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金亞珺
Jin, Ya-Jun
論文名稱: 漂泊的游擊隊: 探索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民間放映組織
Wandering Guerrillas:A Study of Informal Screening Organizations of Chinese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指導教授: 胡綺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中國獨立紀錄片民間放映組織資本連結文化中介者文化介入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3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三大民間獨立影像展相繼多次遭遇到嚴重打壓, 獨立影像展的困境進一步減少了獨立紀錄片與社會的互動,同時也催生出全國各地獨立放映組織的形成,尤以一、二線城市為主,放映時間趨向規律化,更有組織形態,同時在各類資本的累積與流動中不斷完善放映實踐行為。在目前中國大陸言論管控的境遇下,獨立放映組織的發展不失為推動中國獨立紀錄片傳播的一個有力渠道,並建構起影像與閱聽眾的溝通平台。

    本研究藉由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研究方法,探討在地化的民間放映組織的生存策略以及組織規模。同時,對於民間放映組織的策劃工作者所扮演的文化中介者角色進行梳理與剖析。進而探尋在中國大陸本土脈絡中,民間放映獨立紀錄片的實踐意義以及未來民間放映的可能性。

    本研究發現,民間放映組織的各類資本的累積、轉換相對複雜,同時資本也在不斷形塑各自的品牌效應以及符號價值。而作為主流媒體之外的影像補充,民間放映行為給予了大眾文化消費另一種選擇,且試圖改變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傳播瓶頸。獨立放映組織作為一種媒介載體,承載了公共空間的溝通作用,且持續與社會發生反抗或是妥協,在這樣的「探路」過程中,獨立精神與文化介入的實踐行動將對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難以界定的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 13 第二節 民間放映歷史脈絡梳理 21 第三節 文化中介者的資本流動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問題 4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8 第四章 民間放映組織之面貌 53 第一節 組織構成因素 53 第二節 放映「四劍客」 59 第三節 小結 74 第五章 文化中介者之角色扮演 76 第一節 與生產者連結 76 第二節 與消費者連結 85 第三節 自我主體的獨立性建構 93 第六章 民間放映之「文化介入」 95 第一節 民間放映之社會實踐 95 第二節 民間放映之政治束縛 101 第三節 民間放映的「明天」 105 第七章 研究結論 109 參考書目 114

    王小魯(2008)。〈廣州/深圳緣影會的故事〉。上網時間:2016年9月19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f8ae30100adp5.html
    王小魯(2010.6.25)。〈實踐社往事〉,《經濟觀察網》。上網時間:2016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eeo.com.cn/2010/0625/173872.shtml
    王月華(2007)。《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生產機制和精神特征》。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丹青(2016.11.13)。〈2016露天電影院不完整手冊〉。上網時間:2016年11月25日,取自https://www.douban.com/note/591753559/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王春辰(2010)。《藝術介入社會———一種新藝術關係》。中國當代藝術獎和東八時區合作出版。
    王針(2013)。〈我們應該看到的獨立狀態——專訪獨立策展人張獻民曹愷〉,《藝術中國》。上網時間:2016年6月6日,取自http://www.artx.cn/artx/jianshang/180080_2.html
    王磊(2017)。〈放映在場與放映觀念〉,《電影作者》,14:125-135。
    王慰慈(2000)。《記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組委會(2011)。〈第八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志愿者招募【因故停辦】〉,《時光網》。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group.mtime.com/lixiantingfilmfund/discussion/1369053/
    水怪(2017.03.10)。〈「獨立電影」含義的變遷:從獨立電影到青年電影——CIFF選片手記〉,微信公眾號:迷影課。
    文海(2016)。《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台北:傾向出版社。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官網(2016)。〈敬!華語獨立紀錄片〉。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tidf.org.tw/zh-hant/category/shows/4959
    向笑楚(2013.08.15)。〈中國獨立電影生與死 栗憲庭:放映活動遭打擊〉,《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網時間:2016年5月17日,取自http://news.mtime.com/2013/08/15/1516378.html
    李令儀(2014)。〈文化中介者的中介與介入:出版產業創意生產的內在矛盾〉,《Taiwanese Sociology》,28:97-147。
