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義堯
論文名稱: 嚴遵《老子指歸》義理析論
指導教授: 陳麗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嚴遵老子指歸貴無漢代老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5下載:1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嚴遵《老子指歸》以絕對虛無豁顯道體,藉「道」、「德」連用表達本體宇宙論;「道」以降有性漸增,有無反覆交融變化為「玄」,「德」實為「道」內容之體現,為一自然而然流洩之體現。《指歸》「自然」一詞,實隱含「道」生「德」之義;「道德因於自然」(〈道生一篇〉)即是以「自然」釋「道」、「德」連用之義。「德」之有性乃「道」之動,《指歸》「道德」連用實乃本體宇宙論式的講法,藉「生」表達本體之內容。《指歸》之宇宙生成由銲生不已的「德」推動「神明」開始,時間性由「神明」以降始有,氣概念亦自「神明」而始有、漸濃,物質性概念落於時空中而與全然無氣概念之「道」、「德」有別。「太和」之有性,藉清濁表現,然統攝於「和」下;「太和」之氣概念更為濃郁,清濁化為天地,方進入「形」之範疇。萬物在「自然」的「不生之生」下得其性命,然主體行為需合於「天地之道」方能賡生。
    「玄教」之理論根基在「道德連用」,使由「玄」入「道」更具根源性與合法性。「玄教」為嚴遵建立儒道會通模式之成果。嚴遵所進行之儒道會通,道人、德人、仁人、義人、禮人此五人無論其虛無程度或儒道成分為何,均為一體相連,皆能獲得當下之肯定。《指歸》將宇宙差序格局與政治差序格局相比附,其連結關鍵即嚴遵之心身觀,以為二者別而有序,卻又通為一體。人君修身得道方能促使國家社會安定。「玄教」為制度面之設計,需有德者居之;上德之君猶如「玄教」之心臟,使有無兩面向能暢通流動。「和」與「正」分別代表天道與王道(人道)之理;《指歸》認為,聖人藉掌握「和」與「正」,通貫天人,進而通達絕對虛無之「道」,使盛德分明。「玄正」得「和」以治國,乃《指歸》道化政治之理想,亦為其儒道會通模式之軸轄。
    《指歸》之成就有二:一為對「人」之關懷,無論是對人當下之肯定,或是在政治面之設計,皆略勝先秦道家一籌;二為對儒道之會通有一初步探討,並提出己身會通之模式。此二大成就來自於《指歸》義理確立「無」為本體,且因無、有具有互通性、辯證性,故將天人關係中的氣化部分大幅減低,使天人架構呈顯清爽之思辨結構。《指歸》之文字表述雖恍惚不已,然義理思路甚有系統,粲然可觀。《指歸》對東漢在野從事學術研究之道家人士,究竟發揮多大影響力,則有待史料佐證。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侷限……………………………………………………1 第二節 研究宗旨、方法與進程…………………………………………………3 第二章 《指歸》義理視野的基礎……………………………………………8 第一節 形名觀:方法論的反省…………………………………………………9 第二節 「氣」範圍的界定………………………………………………………10 第三節 《指歸》之思維模式……………………………………………………16 一、無之又無……………………………………………………………17 二、玄之又玄……………………………………………………………17 第三章 《指歸》重要義理觀念……………………………………………21 第一節 「玄」以「有無」統攝「陰陽」………………………………………21 一、「有」、「無」觀念的建構與運用…………………………………21 (一)有生於無………………………………………………………21 (二)有無相生………………………………………………………23 二、一陰一陽之謂「天地之道」………………………………………24 (一)天地生於太和,太和「含囊陰陽」…………………………25 (二)「天地」與「陰陽」…………………………………………26 三、詮釋之移轉:以「有無推移」替代「陰陽推移」………………27 (一)「陰陽」收攝於「有無」之下………………………………28 (二)氣化宇宙論氣息之淡化………………………………………29 (三)「有」、「無」、「玄」義界之籠統……………………………31 第二節 「道」與「自然」………………………………………………………31 一、「道」以無性為自性………………………………………………32 (一)道的雙重性……………………………………………………33 (二)「無性」與「無有之有」……………………………………33 (三)「道」、「玄」與「和」………………………………………35 二、自然:「道」本體宇宙論義之展現………………………………36 (一)不無不有,乃生無有…………………………………………36 (二)以「自然」通貫「道」、「玄」、「和」………………………38 (三)「道為範型」之論衡…………………………………………39 第三節 「無為」與「自生」……………………………………………………41 一、無為:通貫天人之際的柄要………………………………………41 (一)無為者,道之身體……………………………………………41 (二)始於自然,歸於無為…………………………………………44 (三)天地之道,無為是守…………………………………………46 二、自生:自然之生的發用……………………………………………51 (一)「不生之生」與「自生」……………………………………52 (二)「萬物自取」與「自生」……………………………………54 第四節 結語:兼論「道德」連用………………………………………………56 一、本體宇宙論之開展………………………………………57 (一)以「無」為本……………………………………………57 (二)以「有」彰顯宇宙生化………………………………………58 (三)有無相即不離…………………………………………………58 二、生之一體……………………………………………………………59 第四章 修身理國一體說……………………………………………………61 第一節 神明與性論的建構……………………………………………………61 一、神明:修養的主體…………………………………………………61 (一)神明的形上根源義……………………………………………62 (二)「神明」與「精神」…………………………………………64 (三)「神明」與「感應」…………………………………………70 二、性論…………………………………………………………………71 (一)性、命、情、意、志、欲……………………………………72 (二)道人、德人、仁人、義人、禮人……………………………75 第二節 