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鎮岳
論文名稱: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指導教授: 許良明
Xu, Liang-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因應策略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ehavioral Disturbance, Coping Strate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2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國中時期的青少年正值身心快速發展,又需面對各方壓力,時常產生許多行為困擾,因此,瞭解國中學生的行為困擾與面對困擾時所採取的策略為何?無疑是當前重要的課題之一。基於此研究動機,本研究以臺北地區國中學生為對象,探討國中學生行為困擾問題及其面臨困擾時所採取之因應策略。研究目的有(1)瞭解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現況。(2)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在行為困擾上及因應策略上的差異情形。(3)分析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的相關性。(4)瞭解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程度不同與因應策略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個人基本資料」、「國中學生行為困擾量表」與「國中學生因應策略量表」,研究對象為九十五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地區的國中學生,共計施測2,370位國中學生,其中有效問卷2,218份。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臺北地區國中學生整體行為困擾程度接近中等。
二、臺北地區國中學生的行為困擾中,以學業功課困擾最為嚴重。
三、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在面臨各類行為困擾問題時,所採取之因應策略,以「自我調適」為最高,其次為「面對問題」及「拖延逃避」,而「情緒發洩」則為最低。
四、各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所面臨的行為困擾皆有顯著差異。
五、各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在面臨行為困擾時,所採取的因應策略皆有顯著差異。
六、臺北地區國中生的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有顯著相關。其中行為困擾與正向因應策略呈負相關,而與負向因應策略呈正相關。
七、臺北地區國中生各層面的行為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有顯著差異。面臨行為困擾時,低困擾程度者採用正向策略高於中困擾程度,中困擾程度者則高於高困擾程度者;反之,面對行為困擾時,高困擾程度者採用負向策略高於中困擾程度者,中困擾程度者則高於低困擾程度者。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學校、家庭、教育行政與社會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之參考。

Adolesce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eriod not only will experience fast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but also need to cope with various pressures.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may occur oftentime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present time. Based on this research motivation, this study select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as su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adopted when in face of disturbance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include:(1)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2)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in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3)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nd (4)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In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The research tools were “basic personal data”, “scale of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scale of cop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2,370 students study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area during the 2006 academic year. A total of 2,21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with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level of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was close to the intermediate level.
2. Among the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academic disturbance was the most serious.
3. In face of various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tended to adopt “self-adaptation” more frequently, followed by “facing the problem” and “delay and evasion”. “Emotional catharsis” was least adopted.
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encountered were observed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5.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ping strategies adopted were observed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6.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here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itive coping strategie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coping strategies.
7.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were observed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In face of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lowly disturbed students tended to adopt more positive strategies than intermediately disturbed ones, who also tended to adopt more positive strategies than highly disturbed ones. On the contrary, in face of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highly disturbed students tended to adopt more negative strategies than intermediately disturbed ones, who also tended to adopt more negative strategies than lowly disturbed one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aimed at schools, famil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and society, mak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s a future reference.

