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大瑋 Yeh, Ta-Wei |
---|---|
論文名稱: |
網路監督媒體機制之研究─媒體素養教育的行動策略 A study on media watch mechanism via internet-The action strategy of Taiwan'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Chen, Ping-H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1 |
中文關鍵詞: | 媒體素養 、媒體監督 、行動策略 、傳播公民權 、媒體改革運動 |
英文關鍵詞: | Media literacy, Media watch, Action strategy, Citizenship, Media reform mov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5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4年三月太陽花學運的出現,讓部分年輕人有感於主流媒體的失職,導致社會不同世代或相異政黨色彩之間的對立,於是在網路上成立相關監督媒體或反思機制,包含《全民除黴計畫》、《新聞小幫手》,透過不同的方式,共同目標皆是借助網路和群眾力量,結合個人的貢獻,改善主流媒體品質。
從文獻中發現,過去台灣公民意識對媒體監督的概念並不強烈,然而透過本次學運激化,讓民眾自發性的進行組織化行動,其概念和意涵和媒體素養的終極目標不謀而合,是故,本研究從媒體素養教育根本的起始點談起,透過文獻整理,探討媒體素養發展的歷程和內涵。接著,試著爬梳太陽花學運前後,媒體監督的網路機制興起的背景及脈絡,以及如何形塑策略和方法,最後探討監督媒體網路機制在行動層面如何推動,達成培育公民意識的終極目標。
研究發現,過去台灣的媒體監督行動,都是從專業媒體改革團體主導,再擴散到一般公民,而本次研究的監督媒體網路機制,其成員背景相異,反映社會中多元的公民特質,他們強調自身的公民角色,提供所有閱聽人平台監督媒體,希望結合所有人的力量,透過積極行動發揮公民意識。吾人對於媒體素養的想像可以更為多元,媒體素養不僅僅是侷限在學校內的教育,更可以透過行動一次到位,閱聽人未必要對媒體十分了解,才能發生,而是當公民有話要說,就要主動的表達,實踐媒體公民權。行動也不僅僅是上街頭抗議,而是有策略性的,建立目標、找到夥伴、耐心、謹慎而細緻,在過程中,就能漸漸穿透媒體所建構的迷障,不被媒體所左右,並進一步批判它,達到賦權和解放終極目的。
參考書目(中文)
FreePress(2010)。《G0V零時政府》,取自http://g0v.tw/zh-TW/about.html。
Sugizo(2012)。〈政府腦殘廣告懶人包,經濟動能推升、勞保、陸委會入列〉,《T客邦》,取自http://www.techbang.com/posts/11036-government-advertising-lazy-package-economic-boost-of-kinetic-energy-labor-protection-the-mac-take-your-posts。
中華民國憲法(1947)。〈第11條〉,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7_2.asp?lawno=45
王智弘(2007)。〈助人專業人員如何看待媒體〉,《台灣心理諮商通訊》,取自http://www.heart.net.tw/202-1.html。
太陽花學運(2015)。取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9%99%BD%E8%8A%B1%E5%AD%B8%E9%81%8B。
方念萱、林鶴玲(2004)。〈SARS新聞的網站媒體觀察經驗〉,取自「黃達夫基金會」網站http://dns2.kfsyscc.org/index.php?menu_id=255。
尤柔淳(摘譯)(2010)。〈【國外媒改團體譯介】Free Press與Free Press的行動基金〉,《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資料庫》,取自http://mediawatch.org.tw/node/1322。
成露茜、羅曉南(編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朱其慧(2000)。《媒體素養社會行銷研究-以台灣主要推行媒體素養非營利組織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則剛(2005)。《加拿大媒體素養教育探討》,〈圖書資訊學刊〉,3(2):1-13。
余陽州(2009.12.18)。〈閱聽人可不是一群魚…媒體識讀教育〉。取自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資料庫http://www.napcu.org.tw/2012/db82.html
吳姿嫺(2014年6月)。〈生成觀點:論日常中的媒介使用〉,「2014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士林。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辨〉,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頁 811-841。台北:巨流。
吳翠珍(2008.10.03)。〈台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97。
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原書Wimmer,. R.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California:Wadsworth.)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
汪振軍(2013)。〈電視娛樂化的陷阱—讀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與《童年的消逝》〉。取自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9期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3/1114/c371501-23541578.html
周韞維(2003)。《媒體素養教育現況調查(九十二年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振宇(1998),《候選人競選策略之研究-1997年新竹縣長選舉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臺北:弘智文化。〈原書Yin, R.K.[1994].Case study Research [2nd ed]. CA:Sage〉。
林子斌譯(2006)。《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台北:巨流。(原書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林子儀 (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月旦。
林孝信(2004)。〈社區大學可以改變電視品質〉,《社大開學》,19:1。
林朝億(2014)。〈「與媒體對抗」一個相當具規模的獨立媒體監督網站〉,取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http://www.wufi.org.tw/%E3%80%8C%E8%88%87%E5%AA%92%E9%AB%94%E5%B0%8D%E6%8A%97%E3%80%8D-%E4%B8%80%E5%80%8B%E7%9B%B8%E7%95%B6%E5%85%B7%E8%A6%8F%E6%A8%A1%E7%9A%84%E7%8D%A8%E7%AB%8B%E5%AA%92%E9%AB%94%E7%9B%A3%E7%9D%A3%E7%B6%B2/
林福岳(2004年12月)。〈媒體素養教育中的「公民」意涵〉,「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E社會的公共倫理、公民德行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85:1-30。
