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佩雯 |
---|---|
論文名稱: |
我國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實施績效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徐昊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 、實施績效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針對教育部「產學攜手合作計畫」之個案,深入探討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進行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時,可能會對產學攜手合作之實施績效,所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研究,並建構其模式。
壹、中文部分
一、單位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2000)。台灣省高及職業學校推行「產學合作」實施計畫。79.10.23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七九教三字第10553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編)(2006)。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一0四)。臺北:編者。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6)。台德菁英計畫作業手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2003)。台德菁英計畫簡報。取自http://tai_ger.evta.gov.tw/profile/TaiGer1.ppt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產學合作相關法令。取自http://web1.nsc.gov.tw/lp.aspx?ctNode=1088&CtUnit=654&BaseDSD=5&mp=1#
行政院經濟部(2001)。主要國家發展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業之政策研究(編號:ISBN 957-02-9860-X)。台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1)。新世紀人力發展方案。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技職教育定位新聞稿。取自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538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產學攜手解決產業人力供需失衡問題新聞稿。取自http://iacc.kuas.edu.tw/iacc/hand_in_hand/hand_in_hand.htm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資訊網(2009)。產學攜手合作計畫計畫緣起。取自http://ia.management.org.tw/index.html
教育部(1999)。建教合作實施辦法。88年12月10日台(八八)參字第88155110號令。未出版。
教育部(2000)。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技職教育白皮書。取自http://www.tve.edu.tw/data/技職教育白皮書0718/3白皮書-前言.htm
教育部(2004)。高級職業學校建教合作實施辦法。95年3月5日台參字第 0930029110A令。
教育部技職司(2001)。技職校院產學合作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記錄。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技職司(2008)。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實施計畫(12年國教7-1方案函送版)。取自http://www.tve.edu.tw/Notice.asp?NewsId=126
聯合報(2008)。高科大採雙講師進補,學生能力提升四成。2008年01月29日第七版。
二、個人
方世杰(1998)。國內廠商參與科技專案研發動機之研究。經濟情勢評論季刊,取自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e23.htm
田振榮、吳育昇(2002)。健全建教合作教育開展技職教育特色之探討。載於教育部主辦之「第十七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575-585,屏東。
江義平(2000)以產學合作模式發展技術人力資源之研究—台灣省職業學校產學合作實施現況分析。技術學刊,15(1),頁139-148。
吳亞君(2001)。航太科技教育產學聯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臉譜。初版。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2004)。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萬益(2001)。企業研究方法。華泰圖書出版公司。初版。
吳豐祥(2000)。產學合作創新與其相關政策之探討。科學發展報導,89(1),頁520-531。
李雨師(2001)。「跨組織合作類型、夥伴認知、資源滲透度及績效關係之研究—以我國自行車產業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芬(2003)。產業向學術界借兵用將,將鬆綁。Career News。取自 http://media.career.com.tw/epaper/enews/center_news.asp?no3=17302
李彥儀、李金玲(2002)。從績效管理觀點談技專校院未來發展。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7,頁20-24。
周志榮(2003)。「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及職業訓練合作體系之建構」論壇之引言資料。發表於2003年7月9日導航e世紀—全國教育發展會議。高雄:和春技術學院。
周錦惠(2003)。技職教育於產業結構變遷下之產學合作關係。發表於2001年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周燦德(2004)。推動技職教育的基本思考與建立產學合作的新機制。教育研究月刊,122,頁14-18。
孟繼洛(2003)。美國產學合作在技專校院的借鏡。教育部主辦「產學合作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2-103。
孟繼洛(2003)。產學合作教育的新思惟。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6,頁17-20。
林永全(2004)。「供應商管理機制之影響因素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郁曄(2002)。大學與社會的新契約—產學關係的制度變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海清(1991)。影響工職教師支援企業藉研究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江(1975)。建教合作理論與制度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地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7,頁61-96。
林清和(1994)。產學合作之特色。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3,頁32-35。
林榮泰(2000)。設計科系七年一貫「師徒制教育」之相關研究。2000教育夥伴關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8。
林鴻儒 (2005)。發展高職教育夥伴關係之策略-以臺北市立南港高工為例。臺北市第5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成果發表,頁341-356。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麗淑(2007)。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及職業訓練合作體系之建構。文教新潮,8(4),頁22-24。
徐作聖(2003)。科技政策與企業策略:臺灣十大產業發展策略。臺北:華泰書局。
徐明珠(2002)。提綱挈領,整併技職院校(2002年06月21日)中央日報教育天地。
徐明珠(2004)。經建引擎不停息,工業技職教育要從知識的創新再出發。國政分析。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B-093-038.htm