修身與理國之貫通……………………………………………………80 一、由玄入道:聖人明有無以修身理國………………………………81 (一)以有知無、以無應有…………………………………………81 (二)不滯有無………………………………………………………82 二、玄德:與道周密之上德……………………………………………83 三、各有其性,各守其分………………………………………………87 (一)「性分」觀念之提出…………………………………………88 (二)聖知有性,治之有道…………………………………………89 (三)主默臣言,牧養萬民…………………………………………90 第三節 玄教:道化政治之展現…………………………………………………92 一、玄教之「無」………………………………………………………94 二、玄教之「有」………………………………………………………97 (一)君臣有職………………………………………………………97 (二)刑名法術………………………………………………………99 三、無有雙運…………………………………………………………102 (一)玄歸於和……………………………………………………103 (二)通達玄冥……………………………………………………105 第四節 結語……………………………………………………………………109 第五章 結論…………………………………………………………………111 第一節 研究成果之回顧………………………………………………………111 第二節 日後研究方向之蠡測…………………………………………………115 【附錄】…………………………………………………………………………116 【參考書目】……………………………………………………………………122

    一、傳統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
    班 固 《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劉安編、高誘注 《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嚴 遵 《老子指歸》,臺北:新文豐,1987年。
    嚴遵著、王德有點校 《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嚴可均校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四十二・嚴遵》,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年。

    二、近人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中江 《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2001年。
    王 博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1993年。
    王德有 《嚴君平評傳》,南寧:廣西教育,1997年7月。
    朱 哲 《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0年。
    牟宗三 《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1997年3月。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鍾鑒等 《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何建明 《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97年。
    沈清松 《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1991年。
    杜維運、黃俊傑編 《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1979年。
    林聰舜 《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1991年。
    周桂鈿 《秦漢思想史》,河北:河北人民,1999年。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卷一二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許倬雲 《求古編》,臺北:聯經,1982年。
    張國華 《中國秦漢思想史》,北京:北京人民,1994年。
    張運華 《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長春:吉林教育,1998年。
    陶建國 《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1986年。
    陳廣忠、梁宗華 《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北京:人民,2004年。
    陳師麗桂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1991年。
    陳師麗桂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1997年。
    黃錦鋐 《秦漢思想研究》,臺北:學海,1979年。
    葛兆光 《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2003年
    熊鐵基 《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2001年。
    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1982年。

    三、專著中之章節(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原明 〈黃老學的餘波〉,《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1997年12月,頁302-307(總334頁)。
    王有三 〈嚴遵老子指歸十三卷(序跋提要)〉,《老子考》,臺北:東昇,1981年1月 頁34-44(總312頁)。