目 錄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行為困擾之理論與研究……….………….…………………….… 13 第二節 因應策略之理論與研究……………………….……………….…. 24 第三節 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研究步驟………………………………………………………..…. 65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現況………………... 7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分析……….….. 7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因應策略之分析…….…….. 89 第四節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相關之分析…….…….. 100 第五節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分析…………...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21 二、英文部分………………………………………………………….….…. 129 附錄 附錄一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經專家效度檢驗後整理總表.….. 133 附錄二 問卷效度檢驗之專家名單………………………………………… 137 附錄三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問卷(專家效度用)…………… 139 附錄四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問卷(預試用)………………… 147 附錄五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正式問卷………………………… 151 表目錄 表2-1 其他有關行為困擾之研究分類表……..…………….…………… 23 表2-2 Justice的因應矩陣表………..………………………………… 29 表2-3 因應策略量之測量與分類表……………………………………… 34 表2-4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性別之實證研究表………………………… 38 表3-1 樣本分布一覽表…………………………………….………….…. 51 表3-2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表………………….. 56 表3-3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量表」預試之因素分析表………………….. 57 表3-4 「國中學生行為困擾量表」預試之信度分析表………………….. 59 表3-5 「國中學生因應策略問卷」預試之項目分析表………………….. 61 表3-6 「國中學生因應策略問卷」預試之因素分析表………………….. 63 表3-7 「國中學生因應策略問卷」預試之信度分析表………………….. 64 表3-8 論文撰寫進度表…………………………………………………… 67 表4-1 受試者之個人背景變項次數分配表……………………………… 70 表4-2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現況分析表………………………… 71 表4-3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因應策略現況分析表…………… 73 表4-4 不同性別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t考驗量表…………. 75 表4-5 不同居住地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t考驗量表…..…. 76 表4-6 不同年級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變異數分析量表.... 78 表4-7 不同學業成績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變異數分析量表 …………………………………………………………………… 80 表4-8 不同家庭狀況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變異數分析量表 …………………………………………………………………… 82 表4-9 不同家中排行序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變異數分析量 表…………………………………………………………………… 84 表4-10 不同家庭管教方式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變異數分析 量表………………………………………………………………… 86 表4-11 不同教師教導方式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之變異數分析 量表………………………………………………………………… 88 表4-12 不同性別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策略t考 驗量表……………………………………………………………… 90 表4-13 不同居住地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策略t 考驗量表………………………………………………………… 91 表4-14 不同年級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策略變異 數分析表…………………………………………………………… 92 表4-15 不同學業成績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策略 變異數分析表……………………………………………………… 94 表4-16 不同家庭狀況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策略 變異數分析表……………………………………………………… 95 表4-17 不同家中排行序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策 略變異數分析表…………………………………………………… 97 表4-18 不同家庭管教方式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 策略變異數分析表………………………………………………… 98 表4-19 不同教師教導方式之臺北地區國中學生面臨行為困擾時之因應 策略變異數分析表………………………………………………… 99 表4-20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相關分析表…………. 101 表4-21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自我關懷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2 表4-22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3 表4-23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學業功課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4 表4-24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人際關係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5 表4-25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學校生活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6 表4-26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家庭生活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7 表4-27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經濟問題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 表…………………………………………………………………… 108 表4-28 臺北地區國中學生總行為困擾程度與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表 ……………………………………………………….……………… 109 圖目錄 圖2-1 鏡中自我的形成過程圖………………………….…….…………. 16 圖2-2 Ellis行為困擾的形成過程圖……………………………………… 17 圖2-3 人格結構系統圖………………………………………………..... 19 圖2-4 馬斯洛(Maslow)需求層次圖……………………………….…… 20 圖2-5 認知評估歷程模式圖…………………………………………..…. 28 圖2-6 Moss個體、環境互動因應模式圖………………………………… 29 圖3-1 研究架構圖………………………………………………......... 49 圖3-2 研究流程圖………………………………………………......... 65

中文部分
王玉屏(1982)。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4,253-259頁。
王淑女(1998)。都市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28,55-85。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發展與問題及指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淑俐(1987)。台北縣國中階段青少年的情緒特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仁(1984)。國民中學學生生活調適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慶齡(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甘夢龍(1993)。我國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專學報,26, 25-52。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福田(1969)。國民中學學生(一年級)行為困擾的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9,25-50。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意玲(1993)。國中學生的困擾問題、因應策略與求助行為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樺(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論文。
吳麗娟(1997)。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性研究-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方式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暨親職教育課程效果之實驗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6-2413-H003-011G10)。
