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怡雯
Choong Yee Voon
論文名稱: 亞洲現代散文的中國圖象 (1949-1999)
The China Images in Chinese Prose in Asia (1949-1999)
指導教授: 陳鵬翔
Chen, Peng-Hsi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亞洲散文中國圖象文化認同
英文關鍵詞: Asia, Prose, China Images, Cultural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1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一章旨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定義「亞洲華文散文」以及「中國圖象」,說明論述年限、取樣範圍、論述方式以及理論架構。
    第二章分為三節。本章處理台灣散文的中國圖象。中國是父祖之國,而尋找故鄉是人類境況的本能。本章論述的重點特別強調中國是經過「賦予意義」的書寫過程,當中國被凝視/書寫時,創作者其實是在確立/誤立,重新定位/移位中國。第一章專論素有懷鄉作家/詩人之稱的余光中,分成兩小節。首論其中國鄉愁如何透過地理、歷史和文化認同構築成不必被現實所印證的中國;次論余氏如何在異國旅遊中照見中國。第二節專論張曉風,余光中的散文偏重地理認同,張曉風則擅長在生活細節中突顯其中國認同,以及對中國偉大文明的歸屬感。第三節則從各種凝聚認同的符號,綜論其他有大中國視域的作者,本章論述時特別著重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作用。
    第三章分為四節。第一節論述香港散文的中國性,特別強調香港的夾縫性和混雜性,因此其散文的中國圖象也帶著夾縫性格。第二節論述新加坡,新華散文裡的中國情感可以歸納為三種:一是中國南來作家的中國鄉愁;其次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第三是對中國古典美感的追尋。第三節論述馬華散文,馬華作家清楚離析中國國族認同和中國文化認同,他們以馬來西亞華人自居,但是認同中國文化。對於有文化鄉愁的創作者,他們的中國想像透過古裝/古典策略得到最好的發揮,亦有如林幸謙者,從本體流離否定人類有故鄉。第四節則論述泰國、菲律賓和印尼,這些創作者離析國家或文化認同,或是透過懷鄉題材表述其中國鄉愁,乃至於以當地為第二故鄉,都與「中國」呈現角力與對話。
    第四章分兩節。第一節論述神州詩社,以作品最多的溫瑞安為中心,次論其他成員。神州成員大多來自馬來西亞,他們在不利華文發展的環境下成長,這樣的背景使他們反身擁抱中國,然而當時由中國已共產化,他們在國民黨反共復國的意識形態教條下,把台灣當成復興基地,深信有反攻大陸的一天。他們強調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更強調俠義精神,試圖以古典和武俠通往中國。第二節論述「三三」。除了朱天文、朱天心、仙枝和丁亞民等三三成員,將論述影響「三三」的精神導師胡蘭成的思想體系。「三三」記述人世的溫情美意,反共復國的理想,以及對文化和歷史的看法,都衍生自胡蘭成。胡強調直觀和感悟,流風所及,「三三」諸人的散文亦極為浪漫感性。
    第五章分成三節。第一節處理在故鄉和異鄉擺盪的返鄉者。當年為了種種原因遠離故鄉的流離之子,故鄉經過時間的刷洗之後,已經成為異鄉,儘管空間/地點感不變,卻令這些流離之子彷彿置身異鄉。第二節就遊人眼中的風景,討論他們觀看風景的方式,並探討其背後的意識形態。那裡是中國文學的發源地,旅人可能在古典文學裡經驗過那未被證實的地理,不同於返鄉者,這些旅人追溯文化/文學之源,風景和地理召喚出他們的文化鄉愁。第三節則論述基於中華文化認同者的立場,就當地的社會和文化現象,提出批判者。這些旅遊散文清楚呈現文化鄉愁的存在形式。
    第六章體的研究成果,第一節指出論述困境,第二節陳述本論文的撰寫是一次視野的開拓。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稱界定 00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二章 流離:在中國的邊緣 008 緒 言 集體記憶 011 第一節 望鄉的牧神余光中 012 (一)錯置/飄泊的茱萸 019 (二)風景裡的中國 026 第二節 張曉風:我在/不在中國 036 第三節 追尋與再現失落的中國 037 (一)主體位置與國族認同 043 (二)中國:安身立命的所在 051 (三)虛位化的當下現實 055 結 語 反思台灣文學主體 第三章 從生命記憶到文化母體 056 緒 言 轉變中的認同 059 第一節 夾縫裡的中國性 067 第二節 中國性與新加坡認同 074 第三節 離析中國想像與文化認同 079 (一)古裝策略 084 (二)本體流離 089 第四節 中國與本土的雙重認同 097 結 語 中華與本土 第四章 想像「中國」的兩種方式 098 緒 言 文學介入社會的時代 101 第一節 神州:在古典與江湖中尋找中國 101 (一)俠骨柔情:溫瑞安論 109 (二)神州成員的「神州」 115 第二節 「三三」:禮樂的烏托邦 115 (一)再現禮樂文明:胡蘭成思想論 121 (二)「三三」成員:大觀園裡的復國之「士」 135 結 語 消失的神話 第五章 故土與古土的閱讀 136 緒 言 鏡像風景 138 第一節 返「鄉」探親:流離之子的回歸/再流離 143 第二節 風景:文化鄉愁的召喚 143 (一)長城:具象化的龍 149 (二)地景的感性詮釋 158 第三節 辨證的逆旅 165 結 語 鄉愁與認同 第六章 結論 167 第一節 研究困境 169 第二節 視野的開拓 參考書目 170 中文書目 181 中文篇目 186 英文書目 188 英文篇目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創作:
    丁亞民(1979)《青青河邊草》.台北:皇冠。
    丁亞民(1983)《白雲謠》.台北:三三。
    丁亞民(1985)《火車乘著天涯來》.台北:大地。
    丁亞民(1986)《邊城兒》.台北:三三。
    三三群士論作(1979)《中國站起》.台北:三三。
    也 斯(1991)《昆明的紅嘴鷗》.香港:突破。
    大 荒(1979)《春葉秋華》.台北:皇冠。
    小 思(1996)《不遷》.香港:華漢文化。
    小 思(1997)《彤雲箋》.香港:華漢文化。
    小 思(1999)《承教小記》.香港:華漢文化。
    小 思等著(1984)《三人行》.香港:學生時代。
    小 思編(1997)《舊路行人──中國學生周報文輯》.香港:次文化。
    中國時報編(1972)《風雨故人》.台北:晨鐘。
    丹 扉(1989)《八千里路塵與土》.台北:仕女。
    方 修編(1971)《馬華新文學大系.散文》.新加坡:世界書局。
    方 修編(1989)《馬華文學作品選.散文(戰前)》(1919-1942).吉隆坡:董總。
    方 修編(1991)《馬華文學作品選.散文(戰後)》(1945-1956).吉隆坡:董總。
    方娥真(1978)《日子正當少女》.台北:長河。
    方娥真(1988)《剛出爐的月亮》.台北:當代。
    方娥真(1989)《何時天亮》.台北:皇冠。
    王 怡(1989)《鄉夢已遠》.台北:黎明。
    王文漪編(1979)《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台北:天視。
    王鼎鈞(1998)《左心房漩渦》.台北:爾雅。
    王鼎鈞等合著(1979)《萬里江山》.台北:華欣。