    王利器 〈道藏本《道德真經指歸》提要〉,《王利器論學雜著》,臺北:貫雅,1992年1月,頁424-457(總845頁)。
    王德有 〈《老子指歸》之道〉,《道旨論》,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7月,頁71-83(總226頁)。
    任繼愈 〈漢代中後期道家思想的演變和道教的產生〉,《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北京人民,1998年5月,頁637-652(總759頁)。
    那薇、許抗生等 〈玄學的思想淵源〉,《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範大學,1989年7月,頁3-18(總527頁)。
    那薇、牟鍾鑒等 〈嚴君平的《老子指歸》〉,《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11月,頁301-311(總773頁)。
    那 薇 〈兩漢之交道家對現實的批判和直覺體悟─《道德真經指歸》〉,《漢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覺體悟》,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1月,頁148-246(總279頁)。
    金春峰 〈《道德指歸》的自然思想和社會政治思想〉,《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2月,增補第三版,頁351-372(總556頁)。
    祝瑞開 〈嚴遵的「道體虛無」的思辨哲學和以我為中心的人生、政治哲學〉,《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1989年6月 頁200-223(總425頁)。
    張岱年 〈前漢中后期的道家之言—楊王孫與嚴君平〉,《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6月,頁134-136(總358頁)
    張國華 〈兩漢之際的道家「老學」〉,《中國秦漢思想史》,北京:北京人民,1994年4月,頁168-186(總218頁)。
    張運華 〈道家自然思想的重大發揮――《老子指歸》〉,《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長春:吉林教育,1998年12月,頁257-286(總370頁)。
    陳玉林、彭永捷、李振綱 〈嚴君平《老子指歸》道家思想〉,《中國道家》,北京:宗教文化,1996年11月,頁137-139(總339頁)。
    陳廣忠 〈嚴遵《道德指歸》的思想特色〉,《中國道家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1年11月,頁527-562(總677頁)。
    黃 釗 〈封建社會前期(漢─唐)道家思想的演變與發展〉,《道家思想史綱》,長沙:湖南師範大學,1991年7月,頁198-268(總628頁)。
    熊鐵基等 〈嚴遵在老學中的地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1995年7月,頁167-181(總526頁)。
    鄭良樹 〈論嚴遵及其道德指歸〉,《老子論集》,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2月,頁143-172(總217頁)。
    鍾肇鵬、賈順先等 〈嚴遵〉,《四川思想家》,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3月,頁1-35(總579頁)。
    嚴靈峰 〈輯嚴遵老子注〉,《經子叢書(六)》,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5月,頁1-63(總1020頁)。
    嚴靈峰 〈輯補嚴遵道德指歸論〉,《經子叢書(六)》,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5月,頁63-189(總1020頁)。
    趙中偉 〈天人之際,大道畢矣――《老子指歸》的形上思維〉,《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業,2004年4月,頁141-171(總482頁)。

    四、期刊論文(依時間順序排列)
    (一)《指歸》暨嚴遵研究
    蒙文通 〈嚴君平道德指歸論佚文序〉,《圖書集刊》第8期,1948年6月。
    蒙文通 〈嚴君平道德指歸論佚文〉,《圖書集刊》第8期,1948年6月,頁26-38。
    嚴靈峰 〈嚴遵老子指歸中總序與說目的真偽問題〉,《大陸雜誌》第64卷2期, 1982年2月。
    鄭良樹 〈從帛書《老子》論嚴遵《道德指歸》之真偽〉,《古文字研究(七)》,1982年6月。
    王德有 〈老子之道及其在魏晉以前的演變〉,《中國哲學史研究》1984年第1期,1984年1月。
    鄭萬耕 〈嚴君平哲學思想述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3期, 1984年3月。
    王德有 〈《老子指歸》自然觀初探〉,《哲學研究》1984年第9期,1984年9月。
    那 薇 〈嚴君平《道德指歸》淺析〉,《社會科學研究》1985年第3期(總38期),1985年5月。
    鍾肇鵬 〈嚴遵的《老子指歸》及其哲學政治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2期(總20期),1985年6月。
    那 薇 〈嚴君平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孔子研究》1990年2期,1990年6月。
    王德有 〈嚴遵與王充、王弼、郭象之學源流〉,《道家文化研究(四)》,上海:上海古籍,1994年3月。
    王 卡 〈兩漢之際的儒學與老莊學〉,《道家文化研究(八)》,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11月。
    王德有 〈兩種黃老學說──黃帝四經與老子指歸之異同〉,「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1996年8月11-16日。
