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秀美
論文名稱: <<寒夜三部曲>>之地方性詮釋
指導教授: 潘朝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文學地理學地方地方性存在空間寒夜三部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8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學作品描述並揭示空間現象,因為空間或地域不僅是開展作家筆下故事的基壤,更是孕育作家生命經驗的土壤。而近幾年來文學與空間或地域的相關論述在文學界蓬勃發展,以空間、地域為核心的第理學研究文學作品偏重外部性研究,忽略內向性研究,少由文學作品發現問題,往往淪為地理學理論的驗證,因此本文乃著手進行文學作品地方與空間構成之內向性研究,以人文主義地理學「存在空間」與「地方」的概念作為文學作品意義理解的進路,試圖詮釋作家所形塑的文學世界〈物理環境〉中,小說人物在不同的位置經驗與地方經驗〈活動〉,如何生成與改變地方意義,造成人在著根與失根間的來回擺蕩〈意義〉,因此進一步透過具有時間縱軸的大河小說《寒夜三部曲》詮釋其空間橫軸的建構,各章依序就三不小說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地方形塑,加以詮釋主體人與地方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掌握及地方意義呈現。
    首先,第二章以彭阿強與劉阿漢為主體,詮釋移墾社會中人為求安居於是所投注的努力,以及在家安居如呵成為人的期待與前進的動力,其中彭阿強移墾蕃仔林從定居、開墾到抵禦墾戶侵佔,而劉阿漢則從無家而游離在隘勇身分到娶妻生子著根於蕃仔林,彭劉二人的主體行動使蕃仔林由入墾的空間成為定居的地方;其次,第三章以劉家為主軸,詮釋殖民社會中為求生存與理想,因土地而起的農民運動,以及家如何成為人的寄託與阻力,其中劉阿漢父子向外抗爭,使其地方意義由蕃仔林擴及全台,燈妹則維繫家庭,成為抗爭行動立基與依歸之處,於是透過劉家展現台灣既是抗爭者行動的空間,也是深具意義的地方;最後,第四章仍以劉家為主軸,詮釋在戰火中的故鄉如何成為遊子歸返的標的,以及物質貧乏下蕃仔林母土的形塑,其中劉明基遠赴南洋,空間的出離使代表著不同尺度的地方-母親、蕃仔林、台灣融為一體,成為歸返的寄望,同時蕃仔林生存困境中,阿漢婆逐步昇華為地母型人物,母親與土地得以形成緊密吳建的意象,於是透過劉家所彰顯的是人與土地不合分割的緊密關係。
    因此,文學作品中地方性由物理環境、人文活動與地方意義所構成,《寒夜三部曲》是以蕃仔林、台灣時空的特殊性作為社會和經濟等人文活動的背景,彭劉兩家為主體人在其中活動,與土地的關係由生存的依據、理想的著力,到歸返指引,顯示人的地方經驗由物質性逐漸精神化,地方意義的呈現也隨之由小地方的蕃仔林擴及大地方的台灣,於是地理學的空間觀點予以《寒夜三部曲》兼顧時空要素與核心主題的閱讀進路。

    章節目次 圖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提出問題 1 第二節 文學地理學的相關研究 4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目的 13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8 第五節 論文結構 28 第二章 《寒夜》-移懇社會的空間圖像 29 第一節 隘墾地區的時空背景 29 第二節 定居與開墾的著根空間 35 第三節 隘墾與抗日的游離空間 52 第四節 小結 62 第三章 《荒村》-殖民社會的空間圖像 64 第一節 農民運動的時空背景 64 第二節 土地與階級的抗爭空間 75 第三節 家與情感的固著空間 90 第四節 小節 100 第四章 《孤燈》-戰爭時期的空間圖像 102 第一節 太平洋戰爭的時空背景 102 第二節 菲律賓戰場的歸返空間 110 第三節 蕃仔林的生存空間 124 第四節 小結 135 第五章 結論 137 參考文獻 141 圖次 圖1-1 文學地理概念架構圖 16 圖1-2 研究概念示意圖 17 圖2-1 彭家遷移路線圖 31 圖2-2 蕃仔林居民生活空間壓迫示意圖 52 圖3-1 《荒村》農民事件與行動空間分佈圖 66 圖3-2 劉阿漢與燈妹的安全空間示意圖 93 圖4-1 劉明基與彭永輝赴南洋路線圖 116 圖4-2 彭永輝出離與歸返示意圖 120 圖5-1《寒夜三部曲》主要與次要地域示意圖 138 圖5-2《寒夜三部曲》土地意象示意圖 139 圖5-3《寒夜三部曲》地方意義示意圖 139

    一、中文參考文獻
    于君方著,徐雅慧、張譯心(譯)(1999a)。找尋女性觀音的可能前身。香光莊
    嚴,59:6-20。
    于君方著,徐雅慧、張譯心(譯)(1999b)。觀音在亞洲。香光莊嚴,59:40-
    55。
    中央氣象局(編)(2000)。颱風百問。台北:中央氣象局。
    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
    台北:張老師文化。
    文訊雜誌社(編)(1994)。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
    訊雜誌。
    文美英(1996)。唐人小說中的長安-以傳奇為主。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論文,未出版。
    王世慶(1991)。皇民化運動前的台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
    (一九一四一一九三七)。使聯雜誌,19:1-19。
    王世慶(1994)。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
    王淑雯(1994)。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
    曲》、《浪淘沙》為焦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王國瓔(1979)。中國山水詩探源。中外文學,8(1):118-136。
    王慧芬(1999)。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東海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