邱偉(2007)。〈臺灣媒體素養教育的困境〉,《東南傳播》,取自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1001822447
金惟純(2005年4月19日)。〈「說故事」:一堂代價逾億的經營課程〉,《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40419businessweekly/01.htm
柯華葳、戴浩一、劉子鍵、辜玉旻、曾淑賢、曾玉村、周育如(2010)。〈公民語文素養指標架構研究〉,《國科會研究案成果報告》。NSC 982511S008010。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 (1997) 。〈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
翁秀琪(2005年4月16日)。〈關機的歷史意涵及關機以後〉,《中國時報》,言論廣場版。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張宏源、蔡念中(編著)(2005)。《媒體識讀: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到解讀媒體文本》。台北:亞太。
張毅民(2000)。《非營利組織運用議題管理協助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素養公民教育」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台北:正中。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張錦華、黃浩榮(2001)。《監督媒體DIY》。台北:法蘭克福國際工作室。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Habermas, J.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urgerlichen gesellschaft. Frankfurt am Main: Schurkamp Verlag.)
陳世敏 (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媒體使用權〉,翁秀琪、蔡明誠(編),《大眾傳播法手冊》,頁219-240。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姿伶(200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個案研究法〉。取自http://www.extension.org.tw/book/02_92-1.9.doc 。
陳炳宏(2011)。〈媒體公民養成〉,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742
陳炳宏、廖志恒、葉大瑋、郭旭棋(2014)。〈媒體素養教育之課程設計與理念實踐〉,師大通識教育中心(編),《博雅與匯通─師大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頁229-26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陳順孝(2007)。〈Web2.0時代的媒體素養教育策略〉,《通識在線》,取自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57&Sn=474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台灣傳媒再解構》,頁239-276。台北:巨流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
陳萬淇(1985)。《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陸曄、卜衛、李月蓮、吳翠珍、劉雪雁、 陳世敏、潘忠黨、陳韜文主持、陳俊美整理(2009)。〈媒介素養的國際發展與本土經驗〉, 《傳播與社會學刊》,7:1-24。
曾允盈(2014)。〈傳統媒體失靈 網路「新媒體」時代來臨〉,《看雜誌》,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5182。
曾春榮(2014)。《臺灣與德國中學生媒體素養之比較研究--以福營國中與Unterrieden中學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兒童》。台北:巨流。(原書Buckingham, D. [2000]. 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 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 Cambridge: Polity.)
東海劈腿事件(2005)(2009)。〈新聞倫理資料庫〉,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wordpress/?p=41。
賈馥茗(主編)(1990)。《教育大辭書》。台北:國立編譯館。
廖漢原(2014年2月22日)。〈台媒缺國際觀 美媒批腦殘新聞〉,《中央社》。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2220016-1.aspx
管中祥(2008)。〈非「專業」媒改團體的媒體改革策略與行動意義:以「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新竹:交通大學。
管中祥(2008)。〈公共電視的新媒體服務:PeoPo公民新聞的傳播權實踐〉,《廣播與電視》,29:85-112。
管中祥(2009)。〈民眾抗議媒體小撇步(三):公民團體抗議媒體行動整理〉,取自《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資料庫》http://mediawatch.org.tw/node/1407。
管中祥(2010)。〈傳播公民權之改善媒體行動〉,教育部(編印),《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教師參考手冊》,頁192-213。台北:教育部。
管中祥(2012)。〈誰在建構媒體中的精神障礙者圖像?-精神障礙者新聞的產製分析〉,「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中:靜宜大學。
劉屏(2014年2月23日)。〈美期刊批台媒:把大眾變僵屍〉,《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277-26011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鶯鶯、徐永年、林永隆(2003)。〈參與行動研究:921地震後中嵙社區健康營造研究案例〉,《新聞學研究》,77: 23-65。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 Marshall McLuhan,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盧郁佳 (2014年1月27日)。〈謊言:「電視爛是因為收視率,歸根結柢是觀眾爛」〉,《Yahoo奇摩新聞社會觀察專欄》。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E8%AC%8A%E8%A8%80%EF%BC%9A%E3%80%8C%E9%9B%BB%E8%A6%96%E7%88%9B%E6%98%AF%E5%9B%A0%E7%82%BA%E6%94%B6%E8%A6%96%E7%8E%87%EF%BC%8C%E6%AD%B8%E6%A0%B9%E7%B5%90%E6%9F%A2%E6%98%AF%E8%A7%80%E7%9C%BE%E7%88%9B%E3%80%8D-093105825.html
蕭昭君譯(2007)。《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原書Neil Postman, [1994].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New York : Vintage.)