徐明珠(2007)。環境變遷下,大學教育之衝擊與因應。國政分析。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2466-3.html
徐昊杲、鍾怡慧(2007)。「產」「學」攜手 共創多贏新未來。高教技職簡訊 012期 高教論壇。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classnews.asp?c=0600&vers=012
唐智(1986)。建教合作通論。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唐銘聰(2003)。「創業導向、市場導向、與經營績效之實証研究:社會資本之觀點」。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高玉芬、何志峰(1996)。由策略聯盟剖析建教合作。技術及職業教育,35,頁51-55。
高洪深、楊宏志(2003)。知識經濟學。台北市:五南。
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原理。台北:全友書局。
康自立(1997)。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載於黃政傑(編),大學的決策與管理,頁47-63。台北市:漢文。
張天津(1991)。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三民書局。
張天津(2000)。北科大在建立教育夥伴關係的整體目標與策略。教育夥伴關係國際研討會報告。雲林科技大學。
張吉成(2003)。美國產學合作的省思。載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產學合作中心(編),「技職校院產學合作運作機制及配套措施」論文集專刊,頁105-113。台北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產學合作中心。
張其清、戴建耘、徐昊杲(2000)。技職教育的永續經營策略—技職院校發展夥伴關係之研究,2000年海峽兩岸技職(高等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87-498。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郭維哲(2003)。突破學校經營困境的良方─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51,頁47-53。
陳木金(2001)。從發展型管理談優質校長如何營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研習資訊18(6),頁1-14。
陳木金(2004)。趨勢領導理論對學校行政經營的啟示。2004.12.25學校行政論壇第13次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7-120。
陳武雄、黃敏雄(2005)。技職教育與職訓整合發展趨勢。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之「2006~2010年國家職訓中程策略規劃專案—職訓發展分區座談會報告」。高雄: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南區職業訓練中心。
陳義清(1998)。國際策略聯盟資源組合類型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繁興(2009)。技專校院實習制度實施之探討。高教技職簡訊。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11/2007110101.asp?c=0600
陳聰勝(2002)。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理念與實施-提供國家競爭力的策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莊煙進(2003)。「全球化產業下邊陲廠商之資源能力建構與組織學習、業務型態關係之研究—以台灣自行車、輪胎產業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曾坤生(2001)。大學市場化及其發展趨勢。中國軟科學,9,頁15-21。
曾銘深(2007)。OECD國家推動產業合作之做法。經濟情勢暨評論,5(3),頁80-98。
彭台臨(1989)。我國建教合有關法規與辦法檢討分析。輪調式建教合作二十年專輯,頁134-141。
彭杏珠(2008)。2008大學畢業生評價總調查。遠見《YOUNG雜誌》。臺北:遠見雜誌出版社。
湯堯和成群豪(2003)。高等教育經營。台北市:高等教育。
馮丹白(1996)。產學合作培育工業技術人力策略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1,頁51-53。
馮偉國、徐靜鏐和陳元靖(無日期)。高職院校産學合作教育模式初探。上海產學合作教育協會電子雜誌。取自http://www.tech.net.cn/xiehui/index.htm
黃怡菁(2002)。「關係認知、關係屬性及關係涉入程度與合作績效之關聯」。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賢(2002)。「社會資本、創業導向、組織創新暨組織績效關係之實證研究—以台灣電子製造業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黃英忠、蔡正飛、陳錦輝、黃毓華和葉叔禎(2002)。高等管理教育產學合作模式探討:資源依賴觀點。長榮學報,6(2),頁15-31。
黃俊英(1994)。企業研究方法。東華書局。初版。
黃俊英(2007)。全由化時代的挑戰與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9(1),頁204-217。
黃政傑(1999)。序。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教育部。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7)。教育是人類的希望。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辦「九十六年國立及私立高級中等進修學校校務主任會議研習手冊」,頁59-71。
黃營杉譯(1999)。策略管理,Charles W.l.Hill & Gareth R. Jones原著,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楊淑媛(2001)。「夥伴特質與溝通程度對策略聯盟運作影響之研究—以台灣中小企業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朝祥(2002)。建置產學合作新關係。國家政策論壇,2(2),頁178-181。
趙光照、翁慶隆(2004)。技職校院提升產學合作之實物探討—以建國科技大學為例。海峽兩岸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935-949。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蕭錫錡(1994)。我國工業較預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19,頁161-177。
蕭錫錡(1997)。專科學校產學合作實施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NSC86-2516-S018-009-TG)。
蕭錫錡、陳甦彰(2000)。專科學校的教育夥伴關係之研究。教育夥伴關係國際研討會報告。雲林科技大學。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市:揚智文化。
戴曉霞(2002)。高等教育整併類型之分析。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推動高等教育整合與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I-2-1-I-2-22頁)。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羅大涵(1990)。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推展建教合作的回顧與檢討。技術學刊,5(4),頁321-330。
饒達欽(2003),綜合高中需綜竅名實。國政評論:教文(評)091-091號。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C-091-091.htm
嚴玉華(2002)。「網路觀點之醫療產業合作動機、合作策略類型、統治機制與經營績效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西文部分
Adler, Paul S. and Kwon Seok-Woo,(2002),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Anderson, James C. and Narus James A., (1990),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14, 396-405.