    仙 枝(1985)《好天氣誰給提名》.台北:三三。
    司馬中原(1981)《駝鈴》.台北:九歌。
    司馬中原(1990)《月光河》.台北:九歌。
    司馬攻(1989)《明月水中來》.泰國:八音。
    司馬攻(1991)《水仙,你為甚麼不開花》.台北:星光。
    司馬攻(1997)《小河流夢》.遼寧:遼寧教育。
    司馬攻(1998)《司馬攻文集》.廈門:鷺江。
    田 流編(1988)《會員作品總輯》.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協會。
    朱天心(1998)《擊壤歌》.台北:遠流。
    朱天文(1994)《淡江記》.台北:遠流。
    朱天文(1996)《花憶前身》.台北:麥田。
    朱天文等編(1977a)《三三集刊(一):蝴蝶記》.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b)《三三集刊(二):嶺上雁字》.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c)《三三集刊(三):我達達的馬蹄》.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d)《三三集刊(四):守著陽光守著你》.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e)《三三集刊(五):客舍青青》.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f)《三三集刊(六):一日痕》.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g)《三三集刊(七):盧笑》.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7h)《三三集刊(八):劍門》.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a)《三三集刊(九):落江前的手勢》.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b)《三三集刊(十):種火行動》.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c)《三三集刊(十一):衣缽》.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d)《三三集刊(十二):採薇歌》.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e)《三三集刊(十三):北方有佳人》.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f)《三三集刊(十四):女兒家》.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g)《三三集刊(十五):日出西山雨》.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h)《三三集刊(十六):七月流火》.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8i)《三三集刊(十七):生死場》.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a)《三三集刊(十八):水勢》.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b)《三三集刊(十九):在中國》.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c)《三三集刊(二十):有女同車》.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d)《三三集刊(二十一):少年十五二十時》.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e)《三三集刊(二十二):桃花渡》.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f)《三三集刊(二十三):昆明的四月風暴》.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79g)《三三集刊(二十四):雲的小孩》.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80a)《三三集刊(二十五):鐘鼓三年》.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80b)《三三集刊(二十六):看戲去也》.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80c)《三三集刊(二十七):補天遺石》.台北:三三。
    朱天文等編(1981d)《三三集刊(二十八):戰太平》.台北:三三。
    朱西寧(1978)《日月長新花長生》.台北:皇冠。
    何寄澎編(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
    何棨良(1983)《另一種琵琶》.吉隆坡:人間。
    余光中 ( 1974)《聽聽那冷雨》.台北:純文學。
    余光中(1975a)《望鄉的牧神》.台北:純文學。
    余光中 ( 1975b)《焚鶴人》.台北:純文學。
    余光中(1978)《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
    余光中(1981)《分水嶺上》.台北:純文學。
    余光中 ( 1984)《逍遙遊》.台北:時報。
    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台北:洪範。
    余光中 ( 1988)《憑一張地圖》.台北:九歌。
    余光中 ( 1990)《隔水呼渡》.台北:九歌。
    余光中(1992)《五行無阻》.台北:九歌。
    余光中( 1994)《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
    余光中( 1998 ). 《日不落家》.台北:九歌。
    李 敬(1999)《雨中行》.香港:獲益。
    李元開(1987)《啊!新加坡》.新加坡:勝友。
    李愁莫等著(1995)《沙漠上的綠洲》.新加坡:新加坡島嶼文化社。
    杜雪美(1996)《青青子衿》.新加報:新加報文藝協會。
    周 粲(1995)《周粲文集》.廈門:鷺江。
    周清嘯、黃昏星合著(1979)《歲月是憂歡的臉》.高雄:德馨室。
    東瑞編析(1995)《香港散文欣賞》.香港:獲益。
    林中英(1995)《眼色朦朧》.香港:獲益。
    林中英編(1996)《澳門散文選》,澳門:澳門基金會。
    林婷婷(1992)《推車的異鄉人》,台北:巨龍文化。
    林幸謙(1995)《狂歡與破碎》.台北:三民。
    林芳梅編(1996)《故土心旅──華夏萬千情》.台北:財團法人基金會。
    林黛嫚編(1999)《中副五十年精選》七輯,台北:中央日報。
    封德屏主編(1989)《四十年來家國──返鄉探親散文》.台北:文訊。
    彥 火(1997)《彥火散文選》.香港:香港作家。
    施穎洲(1997)《文學之旅》.瀋陽:遼寧教育。
    施穎洲編(1977)《菲華散文選》.台北:中華文藝月刊社。
    施穎洲等編(1988)《菲華文學(一)》.菲律賓:柯俊智文教基金會。
    施穎洲等編(1991)《菲華文學(三)》.菲律賓:柯俊智文教基金會。
