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松穎 |
---|---|
論文名稱: |
皇太極時期的漢官(1627--1643) |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48 |
中文關鍵詞: | 皇太極 、清太宗 、天聰 、崇德 、漢官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6 下載:5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的研究焦點,是天聰、崇德二朝(1627-1643)於金國任職的漢官們。透過對這些漢官所寫奏疏的分析,去勾勒出他們在當時金國政局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們的內心世界。在章節的安排上,本論文扣除前言結論,分為四章,分別敘述皇太極在位的天聰、崇德二朝漢官的出身、奏議經過及其實際影響。對於清初的漢官,除了范文程、洪承疇等少數特例外,在過往的論著中他們極少成為研究的核心,而多被視為皇太極的附屬品,近年「新清史」強調滿洲統治者自覺意識的研究方向,更強化了這種趨勢。然而,本文的研究目的便在於跳脫這個迷思,以漢官為主體,重新認知這群漢官在劇烈變化的金國政局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對金國日後的走向起到多大的作用。其中最少為前人所觸及的面向,在於對漢官們「動機」的探討。除了謀求自身利益之外,這群身仕二朝的漢人官員,背棄了自己的祖國,轉而效忠另一個異族政權,其中的心態轉折與調適,決定了他們日後所上的奏疏內容,因為他們必須藉由塑造一個新的正統王朝,才能將自身的失節合理化。漢官們代表著明國受過儒家文化薰陶的人們,向皇太極提出了種種改革的要求,這使得他們對於皇帝與國家的塑造,令大清比努爾哈齊時期的金國更為接近普遍的漢人期待。這讓日後入關、接收明國的政府機構與官員時,可能遇到的阻力大為減小。漢官們在塑造自己理想中的國家與帝王時,也同時為日後清朝的治理中原奠基,在入關之初數年,清朝的接管和統治能如此順利,這些漢官們功不可沒。
一、 檔案資料
《明清史料》,甲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明清史料》,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明清史料》,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崇德三年漢文檔案選編〉,《歷史檔案》2(北京,198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譯註,《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0。
李光濤編著,《明清檔案存真選輯三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5。
李保文,〈天命天聰年間蒙文檔案譯稿(上)〉,《歷史檔案》2001:3(北京,2001)。
李保文,〈天命天聰年間蒙文檔案譯稿(中)〉,《歷史檔案》2001:4(北京,2001)。
李保文,〈天命天聰年間蒙文檔案譯稿(下)〉,《歷史檔案》2002:1(北京,2002)。
季永海、劉景憲譯,《崇德三年滿文檔案譯編》,瀋陽:遼寧書社,1988。
東洋文庫清代史研究室,《舊滿洲檔 天聰九年》,東京:東洋文庫,1975。
東洋文庫清代史研究室譯註,《内国史院檔.天聡七年》,東京:東洋文庫,2003。
河內良弘譯註、編著,《内国史院満文档案訳註》,京都:松香堂書店,2010。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文獻編號107006261,清繕本,〈甯完我列傳〉。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舊滿洲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9。
張葳譯註,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舊滿洲檔譯註》,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
清朝満洲語檔案史料の総合的硏究チ-ム著,《内国史院檔.天聡八年》,東京:東洋文庫,2009。
馮明珠主編,《滿文原檔》,臺北:沉香企業社,2006。
滿文老檔研究會譯註,《滿文老檔》,東京:東洋文庫,1955-1963。
羅振玉,《天聰朝臣工奏議》,收入臺聯國風出版社輯,《清史資料第二輯.開國史料(二)》第八冊,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9。
關孝廉,〈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一)〉,《歷史檔案》2000:4(北京,2000)。
關孝廉,〈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二)〉,《歷史檔案》2001:1(北京,2001)。
關孝廉,〈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三)〉,《歷史檔案》2001:2(北京,2001)。
關孝廉,〈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四)〉,《歷史檔案》2001:3(北京,2001)。
關孝廉,〈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五)〉,《歷史檔案》2001:4(北京,2001)。
二、 官書典籍
[元]脫脫撰,《金史》,收入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廿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1980。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收於[清]于敏中等輯,《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
[明] 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文秉,〈烈皇小識〉收於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續編》21,成都:巴蜀書社,2000。
[明]申時行等修,《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萬曆朝重修本。
[明]宋漣等撰,《元史》,收於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廿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明]周文郁,《邊事小紀》,收於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27,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凌義渠,《奏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4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陳仁錫輯,《無夢園集選輯》,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8-1969,影印辛未十又一月江蘇省國學圖書館明藏本。
[明]陳際泰,《已吾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
[明]馮夢龍,《甲申紀事》,收於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30,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劉若愚,《酌中志》,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清]李遜之,《崇禎朝記事四卷》,收於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續編》23,成都:巴蜀書社,2000。
[清]李鍇,《李鐵君先生文鈔》,收於《叢書集成續編》191,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清]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計六奇,《明季北畧》,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國史館編,《貳臣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景印國史館繕本。
[清]崑岡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臺灣中文書局,1963,據中央圖書館藏清光緖二十五年刻本影印。
[清]張廷玉,《明史》,收於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廿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1977。
[清]鄂爾泰等纂,《八旗通志初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黃彭年等撰,《畿輔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7,據清宣統2年刊本重印本。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據原刻本校刊。
[清]談遷,《國榷》,收於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
[清]錢儀吉編,《碑傳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清]鐵保總纂,李洵等校點,《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2。
[漢]黃石公著、張商英注,《素書》,收入《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小紅綾初纂本,未刊。
《明實錄.崇禎長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舊鈔本影印。
