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伯仁
Bonifacio Po-jen Wang
論文名稱: 現代臺灣奇觀?: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
The Modern Spectacle in Taiwan? : Festivals, Festivalization and the Festivalscapes
指導教授: 吳鄭重
Wu, Cheng-Ch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節慶節慶化節慶地景空間生產理念型奇觀高雄燈會
英文關鍵詞: festivals, festivalization, festivalscapes,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deal type, the spectacle, Kaohsiung Lantern Festiva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8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十五年來各種新興節慶在臺灣各地有普遍增加的趨勢。本研究試圖透過節慶化的觀點,來探討節慶地景的形塑過程,以及這些現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與空間意涵。
    在理論探索方面,本論文是以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間生產作為基本架構,加上Bryman的迪士尼主題樂園化和Hannigan的奇幻城市概念,用來釐清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等相關概念,並與Debord的奇觀社會對話。
    在經驗分析方面,首先針對台灣的節慶現象進行廣泛調查。藉由現代節慶在時空分布的基本特性,以及對於節慶內容的歸納、整理,試圖建構出一些臺灣現代節慶的理念型,以掌握節慶化現象的整體面貌。接著,再透過高雄燈會的個案研究,來探究現代節慶的構成元素,以及節慶地景生產的動態過程。
    本研究發現,在2006年7月到2007年六月的一年當中,台灣地區約有434個各式節慶,從中又可以粗略地歸納出五種主要的節慶理念型:地方–產業–創新節、藝文統理節、傳統再現節、消費紀念日以及小眾嘉年華;每一種節慶類型又可追溯出各自不同的發展脈絡。而節慶化的整體現象,又展現了文化統理與文化消費的雙重邏輯,共同創造出台灣的節慶奇觀。另一方面,高雄燈會精心規劃的主題化情境、混雜多元的節目內容,以及熱鬧歡愉的節慶氣氛,所共同打造出來的節慶地景,更清楚地展現出現代節慶作為展示政績、宣傳政策、行銷城市/地方、促進消費與製造商機的節慶政治經濟學。

    In the last 15 years, there has been a mushrooming of different kinds of “festivals” in Taiwa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festival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amine the dynamics of festivalscapes and the associated social and spatial meaning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The theoretical ground of the dissert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Lefebvre’s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and his concep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oreover, Bryman’s ideas of Disneyization, Hannigan’s ideas of fantasy city are also useful sources of reference. Most importantly, the concepts of modern festivals, festivalization, and the festivalscapes echo Debord’s critique of a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In order to grasp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modern festivals in Taiwa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dissertation firstly tried to identify the numbers of different kinds of festivals in space and time, to analyze their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o construct the ideal-types of the modern festivals. It was followed by a case study of the Kaohsiung Lantern Festival that aimed to explore the elements of the festivalscaples and the very process of their production.
    As a result, a total of 434 festiva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12 months between July 2006 and June 2007, and 5 ideal-types of the modern festivals were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New Festivals for Local Economy, Festivals of Cultural Governance, the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 “S”(Shopping) Days, and Community Carnivals. The origins of these festival ideal-types were also traced. As a whole, the phenomenon of festivalization illustrated the dual logics of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festival spectacle in Taiwan. In addition, the case of Kaohsiung Lantern Festival vividly demonstrated the production of the festivalscapes in terms of the thematic scenarios, hybrid programs, and cheerful atmosphere. Arguably, it w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festivals that provided the platform for local government to display its achievement, to promote its policies, to market the city/place, and to boost consumption and the local economy.