    施穎洲編(1992)《菲華文藝》.菲律賓:菲華文藝協會。
    柏 楊主編(1982)《新加報共和國華文文文學選集.散文卷》.台北:時報。
    洪 生(1987)《啊!新加坡》.新加坡:勝友。
    秋 笛(1988)《園丁的獨白》.北京:中國友誼。
    胡蘭成(1990a)《今生今世(上、下)》.台北:三三。
    胡蘭成(1990b)《今日何日兮》.台北:三三。
    胡蘭成(1990c)《禪是一枝花》.台北:三三。
    胡蘭成(1991a)《閒愁萬種》.台北:遠流。
    胡蘭成(1991b)《中國的禮樂風景》.台北:遠流。
    胡蘭成(1991c)《革命要詩與學問》.台北:遠流。
    胡蘭成(1991d)《建國新書》.台北:遠流。
    唐至量(1994)《那一方水土》.香港:獲益。
    徐薏藍(1977)《淡藍的春》.台北:四季。
    書 欣(1990)《披星集》.廈門:鷺江。
    神州詩社編(1977)《風起長城遠》.台北:故鄉。
    神州詩社編(1978)《滿座衣冠勝雪》.台北:皇冠。
    馬 森(1988)《大陸啊!我的困惑》.台北:聯經。
    馬叔禮(1985)《火車乘著天涯來》.台北:大地。
    高大鵬(1989)《追尋》.台北:聯合文學。
    高大鵬(1995)《永遠的媽媽山》.台北:九歌。
    張拓蕪(1988)《桃花源》.台北:九歌。
    張拓蕪(1994)《我家有個渾小子》.台北:九歌。
    張香華編(1988)《茉莉花串》,台北:遠流。
    張愛玲( 1996). 《流言》.台北:皇冠。
    張曉風(1977)《給你》.台北:宇宙光。
    張曉風(1982a)《愁鄉石》.香港:基督教文藝。
    張曉風(1982b)《再生緣》.台北:爾雅。
    張曉風(1985a)《步下紅毯之後》.台北:九歌。
    張曉風(1985b)《我在》.台北:爾雅。
    張曉風(1989)《從妳美麗的流域》.台北:爾雅。
    張曉風編(1973)《中國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巨人。
    張曉風編(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九歌。
    梁文福(1988)《最後的牛車水》.新加坡:冠和製作。
    梁荔玲(1993)《淡酒濃情》.香港:永富。
    梁誌慶(1998)《聽石》.柔佛:南馬文藝研究會。
    梅濟民(1978a)《長白山夜話》.台北:星光。
    梅濟民(1978b)《夢的迴旋》.台北:星光。
    犁青編(1991)《泰華文學》.香港:匯信。
    畢 璞(1975)《無言歌》.台北:水芙蓉。
    符 徵,嶺南人合著(1996)《看山》.泰國:泰華文藝。
    莫 河(1992)《來自獅城的花束》.大連:大連。
    莊 因(1984)《山路風來草木香》.台北:洪範。
    莊 因(1998)《飄泊的雲》.台北:三民。
    莊維民編(1994)《菲華散文集》.菲律賓:菲華文藝。
    郭蓮花(1999)《走月光》.吉隆坡:千秋。
    陳 蝶(1989)《上山》.古晉:砂華作協。
    陳大為(1999)《流動的身世》.台北:九歌。
    陳小梅(1994)《神州我獨行》.吉隆玻:雪隆潮州會館。
    陳若曦(1988)《青藏高原的誘惑》.台北:聯經。
    陳德錦(1986)《登山集》.香港:山邊社。
    陳德錦(1994)《愛島的人》.香港:新穗。
    陳曉林(1977)《青青子衿》.台北:言心。
    湄南河副刊編(1987)《待墾的土地》.台北:聯經。
    湄南河副刊編(1995)《收穫的季節》.泰國:泰國世界日報。
    登琨艷(1993a)《流浪的眼睛》.台北:九歌。
    登琨艷(1993b)《台北心.上海情》.台北:九歌。
    黃孟文編(1997)《新加報當代散文精選》.沈陽:沈陽。
    黃東平(1997)《大石塊底下的野草》.遼寧:遼寧教育。
    黃春安(1986)《陽光撫愛的土地》.福州:海峽文藝。
    黃春安(1992)《黃春安散文集》.北京:中國華僑。
    黃維樑(1988)《我的副產品》.香港:明窗。
    黃寶蓮(1990)《流氓治國》.台北:圓神。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7)《香港散文選(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a)《追綜香港文學》.香港:牛津。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b)《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1927-1941)》.香港:天地圖書。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c)《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1927-1941)》.香港:天地圖書。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9a)《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1945-1949)》(上、下).香港:天地圖書。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9b)《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1945-1949)》.香港:天地圖書。
    新加坡文藝力協會編(1991)《新加報當代華文文學大系》.北京:中國華僑。
    新加坡文藝協會編(1994)《赤道線上的情韻》.北京:中國文聯。
    楊 牧(1984)《搜索者》.台北:洪範。
    楊 照(1996)《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
    楊 照(1998)《迷路的詩》.台北:聯合文學。
    溫任平(1977)《黃皮膚的月亮》.台北:幼獅。
    溫任平編(1982)《馬華當代文學選(散文)》.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
    溫瑞安(1977a)《龍哭千里》.台北:楓城。
    溫瑞安(1977b)《狂旗》.台北:皇冠。
    溫瑞安(1977c)《回首暮雲遠》.台北:四季。
    溫瑞安(1980)《中國人》.台北:四季。
    溫瑞安編(1978)《坦蕩神州》.台北:長河。
    溫瑞安編(1979a)《天下人》.台北:長弓。
    溫瑞安編(1979b)《神州人》.台北:皇冠。
    葉維廉(1994)《山水的約定》.台北:東大。
    夢 莉(1989)《煙湖更添一段愁》.泰國:八音。
    夢 莉(1991)《人在天涯》.台北:星光。
    夢 莉(1992)《夢莉散文選》.天津:百花文藝。
    蓉 子(1994)《中國情》.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協會。
    趙戎編(1971)《新馬華文文學大系.散文卷(1)》.新加坡:教育。
    趙戎編(1971)《新馬華文文學大系.散文卷(2)》.新加坡:教育。
    齊益壽編(1978)《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第二集》.台北:天視。
    劉大任(1993)《走過蛻變的中國》.台北:麥田。
    劉以鬯編(1988)《香港文學散文選》(一、二).台北:蘭台。
