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珮萱
Chang Pei-Hsuan
論文名稱: 赴日打工度假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type participants cultural experience at working holiday in Japan
指導教授: 李晶
Li, 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3
中文關鍵詞: 打工度假工作參與型態文化體驗
英文關鍵詞: working holiday, working type, cultural exper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西方國家,打工度假制度已流行許久,近年來,在臺灣也開始盛行。由於打工度假可在當地合法打工賺取不足的旅費的特性,逐漸受到想出國旅遊卻資金不足的青少年的推崇。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臺灣赴日打工度假的現況、了解臺灣打工度假客的特質、了解臺灣打工度假客赴日的工作參與型態、分析臺灣打工度假客赴日的文化體驗並探討臺灣打工度假客赴日的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本研究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選出5位曾經參與日本打工度假並已返回臺灣的日本打工度假參與者做為研究對象,並在2011年3、4月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赴日打工度假客工作參與型態以從事飯店或餐廳中的外場服務生或以整理房間為主要工作內容的房務員為主,打工時數為5~10小時,時薪為日幣650~1100圓以上;日本文化體驗方面以心理(消除壓力、製造回憶、自我實現)、社交體驗(增加見聞、學習新事物、結交新朋友)為主。赴日打工度假客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以工作地點的不同(關東與關西地區)會有語言腔調上的影響以及工作內容的不同(外場以及非外場)是否會直接接觸到客人的不同會造成溝通上的影響為主。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赴日打工度假客在選擇赴日打工度假前的參考依據,在前往日本打工度假前,必須了解打工度假中工作也是其中的一環,亦可從其中得到文化體驗,然而,日本人重視工作態度,因此,建議打工度假客必須在赴日打工度假時必須抱著敬業的態度進行打工度假。

    It is legal to have part-time job to earn traveling expenses in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of working holiday visa.Working holiday became popular among the youth who wanted to travel but lack of mone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working type,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type on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at working holiday in Japan. This study applied the interview with the subjects had been involved in working holiday in Japan and returned Taiwan in March and April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ype of work about working holiday in Japan included waiters in restaurants and housekeepers in hotels. Working hour was from 5 to 10 hours, the salary was from 650 to 1100 yen. The physiological aspect of cultural experience in Japan was relaxation.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cultural experience in Japan was to eliminate stress, to create memories, and self-realization. The social aspect of cultural experience in Japan was to increase knowledge, to learn new things, and to make new friends.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type on cultural experience included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tones and dialects in the different working areas, the different contents of the work caused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The findings might provide some advices to people who want to go working holiday in Japan. Before you go to Japan to work,you have to know that working is not only a part of working holiday but also can obtain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from it. However, working attitude is very important to Japanese, therefore the study suggested participants should take good working attitude during working holiday in Japan.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証書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工作參與型態 6 第二節 文化體驗 15 第三節 赴日打工度假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對象 40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2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介紹 42 第二節 赴日打工度假工作參與型態 45 第三節 文化體驗 51 第四節 不同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 7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6 第一節 結論 76 第二節 建議 79 參考文獻 81 附錄 87 附錄一 赴日打工度假簽證須知 87 附錄二 調查表 92 附錄三 理由書(希望利用打工度假制度的理由) 94 附錄四 計畫書(希望從事的活動內容) 95 附錄五 簽證申請表 96 附錄六 履歷表 99 附錄七 打工度假簽證問卷調查表 101 附錄八 日本全國各地法定最低薪資表 108 附錄九 台日勞動契約內容 110 附錄十 訪談大綱 112 附錄十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114 附錄十二 訪談逐字稿 115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2009)。中華民國國民申請其他國家「打工度假(青年交流)簽證」參考資料。2010年11月15日,取自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網址http://www.mofa.gov.tw/webapp/mp.asp?mp=1
    日本文化廳網站(2011)。文化財の紹介。2011年4月15日,取自日本文化廳網站網址http://www.bunka.go.jp/index.html
    日本厚生労働省(2009)。雇用動向調査結果の概況―未充足求人の状況。2011年4月15日,取自日本厚生労働省網站網址http://www.mhlw.go.jp/index.shtml
    日本厚生労働省(2010)。労働基準法施行規則。2010年10月15日,取自日本厚生労働省網站網址http://www.mhlw.go.jp/index.shtml
    日本國家旅遊局(2009)。特色主題。2010年11月15日,取自日本國家旅遊局網址http://www.welcome2japan.hk/index.html
    日本総務省法令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2009)。風俗営業等の規制及び業務の適正化等に関する法律。2010年10月15日,取自日本総務省法令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網站網址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arch.cgi
