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良友
論文名稱: 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
指導教授: 高秋鳳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07
中文關鍵詞: 中唐律賦王起李程白居易白行簡張仲素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1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本論文以中唐五大家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別是(王起、李程、白居易、白行簡、張仲素),探討五人對於中唐律賦創作的影響與定位。一直以來,律賦受限於「因難見巧」的科考形式,文學史上屢有負面評價。時迄於今,對唐律賦的研治之作仍然相當少見。簡宗梧先生曾多次撰文考察律賦典律化的情況,但對於唐律賦豐富的文學修辭,以及語言變造方面的技巧,卻始終乏人問津。
    中唐係律賦發展的興盛時期,其律賦作品頗多,據統計約有五百餘篇,本文揀選王起、李程、白居易、白行簡、張仲素五家,共一百四十篇賦作做為論述文本。以《全唐文》所登載為主,酌以《文苑英華》、《歷代賦彙》及其他賦集選本參相比較文句,以圖文本比照的準確性,並考察作者彼此之間的關係與時代背景的問題,並經由逐篇分類析論,藉由賦題出處、官韻韻數、破題手法、四聲八病、語言變造、修辭技巧等論點,切入分析,並比較與此同題律賦的優劣,利用統計法,歸納可得出若干表格,相信如此可以更清楚呈現該作者與眾不同,或者擅長著重的形構特點,可加深今人理解中唐律賦程式,或深入治讀《賦譜》或相關賦論。因此,本文採表格量化的做法,將中唐五家律賦以圖表統計方法呈現,以期能得到較公允的評價與看法。
    本論文擬定七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闡述本論文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對前人研究逐一檢討,揭示此議題的可行性,最後敘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確定範圍與方式。

    第二章概述唐代進士科舉與唐律賦發展。
    第一節先揭示唐代進士科特殊的地位,以及進士科的考試易革,並申論何以進士改以詩賦取士的原因。原則上,大抵有以下的原因:一、唐代社會普遍重視詩歌及其文化素養,藉以提升語文能力;二、帖經、策論不能令人盡才所致,改列詩賦為評騭首場,以利展露個人才華;第三、詩律、律賦本身有一定的標準可循,方便考官評定高低;四、詩賦獨出機杼,藉以跳脫師承權威之說,免去家門師法所拘;五、多方面考核內容,可反應批評多面向的社會現象。進士科雖然只係唐代科舉眾多科目之一,但在舉子心中卻具有超然的地位,這讓進士及第者享有社會美譽,隨著詩賦取士的定型,進士科的科舉地位更勝於明經,而有重進士、輕明經的共同認知。
    第二節簡單敘述唐代律賦的發展情況,由初盛唐六朝遺風,中唐開律賦之盛,到唐末巧麗之徑一路發展,唐律賦始終與科舉制度黏附不離。
    第三節介紹程式五家的生平資料,其中,王起曾四典貢舉,又撰有《文場秀句》,而白行簡著《賦要》、張仲素著《賦樞》、《詞圃》。李程〈日五色賦〉落榜重收,白居易〈性習相近遠賦〉、〈求玄珠賦〉、〈漢高祖斬白蛇賦〉傳於天下,張仲素詩賦兼工。無論是政治地位,或是著書指導,或是賦壇佳作都讓五大家名聞當時,且影響後學頗深。

    第三章內容分析,第一節依據題名劃分五家賦作,共分二十五類,共合天象地理、治道典制、文學思想、音樂器物、獸蟲草木五大類型。律賦賦題來源多有所本,幾近九成比例,命題皆冠冕正大,以典出經史為多,賦源集中於《禮記》、《史記》、《論語》三書,比例高達總數29%。五家之中,王起、李程特重經、史,而王氏重史、李氏重經,又有區分;其餘三人,僅白居易未著力於經史兩部,反多有自創之題,顯見賦風獨特。總的來說,賦源多出六經四史,旁及他書。
    第二節討論五家賦的思想訴求,有礙於中唐現實的政治局勢,致使德治思想廣受推行,賦中亦常見德治政論之說,五家私賦常有諫言警句,允視為天子私師。賦家引用德政之說,就其來源或內容指涉,已包括儒、道兩家說法,頗有融合思想。因此,律賦在推行儒家德政論說時,亦建議應該學習道家「指約易操,事少功多」的治國要方。因此,兩家會通的賦句也成為五家律賦的思想特點。再者,進士科首重詩賦,因此賦家常在賦末以頌揚或自薦句,求取主司青睞或注意。雖然賦家盡力體物鋪陳,但賦末總有頌揚或自薦之句,甚至在體物賦中亦常有藉題抒理,又投自薦意的作品,使得律賦始終保有自薦與頌揚的基本調性。

    第四章形式分析,第一節考察五家賦的組織謀篇,發現五家律賦著重首韻破題,尤多以二聯四句之內,便已破盡題意。這與試官大量閱卷,「目眩不欲視」的心態有關,也是應制者多願遵守的不成文之法。破題手法可分為破盡式、同義式、抉珠式三大類。項、腹兩大段係承破題而法,可推原、明題、說明、引事、反說等,但不可硬法套用。各篇末賦則有概括總束之效,依其效用與特點又可分為系聯賦題、豁盡全段、特定語句三者。末賦肇始時使用大量的「特定語句」,如我皇、我王、國家等詞句,在頌揚意味之外,又突顯了律賦冠冕正大的賦作風格。
    第二節討論字句格式,據本論文統計發現五家律賦多在三百五十字以上,四百以下,平均約為三百七十五字。句式方面,基於避免句式單調,因為變化甚多,甚至突破《賦譜》所列舉之名目,而屢有新意。不過原則上,仍以四(緊句)、六(長句)、四六句(輕隔)為主,其他句式為輔。
    第三節談論節奏聲律,五家律賦作品,近八成作品押八字官韻。八韻賦作中又有六成四所押為「四平四仄」,官韻諸字多平仄分押,依限韻字順次押韻者,只有二成四的比例,多依官韻平仄,一平一仄,前後相押。所押官韻多置於諸段之末。次論「聲病」,王芑孫《讀賦卮言》云:「聲律對偶之間,既規重而矩疊,亦繩直而衡乎。律之為言,固非可鹵莽為之也。」 此說對明律賦聲韻之事,確實係有其規矩繩墨,為求和諧,不得不謹慎施為。從諸家作品比較觀之,中唐賦家未必真的嚴守四聲病犯之說,科場試卷都有犯病之例,遑論平時私試習作,未能字斟句酌,耗時琢磨,也是在情理之中。中唐諸家已較注重於聲律的安排,必求得「浮聲切響」之效,但又不得以聲律妨其賦意,所以在審題構思之餘,才顧及層次平仄。