    潘亞暾(1995)《香港散文選》.天津:百花文藝。
    潘碧華(1998)《我會在長城上想起你》.吉隆報:長風。
    蔣 勳(1990)《今宵酒醒何處》.台北:爾雅。
    盧瑋鑾(1990)《今夜星光燦爛》.台北:漢藝色研。
    盧瑋鑾(1996)《香港故事》.香港:牛津。
    翱 翱(1976)《翱翱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
    蕭 白(1974a)《花廊》.台北:水芙。
    蕭 白(1974b)《無花果集》.台北:華欣文化。
    蕭 白(1978)《一槳燈影》.台北:黎明文化。
    蕭 白(1979)《野煙》.台北:水芙蓉。
    駱 明編(1998)《新華97年度文選》.新加報:新加報文藝協會。
    鮑曉暉(1987)《故鄉水》.台北:遠景。
    龍應台(1996)《乾杯吧,托瑪斯曼》.台北:時報。
    戴小華(1996)《深情看世界》.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濟楓、荷凡合著(1993)《遙寄長城》.怡保:藝青。
    鍾曉陽(1988)《細說》.台北:三三。
    顏元叔(1975).《顏元叔自選集》.台北:黎明。
    顏元叔(1976)《顏元叔自選集》.台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
    顏元叔(1976a)《玉生煙》.台北:皇冠。
    顏元叔(1976b)《顏元叔散文精選》.台北:源成文化圖書。
    顏元叔(1978)《草木深》.台北:皇冠。
    顏元叔(1978)《離台百日》.台北市:洪範。
    顏元叔(1984a)《憤慨的梅花》.臺北:正中。
    顏元叔(1984b).《鳥呼風》.台北:時報。
    顏元叔(1985)《五十回首》.台北:九歌。
    瓊 瑤(1989)《剪不斷的鄉愁》.台北:皇冠 。
    羅 蘭(1984)《羅蘭散文第六輯》.台北:自印。
    羅智成(1999)《南方朝廷備忘錄》.台北:聯合文學。
    譚帝森(1994)《香港當代文學精品》.武漢:長江文藝。
    理論與批評:
    也 斯(1996)《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
    王 立(1994)《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台北:文史哲。
    王宇根譯,愛德華.W.薩依德著(1999)《東方學》.北京:新華。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1997)《否想香港》.台北:麥田。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
    王東亮編譯,Coquet, Jean-Claude演講(1997)《話語符號學》.北京:北京大學。
    王潤華(1994)《從新華文學到世界華文文學》.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商務。
    王曉波(1986)《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帕米爾。
    朱文一(1995)《空間符號城市》.台北:淑韾。
    朱耀偉(1994)《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台北:駱駝。
    朱耀偉(1996)《當代西方批評論述的中國圖象》.台北:駱駝。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佛克馬、伯斯頓編,王寧等譯(1991)《走向後現代主義》.北京:北京大學。
    何棨良(1995)《政治運動與官僚參與》.吉隆坡:華資中心。
    吳鳳斌編(1993)《東南亞華華僑通史》.福州:福建人民。
    吳叡人譯,班奈迪克.安德遜著(1999)《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
    李幼蒸(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台北:聯經。
    李自修等譯,保羅.德曼著(1998)《解構之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李金梅譯,艾瑞克.霍布斯邦著(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
    李威宜(1999)《新加報華人游移變異我我群觀》.台北:唐山。
    汪淑鈞譯,鮑桑葵著(1995)《關於國家的哲學理論》.北京:商務。
    肖錦龍(1995)《中西文化深層結構和中西文學的思想導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忻劍飛(1991)《世界的中國觀》.香港:三聯書店。
    周 蕾(1995a)《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
    周 蕾(1995b)《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
    周文杉(1998)《當代香港寫實小說散文概論(散文卷)》.廣東:廣東高等教育。
    季鐵男編(1992)《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
    林水檺、何國忠、何啟良、賴觀福合編(1998)《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一、二、三冊》.吉隆坡:中華大會堂。
    林廷輝、宋婉瑩(1999)《華人社會觀察》.吉隆坡:十方。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台北:唐山。
    林開忠(1999)《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坡:華資中心。
    林燿德編(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台北:正中。
    金耀基(1997)《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
    阿多諾著,王阿平譯(1997)《美學理論》.四川:四川人民。
    俞建章、葉舒憲著(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
    施忠連譯,大衛.麥克里蘭著(1991)《意識型態》.台北:桂冠。
    施植明譯,諾伯舒茲著(1997)《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洛楓(1995)《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譯,愛德華.W.薩依德等著(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
    唐小兵編(1993)《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型態》.香港:牛津大學。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
    徐 賁(1996)《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徐復觀(1988)《中國的藝術精神》.台北:學生。