    日本総務省統計局(2010)。產業分類別の結果。2011年4月15日,取自日本総務省統計局網址http://www.stat.go.jp/index.htm
    日本觀光廳日本旅遊活動網站(2009)。About日本。2010年11月15日,取自日本觀光廳日本旅遊活動網址http://visit-japan.jp/
    王玉成(2005)。旅遊文化概論。中國北京市:中國旅遊出版。
    王育英、梁曉鶯(譯)(2000)。體驗行銷。臺北市:經典傳訊。 (Bernd H. Schmitt,1999)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臺北市:品度。 (John R. Kelly,2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2009)。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2009年2月27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網址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譯)(1992)。雇主技術服務指南。臺北市: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 (John Fleming)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青年壯遊-國際打工實習。2010年10月15日,取自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網址http://www.nyc.gov.tw/main.ph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職業標準分類。2011年4月15日,取自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址http://www.cepd.gov.tw/
    吳家瑋(2008)。澳洲打工度假客的動機與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秉明(2004)。假期,靈魂解放。大地地理雜誌,199,52-55。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臺北市:五南。 (Marshall, Catherine Rossman, Gretchen B.,2006)。
    李櫻珊(2010)。工作假期參與經驗及其對職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夏業良、魯煒(譯)(2003)。體驗經濟時代。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B. Joseph PineII, James H. Gilmore,1999)
    夏道緣(2007)。工作假期。2010年11月1日,取自環境資訊電子報網站網址http://e-info.org.tw/2007/06/070606A.htm#colb
    孫武彥(1994)。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臺北市:三民。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圖書。 (Bammel, C. & Burrus-Bammel, L. L.,1995)
    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2010)。日台打工度假制度簽證須知。2010年06月25日,取自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網址http://www.koryu.or.jp/taipei-tw/ez3_contents.nsf/Top
    張添洲(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臺北市:五南。
    張逢沛(譯)(1972)。職業社會學。臺北市:復興。(李泰勒,1972)
    張瑋琦、張高傑(2006)勞動假期、綠色休閒-農村主體性的休閒資源創造。第三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思想、理論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G1~1-G1~15)。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張瑞雄、林顯宗(2000)。日本社會。臺北市:致良。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凱俐(1998)。森林遊樂區遊客遊憩體驗及遊憩效益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棲蘭森林遊樂區為例,宜蘭技術學報,1,27-37。
    賀照縈(2004)。紐、澳工作假期簽證,新世代專屬-用奇異果實,換人生寶石。大地地理雜誌,199,50-51
    黃信洋、鄭祖邦、謝昇佑(譯)(2007)。基礎社會學。臺北市:學富。 (Tony Bilton,Kevin Bonnett, Tony Lawson, Michelle Stanworth, Andrew Webster, 2007)
    黃英忠(1989)。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華泰。
    黃英忠、曹國雄、黃同圳、張火燦、王秉鈞(2002)。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
    楊建夫、許秉翔、顏瑞美、黃慧琦、李遇欣、王文誠等(2007)。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市:華都文化。
    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伽如、林禹良(譯)(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臺北市:品度。 (Geoffrey Godbey,200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鄭宇君(2002)。假期,愉悅的歷史。臺北市:韋伯。
    蕭文君(2007)。勞動假期主客衝突之研究-以2006年南華生態工作假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羅業勤(1998)。薪資管理。臺北市:合勤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日文部分
    エリス俊子(2000)。日本語‧日本人‧日本文化。載於稻賀繁美(主編),異文化理解の倫理にむけて(頁148)。名古屋市: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中谷武雄、後藤和子(譯)(2002)。文化経済学入門。東京都:日本経済新聞社。(David, T., 2001)
    戸崎肇(2000)。旅行産業の文化経済学。東京都:芙蓉書房。
    池上惇、植木浩、福原義春(1998)。文化経済学。東京都:有斐閣ブックス。
    森正直(2003)。文化経済学原理。福岡市:九州大学出版会。
    英文部分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0).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arch. 12(1),20-33.
    Cohen, E. (1973). Nomads from affluence: Notes on the phenomenon of drifter-tour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14, 89-102.
    Csikszentmihalyi(1990).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Kelly, J. R. (1990). Leisure(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McGehee, N., & Santos, C. (2005). Social change, discourse and volunteer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2(3), 760-779.
    Milkovich, G. T. & Newman, S. E. (1999). Compensation (6nd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Pine II, B. J., & Gilmore, J. 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 (4), 97-105.
    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Turner, L., & Ash, J. (1975). The Golden Hordes. London: Constabl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