    史坦貝克(Steinbeck,J.)著,楊耐冬(譯)(1990)。忿怒的葡萄。台北:志
    文。
    江智浩(1997)。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暫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
    動員到皇民奉公會。中央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碧貞(1998)。文學作品中的「地方感」:魯迅(故鄉)為例。國曆僑大生大學
    先修班學報,6:1-21。
    池永歆(1996)。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池永歆(1996)。王維田園山水詩中「禪道式」的空間觀。鵝湖,22(2):
    36-42。
    池永歆(1999)。清代詩文所描寫的台灣地理景觀(上)(下)-以《諸羅縣誌》
    阮蔡文詩為例。鵝湖,24(10/11):39-46/41-48。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呂理政(1989)。禁忌與神聖:台灣漢人鬼神信仰的兩面性。台灣風物,
    39(4):107-125。
    呂理政(1989)。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沙特(Sartre,J.P.)著,鄭恆雄(譯)(1992)。存在主義及人文主義。載於陳
    鼓應(編),存在主義(頁300-326)。台北:台灣商務。
    李陶(1990)。文學理論基本知識。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李喬(1975)。李喬自選集。台北:黎明。
    李喬(1991a)。寒夜。台北:遠景。
    李喬(1991b)。荒村。台北:遠景。
    李喬(1991c)。孤燈。台北:遠景。
    李喬(1992)。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前衛。
    李喬(1999,11月1日)。土地的苦戀-從《寒夜三部曲》談台灣的大河小說。
    中央日報,22版。
    李建民(2000)。八○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台北市立示範
    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豐楙(1994)。台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一個中國是結構意義的考察。哲
    學雜誌,8:32-53。
    汪文聖(2000)。有關「空間現象學」的經典詮釋-兼對抽象空間的虛擬的空間
    之批判。哲學雜誌,32:48-79。
    汪正龍(2002)。文學意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
    邢莉(1995)。觀音信仰。台北:漢揚。
    吳文煜(1995)。文學與地理學-美國女詩人Elizabeth Bishop"In the
    Waiting Room"的空間意象,地理教育,21:236-253。
    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
    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鳳嬌(1991)。日據時期台灣的糖業經營與農民爭議。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明(編)(1993)。李喬集。台北:前衛。
    林怡蕙(2003)。小說文本中的地理論述-以『鹽田兒女』小說為例。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婉窈(1995)。日北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1937-1945)。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2(1):85-126。
    周婉窈(2001)。從比較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載於海行兮的年代:
    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頁433-57)。台北:允晨。
    周婉窈(2003)。解漂泊離散之謎:湯亭亭《金山勇士》與林玉玲《月白的臉》
    中自我與家的對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花村(1984)。大地人生-試析李喬的《寒夜三部曲》。文學界,9:178-195。
    金明求(2004)。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台北:大
    安。
    金建人(1988)。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2000)。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海峽學術。
    近藤正已著,許佩賢(譯)(1995)。對異民族的軍事動員與皇民化政策-以台灣
    軍夫為中心。台灣文獻,46(2):189-223。
    施添福(2001)。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
    載於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65-116)。新竹
    :新竹縣文化局。
    柯志明(2003)。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
    范宜如(2001)。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范美琴(1999)。游移於疆界之間:雷夫˙艾里森《隱形人》中的(抵)置位與
