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啟明
LU, CHI-MING
論文名稱: 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傳道報國」認同之研究(1937-1945)
The Study of “Den-doo Hoo-koku” Identity of Taiwan Christians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937-1945)
指導教授: 吳文星
Wu, Wen-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7
中文關鍵詞: 基督徒認同長老教會政教關係戰爭體制政治神學
英文關鍵詞: Christian, identity, Presbyterian Church, church-state relations, wartime system, political theo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8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治末期,日本政府推展一系列集結國力的政策,臺灣宗教政策轉趨嚴格統制。是時,「傳道報國」係教會常用語彙,且包含「天國」和「皇國」二層意義。基督徒為實踐信仰,從靜態禮拜儀式轉趨動態服務心志,顯示其信仰內涵、國家意識、民族概念與政教關係均產生結構性變化。用是,本論文旨在究明戰爭時期臺灣基督徒「傳道報國」的認同課題,分析其宗教信仰與國家民族的雙重身分,關注基督徒的歷史、文化、宗教及政治等經驗,探討戰時體制下臺灣基督徒的角色與變動,以深究其跨越教會與社會處境的因應之道。
    據本論文研究結果,1930年代中期,教會展開奮興運動,事務拓展迅速,會友信心昂揚。基督徒在慶典中藉歷史、政治及聖經確立榮譽感,並透過佈道家強調悔悟改過,發起自立自主的革新運動。基督徒在奮興運動中深入討論教義,經驗生命改變,秉持積極進取的觀念,認為自身對教會與社會負有責任,務須謀求兩者之進步,奠定傳道報國的心志,堅固「天國子民」的信仰認同。
    1937年,「皇民化運動」以振作國民精神、普及國語政策、變革宗教風俗為主軸登場。基督徒認為應忍耐時勢、奉仕教會,漸於報刊和公共場合使用日文,並協助失去宗教依靠的民眾。1940年,日本驅逐外國人,又利用「皇紀二千六百年」慶典遂行精神教化及國家動員。臺灣基督徒肯定國家的強盛、日本基督教的進步,「傳道報國」一時形成重要召命,「皇國臣民」的國民認同達到高峰。
    1941年戰爭擴大,總督府大肆推動國家神道。臺人起初順應體制,日人卻以「臺灣基督教奉公團」驅策協力戰爭。繼之,臺人未能加入「日本基督教團」,反遭官方授意的「日本基督教臺灣教團」掌控教會機構。基督徒面臨生活和信仰的困境,遽被懷疑、監禁。即使順服政教張力,仍未獲平等地位,深受歧視和差別待遇。此一受苦處境喚起民族認同,「傳道報國」轉為關愛鄉土之情懷。
    「主日學」為兒童信仰教育課程,日治前期頗有影響力。戰爭時期教會併入教團,基督徒對主日學共識不足,成效不佳,且因日本國內教材輸入,日語教學漸成主流,部分課目教導「忠君愛國」,在聖經、羅馬字與日語教學之間擺盪而招致批評。戰爭末期官方干預、資源匱乏,主日學漸被社會教化項目取代。此一過程提供臺灣基督徒檢討課程適切性的空間,並反思「傳道報國」的意義。
    要之,日治末期可謂一段「傳道報國」的時代,戰爭前後基督徒的信仰認同並未改變,始終自勉傳道以報天國,未曾被國家神道動搖。然而,政治認同卻因應時局游移流動,且常有在臺、日、中、外之間猶豫掙扎的經驗。基督徒認為傳道報效國家是其社會責任,與日本政府、日本基督教合作,係出於護衛臺灣利益、關懷鄉土安危的初衷。基督徒在殖民地的苦難中,從信仰進行反省,從國族發現矛盾,使其信仰良心甦醒,找到對斯土斯民的認同,拾起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基督徒「傳道報國」的身分認同,誠然是各個時代都必須回顧思考的重要課題。

    During the final stage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rul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romo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which intended to rally the national strength. As a result, these policies rendered its religious policy stricter. The then-commonly used slogan “Den-doo Hoo-koku” (“Evangelizing for Patriotism”) actually implies two level of meanings—Kingdom of Heaven and Japanese Empire.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ir belief, Christians shifted their concern from static church service to active social service, revealing a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faith connotatio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nationality, and church-state relations. The main thrust of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issue of identity in the mindset of “Evangelizing for Patriotism” among the Taiwanese Christians during the war time. The issues of dual identifies, shift of Christian role and character, and interaction with government across social boundarie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in the mid-1930s, various aspects of church movement were prosperous. Christians built up their sense of honor through history, politics, study of Bible, and series of reform movements. Evangelists also kindled conversion and revival among Christians. The positive attitude, changes based on life experience, and related doctrine of the church were also discussed. Christians at this period assumed the responsibility to improve church and society. In the mean time, an awakening of the faith identity as “Sons of the Kingdom” was initiated and gradually consolidated.