    李鐵成(2014)。〈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本土「中間人」與「關鍵人」〉,《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8(3):25-31。
    李邐(2013)。〈中國獨立影像地圖Top5〉,《BLOUINARTINFO》。上網時間:2016年9月23日,取自http://cn.blouinartinfo.com/news/story/953254/zhong-guo-du-li-ying-xiang-di-tu-top5
    呂美靜(2014.08.25)。〈栗憲庭:正確的政治也不能綁架藝術〉,《鳳凰網文化》。上網時間:2016年5月20日,取自http://culture.ifeng.com/a/20140825/41716019_0.shtml
    呂新雨(2003)。《紀錄中國: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北京:三聯書店。
    呂新雨(2006)。〈新紀錄運動的力與痛〉,《讀書》,5:12-22。
    吳欣怡(2014.10.28)。〈【紀工聚會側記】電影作者的反思與行動──應亮導演心得分享〉,《紀工報》。上網時間:2016年5月27日,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4/12/blog-post_16.html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邱彥瑜(2014.10.18)。〈【TIDF】被斷電的宿命:中國獨立紀錄片尋求海外管道〉。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tidf.org.tw/zh-hant/reportsandarticle/1092
    邱海棠(2014)。《電影的另一種可能:中國獨立電影場域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何思瑩(2016)。〈中國vs.台灣,獨立紀錄片的軌跡與對話〉,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官網。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tidf.org.tw/zh-hant/reportsandarticle/19327
    张亚璇(2004)。〈無限的影像------199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獨立電影狀況〉,《天涯》,2:25。
    林木材(2011.06.04)。〈「獨立影展在中國」專訪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策展人朱日坤(上)〉,《紀公報》。上網時間:2016年5月20日,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1/06/blog-post_820.html
    林文玲(2012)。〈人類學學識,影像的展演/介入與公共化策略:民族誌影展在台灣〉,《文化研究》,14:53-100。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臺北:秀威出版。
    波米(2015.09.15)。〈獨家對話《悲兮魔獸》導演趙亮:飆淚是最低級的電影形式〉。上網時間:2016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15/09/27308427_499238204.shtml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101:177-214。
    施雲涵(2016.10.18)。〈專訪荷蘭學者:曾總結中國「新社會主義」,但遺憾見到近五年倒退〉,《端傳媒》。上網時間:2016年10月18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18-mainland-Pieke-Communist/
    姜娟(2012)。《主體・視點・表達: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師歡歡(2009)。《我國大陸獨立紀錄片傳播方式研究》。吉林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論文。
    徐暘(2012)。〈中國民間紀錄片生存狀況概觀〉,何蘇六(編)《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2)》,頁152-16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徐鳶(2016)。《等待電影的日子:電影101工作室20週年紀念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翁嬿婷(2015)。《看見不能說的真相﹣探析當代中國獨立紀錄片現況(2000-2015)》。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4)。《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
    郭力昕(2014.10.08)。〈獨立精神在中國〉,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官網。上網時間:2016年 5月18日,取自http://www.tidf.org.tw/zh-hant/reportsandarticle/1044
    唐筱恬(2010)。《歐美派、日系風/台灣女性時尚雜誌的產製》。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陳育含(2007)。《訪談研究法》(原作者: Steinar, Kvale.)。台北縣:韋伯文化。
    陳慧穎(2015.08.29)。〈CNEX執行長陳玲珍訪談〉,《NEW BLOOM》。上網時間:2016年8月3日,取自https://newbloommag.net/2015/08/29/cnex-interview-tw/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 [1997]. Premieres Lecon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Ellipses.)