呂少卿(1985)。我國國中、高中(職)、師專、大專學生煩惱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6 (4), 129-160。
呂金河、徐強、陸偉明、溫敏杰、黃怡媜、張世英(1998)。青年的困擾問題。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李介至(1999)。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仰(1996)。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及其相關因素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欽(2002)。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歐慧敏(1993a)。行為困擾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李坤崇、歐慧敏(1993b)。國中國小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109-137頁。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3,241-262。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周意茹(1995)。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的相關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玉(1995)。學生行為適應與輔導。教改通訊,12,2-4。
林正文(1982)。各類少年犯行為困擾與其父母教養態度之關係比較。台南師專學報,15, 79-144。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林金生(2002)。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蓉(1990)。高級護理職業學校學生行為困擾及其輔導策略。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續琴(2003)。國中生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崇文(2003)。青少年犯罪問題與政策現況。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六)。頁131-148。台北:法務部。
俞筱鈞譯,Douglas H. Powell著(1996)。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應。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62-82。
施佩芳(2001)。國小學童A型行為、導師權力類型與學校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秉正、何福田(1968)。孟氏行為困擾調查表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馬傳鎮、陳石定與黃正吉(1996)。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高金桂、洪儷瑜、謝文彥與鄧煌發(1995)。問題行為學生類型及其成因之研究。警政學報,26,頁303-322。
張秀慧(200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2006年2月20日,http://teach.eje.edu.tw/
許見聲(1998)。八十六學年度青少年關懷輔導專案-得勝者計劃實施成效成果報告書。台北市:中華民國得勝者教育協會。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頁91-106。
陳永和(2003)。國小兒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儀(1999)。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所知覺的問題、因應方式與學生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惠(2004)。原住民國中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0)。國中學生行為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偏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曾淑華(2002)。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廣森(1983)。國中學生及其家長、教師對學生行為困擾問題知覺差異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錦泉(2003)。國民中學組織變革與校長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正鵠、楊瑞珠(1998):青少年對「身體及外表」的態度與看法。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黃玉真(1994)。國中資優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盛蘭(1999)。高中學生行為困擾與求助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4),頁7-28。
楊馥綸(1985)。南區國中學生資賦優異學生與一般學生行為困擾影響因素之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貴貞(1992)。單親青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富年(1980)。影響國中學生生活適應的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 方(2000)。高中生負向情緒經驗之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安彥、陳英豪(1997):青年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劉 祇(1988)。台北市完整家庭與破碎家庭子女失調行為之比較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郁芳(1993)。藥物濫用青少年之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關聯性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雪貞(2003)。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 寶(200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成就動機與學習壓力相關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歐慧敏(2002)。國中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5,295 -340頁。
潘正安(1984)。國中學生科學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盈君(2004)。有無犯罪國中生自我調控能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台北:揚智。
蔡素美(2003)。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友章(2005)。少年犯的行為困擾極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玄藏、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與蔡藝華等譯(2002)。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
鄭照順(1999)。國中生生活壓力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熙彥,林性台,宋湘玲(1992),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市:復文。
鄧煌發(2001)。影響台灣地區近廿年來犯罪問題之社會因素及其未來趨勢預測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8,183-212。
盧淑華(2000)。「得勝課程--問題解決」對國中生問題解決態度與行為困擾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賴保禎、張欣戊、幸曼玲(1989)。發展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賴宥(2004)。應用音樂抒解國中成長階段「情緒壓力」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朝暉(1998)。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校園暴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瑩(1999)。國中生A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薛雪萍(2000)。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琇玲(2000)。青少年心理學。台北:麗文文化。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惠筠(1979)。父母管教方式與少年子女的生活適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尹翎(2003)。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頁81-110。
蘇建璋(2000)。南部地區國小學生心理需求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exander, K. L. (2001). Prosocial behaviors of adolescents in work and family life: Empathy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with parents and pe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1(8-A), 3367.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Atwater, E. (1992). Adolescen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tes, J. E., Pettit, G. S., Dodge, K. A., & Ridge, B. (1998). Interaction of temperamental resistance to contr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ternalizing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 982-995.