    中文摘要……………………………………………………………………….ix 英文摘要………………………………………………………………………..x 目次…………………………………………………………………………....xii 圖次…………………………………………………………………………...xvi 表次……………………………………………………………………………..x 第一章 緒論:臺灣是節慶之島? 序曲 歡騰跨年夜與變淡的年味…………………………….………………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節慶」的意義與發展…………………………………………….4 一、傳統歲時節慶………………………………………………………...4 二、現代政治紀念日………………………………………………….…..6 三、現代新節慶…………………………………………………………...7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8 第四節 章節安排………………………………………………………….....9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節慶化的奇觀地景 第一節 魔幻寫實:節慶化與日常生活……………………………………11 一、日常生活的批判:現代性的異化生活…………….………………12 二、節慶與日常生活:從傳統到現代.…………………………………13 三、節慶化的日常生活………………………………………………….15 第二節 節慶地景的空間生產……………………………………………...17 一、空間之生產………………………………………………………….17 二、節慶地景的生產……………………………………...…………….20 第三節 迪士尼主題樂園化與夢幻化的節慶城市…………..……………22 一、迪士尼主題樂園化與節慶化………………………………………22 二、從夢幻城市到節慶城市……………………………………………27 第四節 節慶化、節慶地景到節慶城市:奇觀社會的誕生……………..29 一、現代節慶與奇觀社會………………………………………………29 二、奇觀作為宰制日常生活的力量……………………………………31 三、節慶奇觀與節慶城市………………………………………………33 第五節 小結:節慶與節慶地景……...…………………………………..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臺灣現代節慶的類型學分析與節慶地景生產的個案研究 第一節 方法論:混合方法的研究取徑…………………………………..37 第二節 廣泛研究:臺灣現代新節慶的「類型學」分析………………..41 一、從節慶調查到理念型分類…………………………………………41 二、資料蒐集……………………………………………………………41 三、分類與分析:現代新節慶的趨勢與理念型………………………44 第三節 深入探索:高雄燈會的個案研究………………………………..47 一、個案選擇:2007 年高雄燈會……………………………………..47 二、先期研究……………………………………………………………48 三、正式田野工作………………………………………………………51 第四章 節慶之島的奇觀社會 第一節 現代新節慶的時空特性…………………………………………..57 一、臺灣節慶現象概觀…………………………………………………57 二、傳統歲時節慶、政治紀念日與現代假日的時空特性……………59 三、順應制度時間與空間化的現代新節慶……………….……………63 四、混雜融合、城鄉有別的「現代廟會」……………….……………67 第二節 節慶化的面向:現代新節慶之理念型……………….…………..69 一、地方–產業–創新節……………………………………...…………..69 二、藝文統理節…………………………………...……………………..71 三、傳統再現節…………………………………...……………………..72 四、消費紀念日……………………………………………...…………..73 五、小眾嘉年華………………………………………………………….74 第三節 節慶化的幕後:政治、經濟與文化結合的脈絡…………………77 一、從政治節慶到節慶政治…………………………………………….79 二、從政治統理到文化治理…………………………………………….81 三、文化經濟的創造與文化消費的包裝……………………………….84 第四節 小結:節慶化的奇觀社會…………………………………………87 一、天天可過節?超真實的日常生活………………………………….87 二、嘉年華城的地景與空間…………………………………………….87 三、奇觀社會下的節慶化生活:異化或轉機?……………………….88 第五章 高雄燈會—節慶地景的生產 第一節 從元宵節、臺北燈節到高雄燈會………………………………..89 一、元宵節………………………………………………………………89 二、觀光節與臺北燈節…………………………………………………90 三、臺灣燈會與高雄燈會………………………………………………91 四、2007 高雄燈會概況………………………………………………..91 第二節 節慶現身:高雄燈會節慶地景的空間實踐……………………..95 一、兩種層次的主題化…………………………………………………96 二、混雜與熱鬧歡愉的節慶體驗………………………………………99 三、非日常性:曲終人散,相約明年見……………………….……..101 第三節 愛河、水岸、世運會:節慶政治的空間再現………….………102 一、永恆之光:城市的想像圖騰…………………………..…………..102 二、世界運動會的政策宣傳與造勢……………………………………104 三、展示愛河治理成效的奇觀…………………………………………104 四、燈會拼經濟:城市行銷與觀光的期待……………………………107 第四節 嘉年華的現代再現:活現的燈會地景………………………….108 一、燈會現身:平日與假日、白天與晚上的反差……….……………108 二、人海、歡騰與奇觀混雜的愉悅節慶地景…………….