    In 1937, the policy of Japanese Imperialization got underway, its main scheme being heightening of national spirit, Japanese learning, and restructuring of religious groups. Meanwhile, Christians thought they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help those who had lost their faith. By 1940, foreign mission workers were expelled and Taiwanese Christians gradually conformed to the wartime system, acknowledging the power and success of the Empir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Japanese Christianity.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oyal People of the Empire" reached its heights.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ar in 1941, the service structure of Taiwan Christianity was established. Failing to join the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in Japan, Taiwanese churches were soon incorporated into the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in Taiwan which was dictat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Under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oppression and discriminatory policies, Christians in Taiwan turned patriotism into concern for homeland and local affairs.
    Sunday school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religious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was quite influential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However, during the wartime, the effect and impact of Sunday school gradually dwindled due to the merger of the church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learning. By the end of war, with the official intervention, Sunday school was replaced by social studies. Such process provides a medium for Taiwanese Christians to appraise the propriety of Sunday school courses an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indset of “Evangelizing for Patriotism.”
    We may conclude that the final stage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rule is a time of “Evangelizing for Patriotism.”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faith identity among Taiwanese Christians remain the same before and after the war. They always urged themselves to preach the Gospel and work for evangelism. Nonetheless, their political stance shifted with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situations. Taiwanese Christians had the consciousness that it was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evangelize for the sake of the n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ommon interest of Taiwan and concern for their homeland, Taiwanese Christians chose to cooperate with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Japanese Christians.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colonial suffering experience, Christians scrutinize their beliefs and re-discover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homeland. To sum up, the mindset of “Evangelizing for Patriotism” will remain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hristians of every generation to review and reflec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奮興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信仰背景 15 第一節 南部教會之發展與奮興佈道 16 第二節 北部教會之發展與三年運動 33 第三節 神學思想與教會觀論爭 49 第三章 皇民化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強化 61 第一節 同化政策與基督徒之反應 62 第二節 宣教師撤離與基督徒之自立 74 第三節 皇紀二千六百年與基督徒之奉祝 90 第四章 皇民奉公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轉變 103 第一節 宗教統合與基督徒之迎拒 104 第二節 皇民奉公與基督徒之動員 120 第三節 終戰與基督徒之民族意識 138 第五章 宗教教育與「傳道報國」認同——以主日學為例 147 第一節 日治前期主日學之發展 149 第二節 皇民化運動與「日曜學校」 155 第三節 主日學之課程與教材 160 第六章 結論 171 附錄一、日治時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一覽表 179 附錄二、日治末期臺灣大會臺人牧師一覽表 183 附錄三、《臺灣教會公報》標題目錄表(1935-1945) 185 參引書目 215

    一、教會檔案、年鑑
    1. 《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議事錄》(1931-1943)
    2. 《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常置委員會議事錄》(1931-1941)
    3. 《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師總會會錄》(1924-1937)
    4. 《臺北長老中會議事錄》(1935-1939)
    5. 《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議事錄》(1940-1946)
    6.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議事錄》(1912-1942)
    7.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年鑑》(1957、1960、1963、1985)
    8.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大觀》(1972)
    9. 《中華基督教會年鑑》(1914-1936)
    10. 《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教檔》(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Foreign Mission Archives, PCEFMA, 1847-1950.)