Billings, A.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vocal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Chang, T. Y. & Asher, S. R. (1996). Children's goals and strateies in peer conflict situati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2(1), 125-147.
Chiam, H. K. (1987). Adolescents and Significant Others: Relation and Influ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Comstock, J. (1994). Parent adolescent conflict: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Western Journal of Comunication, 58, 263-282.
Cooper, E. E. (1990). A Case Study of a Child with Dyslexia and Spatial-Temporal Gif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8(2), 83。
Corey, G. F. (1996). Theo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5th ed.). Belmont, CA: Brooks/Cole.
Dewe, P. J. (1985). Coping with work stress: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 actions. Research in Education, 33, 27-40.
Ellis, A. (1994). 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revised and updated. Englewood Cliffs, N J: Carol Publishing Group.
Fahs, M. E. (1987). Students' coping with academic and social stress in an inner-city middle school. ERIC: ED 283914.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8). Coping As A Mediator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3), 466-475.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en, R. J.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5), 992-1003.
Folkman, S., Lazarus, R. S., Gruen, R. J., & Delongis, A. (1986). 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f3), 571-579.
Frydenberg, E., & Lewis, R. (1991). Boys play sport and girls turn to others: Age gender and ethnicity as determinants of cop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6, 252-266.
Hurst, J. C., & Ivey, A. E. (1971). Toward a radicaliz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12, 165-168.
Hutchinson, R. L., & Reagan, C. A. (1989). Problems for which seniors would seek help from school counselors. The School Counselor, 36(3), 271-279.
Justice, B. (1988).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L. Russell (Ed.), 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 (p.14-29). New York: Pergamen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Mead, D. E. (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ah: Brigham University.
Mooney, R. L. (1942). Problem Checklist. Columbus, OH: Bureau of Educ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Moos, R. H. (1992).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coping resources and process. In L. Goldberger & S. Brezn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 (p.212-230). NY: The Free Press.
Morris, A. S., Silk, J. S., Steinberg, L., Sessa, F. M.,Aveneroli S., & Essex, M. J. (2002). Temperamental vulnerability and negative parenting as interacting predictors of child adjus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461-471.
Olah, A. (1995).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adolescents: a cross-cultural stud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8(4), 491-512.
Pervin, L. A. (1984). Current controversies and issue in personality. Canada: John Wiley.
Piko, B.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adolescents’ways of coping.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 (51), p223-235
Polce-Lynch, M., Myers, B. J., Kilmartin, C.T, Forssmann-Falck, R., & Kliewer, Wendy, (1998). Gender and Age Patterns in Emotional Expression, Body Image and Self-esteem: a Qualitative Analysis. Sex Roles, 38, 1025-1034.
Remley, T. P. Jr., & Albright, P. (1988). Expectations for middle school counselor: Views of students, teachers, principals, and parents. The School Counselor, 35(4), 290-296.
Richardson, S. A., Koller, H., & Katz, M. (1985). Relationship of Upbringing to Later Behavior Disturbance of Mildly Mentally Retarded Young People.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90(1), 1-8.(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21069).
Ritchie, H., (1989). Enhancing the public image of school counseling role: A marketing approach. The School Counselor, 37(1), 54-61.
Rose, A. J., & Asher, S. R. (1999). Children's goals and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conflicts within a friend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5, 69-79.
Rubenstein, J. L., & Feldman, S. S. (1993). Conflict-resolution behavior in adolescence boys: Antecedents and adaptation correlat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3(1), 41-66.
Thomas, J., Stelly, W., Kerner, H., & Weitekamp, E. G. (1998). Family and delinquency: An empircal test of the age-graded informal csocial control theory. Kolner Zeitschrift fu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50(2), 310-326.
Thompson, M. J. J., Raynor, A., Cornah, D., Stevenson, J., & Sonuga-Barke, E. S. (2002). Parenting behaviour described by mother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Blackwell Science, 28(2), 149-15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