    第五章修辭分析,本論文舉「引用」、「設問」、「感歎」、「類疊」、「鑲嵌」五種修辭格為例。第一節討論「引用格」,此法與中唐人尚古崇經的心態有關,五家賦作引用語典,多出自《毛詩》、《論語》、《禮記》、《左傳》、《周易》等經書,並經融鑄裁用,引句成對。事典的出處較為龐雜,五家所用多出於《史記》、《漢書》、《晉書》等史籍。
    第二節論「設問格」,此法多用設疑轉折,延續語意,多置於各段末句,或是與末句相對應的奇偶句,而且以全篇末句數量最多。其中又分提問、激問兩大類,後者又依答案的有無,可分「反問」、「懸問」兩者。
    第三節論「感歎格」,中唐五家常使用「哉、矣、夫、乎」四者,「哉」字常與它字合用,多用於段末,又以第八段韻末為多,又以「矣哉」兩字合用甚為常見。「夫」字則多與「懿」合用,多用於段首,除首段無此例,其餘各例散見諸段。「乎」字則以「嗟乎」、「宜乎」較為常見,多用於第五、第八段,安措位置或段首、或句中、或末尾,較為靈活多變。
    第四節論「類疊格」,五家賦所用之例大多出自《詩經》所用類疊詞。摹聲類共有五十二例,擬狀類計有三百八十九例,比例相當懸殊。無論摹聲或擬狀類皆以王起律賦數量最多。
    第五節論「鑲嵌格」,五家賦多用鑲字法,雖然有重複單音詞與相關單音詞兩類,但以重複單音詞為主要用例,其中又可虛字重複與數字重複兩類。相關單音詞係在重複單音詞之外變化而來,或相關或相反,同為語意鄭重而發。
    簡宗梧老師認為從修辭或語言變造方面著手,唐律賦大有可為。以上僅就中唐五家賦的五種修辭格著手,大抵能推出五家在修辭格所下功夫,所呈現的成果係五家迥異的獨特賦作風格。透過審視五家賦作有關的修辭數值,可以更為客觀的彼此比對參照,對應清代賦評家對五家賦作之評語,可以更確切指出該賦家的特色與價值,而不再流於過往研究者較為臆測的主觀判斷。

    《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分析………………………………………………………………4 第三節 研究範圍………………………………………………………………8 附表一-3-1【五大家律賦篇名版本一覽表】…………………………17 附表一-3-2【中唐律賦五大家生平資料檢索一覽表】 ……………20 第二章 中唐五大家律賦創作背景 ………………………………………………21 第一節 唐代進士科舉概況 …………………………………………………22 一、進士科的特殊社會地位………………………………………………22 二、進士科的考試易革……………………………………………………26 三、進士科以詩賦取士的原因……………………………………………28 第二節 唐代律賦概況 ………………………………………………………36 一、初期承六朝之風 ……………………………………………………37 二、中期開律賦之盛 ……………………………………………………38 三、晚期闢巧麗之徑………………………………………………………40 附表二-2-1【開元二年前八字韻腳賦作一覽表】……………………44 第三章 中唐五大家律賦內容分析…………………………………………………45 第一節 命題類型 ……………………………………………………………45 一、題名分析………………………………………………………………45 二、題源考究………………………………………………………………49 附表三-1-1【中唐五大家律賦依《歷代賦彙》分類比例表】………54 附表三-1-2【中唐五大家律賦命題出處一覽表】……………………55 第二節 思想訴求……………………………………………………………59 一、德治政論………………………………………………………………59 二、儒道結合………………………………………………………………62 三、求仕心態………………………………………………………………65 四、其他……………………………………………………………………77 第四章 中唐五大家律賦形式分析 ………………………………………………80 第一節 組織謀篇 ……………………………………………………………80 一、賦首破題 ……………………………………………………………80 二、項腹布局 ……………………………………………………………91 三、末韻總束 ……………………………………………………………105 附表四-1-1【破盡式一覽表】 ……………………………………110 附表四-1-2【同義式一覽表】 ……………………………………111 附表四-1-3【抉珠式一覽表】 ……………………………………112 附表四-1-4【限韻四聲統計一覽表】………………………………114 附表四-1-5【各段虛字發語詞一覽表】 …………………………115 附表四-1-6【末韻特定語句一覽表】 ……………………………118 第二節 字句格式……………………………………………………………119 一、字數 …………………………………………………………………119 二、句式 …………………………………………………………………122 附表四-2-1【各句式統計一覽表】…………………………………135 附表四-2-2【長句對統計一覽表】…………………………………139 第三節 押韻聲病……………………………………………………………143 一、押韻 …………………………………………………………………143 二、聲病 …………………………………………………………………154 附表四-3-1【限韻相關資料統計一覽表】 ………………………166 附表四-3-2【段末官韻字統計一覽表】 …………………………172 附表四-3-3【聲病統計數字一覽表】 ……………………………175 附表四-3-4【〈日五色賦〉平仄節奏一覽表】 …………………178 第五章 中唐五大家律賦修辭分析 ………………………………………………179 第一節 引用格 ……………………………………………………………179 一、語典…………………………………………………………………180 二、事典…………………………………………………………………183 附表五-1-1【李程挪用經語一覽表】 ……………………………190 附表五-1-2【事典引用格一覽表】 ………………………………192 第二節 設問格………………………………………………………………195 一、提問…………………………………………………………………195 二、激問…………………………………………………………………197 第三節 感歎格 ……………………………………………………………204 一、哉 …………………………………………………………………204 二、矣 …………………………………………………………………206 三、夫 …………………………………………………………………207 