    11. Campbell, William, 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Hastings: F. J. Parsons, LTD, 1910).(即《臺南教士會議事錄》)
    12. College Diary, Tainan: Tainan Theolog College and Seminary, 1936-1941, 1947-1949.(即《臺南神學校日誌》)
    13. 《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団檔案》(1944-1945)
    14. 日本基督教団宣教研究所教団資料編纂室,《日本基督教団史資料集(第一巻)》(東京:日本基督教団宣教研究所,1997)。
    15. 日本基督教団宣教研究所教団資料編纂室,《日本基督教団史資料集(第二巻)》(東京:日本基督教団宣教研究所,1998)。

    二、報刊雜誌
    1. 《臺灣教會公報》(1935.1-1942.3)。
    2. 《臺灣教會月刊》(1945.12)。
    3. 《芥菜子》8號-194號(1935-1942),含《北部中會》、《北部教會》。
    4. 《臺灣基督教會報》(1942.12-1944.1)。
    5. 《臺灣青年》The YMCA of Taiwan(1937)。
    6. 《臺灣基督教報》(1935-1944)。
    7. 《使信雜誌》The Presbyterian Messenger(1850-1947)。
    8. 《加拿大長老教會記錄》The Presbyterian Record(1894-1946)。
    9. 《教務雜誌》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1867-1941)。
    10. 《北部傳道師會會誌》(1934.11、1935.10)。
    11. 《福音と教會》(1938.2-1939.4)。
    12. 《臺灣日日新報》
    13. 《臺灣日誌》
    14. 《臺灣時報》
    15. 《臺灣地方行政》
    16. 《新建設》1卷1號-4卷4號(1942.10-1945.4)。
    17. 《神學與教會》Theology and The Church(1957.3迄今)。

    三、時人論著
    (一)專書
    1. 三浦清一,《羅馬書・エペソ書研究》(臺北:臺灣基督教會報事務所,1943)。
    2. 大澤貞吉,《國民儀禮の栞》(臺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2)。
    3. 中森幾之進,《日本基督教臺灣教團規則》(臺北:日本基督教臺灣教團事務所,1944)。
    4.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5. 光晉編輯發行,《第五拾壹回東京中會記錄附臨時中会記錄及附錄》(東京:東京中會事務所,1937)。
    6. 全臺灣基督教信徒大會,《全臺灣基督教信徒大會要項》(臺北:該會,1935.11.9-10在臺北公會堂)。
    7. 宋尚節,《工作的回顧》(北京:恩典院,1938)。
    8. 宋尚節,《我的見證》(上海:華文印刷局,1935)。
    9. 杉山元治郎,《宗教團体法詳解》(大阪:日曜世界社,1939)。
    10.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高雄:私立高雄醫學院,1964)。
    11. 林獻堂著,許雪姬、呂紹理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九)一九三七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4)。
    12. 皇民奉公會宣傳部,《皇民奉公運動早わかり》(臺北:該部,1941)。
    13.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
    14. 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照美編譯,《我的臺灣紀行》(臺北:南天書局,1998)。
    15. 宮崎直勝,《寺廟神の昇天:臺灣寺廟整理覺書》(東京:東都書籍,1942)。
    16. 財團法人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憲法:規則:條例》(臺北:臺北教士會書房,1934)。
    17. 高梨安麿,《宗教團体法解說》(東京:教文館,1939)。
    18. 許有成,《白話字實用教科書》(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30)。
    19. 雪峯逸嵐〔張春榮〕,《基督徒軍歌》(高雄:ハレルヤ堂書店,1934)。
    20. 鹿又光雄,《始政四十週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始政四十週年記念臺灣博覽會,1939)。
    21. 黃受惠編,《主日學予科讀本》(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42)。
    22. 楊士養,《南臺教會史》(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53)。
    23. 臺南長老大會,《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七十週年紀念寫真帖》(臺南:教會公報,1935)。
    24. 臺灣北部中會禧年紀念部編輯,《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臺北:該會,1923)。
    25.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典禮》(臺南:新樓書房,1931)。
    26.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典禮》(臺南:新樓聚珍堂,1919)。
    27. 臺灣教會公報社,《日曜學校教案:基督徒生活的標準》(臺南:該社,1942)。
    28. 臺灣教會公報社,《主日神糧(1940年)》(臺南:該社,1939)。
    29. 臺灣教會公報社,《主日神糧(1941年)》(臺南:該社,1940)。
    30. 臺灣教會公報社,《主日神糧(1942年)》(臺南:該社,1941)。
    31.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研修所要覽》(臺北:編者,1939)。
    32.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43)。
    33.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公益法人一覽》(臺北:該課,1944)。
    34. 潘道榮,《日曜學校教員課本》(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38)。
    35. 潘道榮,《主日學中心之問題》(臺南:新樓書房,1926)。
    36. 潘道榮,《主日學教員課本》(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37)。
    37.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38. 蕭樂善,《教會振興運動的要旨與實際:三年運動叢書1》(臺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年運動,1938)。