蕭蘋(1999)。〈介紹國外媒體監督組織FAIR和Media Watch〉,《新聞學研究》,60:151-163。
賴祥蔚(2005)。<從言論自由到傳播權>,《台灣政治學刊》,80:127-158。
賴祥蔚(2007)。〈媒體素養與言論自由的辯證〉,《新聞學研究》,92:97-128。
賴慧玲(2009)。〈媒體素養教育新階段—從幼兒教育開始新視野〉。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211
簡妙如譯(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臺北:韋伯文化。(原書 Taylor, L.& Willis A.,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關於零時政府(2015)。《G0V零時政府》,取自http://g0v.tw/zh-TW/about.html。
羅介妤(2012)。《廣告識讀與公民身份實踐- 以世新大學媒體識讀課程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2012)。〈媒體改革,此其時矣:北美媒體改革運動與會議考察見聞〉,《新聞學研究》,95: 213-238。
羅世宏譯(2004)。《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原書 Werner J., Tankard Jr., James W., [2000] Communication theories : or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 4 th ed. London: Longman.)
羅慧雯(2015)。〈媒體。諸神的戰爭〉,《這不是太陽花學運》,頁200-263。台北:允晨文化。
參考書目(英文)
Anderson, J. A. & Ploghoft, M. E.(1993). Children and media in media education. In G. L. Berry & J. K. Asamen (Eds.),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Images in a changing sociocultural world.(pp. 89-102). Newbury Park, CA: Sage.
Aufderheide, P. (Ed.). (1993). Media literacy: 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 Aspen, CO: Aspen Institute.
Barthes, R. (1980). From Work to Text. In J. V. Harari(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 in Post- Structuralist Criticism (pp. 73-75). London: Methuen.
Bazalgette, C. (1997). An agenda for the second phase of media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R. Kubey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p. 69-78).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uckingham, D.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33–43.
Christ, W. G., & Potter, W. J. (1998). Media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 5-15.
Clay Shirky(2014). Opening Keynote g0v Unconference 2014. Retrieved April 10, 2015, from https://g0v.hackpad.com/Opening-Keynote-g0v-unconference-2014#Opening-Keynote-g0v-Unconference-2014.
Danny Jorgensen(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Eisenhardt, Katheleen M.(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4), 532-550.
Gutierrez, L. (1994). Beyond coping: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on stressful life events.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21(3), 201-219.
Hackett, R.& Carroll, W.K. (2006). Remaking Media: The Struggle to Democratize Public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Hall, S. (1973).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CCS Stencilled Paper no. 7.pp.1-20.
Hartley, J. (2002).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London,UK: Routledge.
Heins, M., & Cho, C. (2003). Media literacy: an alternative to censorship. 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1,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fepproject.org/policyreports/medialiteracy.pdf.
Heins, M., & Cho, C. (2003).Media literacy: an alternative to censorship.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1, 2014). Retrieved from NYU School of Law, 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 Web site: http://www.fepproject.org
Kubey, R. (2003). How media education promotes critical thinking,democracy, health,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2,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academics.smcvt.edu/mjda/Global%20Comm/Kubey-MEDIA%20EDUCATION.pdf.
Lewis, J. & Jhally, S. (1998). The struggle over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109–120.
Livingstone, S. (2004). Media lite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on Review, 7(1), 3-14.
Masterman, L. (1985).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UK: Comedia Publishing Group.
Masterman, L. (1992). A distinctive mode of enquiry: Towards critical autonomy. In M.Alvarado & O. Boyd-Barrett (Eds.), Media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pp. 102-103). London, UK: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asterman, L. (1998). Foreword: The 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 In A. Hart (Ed.),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vii–xi).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McLuhan, M., & Fiore, Q.(1968/1997). War and peace in the global village. San 41 Francisco: Hardwired.
McQuail, D.(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6th ed.).London, UK: SAGE.
Morsy, Z. (Ed.). (1984). Media education. Paris: UNESCO.
Potter, W. J. (2004). Argument for the need fo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266–272.
Potter, W. J. (2005).Media Literacy. New York: Sage.
Semali, L.M., & Watts Pailliotet, A. (1999). Introduction: What is intermediality and why study it in U.S. schools? In L.M. Semali & A. Watts Pailliotet (Eds.), Intermediality: The teachers' handbook of critical media literacy. Boulder: Westview.
Share, J. , Thoman, E. & Jolls, T. (2005). Five key questions that can change the world: Classroom activities for media literacy. Available (consulted January 2,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dialit.org/five-key-questions-can-change-world
Thoman, E. (1999).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6(5), 50-54.
Thoman, E., & Jolls, T. (2004). Media Literacy: A National Priority for a Changing World. Available (consulted January 2,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room/media-literacy-national-priority-changing-world
U. N.(1948).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30,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org/Overview/rights.html.
U. N.(1986).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30,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hchr.ch/html/menu3/b/74.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