    (再)定位。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醒漢(2002)。軍事重地: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形塑與詮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桑梓欄(2002)。古都的都市空間論述。載於李豐楙、劉宛如(主編),空間、
    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頁445-480)。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徐進榮(1993)。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燈妹」的涵義。文學台灣,7。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彭富春(譯)(1991)。詩、語言、思。北
    京:文化藝術。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1994)。存在與時
    間。台北:桂冠。
    張系國(1970)。地。台北:純文學。
    張建俅(1999)。二次大戰台灣遭受戰害之研究。台灣史研究,4(1):
    149-196。
    許石竹(1998)。李喬-從「荒村」來的作家。載於胡民祥(主編),台灣文學入
    門文選(頁291-302),台北:前衛。
    郭欣茹(1999)。《出殯現形記》中的空間意象。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尚(1986)。存在空間的結構。地學彙刊,5:130-148。
    陳建州(2000)。統合的追尋:朵莉絲˙萊辛《四門之城》中的空間與心靈。國
    立政治大學英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惠(2003)。「寒夜」-第一部客語電視連續劇。文建會(編),2002年臺
    灣文學年鑑(頁90-92)。台北:文建會。
    陳美蓉(1989)。日本南進過程中的台灣總督府-南洋篇(1895-1945)。台灣風
    物,39(3):51-72。
    陳萬益(1989)。母親的形象與象徵-《寒夜三步曲》初探。載於余光中(主
    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壹九(頁684-701)。台北:九歌。
    彭小妍(2002)。朱天心的台北-地理空間與歷史意識。載於李豐楙、劉苑如
    (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
    彭瑞金(1980)。悲古大地泉乾土香-李喬的蕃仔林故事。載於泥土的香味(頁
    73-92)。台北:東大。
    彭瑞金(1983)。大地的悲愴樂章-李喬的「寒夜三步曲」。文訊,
    6:275-280。
    曾意晶(1999)。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
    阿鎢、利玉芳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熙勇(2001)。日治到戰後初期臺民參與軍務之經驗及其影響。台北文現值
    字,13:151-185。
    焚之冷(1980)。失根者的悲歌-闡述張系國小說中三種追尋的類型。書評書
    目,86:58-71。
    程家潁(1963)。台灣土地制度考察報告書。台北:台灣銀行。
    開一心(2004)。小說中空間意象再現與屬性認同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馮睿玲(2003)。聶華苓之《桑青與桃紅》中的空間與認同。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2002)。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
    黃素貞(1997)。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以林山己埔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素貞(1998)。小說人物的「存在空間」-以海明威「老人與海」小說為例。
    重高學報,1:175-189。
    黃富三、翁佳音(1986)。清代台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
    研究所(主編),近代中國區域研討會論文集(頁:117-149)。台北:中央
    研究院近代研究所。
    黃琦君(2003)。李喬文學作品中的客家文化言降。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
    言與語言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光華(1998)。日據時期台灣農民組合之研究。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楊照(1995)。歷史大河中的悲情-論台灣的「大河小說」。載於文學、社會與
    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頁:92-110)。台北:聯經。
    葉石濤(1979)。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
    葉榮鍾(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
    齊邦媛(1990)。人性尊嚴與天地不仁-李喬《寒夜三部曲》。載於千年之淚
    (頁:179-201)。台北:爾雅。
    趙永富(1998)。「大肚」地方性的構成:文化歷史地理的詮釋。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偉峻(1993)。走出「寒夜」的作家-李喬訪問記。載於許素蘭(主編),認識
    李喬(頁8-17)。苗栗:苗栗縣文化中心。
    廖依俐(2001)。都市景觀詮釋論:以桃園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品亨(2005)。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苑如(2000)。「空間、地域與文化專輯」前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