……………111 三、再現的現代燈會與消失的元宵節…………………………………117 第五節 小結:奇觀社會中的現代元宵…………………………………….119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重新進出 :節慶之島的再發現…………………………………123 一、節慶化觀點的建立…………………………………………………123 二、奇觀社會下的現代廟會……………………………………………12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方向…………………………………………….127 一、研究限制……………………………………………………………127 二、後續研究方向………………………………………………………127 參考文獻………………………………….…….……….…...……..………129 附錄A:節慶資料搜尋的來源……………….……………………..…….135 附錄B:2005/7/1-2006/6/30臺灣節慶調查整理….………………..……137 謝辭…………………………………………………………………………..149

    王志弘(2003),〈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52。
    白美女(2006)。《古坑咖啡傳奇-地方品牌化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包亞明 主編(2002)。《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都市與文化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3)。《文化土壤 接力深耕:文建會二十年紀念集》。臺北:文建會。
    何榮幸(2006)。〈全臺飆節慶專題-1破題篇〉。 《中國時報》。3/6,版A2。
    李小芬(2002)。〈節慶活動的文化觀與產業觀〉,《社教雙月刊》,期108。
    李秀娥(2004)。《臺灣民俗節慶》。臺中市:晨星。
    李永匡、王熹(1995)。《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卷 22,期3,116-150。
    李豐楙(2004)。《臺灣節慶之美》。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吳寧(2007)。《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邱坤良(1998)。〈現代節慶與傳統節令〉。《表演藝術》,期63,23-24。
    呂理政 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臺北縣新店市:向陽文化。
    尚孝芬(1993)。〈跨年棒球賽 熱到最高點〉。《民生報》。1/2,版12。
    林清玄(1999)。《傳統節慶》,增訂一版,文化資產叢書系列民俗類。臺北:文建會。
    林欽榮(2006)。《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台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 :台北、新竹、高雄》。臺北:新自然主義。
    林新輝、劉永祥(2007)。〈青年節不夠台 票選新紀念日〉。《聯合報》。3/17,版A4。
    林澄枝(2000)。〈序〉。陳進傳 等(2000)。《八十八年度宜蘭縣文化節「冬山風箏節」成果專輯》。宜蘭:宜蘭縣文化局。
    芮鶴延(1955)。《怎樣指導紀念日活動》。臺北:復興。
    城市記憶公關顧問公司 編(2000)。《後勁甘尾會/2000年高雄市文化節》。高雄市︰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
    孫華翔(2005)。〈臺灣文化節慶的評估指標與永續發展〉。《傳統藝術》,期56,4-6。
    夏忠憲(2000)。《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涂順從(2004)。〈南瀛產業文化節慶〉。《南瀛文獻》,改版輯3,115-123。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徐如宜(2005)。〈貨櫃藝術節 今晚要妳搖滾〉。《聯合報》。12/18,版C2。
    殷登國(1984)。《歲時佳節記趣》。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陳元陽、李明儒、陳宏斌(2003)。〈觀光服務業者對舉辦節慶活動態度之研究—以澎湖2000觀光年為例〉。《澎技學報》,期6,103-12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其南(2001)。〈從全球化看文化產業與地方行政〉。《文化視窗》,期33,46-51。
    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陳璋玲、伍亮帆(2006)。〈嘉義市國際管樂節活動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級願負價格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卷6,期1,101-123。
    陳賡堯(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臺北:遠流。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學富。
    張一兵(2006)。〈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王昭鳳 譯(2006)。《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Debord, G. (1992).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Paris: Gallimard.