四、乎 …………………………………………………………………209 第四節 類疊格………………………………………………………………213 一、音樂摹聲性 ………………………………………………………214 二、形象擬狀性 ………………………………………………………216 附表五-4-1【常見類疊詞一覽表】 ………………………………219 附表五-4-2【常見摹聲詞與例句一覽表】 ………………………220 附表五-4-3【常見擬狀詞一覽表】 ………………………………221 第五節 鑲嵌格 ……………………………………………………………222 一、重複單音詞 …………………………………………………………222 二、相關單音詞 …………………………………………………………225 附表五-5-1【鑲嵌格一覽表】 ……………………………………228 第六章 中唐五大家律賦的特色、評價及影響…………………………………230 第一節 五大家律賦的特色 ………………………………………………231 一、破除句式的拘攣 …………………………………………………231 二、破除偶對的限制 …………………………………………………232 三、破除段落的常式 …………………………………………………233 附表六-1-1【五大家律賦表現手法比較一覽表】…………………235 第二節 五大家律賦的評價 ………………………………………………236 第三節 五大家律賦的影響 ………………………………………………241 一、對唐代後學的影響…………………………………………………241 二、對後代文學的影響…………………………………………………244 附表六-3-1【與五大家律賦同名賦作資料一覽表】 ……………249 附表六-3-2【與五大家律賦同名賦限韻字比較一覽表】 ………251 附表六-3-3【解鐙例句一覽表】 …………………………………253 第七章 結論 ……………………………………………………………………254 參考書目 ………………………………………………………………………261 附錄【中唐五大家律賦全文】

    參考書目
    一、 專書
    (一)古人(依時代順序排列)
    (北齊)劉 晝:《劉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唐)元 結:《篋中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
    (唐)元 稹:《元稹集》(台北:漢京文化,1983年)
    (唐)司空圖:《詩品》(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李世民等撰:《全唐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杜 佑:《通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唐)吳 競:《貞觀政要》(台北:宏業書局,1986年)
    (唐)范 攄:《雲溪友議》(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封 演:《封氏聞見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康 駢:《劇談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唐)趙 璘:《因話錄》(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唐)劉 餗:《隋唐嘉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劉 蛻:《劉蛻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65年)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五代)劉 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唐)尉遲偓:《中朝故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王 溥:《唐會要》(東京:中文出版社,1978年)
    (宋)王 讜:《唐語林》(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宋)方 嶽:《深雪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李 薦:《師友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沈 括:《夢溪筆談》(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阮 閱:《詩話總龜》(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
    (宋)洪 邁:《容齋隨筆》(台北:大立書局,出版年不詳)
    (宋)張 戒:《歲寒堂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黃庭堅:《山谷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台北:鼎文,1981年)
    (宋)鄭起潛:《聲律關鍵》(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宋)錢 易:《南部新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嚴 羽:《滄浪詩話》(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59年)
    (元)楊 載:《詩法家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明)王驥德:《曲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李夢陽:《空同集》(《四庫全書》本),卷四十八。
    (明)江進之:《雪濤小書》(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台北:商務印書館,1959年)