    納日碧力戈等譯,克利福德.格爾茲著(1999)《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
    崔貴強(1990)《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 1945-1959》.新加坡:南洋學會。
    崔貴強(1994)《新加坡華人──從開埠到建國》.新加坡: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
    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張寶琴、邵玉銘、弦編(1995)《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梁秉鈞(1995)《香港文化》.香港:青文。
    梁秉鈞(1997)《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聯。
    盛 寧(1997)《人文困惑與反思》.香港:三聯。
    盛寧譯,博埃默著(1998)《殖民與後殖民主義》.香港:牛津大學。
    郭紀洪(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
    陳其南,周英雄編(1994)《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台北:允晨。
    陳清僑等譯,詹明信著.(1997)《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香港:牛津大學。
    陳清僑編(1997)《文化想像與意識型態》.香港:牛津。
    陳賢茂、吳奕錡、陳劍暉、趙順宏著(1993)《海外華文文學史初編》.廈門:鷺江。
    陳賢茂編(1999)《海外華文文學史》四冊.廈門:鷺江。
    陳鴻瑜審訂、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翻譯(1998)《華裔東南亞人》.台灣南投:暨南大學。
    陳鵬翔編(1983)《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
    陸揚譯,喬納森.卡勒著(1998)《論解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傅孟麗(1999)《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台北:天下文化。
    傅偉勳、周陽山編(1993a)《西方思想家論中國》.台北:正中。
    傅偉勳、周陽山編(1993b)《西方漢學家論中國》.台北:正中。
    單德興譯,愛德華.W.薩依德著(1997)《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
    焦 桐(1999)《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
    馮建三譯,湯林森著(1999)《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人民。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
    黃錦樹(1998)《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
    廈門大學編(1991)《東南亞華文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廈門:廈門大學。
    楊 澤編(1994b)《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台北:時報。
    楊 澤編(1994a)《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北:時報。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台北:揚智。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
    楊昌年(1988)《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三民。
    楊昌年、邱燮友、皮述民、馬森(1997)《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三民。
    楊保筠(1997)《中西文化在東南亞》.北京:大象。
    廖咸浩(1995)《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
    廖炳惠(1993)《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理論》.台北:麥田。
    劉自荃譯,克里斯多福.諾利斯著(1995)《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台北:駱駝。
    劉登翰主編(1997)《香港文學史》.香港:香港作家。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1993)《台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福建:新華。
    樂黛雲、張揮編(1999)《文化傳遞與文學形象》.北京:北京大學。
    歐崇敬(1988)《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揚智。
    潘亞暾、汪先義(1993)《香港文學概觀》.廈門:鷺江。
    鄭明娳(1988)《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
    鄭明娳(1988)《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
    鄭明娳(1989)《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
    鄭明娳(1992)《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
    鄭樹森編(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
    鄧駿捷編(1996)《澳門華文文學研究資料目錄初編》.澳門:澳門基金會。
    黎活仁、龔鵬程、劉漢初、黃耀(2000)《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台北:學生。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謝詩堅(1984)《馬來西亞政治思潮演變》.檳城:友達企業。
    瞿鐵鵬譯,特倫斯.霍克斯著(1997)《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上海:上海譯文。
    簡瑛瑛編(1997)《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
    羅 綱、劉象愚主編(1999)《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饒芃子、費勇著(1998)《本土以外──論邊緣的現代漢語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中文篇目】
