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孟琬瑜
Meng, Wan-Yu
論文名稱: 走向心中的無名大山 ─ 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的生命實踐與轉化之敘事探究
On the Trail to the Nameless Mountain in My Heart: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n Interpreter and Writer’s Life Practice and Transformation
指導教授: 王順美
Wang, Shun-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3
中文關鍵詞: 敘事研究環境學習環境教育
英文關鍵詞: Self-narrative, Environmental learning proces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76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1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方式進行論文書寫,論文內容以我—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在自然中學習與成長的生命經驗,以及以過去經驗為基礎展開的環境教育實踐,為敘事的兩條主要軸線。以我個人生命史的時間軸線為背景脈絡,交織出一條逐漸被踩踏清晰的「自然之路」,我的學習與理解,再編織進自身生命經驗的動態過程。
    在本研究中,我以「非正規與非正式環境教育者」(解說員與書寫者)此一位置發聲,透過敘事書寫追溯了我從童年起始,在自然中的經驗與學習,以及從工程師跨界成為解說員、書寫者,並展開更多學習和參與的轉化歷程。探究自己一路跨界至環境教育的召喚,過程的經驗與實踐,以及它們在環境教育中的意義。正如同展開一趟朝向內心的大山之行,運用手邊文獻為地圖,逐步穿越迷霧前行。
    研究發現,召喚來自沉浸於自然的經驗、置身野地的美學、從自己出發的關懷。 實踐則跨越非正規、非正式環境教育與正規教育;從個人的學習到群體的學習、從個人的實踐到群體的實踐。一個環境教育者的學習,根本上是一個需要時間與經驗複雜交錯陶成的歷程。
    並以環境教育實踐中罕見的學生家長實際參與學校教育的角度,真實呈現了學校教育的問題。在沒有任何經費資源的條件之下,以發起家長師生參與行動的方式,進行校園生態棲地營造、長期維護以及環境問題的解決,實踐環境教育。以整個做中學的行動歷程為參與者的環境學習歷程,同時增進參與者的對地方的情感和認同、有力感與信心。
    這也是一趟不斷跨越邊界的旅程。期許每個人做一個持續轉動的齒輪,帶著其他人一同轉動,讓週遭認同近似價值和理想的人,在貢獻自己的時間、經驗、技術和能力時,也再次深描對於自身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認同。
    書寫是將經驗定格化為語言文字,串連起所有歷程的方式;記錄經驗、反思經驗、再現經驗。也扮演著傳播的功能。
    最後提出給解說員與環境教育者、給學校教育、給學生家長、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價值、從近身之處恆常實踐的研究啟示與建議。

    This is a research of my life experience about learning and practice in nature as an interpreter and writer. It also represents the path with all my foot prints to nature.
    The research is written in the way of self-narrative. It traces my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nature from childhood, border-crossing from an engineer to an interpreter and write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course of spreading out a lot of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ng. It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for the calling leads me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my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t’s like a long hiking through the mist and toward the big mountain in my heart.
    This research founds the calling come from the experiences I immersed in nature, the aesthetics in the wild, and the ultimate concern. The practices cross the border of non-formal education, informal education and formal educatio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an educator is basically a time-lasting and sophisticate interaction course of experiences.
    This research also offers a rarely-seen view point of parents participating school education, exposes the real problems in school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s no funds and resourse, participating actions are launched with parents, teachers, children for school habitat-creation, mainting, problem-solv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acticing. The learning-by-doing action course is participators’ learning course, and enhance their sense of place, the sense of power and confidence.
    This research also represents a border-crossing journey. I expect everyone and I being a gear keeping on turning, and driving other people with similar value and beliefs.
    Writing is a tool recording experience, reflection, representing experience, linking up the all. It also plays the function of propog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offers inspiration and suggfestions for interpreter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school education, parents, the valu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constantly practice from the nearby places.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探險伊始—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霧林中逐夢 2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的重要性 5 三、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展讀地圖—文獻回顧 9 一、經驗與學習 9 二、置身野地的美學 10 三、環境行動與批判的環境教育—實踐是反思與行動 14 四、關懷 16 五、敘事與書寫 17 第二章 行前功課—研究方法 18 一、敘事研究 18 二、研究概念圖 21 三、資料蒐集處理與信實度 22 四、敘事文本的詮釋 26 五、敘事分析類型 26 六、研究流程 28 第三章 傾聽森林: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的生命故事 29 第一節 自然的陶成 30 一、所以是童年? 30 二、機會、命運─一試定終身? 34 三、美學走向荒野─兩次關鍵的高山之行 37 四、自然的召喚、山的召喚 45 五、思想借自大地深處─古道踏查與書寫 54 六、是山林馴化了我,或是自然解放了我?—野外調查與野地老師 60 第二節 教育播種的理路 68 七、自然編織生命,行走儲藏愛 68 八、偏離康莊大道,走在一條人跡稀少的林間曲徑 81 九、星星之火—偏鄉小學的環境教育 87 十、在城市中培苗—在地關懷行動與長期實踐 94 十一、走向公共、尋找對話窗口—參與家長會 134 十二、持續轉動的齒輪 161 第四章 佇足回觀—整體討論 171 第一節 生命故事的整體形式 171 一、從故事中浮現隱藏版心靈地圖 171 二、透過敘事書寫將經驗意義化,看見經驗的連續性與交互作用 172 三、從生命敘事中浮現的隱喻 175 第二節 生命故事的整體內容 177 一、生命敘事對個人與社會的意義 177 二、沉浸於自然的經驗 181 三、置身野地裡的美學 183 四、關於學校環境教育的省思 184 五、參與的社會實踐意義與公共性 186 六、關懷,從自己出發 190 七、跨越邊界的旅程 195 八、一個環境教育者的學習與實踐歷程 199 第三節 關於敘事研究與書寫 200 第五章 結 語 205 第一節 穿林而來—踏查發現 205 第二節 給後續的踏查者—研究啟示與建議 206 參考文獻 208 附錄一 冷水小學生態區復興圖文記錄 213 附錄二 環境教育實驗課程圖文記錄 237 附錄三 綠屋頂復興圖文記錄 267 附錄四 生態區與綠屋頂復興參與者的回應 274