    39. 蕭樂善,《聖經的要領:三年運動叢書2》(臺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年運動,1937)。
    40. 明有德,《較多之精神:三年運動叢書3》(臺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年運動,1939)。
    41. 羅文福,《臺灣基督教團規則》(1943)。
    (二)回憶錄
    1. 王倚,《我的神學校》(手稿本,原件藏臺南神學院圖書館,1968)。
    2. 吳三連口述,吳豊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報系出版部,1991)。
    3.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臺灣連翹》(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
    4. 李嘉嵩,《一百年來》(臺南:人光出版社,1979)。
    5. 周聯華,《周聯華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
    6. 林高雪貞口述,謝大立、廖惠如整理記錄,《莿帕中的百合花——林高雪貞女士口述實錄》(臺北:臺灣神學院出版社,2008)。
    7. 高李麗珍口述,謝大立採訪撰述,《見證時代的恩典足跡》(臺北:臺灣神學院出版社,2010)。
    8. 高俊明、高李麗珍口述,胡慧玲撰文,《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9. 許石枝口述,張明德執筆,《上帝的愛和荊棘的人生》(臺北:自行出版,2007)。
    10. 許有才著,許聖姿譯,《奇妙恩寵:許有才牧師回憶錄》(臺南:人光出版社,1998)。
    11. 許雪姬等訪談,《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12. 陳安靜,《恩寵的女兒—陳安靜女士見證集》(臺北:天恩出版社,2006)。
    13.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臺灣長老教會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
    14. 劉翠溶等訪談,《蘭大弼醫生口述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
    15. 胡文池,《憶往事看神能——布農族宣教先鋒胡文池牧師回憶錄》(臺南:人光出版社,1997)。
    16. 黃加盛,《黃加盛牧師回憶錄》(臺南:人光出版社,2002)。

    四、近人論著
    (一)專書
    1. 土肥昭夫等著,查常平譯,《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天皇制和基督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 日本基督教団史編纂委員會,《日本基督教団史》(東京:日本基督教団出版部,1967)。
    3. 尤正義,《臺灣主日學的歷史》(嘉義:臺灣宣道社,1967)。
    4. 巴特著,胡簪雲譯,《教義學綱要》(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63)。
    5.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
    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8),1983)。
    7.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2003)。
    8.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9.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10. 村上重良著,張大柘譯,《宗教與日本現代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
    11. 李末子,《空谷足音:我的父親李水車》(花蓮:李路加等自行出版,1994)。
    12. 李芳謀主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峽教會設教百年紀念特刊》(臺北縣:該會,1981)。
    13. 李常受,《聖經中的四個人》(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福音書房,2010)。
    14.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1996)。
    15. 亞德邁耶、格林、湯瑪恩合著,《新約文學與神學後期著作及背景》(香港:天道書樓,2006)。
    16.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
    17.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3)。
    18. 周學信,《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神學省思》(臺北:中華福音神學院,2006)。
    19. 林本炫,《臺灣的政教衝突》(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
    20. 林礽乾等總編輯,《臺灣文化事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4)。
    21. 林鴻信,《教理史(下)》(臺北:禮記出版社,2005)。
    22. 河原功監修,《臺灣日誌》(臺北:臺灣總督府,1992,復刻版)。
    23. 金田隆一,《昭和日本基督教會史 : 天皇制と十五年戰爭のもとで》(東京:新教出版社,1996)。
    24. 雨宮榮一、高橋三郎、島崎暉久合著,郭維租譯,《教會與無教會》(臺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25. 查忻,《旭日旗下的十字架:1930年代以降日本軍國主義興起下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26. 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4)。
    27. 徐謙信,《臺灣北部教會暨神學院簡史》(臺北:臺灣神學院,1972)。
    28. 高橋三郎著,郭維租譯,《基督信仰的根本問題:紀念內村鑑三演講集》(臺南:教會公報出版社,2007)。
    29. 張妙娟,《開啟心眼:《臺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臺南:人光出版社,2005)。
    30. 梁家麟,《徘徊於耶儒之間》(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7)。
    31.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
    32. 陳光輝,《基督教教育實際指導》(臺南:教會公報出版社,1965)。
