371。
    廖玉珠(2005)。建構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設置試辦方案。2008年3月20日,擷取自http://mt.meps.tp.edu.tw/modules/tinyd1/index.php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臺北縣試辦教師教學專業評鑑方案簡報。載於教育部主辦之「95年度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討會」大會手冊(103-111),臺北縣。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潘文章(1984)。組織發展-理論、方法、實務。臺北市:三民。
    潘慧玲(2002)。反思與展望:我們從學校革新中學到了什麼。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443-473)。臺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觀念與應用﹙頁1-34﹚。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6a)。彰權益能評鑑之探析。當代教育研究,14(1),1-24。
    潘慧玲(2006b)。以評鑑促進學校之革新。載於吳武典、高強華(主編),優質、創新與前瞻—郭為藩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輯(頁337-351)。臺北市:學富。
    蔡美儀(2004)。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教師評鑑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進雄(2004)。學校行政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1(1),55-59。
    鄭燕祥(2006)。教育範式轉變:效能保證。臺北市:高等教育。
    賴柏生(2004)。香港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角色的反思。2008年3月20日,擷取自http://www.acei-hkm.org.hk/publication/FF-04-LaiPs.pdf
    賴國茂(1995)。企業文化、產業類型與企業績效之研究。中正大學企管所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3CCU00121006。
    駱奕穎(2004)。國民小學教師績效評鑑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佑全(200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意見調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199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1998)。教改會教育鬆綁有關建議之評析。中等教育,49(3),9-18。
    謝文全(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顏國樑 (2003) 。教師評鑑的基本理念、問題及作法。教育研究月刊,112,62-77。
    羅國基(2007)。竹苗地區國小教育人員對「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HCT5626018。
    羅清水(1999)。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途徑-談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ied.edu.hk/edchange/resource/education4_2.htm
    譚偉明、陳穎堅(2006)。建構理論取向的學校組織學習。教育學報,34(2),1-23。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貳、 西文部分
    Advisory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 (1986). Teachers dispute ACAS I independent panel: Report of the appraisal and training working group. London: ACAS CAI.
    Argyris, C., & Schon, D. (1974). Theory in practice: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rgyris, C., & Schon, D. A.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London: Addison-Wesley.
    Argyris, C. (1985). Strategy, change, and defensive routines. Boston: Pitman.
    Argyris, C. (1990). Overcoming organizational defenses: Facilitat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Boston: Allyn & Bacon.
    Ball,S.J. (1999). Global trends i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the teacher. Retrieved April 9, 2008, from http://www.leeds.ac.uk/educol/documents/00001212.htm
    Beerens, D. R. (2000). Evaluating teacher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CA: Crowin Press.
    Bogdan, R., & Biklen, S.(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London: Croom Helm.
    Brighton, S. F. (1974). Handbook of successful school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Economy (1986). 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Princeton, NJ: Author.
    Cuban, L.(1988). A fundamental puzzle of school reform. Phi Delta Kappan, 70(5), 341-344.
    Cyert, R. M., & March, J. G. (1963).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anielson, C., & McGreal, T. L. (2000). Teacher evaluation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lexandria,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arling-Hammond, L.(1986). A proposal for evalu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6(4),531-551.
    Deal, T. E., & Kennedy, A. A. (1982). Corporate cultures. MA: Addison-Wesley.
    Deshpande, R., & Parasuraman, A. (1986). Linking corporate culture to strategic planning. Business Horizons, May-Jun, 33.
    Duffy, F. (2000). Reconceptualizing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for 3rd millennium school systems.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15(2), 123-145.
    Duncan, R. & Weiss, A.(197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desig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 75-123.
    Fetterman, D. M. (1994). Empowerment evalua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 Evaluation Practice, 15(1), 1-15.
    Fetterman, D. M., Kaftarian, S. J. & Wandersman, A. (1996). Empowerment evaluation:Knowledge and tools for self-assessment & accountability. Thousand Oaks: Sage.
    Forrester, J. W. (1961). Industrial dynam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Fullan, M. G.(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G.(1992). Successful school improvement.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Fullan, M., & Hargreaues, A. (1992). 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in your school?:Working together for improvement. Buckingham, UK:Open University Press.