    (3),107-108。
    劉淑玲(1992)。台灣農民對日籍退職官員放領土地的抗爭。台灣風物,42
    (1):149-193。
    劉純杏(2002)。李喬長篇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乃信等(譯)(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
    1936)-4:無政府主義運動,民族革命運動,農民運動。台北市:創造。
    歐宗志(2000,3月6日)。土地意識與天人合一-《寒夜三部曲》的特異主題。
    自由時報,39。
    歐宗志(2001a)。台灣島的悲憤與血淚-縱論李喬《寒夜三部曲》。載於為有
    源頭活水來(頁:49-53)。台北:財團法人清傳商職文教基金會。
    歐宗志(2001b)。複雜多面的人性思考--談《寒夜三部曲》的漢奸文化與異國
    情誼。載於為有源頭活水來(頁:58-61)。台北:財團法人清傳商職文教基
    金會。
    歐宗志(2001c)。台灣人心中永遠的痛--談《寒夜三部曲》的殖民壓迫與反抗
    意識。載於為有源頭活水來(頁:62-65)。台北:財團法人清傳商職文教基
    金會。
    歐宗志(2001d)。天災人霍的沉痛控訴--談《寒夜三部曲》的吃與餓。載於為
    有源頭活水來(頁:66-68)。台北:財團法人清傳商職文教基金會。
    歐宗志(2001e)。傳統客家女性的堅忍形象--談《寒夜三部曲》的燈妹。載於
    為有源頭活水來(頁:69-72)。台北:財團法人清傳商職文教基金會。
    潘亞暾(1988)。臺灣人民反殖民的悲壯戰歌。海峽,4:328-337。
    潘朝陽(1991)。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19:71-90。
    潘朝陽(1996)。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
    研究學報。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
    系。
    蔣宜芳(2000)。文學空間研究目錄初編。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4):115-
    195。
    蔡幸娟(2001)。中國文學中地域觀的發展:以文人與民歌之關係為主要範圍的
    討論。國立清華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學民(1998)。山海經的歷史地理區域重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
    蔡錦堂(1991)。日劇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
    例。史聯雜誌,19:37-46。
    鄭麗玲(1994)。暫時體制下的台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
    動員。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志明(1996)。台灣觀音信仰的現象分析。宗教哲學,2(1):133-144。
    賴松輝(1991)。李喬《寒夜三部曲》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諾伯舒茲(C.Norberg-Schulz)著,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
    築。台北:臺龍。
    諾伯舒茲(C.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台北:
    田園城市文化。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謝里法(1984)。從大戰後日本「戰爭文學」看李喬的「孤燈」。台灣文藝,
    88。
    簡素(王爭)(1996)。愛爾蘭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與李喬的《寒夜三部曲》女
    性形象在建國神話的寓義。明倫學報,1:77-84。
    鍾肇政等(1982)。李喬寒夜三部討論會曲。文藝界,4:6-32。
    羅文國(1993)。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行成(1895-1931)。國立政
    治大學就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秀菊(1998)。大河小說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李喬的《寒夜三部曲》。台灣文
    藝新生版,163/164:49-57。
    羅佳倩(2002)。重會趙健秀《唐老亞》中之身分政治、歷史、家園之疆界。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龔鵬程(1986)。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
    龔鵬程(1986)。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載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
    典文學第十二集(頁195-249)。台北:台灣學生。
    鹽見俊二著,周憲文(譯)(2002)。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載於王曉波
    (編),台灣殖民地傷痕新編(頁195-249)。台北:海峽學術。

    二、日文參考文獻

    福田珠已(1991)。場所經驗:林福美子『放浪記』中心,人文地理,43
    (3):69-81。

    三、英文參考文獻

    Brosseau,M.(1994).Geography's literatur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8:333-353.