    33. 郭和烈,《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歷史》(臺北:自行出版,1962)。
    34.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
    35. 陳智衡,《太陽旗下的十架:香港日治時期基督教會史(1941-1945)》(香港:建道神學院,2009)。
    36.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
    37. 游珮芸,《日治時期臺灣的兒童文化》(臺北:玉山社,2007)。
    38. 黑田四郎著,邱信典譯,《賀川豐彥傳》(臺南:人光出版社,1990)。
    39. 黃伯和,《基督徒身分的塑造:福音與文化觀點的基督教教義發展史》(臺南:教會公報社,1997)。
    40. 黃茂卿,《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九十年史》(臺南:該會,1988)。
    41. 新興基督長老教會,《廖得牧師紀念文集》(高雄:該會,1977)。
    42. 董芳苑,《宗教與文化》(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
    43. 葉能哲主編,《臺灣神學院百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臺灣神學院百週年慶典籌備委員會,1982)。
    44. 董顯光,《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臺北:聖屋社,1970)。
    45. 臺南中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中會70週年紀念冊》(臺南:該會,2003)。
    46.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教會禮拜與聖禮典》(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93)。
    47.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認識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人光出版社,1981)。
    48.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法規委員會,《教會法規》(臺北:該會,1999)。
    49.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料中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社會關懷文獻::1971-1992》(臺南:人光出版社,1992)。
    50.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65)。
    51. 劉靜貞,《日本政府對臺灣宗教學校的管理——以臺北神學校為中心,1895-1945》(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5)。
    52. 劉翼凌,《宋尚節傳》(香港:證道出版社,1962)。
    53. 潘正吉主編,《幽谷芳蘭:愛蘭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南投:該會,1971)。
    54. 澄山教會,《澄山教會設教110週年紀念特刊》(臺南:該會,2009)。
    55. 蔡麗貞,《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教會歷史專題》(臺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04)。
    56. 鄭仰恩,《歷史與信仰:從基督教觀點看臺灣和世界》(臺南:人光出版社,1999)。
    57.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臺灣基督教——臺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南:人光出版社,2005)。
    58. 鄭仰恩主編,《上帝與神學:信仰尋求了解》(臺南:人光出版社,1997)。
    59. 鄭仰恩主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教育手冊》(臺北:使徒出版社,2010)。
    60. 鄭泉聲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基督教教育歷史年譜》(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處,1965)。
    61. 鄭連德、吳清鎰、徐謙信、鄭連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九十週年簡史》(臺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1962)。
    62. 蕭永真、陳皙宗、孫芝君,《蕭安居牧師生平及其家譜》(自行出版,2008)。
    63. 賴永祥,《教會史話(五)》(臺南:人光出版社,2000)。
    64. 賴俊明主編,《牧會百談:胡茂生牧師榮退暨榮任名譽牧師紀念集》(臺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聖經公會出版部,1995)。
    65. 賴俊明主編,《常綠在人間:陳溪圳牧師百年懷念集》(臺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聖經公會出版部,1994)。
    66. 戴忠德,《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花宅教會簡史》(澎湖:該會,1992)。
    67. 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臺北:該會,1998)。
    68. 謝禧明編,《更新與成長——主日學成立九十週年史》(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1979)。
    69. 鍾啟安,《臺北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四十年史》(臺北:該會,1985)。
    70. 蘇光洋主編,《孫雅各牧師紀念專集》(臺北:臺灣神學院校友會,1978)。
    (二)期刊論文、會議論文
    1. 吳學明,〈日治時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林治平主編《臺灣基督教史--史料與研究回顧論文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8),頁213-236。
    2. 吳學明,〈終戰前臺灣政教關係研究--以臺南長老教中學為中心〉,收入《通識教育與歷史專業:東亞研究的微觀與宏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7),頁115-129。
    3. 林崎惠美,〈日治時期臺灣幼稚園之設立與發展〉,《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10),頁38-68。
    4. 林蘭芳,〈日據末期臺灣「皇民奉公」運動(1941-1945)〉,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6),頁1193-1238。