    創作:
    小 四(1989/12)〈燭淚〉《亞洲華文文學》總二十三期,68-70。
    小 四(1990)〈掌中漢字〉《七十九年散文選》,287-289。
    小 思(1990)〈黃河石雕〉《文藝散文精選第一集》.香港:基督教文藝,140-141。
    今天編輯部(1995第一期)〈香港文化專輯〉《今天》,總第二十八期。
    文訊編輯部(1985/10)〈香港文學特輯〉《文訊》第二十期.頁18-141。
    文訊編輯部(1986/06)〈菲律賓華文文學特輯〉《文訊》第二十四期.頁60-216。
    王 蕾(1999/9/24)〈到月亮家作客〉《世界日報》。
    王文興(1990/02)〈五省印象(上)〉《聯合文學》第六十四,35-47。
    王文興(1990/03)〈五省印象(下)〉《聯合文學》第六十五期,21-31。
    王文興(1991/02)〈山河掠影(上)〉《聯合文學》第七十六,11-17。
    王文興(1991/02)〈後期印象觀〉《聯合文學》第七十六期,122-123。
    王文興(1991/03)〈山河掠影(下)〉《聯合文學》第七十七期,114-121。
    王文興(1992/09)〈西北東南(上〉《聯合文學》第九十五,124-137。
    王文興(1992/10)〈西北東南(下)〉《聯合文學》第九十六期,116-128。
    白 翎(1988)〈滿載秀色滿載情〉司馬攻等《輕風吹在湄江上》.泰國:八音,167-169。
    白 翎(1991)〈兩地相思情〉犁青編《泰華文學》.香港:文學世界社,506-512。
    朱天文(1999/09/03)〈廢墟裡的新天使)《自由時報》第41版。
    何棨良(1974/09)〈這種眼神〉)《蕉風》第259期,59-61。
    何棨良(1975/06)〈愛蓮說〉)《蕉風》第268期,43-43。
    何棨良(1975/11)〈十年磨劍〉)《蕉風》第273期,54-56。
    何福仁(1981/11)〈新疆之旅〉《素葉文學》.14-16。
    何福仁(1982/01)〈東北行〉《素葉文學》.2-4。
    吳澈雲(1976)〈故鄉愁憶〉施穎洲編《菲華散文選》.台北:中華文藝。
    李 黎(1992)〈城的記憶〉《八十二年散文選》.台北:九歌。
    李秋心(1999/06/18)〈回首端午〉《世界日報》。
    辛金順(1986)〈圖騰〉張永修編《成長中的六字輩》.麻坡:朋友,94-96。
    尚 正(1999/09/15)〈潮州人〉《世界日報》。
    林 林(1994)〈故鄉水情長悠悠長〉《星暹文藝》,186-192。
    林 牧(1991)〈故鄉的雲〉犁青編《泰華文學》.香港:文學世界社,532-537。
    林金城(1997)〈三代成峇〉收入鍾怡雯編《馬華當代散文選》.台北:文史哲,124-128。
    林金城(1997)〈繪龍的手〉收入鍾怡雯編《馬華當代散文選》.台北:文史哲,129-135。
    林修華(1994)〈懷念故鄉〉《星暹文藝》,247-250。
    林貴真(1997)〈再望一眼長江水〉《八十六年散文選》.台北:九歌。
    思 果(1990)〈暮年,鄉關〉《文藝散文精選第一集》.香港:基督教文藝,136-139。
    柬木星(1988/09)〈短歌八首〉《亞洲華文文學》總十八期,105-110。
    柯達群(1991)〈黃河的怨與怒〉館編《香港文學展顏(七)》.香港:市政府公共圖書館,227-232。
    高笑儂(1986)〈月是故鄉明〉《湄南河文藝(試刊號)》,90-96。
    張 錯(1990)〈檳榔花〉《七十九年散文選》.台北:九歌。
    張 錯(2000/06/06)〈流浪地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張銳釗(1982/7)〈根〉《素葉文學》.20-21。
    張銳釗(1983/11)〈塞上曲〉《素葉文學》.28-30。
    張曉風.(1976).〈黑紗〉,收入《中國現代文學年選(64)》.台北:巨人.頁221-227。
    梁紀元(1976/04)〈梁紀元散文〉)《蕉風》第278期,6-8。
    莎士(1999/03)〈家山北望〉《亞洲華文文學》總五十四期,95-97。
    許迪鏘(1982/02)〈除了看不到雪〉《素葉文學》.18-19。
    陳先澤(1989/03)〈楓情篇〉《亞洲華文文學》總十二期,65-70。
    陳潔明(1999/09/30)〈韓文公和潮州〉《世界日報》。
    魚 羨(1990)〈湖波盪漾〉《文藝散文精選第一集》.香港:基督教文藝,129-135。
    曾敏之(1995)〈詩情畫意記陽朔〉《台灣散文四十家》.鄭州:中原農民,83-88。
    曾敏之(1995)〈遇舊〉《台灣散文四十家》.鄭州:中原農民,89-91。
    游以飄(1999/06/07)〈中國以外,四海之內〉〈星洲日報.文藝春秋〉。
    逸 蝶(1991)〈潮州蕉柑〉《草葉集(第二輯)》.砂勞越:詩巫中華,73-77。
    黃少東(1982)〈神州初歷〉館編《香港文學展顏(二)》.香港:市政府公共圖書館,333-344。
    黃國彬(1990)〈巫峽〉《文藝散文精選第一集》.香港:基督教文藝,12-15。
    黃鳳瓊(1990)〈鄉情篇〉《文藝散文精選第一集》.香港:基督教文藝,124-128。
    楚 真(1982/04)〈後園燈〉《素葉文學》.26-28。
    董千里(1987)〈秋來有所思〉《中國當代散文選:第一集》.香港:新亞洲文化基金會,335-337。
    夢 莉(1988/12)〈西湖愁情〉《文學世界》,294-295。
    夢 莉(1990/12)〈心中月色長不改〉《文學世界》,274-277。
    夢 莉(1991/03)〈心的碎片〉《亞洲華文文學》總二十八期,74-77。
    夢 莉(1997/12)〈歡呼中華民國的盛事〉《華文文學》總三十一期,30-31。
    綠騎士(1990)〈巫峽〉《文藝散文精選第一集》.香港:基督教文藝,142-144。
    龍應台(1994)〈故鄉異鄉〉《八十三年散文選》.台北:九歌。
    嶺南人(1996/12)〈歡呼中華民國的盛事〉《華文文學》總三十一期,30-31。
    嚴志雄(1988)〈旅途零札〉館編《香港文學展顏(四)》.香港:市政府公共圖書館,276-280。
    顧肇森(1990)〈時光逆旅〉《七十九年散文選》.台北:九歌。
    理論與批評:
    一 凡(1998/07)〈汶萊華文文學初探〉《香港文學》第六十三期,12-16。
    方維規譯,胡戈.狄澤林克著(1993)〈論比較文學形象學的發展〉《比較文學》第十六期,167-180。
    王 蒙(2000/03)〈誰來拯救文學與文學能拯救誰〉)《明報》第三十五卷第三期,36-38。
    丘 峰(1999/12)〈試論澳門過渡期的散文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14-222。
    丘宏達(1976/07)〈依據中國文化傳統析論──三民主義、共產主義與中國現代化〉《自由中國》.37-42。
    余光中(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總序〉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北:九歌。
    余光中(1993)〈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何寄澎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
    李君哲(1999/03)〈泰國華文文學的歷史與現代概略〉《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33-239。