    (明)高 木秉:《唐詩品彙‧總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北平:文化學社,1933年)
    (明)孫能傳:《剡溪漫筆》(台北:學生書店,1976年)
    (明)楊 慎:《升庵詩話》(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明)謝 榛:《四溟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王 筠:《說文釋例》(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台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清)王夫之:《薑齋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王修玉:《歷朝賦楷》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四○四(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廣文書局,1960年)
    (清)毛奇齡:《西河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李調元:《賦話》(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制義科瑣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清)李光地:《制義叢話》(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清)汪 中:《述學內外篇》(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清)辛文房:《唐才子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清)余丙照:《增註賦學入門》(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清)邵晉涵:《爾雅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林春溥:《開卷偶得》(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周 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清)洪 昇原著,徐朔方校注:《長生殿》 (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清)冒春榮:《葚原詩說》,見《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紀 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徐 松:《登科記考》(東京:中文出版社,1982年)
    (清)唐 彪:《讀書作文譜》(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
    (清)孫 梅:《四六叢話》(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馬建忠:《馬氏文通》(台北:河洛圖書,1978年)
    (清)陳元龍編纂:《歷代賦彙》(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年)
    (清)陸 葇:《歷朝賦格》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三九九(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程延祚:《青溪集》(《金陵叢書》本,乙集十七)
    (清)馮 班:《鈍吟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董誥等:《全唐文》(台北:匯文書局,1961年)
    (清)楊際昌:《國朝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清)錢木庵:《唐音審體》(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二)今人(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編:《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李樹桐:《唐史新論》(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
    沈 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余 江:《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
    《辭賦散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孟二冬:《中唐詩歌的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胡 適:《文學改良芻議》(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俞紀東:《漢唐賦淺說》(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
    徐芹庭:《修辭學發微》(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