    5. 查時傑,〈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長老教會——以南北教會學校神社參拜為例〉,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臺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0),頁127-156。
    6. 查時傑,〈臺灣光復前後的基督教會(1940-1948)〉,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6),頁1153-1169。
    7. 松金公正,〈日據時期日本佛教在臺灣推行之「社會事業」(1895-1937)〉,《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中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1-37。
    8. 陳國棟,〈日治時期臺灣長老教會之研究(1895-1945):就本色化教會與政教關係探討〉,收入《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1999),頁68-80。
    9. 黃德銘,〈長老教中學的發展與本土教育(1885-1934)〉,收入侯坤宏、林蘭芳編《社會經濟史的傳承與創新:王樹槐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稻鄉,2009),頁69-102。
    10. 楊嘉欽,〈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天主教之政策與態度〉,收入《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頁429-445。
    11. 董芳苑,〈論長老教會與臺灣的現代化〉,收入《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頁183-211。
    12. 蔡錦堂,〈日本據臺末期的政教關係:以總督府社寺係主任對「寺廟整理運動」的言論為中心〉,收入周宗賢主編《中國政治、宗教與文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1994),頁251-263。
    13. 蔡錦堂,〈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收入《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5),頁369-388。
    14. 蔡錦堂,〈日本治臺後半期的「奢侈品」:臺北高等學校與近代臺灣菁英的誕生〉,亞東關係協會編《2007年臺日學術交流國際會議論文集》(臺北:外交部,2007),頁49-50。
    15. 土肥昭夫撰、楊啟壽譯,〈地方教會史的研究方法〉,《玉神之音》55(1986.4),頁6-8。
    16. 吳文星,〈日據初期(1895-1910)西人的臺灣觀〉,《臺灣風物》40:1(1990.3),頁157-174。
    17. 邱麗娟,〈清末臺灣南北基督長老教會傳教事業的比較研究(1865-1895)〉,《臺南師院學報》29(1996),頁99-120。
    18. 夏文學,〈探尋南神精神的原質--從四〇年代的閉校與復校談起〉,《神學與教會》21:2(1996.6),頁131-145。
    19. 高井ヘラー由紀,〈日本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台日プロテスタント教會の『合同』問題--1930年代および1940年代を中心に〉,《キリスト教史学》59(2005.7),頁90-118。
    20. 張妙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近二十年來學位論文為中心〉,《史耘》6(2000.9),頁133-150。
    21. 張妙娟,〈從廈門到臺灣:英國長老教會在華傳教事業之拓展〉,《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2001.12),頁479-510。
    22. 張妙娟,〈出凡入聖:清季臺灣南部長老教會的傳道師養成教育〉,《臺灣文獻》55:2(2004.6),頁151-174。
    23. 張妙娟,〈日治前期臺灣南部長老教會的主日學教育(1895-1926)〉,《興大歷史學報》22(2010.2),頁79-104。
    24. 陳世慶,〈日據臺時之「皇民奉公」運動〉,《臺北文物》8:2(1959.6),頁75-79。
    25. 黃德銘,〈臺灣南部基督教長老教會組織發展之研究——以南部大會為中心(1896~1930)〉,《南大學報》39:1(2005),頁人文與社會類135-151。
    26. 蔡鈴真,〈基督教神學教育在臺灣〉,《人生雜誌》284(2007.4),頁56-57。
    27. 蔡錦堂,〈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史聯雜誌》19(1991.12),頁37-46。
    28. 蔡錦堂,〈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42:4(1992.12),頁105-136。
    29. 蔡錦堂,〈再論「皇民化運動」〉,《淡江史學》18(2007.9),頁227-245。
    30. 蔡錦堂,〈跨越日本與國民黨統治年代的臺灣人之日本觀〉,《臺灣文獻》58:3(2007.9),頁1-27。
    31. 蔡錦堂,〈「紀元兩千六百年」的日本與臺灣〉,《師大臺灣史學報》1(2007.12),頁51-88。
    32. 鄭仰恩,〈臺灣基督徒的身份認同〉,《路標》6(1997.6),頁155-166。
    33. 鄭仰恩,〈我們的神學該怎麼教?神學教育的多元發展與整合〉,《臺灣神學教育年刊》1(2000.10),頁57-78。
    34. 鄭仰恩,〈愛德華滋與北美洲第一次大醒悟運動〉,《青年奮興現象之神學視域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臺灣神學院本土神學研究室,2010.8),頁2。
    35. 賴永祥,〈臺灣基督徒的心路歷程〉,《路標》6(1997.6),頁69-80。
    (三)學位論文
    1. 王政文,〈天路歷程:臺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2. 王昭文,〈日治時期臺灣基督徒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1920-1930年代)〉(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3. 李欣芬,〈基督教與臺灣醫療衛生的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1896-193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9)。
    4. 林晚生,〈解讀1894-1896年《臺灣教會公報》探討當時教會與社會的關係〉(臺南:臺南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1999)。
    5. 林嘉瑛,〈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主日學校發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