    Goffee, R & G. Jones. (1998). The character of a corporate.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Greenwood, Ernest (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Social Work, 2(3), 45-55.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Guskey, T. R.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anson, E.M.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velock, R. G. (1971).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Ann Arbor, Mich: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llriegal, D., Slocum,T.W., Woodman,R.W. ( 1989).Organizational behavior(5th ed.)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Hopkins, D. (1989). Evaluation for school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pkins, D., Ainscow, M. & West, M. (1994). School improvement in an era of change. London: Cassell.
    Iwanicki, E. F. (1990). 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In J. Millman & L.Darling-Hammond (Eds.),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Assessing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p. 158-171). Newbury Park, CA: Sage.
    Kegan, R. (1982). The evolving self: Problems and process in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vitt, B., & March, J. G. (198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 319-340.
    March, J. G., & Olsen, J. P. (1976). Ambiguity and choice in organizations. Bergen, Norway: Universitetsforlaget.
    March, J.G., & Olsen, J. P. (1975). The uncertainty of the pas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under ambigu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3, 147-171.
    Marklund, S. (1972). The new role of the teacher in Swedish innovative school. Paris: OECD.
    Miles, M.B. (1986).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Miller, E. J., & Rice, A. K. (1967). Systems of organization: The control of task and sentient boundaries. London: Tavistock.
    Millman, J. (Ed.). (1981).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Murphy, J. (1991). Restructuring schools. London: Cassell.
    Niehoff, A. H. (1966).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n Niehoff, A. H.(Ed.), A casebook of social change(pp. 10-41). Chicago: Aldine.
    Owens, R.G.. (198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awlowsky, P. (2001). The treatmen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management science. In M. Dierkes, A. B. Antal, J. Child, & I. Nonaka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pp. 61-88).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A. (1995). Teacher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throughout the teacher career: Some perspective from an interview study of fifty retire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iaget, J. (1954).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 (M. Cook, Trans.). New York: Basic Books.
    Piaget, J.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H. Weaver, Trans.). New York: Harper.
    Preskill, H. (2003). The learning dimension of evaluation use. In M. C. Alkin (Ed.), Evaluation roots: Tracing theorists’views and influences (pp. 343-355). ThousandOaks, CA: Sage.
    Preskill, H., & Torres, R. T. (2000). The learning dimension of evaluation use.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88,Winter, 25-37.
    Quinn, R. E. (1988). Beyond rational management: Mastering the paradoxes and competing demands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obbins, P. (1991). How to plan and implement a peer coaching program. Alexandria, Virginia: ASCD.
    Robbins, S.P. & Judge, T. A. (200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bbins, S.P.(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anders, J. R. (2002). Presidential address: On mainstreaming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3(3), 1-19.
    Sandy, H. (2006). Teacher evaluation practices and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Columbia: Victoria M. Hughes.
    Schein, E. H. (1984). Coming to a new awarenes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5(2), 3–16.
    Schein, E. H. (1985).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Schein, E. H.(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ein, E. H. (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hinkfield, A. J., & Stufflebeam, D. (1995). Teacher evaluation: Guide to effective practice.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hort, P. M., & Greer, J. T. (1997). Leadership in empowerment schools: Themes from innovative efforts. NJ: A Viacom Company.
    Shulha, L. M. (2000). Evaluative inquiry in university-school professional learning partnerships.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88, Winter, 39-53.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oops, E., Rafferty, M., & Johnson, R. E. (1981).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guide for the practitioners (2nd ed.). Boston: Ally and Bacon.
    Stronge, J. H. (1997). Evaluation teaching: A guide to current thinking and best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ufflebeam, D.L., Foley, W.J., Gephart, W.J. et al.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staca, IL: F. E. Peacok Publisbers.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1983). A nation at risk. Retrieved April 9, 2008, from http://www.edu.ogv/pnbs/NatAtRisk/risk.html
    Weick, K. E. (1995). Sensemaking in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Weick, K. E., & Bougon, M. G. (1986). Organizations as cognitive maps: Charting way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In H. P. Sims, Jr. & D. A. Gioia (Eds.), The thinking organization: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 cognition (pp. 102–13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