    李歐梵.(1995第一期).〈香港文化的邊緣性初探〉《今天》,總二十八期。
    李錦宗(1992/06)〈八十年代的馬華散文〉《亞洲華文文學》第三十三期,14-40。
    李瑞騰(1997/07)〈菲華散文的文化屬性──以選集為考察對象〉,馬尼拉:「菲律賓華文文學研討會」論文。
    杜維明(2000/03)〈文化中國與現代精神〉《明報》第三十五卷第三期,32-35。
    周 蕾(1995第一期)〈殖民者與殖民者之間:九十年代香港的後殖民自創〉《今天》,總二十八期,185-206。
    孟華譯,讓.馬克.莫哈著(1995)〈試論文學形象學的研究歷史及方法論〉《比較文學》第二十期,193-199。
    東 瑞(1996)〈從紮根、化整為零到出埠和融合〉,陳遼編《世紀之交的世界華文文學》,南京::南京大學,234-236。
    林春美(1997/06)〈近十年來馬華文學的中國情結〉《國文天地》140期.74-86。
    林承璜(1994)〈從鄉愁文學走向探親文學〉《台灣香港文學評論集》.福州:海峽文藝。
    金耀基(2000/03)〈香港:華人社會最具現代性的城市〉《明報》第三十五卷第三期,28-31。
    施建偉(1999/12)〈世界華文文學中的香港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文學研究》,208-212。
    施建偉、汪義生(1998/10)〈過渡期的澳門文學初探〉(上)《香港文學》,04-09。
    施建偉、汪義生(1998/11)〈過渡期的澳門文學初探〉(下)《香港文學》,04-09。
    施穎洲(1976)〈四十年間──《菲華短篇小說選及散文選》代序〉施穎洲編《菲華散文選》.台北:中華文藝。
    星洲日報(1999/12/03)〈新加坡文化價值觀調查──25%華裔生不想做華人〉第二十五版。
    星洲日報.社論(1999/12/14)〈華族文化前面的路〉第二十九版。
    柯慶明(1995)〈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胡衍南(1999/07)〈流浪者之歌──專訪張錯〉《文訊》一六五期.69-72。
    夏志清(1979)〈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
    馬曉麗(1999)〈澳門文化及其研究述評〉《文史哲》第二期,93-99。
    張 錯(1997)〈過客與懷鄉:兼論「歇腳香港」散文現象〉,《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匯編》.香港:市政局公並圖書館。
    張彝鼎(1986/10)〈「革命之學」與「實踐革命之學」〉《自由中國》.46。
    莊宜文(1998/01)〈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國文天地》152期,58-70。
    莊宜文(1998/02)〈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國文天地》153期,62-75。
    郭少棠(2000/03)〈尋找華人文化身分的認同〉)《明報》第三十五卷第三期,25-27。
    陳奕麟(1999/03)〈解構中國性〉)《台灣社會研究》第三十三期,105-131。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編(1997/07)〈形象學〉《比較文學》,165-179。。
    陳清僑(1997)〈離析「中國」想像:試論文化現代性中主體的分裂構形〉收入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237-268。
    陳賢茂(1996/08)〈海外華文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華文文學》總二十八期,47-51。
    陳瓊華(1999/03)〈沒有著作的作家──菲華文藝七○年歷史的回顧〉《亞洲華文文學》第五十四期,69-74。
    陳鵬翔(1996)〈主題學理論與歷史證據〉收入漢學研究中心編《中國神話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337-367。
    陳鵬翔(1999/05/28-29)〈歸返抑或離散?──留台現代詩人的認同與主體性〉發表於彰師大「第四屆現代詩學學術研討會」。
    陸先恆、馬家輝譯,齊默爾(Georg Simmel)著(1993/11)〈異鄉人〉《當代》91期。
    陶 里(1999/07)〈澳門文學的再觀察〉《香港文學》.18-24。
    欽 鴻(1998/02)〈菲華文學中的「中華情結」〉《世界華文文學論壇》,58-61。
    焦 桐(1998/10)〈饕山餮水的魔術師──管窺余光中的遊記〉《幼獅文藝》.頁44-48。
    黃康顯(1988)〈評審的話〉館編《香港文學展顏(四)》.香港:市政府公共圖書館,247-252。
    黃勝雄(1996/09)〈族群、社會文化與空間意涵〉《思與言》第三十四卷第三期,185-240。
    黃維樑(1997/10)〈肆意評點和閱讀之外──評價當代散文的標準〉《香港文學》,48-55。
    黃錦樹(1998)〈神州: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219-298。
    楊劍龍(1998/01-02)〈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基督教」──論張曉風的創作與基督教文化(上、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52-55,65-68。
    蒯鐵萍譯,讓.馬克.莫哈著(1994)〈比較文學的形象學〉《中國比較文學通訊》第二十五期,1-9。
    葛雷,張連奎譯.布呂奈爾,比叔瓦,盧梭著(1983)〈形象與人民心理學〉《甚麼是比較文學》,89-94。
    劉 真(1986/10)〈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時代意義與實踐途徑〉《自由中國》.43-44。
    劉紀蕙(1999/11/18)〈台灣文化場域內「中國符號」的展演與變異〉,「中國符號與台灣圖象學術研討會」論文, 台北。
    劉登翰(1998/02)〈菲華文學中的「中華情結」〉《世界華文文學論壇》,52-57。
    蔡洪聲(1996)〈夢莉散文中的歷史記憶〉,陳遼編《世紀之交的世界華文文學》,南京::南京大學,229-230。
    鄭 春(1999/05)〈試論台灣文學作品中的鄉愁情結〉《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17-224。
    霍米.巴巴(1999)〈紀念法儂:自我,心理和殖民條件〉收入羅綱、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2-217。
    聯合文學編輯部(1992/09)〈朱西寧的文學家庭〉《聯合文學》第九十五期.頁22-107。
    【英文書目】
    Anderson, Benedict(1995).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akhtin, Mikhail(1981). Dialogic Imagination ed. Michael Holo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oquist. Austin: Texas UP.