    一、中文部分:
    王行(2013)。反思性的書寫:以我博士論文中的三段敘事為引。反思寫作研討會(一),2013.12,台北醫學大學反思寫作中心,台北。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卷3期,147-184。

    王順美(2004a)臺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9:2,87-105。

    王順美(2004b)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師大教育學報:教育類,49:1,195-170。

    王順美(2004c)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47-69。

    王順美、梁明煌、張子超(2000)台灣綠色伙伴網路計畫推展先驅計畫。台北市:教育部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朱柔若(譯)(2002)。W. L. Neuman。社會研究方法。台北:揚智文化。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

    吳麗君(2003)。論教育質性研究報告另類書寫的合理性。國立臺北師範院院學報,16卷1期,297-320。

    呂瓊萱(2005)。教師抗拒文化再製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0。

    李燕蕙(2007)。『論文』,在學術與生死之間─本土敘事研究的詮釋學反思。第七屆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7.10,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李德材(2008)。海德格《存有與時間》與生命教育之哲學基礎初探─以本真性和非本真性存在為核心之探討。止善,4,145-173。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李幸美(2010)。探索重要生命經驗與其實踐—一位環境教育者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曉珊(2003)。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

    杜威(John, Dewey)著,姜文閔譯(1992)。經驗與教育。台北,五南。

    吳明益(2012)。臺灣自然書寫的探索:以書寫解放自然。夏日出版,台北。

    吳明益(2014)。浮光。新經典文化,台北。

    吳美真譯(2005)。沙郡年記(原作者:Aldo Leopold)。臺北市:天下文化。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江慧儀(2004)。臺灣民間環保團體的環境教育現況與社會實踐-一個批判的環境教育觀點。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孟琬瑜(2002)。踏著落葉前行。台中:晨星出版社。

    孟琬瑜(2011)。行走,儲藏愛:山與親情的編織。台中:白象文化。

    孟琬瑜 (2015)。從找路到走向心中的無名大山—一位解說員語書寫者的生命實踐與轉化之敘事探究。2015中華民國環境教育暨實務交流研討會。花蓮。

    胡紹嘉(2008)。教育、敘事與個人發展。

    孟琬瑜、陳理德(2015)。化想法為實踐—家長社群以親子參與的環境行動復興學校生態區與綠屋頂。2015中華民國環境教育暨實務交流研討會。花蓮。

    凌拂(2014)。生態校園與校園生態。甲乙丙丁—十七個寬容等待的教學故事。台北:遠流。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73-82。

    洪如玉(2012)。安居與否?批判地方教育學與相關爭議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1),43-73。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學探究:Sobel、Theobald與Smith的觀點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15-138。

    徐子惠(2014)。登山者自然關聯性之探究-以臺灣大專校院登山社團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唐功培(2013)。以Günther Bittner傳記研究觀點論反思寫作之教育意涵。反思寫作研討會(一),2013.12,台北醫學大學反思寫作中心,台北。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第36 期,頁17-26。

    許世璋(2001)。我們真的可以教出環境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2001年52卷2期頁52-75。