    梅冰、朱靖江(2004)。《中國獨立紀錄片檔案》。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曹愷(2010.02.11)。〈拼貼的歷史文本: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2003-2009〉。上網時間:2016年9月25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b75f0100p09j.html
    崔衛平(2012.09.03)。〈閉幕三次的「北京獨立影像展」〉,《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cn.nytimes.com/culture/20120903/cc03cuiweiping/
    深焦(2016.03.07)。〈寒冷巴黎的熱火朝天──中國獨立影像展在巴黎〉,《深焦》。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filmdeepfocus.com/new-blog-3/2016/3/7
    張亞璇(2015)。〈現代性視野中的獨立影像〉,《藝術廣角》,6:4-8。
    張英進(2006)。《審視中國:從學科史的角度觀察中國電影與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欣(2015)。《中國獨立紀錄片的邊緣化傳播研究》。西南交通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翰(2011)。〈三個民間電影社團的出生與消亡 「因為電影,我們走到了一起。」〉,《電影世界》,9:38-43。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臺北:黎明文化出版。
    張獻民(2013.05.16)。〈中國獨立影像「強拆年」〉,《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cn.nytimes.com/film-tv/20130516/cc16filmfestival/zh-hant/
    張獻民(2014.10.15)。〈中國獨立電影的影展簡史〉,《電影作者》,7:214-216。
    張獻民(2016.03.13)。〈獨立影像的尷尬與榮耀〉,《澎湃新聞》。上網時間: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cul.sohu.com/20160313/n440269847.shtml
    張鐵志(2016)。《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台北:印刻出版社。
    單萬里(2005)。《中國紀錄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楊雨薇、楊帥斌、汝海霞(2013.06.01)。〈2003~2013「雲之南」這十年〉,《雲南信息報》。上網時間:2016年9月23日,取自https://site.douban.com/yunfest/widget/notes/13755071/note/279870262/
    楊叔翰,(2006)。《音像產品文化再生產之初探:以台灣紀錄片映演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城(2017.01.07)。〈獨立之前:第十三屆中國獨立影像展前言〉,微信公眾號:中國獨立影像展。
    雷建軍、李瑩(2013)。《生活而已—2000年后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詹慶生、尹鴻(2007)。〈中國獨立影像發展備忘1990﹣2006〉,《文藝爭鳴》,5:99-127。
    新一醬(2016.07.09)。〈「藝術影院」在中國的現狀如何?「藝術院線」在中國是否有前景?〉,《知乎》。上網時間:2016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489573
    趙翊君(2014.02.28)。〈民間放映團:我們是放電影的游擊隊〉,《北京青年報》。上網時間:2016年7月18日,取自http://cul.qq.com/a/20140228/015797.htm
    蔡秀芬(2011)。《中國另類傳播的考察與分析(1968-2011)》。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學問論文。
    蔡麗鶖(2004)。《文化中介者與閱讀主權:以讀書會與讀者俱樂部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端傳媒(2015.07.23)。〈獨立影展北京遭禁 紐約眾籌再起爐灶〉,《端傳媒》。上網時間:2016年5月2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723-dailynews-etc-1/#
    樊啟鵬(2013a)。〈中國獨立紀錄片與國際影展〉,《南方電視學刊》,3:64-67。
    樊啟鵬(2013b)。《民間影像與個人書寫———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與傳播(1990-2007)》。北京:北京出版社。
    劉兵(2016.02.21)。〈「合目的性」與「在場」:第十三屆北京獨立影像展綜述〉,微信公眾號:七八半電影。
    劉兵(2016.05.10)。〈政治、介入與獨立電影〉,微信公眾號:七八半電影。
    劉兵(2016.12.20)。〈誰需要中國獨立電影:附第十三屆北京獨立影像展前言〉,微信公眾號:七八半電影。
    薛曉源、曹榮湘(2005)。《全球化與文化資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社。
    戴錦華(1990)。《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
    韓經國(2011)。〈中國紀錄片製作公司現狀調查 〉,何蘇六(編)《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頁209-22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謝杰(2008)。《中國獨立紀錄片生存與發展初探》。中南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Mtime時光網(2016.10.16)。〈全國首個藝術院線聯盟成立 首批加盟影廳保證每天至少放映三場藝術電影〉,《Mtime時光網》。上網時間:2017年5月30日,取自http://news.mtime.com/2016/10/16/1561751.html
    TM1001(2017.02.018)。〈如何看待2016年10月15日建立的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知乎》。上網時間:2017年5月30日,取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17038
    〈「齊放」獨立影像民間聯映〉,《影弟官網》。上網時間: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indicine.org/cnactivitydetails.aspx?id=25
    〈CNEX DOCS @UCCA 系列放映〉,《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官網》。上網時間: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ucca.org.cn/program/cnex-docs-ucca-screenings/
    〈FIRST主動放映巡展介紹〉,《FIRST青年電影節官網》。上網時間: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indicine.org/cnactivitydetails.aspx?id=25
    〈OCAT〉,《OCAT官網》。上網時間: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ocat.org.cn/
    〈雲之南紀錄影像展〉,《豆瓣》。上網時間: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s://www.douban.com/group/yunfest/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ichard Nice, Tra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Edwards, T. (2000). 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H. (2006).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Hu, K. (2016). Between informal and formal cultural economy: Chinese subtitle groups and flexible accumulation in the age of online viewing. Routledge Handbook of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pp. 45-54). UK:Routledge。
    Negus, K. (1996). Globalization and the Music of the Public Spheres. In: Sandra Braman and Annabelle Sreberny-Mohammadi, eds. Globalis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ivil Society.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Negus, K. (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 16(4), 501-515.
    Ortner, S. B. (2012). Against Hollywood: American independent film as a critical cultural movement.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2(2), 1-2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