    徐志嘯編:《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袁濟喜:《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降大任等著:《詠史詩注析》(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孫德謙:《六朝麗指》(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古籍出版社,2002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曹 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曹明網:《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許 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許東海:《諷諭、美麗、感傷-白居易之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陳 衍:《宋詩精華錄》(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陳正治:《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2001年)
    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賦學曲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2002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陳萬益編:《歷代短篇小說選》(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陳慶元:《賦 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張仁青:《駢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張崇琛《名賦百篇評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郭建勳:《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畢萬忱等編:《中國歷代賦選 唐宋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出版社,1999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
    葛勤修《國學發凡》(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
    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詹杭倫:《清代賦論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唐宋賦學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5年)
    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唐宋賦學新探》(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趙俊波:《中晚唐賦分體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5年)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台北:明文書局,1981年)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書局,1991年)
    劉 航:《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鄭色幸:《柳宗元辭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56年)
    錢鍾書:《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韓 暉:《隋及初盛唐賦風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韓高年:《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駱鴻凱:《文選學》(台北:華正書局,1978年)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臺灣書局,1999年)
    羅聯添:《白樂天年譜》(台北:國立編譯館,1989年)

    二、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期刊論文
    王士祥:〈唐代省試賦用韻考述〉,《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二輯(2002年),頁111~123。
    王兆鵬:〈試論唐代科舉考試的詩賦限韻與早期韻圖〉,《漢字文化》(1999年),頁11~14。
    王良友:〈談李程律賦的形式技巧〉,《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六期(2006年),頁101~131。
    王欣慧:〈唐代賦論發展大略〉,《親民學報》第五期(2001年),頁239~248。
    朱瑞熙:〈八股文的形成與沒落〉,《歷史月刊》(1995年三月號),頁108~115。
    汪小洋、孔慶茂:〈論律賦的文學性〉,《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一期),頁45~49。
    吳在慶:〈科舉試賦及其對唐賦創作影響的幾個問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四十六卷第二期(2004年),頁34~39。
    吳宗淵:〈疊字在古典詩歌中的狀況與修辭功能〉,《寧夏大學學報》第十七卷第四期(1995年)
    余恕誠:〈唐代律賦與詩歌在押韻方面的相互影響〉,《江淮論壇》(2003年第四期),頁105~112。
    李鐵范:〈感嘆句研究綜觀〉,《雲南師範大學學院》第三卷第四期(2005年)
    周碧香:〈談杜牧詩作用詞的兩個特色(上)〉,《中國語文》第四九○期(1998年)