    鄭星盈、黃開國 〈試論嚴君平的學術思想〉,《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6期,1997年12月。
    魏啟鵬 〈《太玄》‧黃老‧蜀學〉,《道家文化研究(十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1月。
    王德有 〈嚴遵引易入道簡論〉,《道家文化研究(十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1月。
    吳儀鳳 〈《老子》王弼注、河上公注、嚴遵《道德指歸》三家注本比較〉,《孔孟月刊》第36卷6期(總426期),1998年2月。
    王克奇 〈漢代的道家和異端思想〉,《文史哲》1998年第5期,1998年9月。
    趙雅博 〈從《道德指歸》看嚴遵的思想(上)〉,《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1期(總296期),1999年1月。
    趙雅博 〈從《道德指歸》看嚴遵的思想(下)〉,《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2期(總297期),1999年2月。
    鄭良樹 〈《老子》嚴遵本校記〉,《書目季刊》第32卷4期,1999年3月。
    張 濤 〈嚴遵易學思想淺析〉,《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1999年6月。
    元正根 〈淺析《老子指歸》的思維方式――「無○之○」與「不○之○」〉,《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3期(總27期),1999年8月25日。
    張實龍 〈嚴君平解讀《老子》之方法〉,《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4期,安徽:安慶師範學院,1999年8月。
    蔡振豐 〈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詮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文史哲學報》第52期,2000年6月。
    張運華 〈《老子指歸》「道開虛無」的自然哲學〉,《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4卷第4期,廣東:湘潭大學,2000年8月。
    陳師麗桂 〈《老子指歸》的聖人論〉,《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二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1年),頁117-145。
    王 萍 〈嚴遵、揚雄的道家思想〉,《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山東:山東大學,2001年。
    薛公忱 〈《老子指歸》的生命觀〉,《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1期,江蘇:南京中醫藥大學,2001年3月。
    杜保瑞 〈嚴君平《老子指歸》哲學體系的方法論檢討〉,《哲學與文化》第330期,2002年10月。
    楊玉輝 〈《老子指歸》的養生思想〉,《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4期,2004年。
    林俊宏 〈《老子指歸》之政治思想試論〉,《政治科學論叢》第2期,2004年12月。

    (二)其他
    陳師麗桂 〈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道家文化研究(八)》,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11月。
    韓 敬 〈西漢時期學術思想發展概述〉,《雲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總107期),1999年2月。
    李遠國 〈道家天人和合觀探微〉,《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8期,2000年。
    黃開國、鄭星盈 〈巴蜀哲學發展略述〉 四川:《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四川:四川師範大學2002年第6期(總第123期)。
    金生楊 〈巴蜀易學淵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四川:四川師範大學,2004年5月。

    四、學位論文 (依時間順序排列)
    鄭月梅 《春秋戰國之巴蜀文化》,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李威熊教授指導 1986年。
    洪進業 《西漢初年的黃老及其盛衰的考察》,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韓復智教授指導,1991年。
    張建群 《兩漢儒、法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陳師麗桂指導,1996年。
    陳儷文 《《老子指歸》一書道涵意之探索》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曾春海教授指導,1997年。
    簡松興 《西漢前期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為中心》,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陳師麗桂指導,1998年6月。
    劉為博 《嚴遵《老子指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陳師麗桂指導,2000年。
    陳盈秋 《《老子指歸》的政治觀》,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林俊宏教授指導,2005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