Bloedon, R. V., & Stoke, D. R.,(1994),Making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uccee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37(2), 44-49.
Bourantas, D.,(1989), Avoiding Dependence on Suppliers and Distributors, Long Range Planning, 22, 140-149.
Burt,Ronald S.,(1997),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 156-159.
Chong,L.,&Gibbons,P.,(1997),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The roles of ideology and social capital.”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2,10-30.
Clifton P. Campbell & Hermann Diedrich, (2000),Germany’s National Training Apprenticeship System. Workforce Preparation:An Internationl Perspective.Parken Publisations,Inc.
Coase, Ronald H., (1992), 1991 Nobel Lecture: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4) ,713-719.
Coleman, 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95-119.
Conner, K. R. and C. K. Prahalad ,(1996),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Organization Science,7(5),477-501.
Densis R.Hrschbach & Clifton P.Campbell , (2000),Workforce Prepar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rakken Publication,Inc.
Dyer, J. H. and Harbir Singh, (1998) ,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660-679.
Dyer,J.H. and Nobeoka, K.,(2000),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345-367.
Evans, R. N. , (1979),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les E.
Franzis, H. J., Hers, D. E., & Harrigan, M.W. ,(1995), Employer-provided training: Results of a new survey. Monthly Labor Review.
Gadde L. and Snehota I. (2000) , “Making the Most of 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9, pp.305-316.
Goodman, Lester E. and Dion, Paul. A. (2001),“The Determinants of Commitment in the Distributor-Manufacturer Relationship,”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0, pp.287-300.
Granovetter, M. S. (1992),“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 Nohria & R.Eccles(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on: 25-26.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ulati, Ranjay, and Harbir Singh, (1998), “The Architecture of Cooperation: Managing Coordination Costs and Appropriation Concerns in Strategic Alli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43, 781-814.
Heide, J. B. and John, G., (1990), “Alliances in Industrial Purcha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Joint Action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7, 1, pp.24-36.
Husted&Mason&Adams ,(2003),Cooperative Occupational Education:Including Internships, Apprenticeships, and Tech-Prep.
Kast, F. E. st. al., (1979),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Kim, W.C. and Mauborgne, R.A., (1998), “Procedural Justice,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 pp.323-338.
Lorenzoni, G. & Lipparini, A., (1999), “The Leveraging of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as a Diistinctive Organization Capability: a Logitudin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 pp.317-338.
Mansfield.B.,(1996),Towards a Compentent Workforce.England:Gower Publishing Ltd.
McMullen ,(2000), The emerging markets and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from Taiwan. In M. S. Tai, H. (Ed.), The emerging markets and higher education (pp.99-123).New York,NY: RoutledgeFalmer.
Mitchell.L.,(1996),Towards a Compentent Workforce.England:Gower Publishing Ltd.
Mohr, J. and Spekman, R., (1994),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Marketing Channel: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 (July), pp.103-115.
Nahapiet, J. &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 pp242-266.
Pfeffer, J. &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 A Reource Dependency Perspective,” NY: Hapr and Row.
Pfeffer, J. and Nowak, P., (1976), “joint ventures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depende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 pp.398-418.
Porter, M. E., (1991), “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pp. 95-117.
Stewart, W.H., Ralph, E. M., & Elaine, A. (2003). Cooperative Occupational Educa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Thompson, J., (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Social Science Bases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McGraw-Hill. New York.
Tompinks,J., (1995),The Genesis Enterprise, New York:Mcgraw-Hill.
Ulrich, D. and Barney, J. B., (1984),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 Resource dependence, efficiency, and popul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3). pp.471-481
Williamson, O.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 Markets.
Wright, P. W. G. ,(1990), Introduction: Crossing the border, or creating a shared territory?. In P.W.G. Wright(Ed),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nd training (pp.1- 5).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Yin R.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ed, sage publications,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