    阿忠榮:〈唐代律賦簡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一期),頁67~72。
    柏 夷:〈賦譜略述〉,《中華文史論叢》第四十九輯(1992年)
    馬寶蓮:〈王勃〈寒梧棲鳳賦〉與唐代律賦發展〉,《國文天地》第八卷十一期(1993年),頁32~39。
    許 結:〈明代「唐無賦」說辨析-兼論明賦創作與復古思潮〉,《文學遺產》(1994年第四期),頁77~85。
    〈論唐代賦學的歷史形態〉,《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一期),頁43~52。
    曹明綱:〈唐代律賦的形成、發展和程式特點〉,《學術研究》(1994年第四期),頁115~119。
    陳 飛:〈唐代進士科“止試策”考論-兼及“三場試”之成立〉,《歷史研究》第三期(2002年)
    陳文祥:〈談「擬聲重疊詞」語言-以《兒女英雄傳》為例〉,《中國語文》第四九○期(1998年)
    陳萬成:《辭賦文學論集》(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常 虹:〈淺談數字“四字格”的鑲嵌語義特徵及其英譯〉,《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二十卷第九期(2004年)
    華玉明:《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二四卷第一期(1995年)
    張正體:〈唐代的科試制度與試賦體制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7年一月份),頁25~37。
    張玉璞:〈論盛唐干謁文〉,《石油大學學報》第三期(1997年)
    曾凡貞:〈秦漢唐德治與法治思想對比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第十一期(2005年)
    曾棗莊:〈論宋代律賦〉,《文學遺產》(2003年第五期),頁47~61。
    黃雅琴:〈元稹律賦的旁騖別趨〉,《第二十七屆中區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004年),頁135~152。
    游適宏:〈一個賦體分類論述的形成 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一期(2005年),頁75~89。
    萬震球:〈鑲嵌與嵌字‧鑲字〉,《修辭學習》第五期(1995年)
    趙俊波:〈窺陳編以盜竊-論唐代律賦語言雅正特點的形成〉,《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三期),頁146~149。
    〈論晚唐律賦三大家的詠史懷古之作 兼論閩地律賦創作興盛的原因〉,《蘭州大學學報》第三十二卷第六期(2004年),頁61~65。
    詹杭倫:〈清代律賦對偶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六期(2001年),頁109~122。
    〈試帖詩與律賦 讀〈關中課士詩賦注〉〉,《中國詩歌研究》第一輯(2002年),頁156~171。
    裘燮君:〈《詩經》語氣詞功能探析-《詩經》語氣詞入韻、足句和感嘆功能〉,《河池師專學報》第二三卷第三期(2003年)
    趙晨霞:〈淺析《詩經》重疊詞〉,《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五期(2005年)
    廖志強:〈唐寫本《賦譜》闡微 從中唐幾篇律賦說起〉,《新亞論叢》第六期(2004年),頁150~166。
    蔡梅枝:〈唐初律賦探析 兼論律賦的形成因素〉,《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生論文集刊》(1999年),頁53~74。
    劉紹衛:〈論柳宗元「道」的社會內涵的現實品格和人文精神〉,《柳州師專學報》第三期(2000年),
    霍松林:〈論唐人小賦〉,《文學遺產》(1997年第一期),頁37~47。
    駱小所:〈試析疊字及其修辭功能〉,《楚雄師專學報》第十四卷第二期(1999年)
    戴偉華:〈初唐詩賦詠物“興寄”論〉,《文學遺產》(1992年第二期),頁25~30。
    鄺健行:〈唐代律賦對科舉考試的黏附與偏離〉,《新亞學術集刊》第十三期(1994年),頁399~414。
    〈律賦論體〉,《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一期(2005年),頁68~74。
    簡宗梧:〈賦體因子的解析與再造〉(國科會SC-90-2411-H-035-004期末報告)
    〈試論唐賦之發展及其特色〉,《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1993年)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0年第一期),頁1~16。
    〈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2年第五期),頁21~35。

    (二) 學位論文
    白承錫:《初唐賦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
    胡淑貞:《白居易賦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馬寶蓮:《唐律賦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2年)
    梁承德:《魏晉南北朝賦論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鈴美:《王棨律賦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
    黃雅琴:《王起律賦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蔡梅枝:《唐代古文家賦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