《明實錄.熹宗實錄》,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據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民國五十一年刊本縮編。
《崇禎實錄》,收於《明實錄.附錄》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影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嘉業堂舊鈔本。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實錄.滿洲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197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清高宗敕撰,《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清高宗敕撰,《續通志》,臺北:新興書局,1965。
趙恭寅、曾有翼纂,《瀋陽縣志(二)》,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影印民國6年鉛印本。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8。
三、 專書著作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6。
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2000。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王景澤,《清朝開國時期八旗研究(一五八三──一六六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白壽彝主編,《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李光濤、李學智編著,《明清檔案存真選輯二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3。
李洵、薛虹主編,《清代全史》第一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杜家驥,《八旗與清朝政治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汪榮祖、林冠群主編,《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06。
定宜庄,《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
定宜庄、劉小萌,《薩滿教與東北民族》,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姚念慈,《清初政治史探微》,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孫文良、李治亭著,《天聰汗.崇德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袁閭琨等著,《清代前史》,瀋陽:瀋陽出版社,2004。
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主編,《第二屆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張晉藩、郭成康著,《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莊吉發,《清史論集(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莊吉發,《清史論集(十六)》,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莊吉發,《清史論集(十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莊吉發,《清史論集(十八)》,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1996。
許大齡,《明清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陳生璽,《明清易代史獨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2006。
楊海英,《洪承疇與明清易代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趙克生,《明朝嘉靖時期國家祭禮改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劉小萌,《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的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滕紹箴,《三藩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鄭天挺,《清史探微》,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
Chen-main Wang, The Life and Career of Hung Ch'eng-ch'ou, 1593-1665: Public service in a Time of Dynastic Change. 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99.
Frederic E. Wakeman, The Great Enterpris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5.
Mark C. Elliott,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 Oxford : Polity Press, 1997.
Willard J. Peterso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四、 期刊論文
王明琦,〈《盛京城闕圖》的內容與年代〉,《社會科學輯刊》4(遼寧,1986)。
王思治,〈范文程評議〉,《社會科學》,1984:5(上海,1984)。
王思治,〈讀《袁崇煥研究論集》〉,《北京社會科學》,4(北京,1995),。
王景澤,〈關於范文程的幾點考證〉,《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3(重慶,1998)。
何啟龍,〈蒙元和滿清的「傳國玉璽」神話〉,《新史學》19:1(臺北:2008.3)。
吳士勇,〈再論袁崇煥之死〉,《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江蘇,2003)。
李光濤,〈清太宗與三國演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臺北,1947)。
李治亭,〈論清(後金)五次入關及其戰略思想〉,《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Z1(吉林,1983)。
李勤樸,〈天聰九年皇太極談話中的「元壇寶藏」〉,《漢學研究》,21:2(臺北,2003.12)。
李鴻彬,〈清初傑出政治家──范文程〉,《社會科學戰線》,1983:4(長春,1983)。
林麗月,〈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1(臺北,1983.06)。
邸永君,〈啟心郎考〉,《歷史研究》1(北京,2006.1)。
洪藝珊,〈參漢酌金──清太宗嗣統及其統治政策的形成〉,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孫文良、李治亭,〈論明與清松錦決戰〉,《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遼寧,1982.10)。
張玉興,〈皇太極留養張春史事考論〉,《歷史檔案》4(北京,1982)。
張振陽,〈「天命靡常」與「夷夏之防」──談清初支配正當性的建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清水裕美子,〈滿、朝鮮族的薩滿信仰與祖先崇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郭成康,〈試析清王朝入關前對漢族的政策〉,《民族研究》1983:3(北京,1983)。
楊銀權,〈論降清知識份子在清立國中的作用〉,甘肅: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6。
葉高樹,〈「參漢酌金」:清朝統治中國成功原因的再思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期,(臺北,2006)。
葉高樹,〈明清之際遼東的軍事家族──李、毛、祖三家的比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2(臺北,2009.12)。
葉高樹,〈降清明將研究(一六一八──一六八三)〉,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葉高樹,〈滿洲親貴與清初政治:都英額地方赫舍里家族的個案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3(臺北,2010.6)。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0本(上)(臺北,1968)。
趙世瑜,〈明朝吏典制度簡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8)。
劉健明,〈袁崇煥研究的豐碩成果─讀閻崇年著《袁崇煥研究論集》〉,《北京社會科學》,4(北京,1995)。
閻崇年,〈袁崇煥死因解析〉,《歷史檔案》,4(北京,1995)。
魏鑒勛,〈清入關前軍功集團與智囊集團比較研究〉,《社會科學輯刊》1995:5,(瀋陽,1995)。
片岡一忠,〈夢見る皇帝──入関前清朝皇帝の夢と順治期の政治〉,《社会文化史学》40(茨城县,平成11.10)。
神田信夫,〈清初の文館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19:3(東京,19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