    Barthes, Roland(1987a). Criticism & Truth. Trans. Katrine Pilcher Keuneman. Minneapolis : Minnesota UP.
    Barthes, Roland(1987b). Empire of Signs.trans.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oland(1993a). Methologies. Trans. Annette Lavers. New York: Noonday.
    Barthes, Roland(1993b). Writing Degree Zero. Trans. Annette Laver and Colin Smith. New York:Noonday.
    Barthes, Roland(1994). Element of Semiology. Trans.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New Yord: Hill & Wang.
    Barthes, Roland(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s. Trans. James Benedict.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ehdad, Ali(1994). Belated Travelers: Orientalism in the Age of Colonial Dissolution . Durham and London:Duke UP.
    Cassirer,Ernst(1969). The Myth of the Stat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P.
    Chow Rey(1993).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P.
    Culler, Jonathan(1993). Structuralist Poetics :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London: Routledge.
    Eagleton, Terry(1990).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Eagleton, Terry(1990).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Oxford: Blackwell.
    Halbwachs, Maurice(1992). On Colloctive Memory. Ed. & trans. Lewis A. Coser, Chicago: Chicago UP.
    Hassan, Ihab(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n.p. Ohio State UP.
    Hawkes, Terence ((1977).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P.
    Hawkes, Terence(1977).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P.
    Horst S. and Ingrid Daemmrich(1987). Themes & Motif in Western Literature: A Handbook. Tubingen:Francke
    Jameson, Fredric(1972). The Prison-House of Language: A Critical Account of Struturalism and Russian Form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John, Edward(1989). Language, Society and Identity. Oxford:Basil Blackwell.
    Larrain, Jorge(1994). Ideology & Cultural Identity.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Lowe, Lisa(1994). Critical Terrains : French and British Orientalisms.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P.
    Lyotard, Jean-Francois(1993).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Trans.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Minnesota UP.
    MacKenzie, John M.(1995). Orientalism: History,Theory and the Arts .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P.
    Said, Edward W.(1978). Orientalism. New York:Vintage Books.
    Scholes, Robert(1974). 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 Yale UP.
    Scholes, Robert(1982). Semiotics and Interpreta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P.
    Seigneure t, Jean-Charles et.al., eds(1988).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hemes and Motifs A-Z.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Sollors, Werner, ed.(1993). The Return of Thematic Critic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Trommeier, Frank, ed.(1995). Thematics Reconsidered. Amsterdam: Rodopi.
    【英文篇目】
    Althusser, Louis(1993).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d:Verso. 1-60.
    Chun, Allen(1995). “An Oriental Orientalism: The Paradox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Nationalist Taiwan”History and Anthoropology 9.1:17-95.
    Clifford, James(1994). “Diaspora”Cultural Anthropology 9..3 :112-142.
    Firchow, Peter (1990). “The Nature and Uses of Imagology”Toward a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d. Mario J. Vaildés. New York: Peter Lang. 135-142.
    Hall, Stuart(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dentity, ed. Jonathan Ruhterford. London:Lawrence & Wishart. 222-237.
    Nederveen Pieterse, Jan(1991). “Image and Power”Alterity, Identity, Image. ed. Raymond Corbey & Joep Leerssen et.al. Amsterdam: Rodopi. 191-202.
    Said , Edward W.(1986). “Orientalism Reconsidered” Literature,Politics and Theory. ed. Francis Barker et. al. 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211-229.
    Tu, Wei-ming(1994).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 California: Stanford UP. 1-34.
    Waldron, Arthur(1989). “The Great Wall Myth: Its Origins and Role in Modern China”Yale Journal of Criticism 2:. 1:67-90.
    Wang, Gungwu(1994). “Among Non-Chinese”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 ed. Tu Wei-ming California: Stanford UP. 129-145.
    Wu, David Yen-ho(1994).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d Non-Chinese Identities”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 ed. Tu Wei-ming. Stanford UP. 148-16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