    許世璋、任孟淵(2014)。培養環境公民行動的大學環境教育課程―整合理性、情感、與終極關懷的學習模式。22卷2期 p211-236 EJ0101-201。

    郝冰、王西敏(譯)(2009)。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原作者:Richard Louv)。臺北市:野人文化。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的重要生命意義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麗螢(2007)。越過生命的那一座山─女性的登山體驗與登山對其生命經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

    邱雅婷(2008)。探討參與民間環保團體活動教師的轉化實踐。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台北。

    曾鈺琪(2014)。自然連結、美感體驗與環境敏感性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

    彭佳宣(2003)。「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台北。

    莊明貞(2001)。當前台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期,141~162。

    莊詠婷(2011)。部落格環境議題書寫的行動意義─ 以「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馮朝霖譯(2001)。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

    游美惠(1997)。教育研究與教育改革:知識論與方法論的反省。跨世紀的教育革新-理論與實踐的對話研討會﹝教育部主辦﹞。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慈美譯(1999)。李奧波的土地美學。環境倫理學入門,50-57。生態關懷者協會。

    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東升(2012)。社群治理與社會創新。臺灣社會學刊,第49期,頁1-40。

    陳理德、孟琬瑜、彭文禮(2015)。參與中學設計—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以手作步道實作課程改善試驗棲地步道的規畫與實踐。2015中華民國環境教育暨實務交流研討會。花蓮。

    賴誠斌、丁興祥(2004)。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師資培育—一位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載於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初版。台北:心理。

    謝宛蓉(2004),自我、書寫、網路:網路個人媒體自我書寫的意義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謝金安(2011),原天地之美—當代環境美學自然美感欣賞模式的反思,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彌爾布雷斯(Lester W. Milbrath)著,鄭曉時譯(1994)。不再寂靜的春天。台北,天下。

    顏惠雯(2002)。環境學習與實踐歷程之重要經驗探索-以承辦苗栗縣明德水庫環境學習中心教學志工招募計研習活動之學習過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羅麗君(2013)。現象學與書寫:以呂格爾的現象學詮釋學為例。反思寫作研討會(一),2013.12,台北醫學大學反思寫作中心,台北。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9。

    蕭阿勤(2005)。生活雖有幕前/幕後,自我難分生命/故事。台灣社會學,9。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13,7-16。

    二、英文部分: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articipation.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07/1969, 216.

    Bruner, J(1996).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llicott, J. Baird. (1998) “The Land Aesthics”, Environmental Ethics: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Richard G. Botzler and Susan J. Armstrong ed., 2nd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132-141.

    Chawla, L. (1999)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1), 5-26.

    Chawla, L., & Cushing, D. F. (2007). Education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3(4), 437-452.

    Conle, C. (2000). Thesis as narrative or “what is the inquiry in narrative inquiry? Curriculum inquiry, 30(2), 189-213.

    Ellis, C., & Bochner, A.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cxivity. In N. K. De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Thousand Oaks: Sage.

    Fien, J.,(1993)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Critical Curriculum Theorizing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ough, N. (1999). Surpassing our own histories:autobiograghical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5(4),
    407-418.

    Gruenewald, D. A. (2003). The best of both worl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place. Education researcher, 32(4),3-12.

    Gruenewald, D. A. & Smith, G. A. (2007). Place-based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age: local diversi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Hatch, J. A., & Wisniews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Questions, issues, and exemplary works. In J. A. Hatch &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113-135). London: Talmer.

    Hines, JM. (1985) A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Jillinois University at arbondale.
    1984)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3).655A

    Hungerford, H.R., Peyton. R.B., Tomera, A.N., Litherland, R.A., Ramsey, J.M. &Volk, T.L.(1985).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dodules. Illinois: 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Jensen, B. B., & Schnack, K. (1997).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3(2), 163.

    Naess, A. (1988). Self-Realiza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Being in the World. In J. Seed, J. Macy, P. Fleming, A. Naess (Eds.), Thinking Like a Mountain. Philadelphia: New Society.

    Orr. D. W.(1992). Ecology L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85-96.

    Smith, G.A. (2013). Place-based education: practice and impact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Sobel, D. (2002). Children's special places: exploring the role of forts, dens, and bush houses in middle childhood. Detroit, MI: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 communities. USA: The Orion Society. UNESCO-UNEP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Ⅲ(1), pp.1-8.

    Tanner, T. (1980).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a new research area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4), 20-24.

    Tanner, T. (1998) Choosing the right subjects 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search.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 399-418.

    Thomashow, M. (1996). Ecological identity: Becoming a reflective environmentalis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v. 30.
    Sage Publicati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