    張淑君、曾才珊(2005)。〈節慶活動與社區總體營造對地方產業振興之影響—以南投花卉博覽會為例〉。《農業世界》,期267,76-81。
    郭珉(2004)。〈迎神賽社且高歌—歲時節慶與民俗藝陣〉。《臺灣月刊》,期253,17-19。
    曾廣維(2002)。〈論法國革命政府舉辦之革命節慶(1790-1794)〉。《史學研究》,期16,23-58。
    游冉琪(2006/10)。〈地方行銷提振地方競爭力—鶯歌陶博物館點土成金的故事〉。《研考雙月刊》,卷30,期5,90-100。
    黃丁盛(2003)。《台灣的節慶 》。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黃秀義(2005)。〈今天 到夢想社區「把玩藝術」〉。《經濟日報》。10/15,版C7。
    黃聲威(2006a)。〈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談漁業節慶之省思(上)〉。《漁業推廣》,期235,14-25。
    黃聲威(2006b)。〈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談漁業節慶之省思(下)〉。《漁業推廣》,期236,12-20。
    楊明暉(1972)。《中國紀念節日史話》。臺北:大聖。
    楊家駱 編(1999)。《東京夢華錄注》臺北:世界書局。
    廖漢騰(2003)。〈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以媒體事件觀點分析1994-2003臺灣跨年晚會〉。《中華傳播學刊》,期3,37-82。
    齊星 編(1990)。《古風民俗》。臺北:臺灣商務。
    蔡文婷(2004)。〈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光華雜誌》,卷30,期7。
    鄭金明(2006)。《世界節日的故事》。臺中:好讀。
    劉還月(2000)。《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
    聯合報(1972)。〈今晚聯播英雄大會 除夕演出跨年綜藝〉。《聯合報》。12/29,版8。
    謝聰輝(2004),〈臺灣歲時節慶內涵析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卷15,期3,6-19。
    久我勝利(2005)。《一生受用的分類技巧》(曾于珮 譯)。臺北縣汐止市︰中國生產力。原作2004出版。《分類する技術が仕事を変える!》。東京:日本実業。
    Allen, J. et. al(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陳希林, 閻蕙群 譯)。臺北 : 五觀藝術管理。原作2002出版。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2nd ed). Milton, Qld.: Wiley.
    Bryman, A. (2004). The Disneyization of society. London: Thousand Oaks.
    Cox, H. G. (1969). The feast of fools; a theological essay on festivity and fantas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ang, M.(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 譯)。臺北:巨流。原作1998出版。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Creswell, J.W.(2007) 。《研究設計: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張宇梁、吳樎椒 譯)。臺北:學富。原作2004出版。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 approa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Cresswell, T.(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 譯)。臺北:群學。原作2004出版。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Debord, G. (1983).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reprinted).( Black & Red Trans.) Detroit: Black & Re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7.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Featherstone, M.(2004)。《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 譯)。南京市:譯林出版社。原作1991出版。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Harcup, T. (2000). Re-imaging a post-industrial city: the Leeds St Valentine’s Fair as civic spectacle. City, 4(2), 215-231.
    Hannigan, J. (1998) Fantasy city: pleasure and profit in the postmodern metropolis. London, Routledge
    Highmore, B. (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周群英 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原作2002出版。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Hunter, E. J. (2002). Classification made simple. (2nd ed). Burlington, VT, USA: Ashgate.
    Johnston, R. J. (Ed.)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UK: Blackwell.
    Lefebvre, H. (1991a).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 Introduction. (Moore, J. Trans.) London: Vers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I: Introduction (2nd). Paris: L’Arche.
    Lefebvre, H. (1991b)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Nichoson-Smith, D. Trans.). Blackwell: Oxford, U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 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Lefebvre, H. (2002)。〈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亞明 主編(2002)。《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都市與文化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原作1979出版。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Prentice, R. & Anderson. V. (2003). Festival as creative destin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1), 7-30.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itzer, G. (2001).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New Century ed) Newbury Park, Calif.: Pine Forge.
    Sayer, A. (1992).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Soja, E.(2004)。《第三空間》(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 譯)。臺北:桂冠。原作1996出版。Thirdspace :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Weber, M.(1991)《社會科學方法論》(黃振華、張與健 譯)。臺北:時報文化。原作1949出版。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Free Press.
    Yin, R.(2001)。《個案研究》(尚榮安 譯)。臺北:弘智文化。原作1994出版。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Zukin, S.(2006)。《城市文化》(張廷佺、楊東霞、談瀛洲 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原作1995出版。The Cultures of Citie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