    Buttimer,A.(1980).Home,reach,and the sense of place. In
    Buttimer,A.and Seamon,D.(Eds.),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pp.166-187).London:Croon Hel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Cook,I.G.(1981).Consciousness and the novel:fact or fiction
    in the works of D.H.Lawrence. In Pocock,D.C.D.
    (Ed.),Ho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pp.66-84).London:Croon Helm.
    Crang,M.(1998).Cultural geography.London;New York:Routledge.
    Daniels,S.(1985).Argument for a humanistic geography. In
    Johnston,R.J.(Ed.),The Future of geography(pp.143-
    158).London;New York:Methuen.
    Hubbard,P.,Kitchin,R.,Bartley,B.&Fuller,D.(2002).Thinking
    Geographically:Space,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Human
    Geography.New York:Continuum.
    Ley,D.(1981).Cultural/humanistic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5:249-257.
    Mallory,W.E.& Simpson-Housley,P.(Eds.)(1987).Geofraphy and
    Literature.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Noble,A.G.&Dhussa,R.(1990).Image and sibstance:a review of
    literary grography. Journal of Culture Geography,10.49-
    65.
    Olwig,K.R.(1981).Literyure and 'reality':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Jutland Heath. In Pocock,D.C.D.(Ed.).Humanistic
    grography and literature: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pp.47-65).London:Croom Helm.
    Pocock,D.C.D.(1981).Introduction: imagin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geographer. In Pocock,D.C.D.(Ed.),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essaye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pp.9-19).London:Croon Helm.
    Pocock,D.C.D.(1988).Geography and literatur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2:87-102.
    Porteous,J.D.(1985).Literature and humanist
    geography.Area,17:117-122.
    Relph,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Ricoeur,P.(1981).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essays
    on language,action,and interpretation.
    (edited,translated,and introduced by John B.Thomps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lter,C.L.&Lloyd,W.L.(1977).Landscape in literature.
    Resource Paper for Cllege Geography 76-
    3.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Samuels,M.S.(1978).Existentialism and human geography.In
    Ley,D&Samuels,M.S.(Eds.),Humanistc geography:Prospect
    and prob;ems(pp.22-40).Chicago:MAaroufa
    Press;London:Croom Helm.
    Samuels,M.S.(1981).A existential geography.In
    Harvey,M..&Holly,B.P.(Eds.),Themes in geographic thougth
    (pp.115-132).London:Croom Helm.
    Seamon,D.(1980).Body-subject,time-space routines,and place-
    ballets. In in Buttimer,A.& Seamon,D.(Eds.),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pp.149-165).London:Croom
    Helm.
    Silk,J.(1984):Beyond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2:151-178.
    Simpson-Housley,P.&and Paul,A.H.(1984):Some regional themes
    in the writing of D.H.Lawrence,Canadian Geographer,28:63-
    77.
    Suvantola,J.(2002).Tourist's experience of
    place.USA:Ashgate.
    Thrift,E.K.(1978):Landscape and literature.Encironment and
    Planning A,10:347-349.
    Thrift,E.K.(1978):Literature,theproduction of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Antipode,15:12-24.
    Tuan,Yi-Fu(1971).Geography,Phenomenology,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Canadian Grograppher,15(3):181-192.
    Tuan,Yi-Fu(1974).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
    In Board,Cet al.(Eds.),Progress in Feography,6:211-252.
    Tuan,Yi-Fu(1975).Place: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The
    Geographical Review,15(2):151-165.
    Tuan,Yi-Fu(1977).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London:Edward Arnold.
    Tuan,Yi-Fu(1978).Literature and Geography:Implications for
    Geographical Research.In Ley,D.& Samuels,M.S.
    (Eds.),Humanistic Geography:Prospects and Problem.
    (pp.194-206).Chicago:Maaroufa Press.
    Tuan,Yi-Fu(1985).The landscape of Sherlock Holmes.Jounal of
    Geography,84:56-6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