    6. 孫慈雅,〈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教會學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7. 徐聖凱,〈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8. 高井ヘラー由紀,〈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日本人プロテスタント教会史研究(1895-1945年)〉(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大學院比較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3)。
    9. 張兆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政教關係之演變〉(臺北: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4)。
    10. 康夽妵,〈日據時代的基督教政策初探——以韓國與臺灣基督教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1. 許銘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政教關係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8)。
    12. 陶月梅,〈日據晚期政治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影響(1937-1945)〉(臺北: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1989)。
    13. 陳志忠,〈日治時期臺灣教會經驗初探:以日本基督教會及無教會主義為例〉(臺北:臺灣神學院神學碩士論文,2005)。
    14. 陳家倫,〈臺灣社會之宗教與政治關係的演變——以一個宗教團體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15. 廖安惠,〈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新人運動」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16. 鄭麗玲,〈戰時體制下的臺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動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五、口述訪談記錄
    1. 〈陳尊貴訪談記錄〉,2006.05.07,於麻豆教會,未刊稿。
    2. 〈翁修恭訪談記錄〉,2009.12.18,於濟南教會,未刊稿。
    3. 〈彭明聰訪談記錄〉,2010.03.10,於彭氏自宅,未刊稿。
    4. 〈許石枝訪談記錄〉,2010.03.14,於濟南教會,未刊稿。
    5. 〈李 柱訪談記錄〉,2010.03.14,於濟南教會,未刊稿。
    6. 〈林國煌訪談記錄〉,2010.03.21,於濟南教會,未刊稿。
    7. 〈鄭連德訪談記錄〉,2010.04.07,於鄭氏自宅,未刊稿。
    8. 〈胡茂生訪談記錄〉,2010.04.19,於胡氏自宅,未刊稿。
    9. 〈鄭兒玉訪談記錄〉,2010.04.21,於長榮中學,未刊稿。
    10. 〈賴炳烔訪談記錄〉,2010.05.07,於賴氏自宅,未刊稿。
    11. 〈潘雪雲訪談記錄〉,2010.02.11,於湖美教會,後由作者修改,刊於石素英主編,《女群、聖職與決策: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女性領袖生命敘事》(臺北:臺灣神學院出版社,2010),頁174-186。

    六、西文論著
    1. Band, Edward, Barclay of Formosa (Takyo: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1936).
    2. Band, Edward, Working His Purpose Out: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1847-1947 (London: Publishing Office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947).
    3. Barclay, Thomas, Formosa for Christ.即《巴克禮作品集》(臺南:教會公報,2005)。
    4. Barth, Karl; translated by Grover Foley, Evangel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63).
    5. Furuya, Yasuo, A History of Japanese Theology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7).
    6. Landsborough, Marjorie, In Beautiful Formosa (London: William Clowes and Sons, 1922).
    7. Landsborough, Marjorie, More Stories from Formosa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932).
    8. Lingle, Walter Lee, Presbyterians: their history and beliefs (Richmond, Va.: John Knox Press, 1944).
    9. Lyall, Leslie T., John Sung (London: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1956).
    10. MacLeod, Duncan, The Island Beautiful (Toronto: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 Confederation Life Building, 1923).
    11. Richardson, William J., Christianity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1895-1945 (New York, St. John University, 1971).
    12. Tsurumi, E. Patricia,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13. Cheng, Yang En,“Calvinism and Taiwan,” Theology Today 66:2 (2009.7), pp. 184-202.
    14. Chou, Wan-yao, The Kominka Movement: Taiwan under wartime Japan, 1937-1945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of Yale University in New Haven, 199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