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凡誼
Chao Fan Yi
論文名稱: 從踏步獨舞走向和諧共舞的美感體驗之生命敘說
An Aesthetic and Narrative Journey Toward Dancing With the Loved in Harmony
指導教授: 李明芬
Li, Ming-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美感體驗和諧生命和諧關係和諧關係之美敘說探究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 Experience, Harmon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of Life, The beauty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Narrative Inqui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1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是一場以芭蕾為隱喻的生命關係探究,舞者從台下到台上共舞的歷程,如同我與生命中重要他人從蒺藜之境走向和諧關係的意象。運用敘說探究做為研究方法,一探我與生命舞伴從滯礙走向和諧的關係歷程,在生活與生命的淬煉過程體驗生命的美感與意義,一回又一回地轉化原本膠著的生命關係,也不斷地在敘說與書寫的過程中,體驗生命的美善與和諧關係的湧現。
    從共舞敘說的經驗再現中,我對重要的生命舞伴有了豁然清朗的看見,也領會美感體驗觸發的轉化力,引領我遠離童年時期對爺爺的畏懼、弭合長期疏離的父女關係、學習擁抱夫妻之間的美妙差異、解構舊我所建立的信仰關係,最終在多重的關係歷練中尋回美好燦亮的和諧關係。
    在生命美感的自我提煉,驗證了美感體驗的外力助緣,足以觸發內在和諧動力,發現感官儀式、心靈寫畫創作、團體敘說及行動實踐各有其開發感知與提升心念的力量,也驗證了經美感的淬煉轉化,內在更能湧現真誠與美善。同時梳理從自我、人我、環境物我及天人關係所濃縮聚斂的和諧關係之美,原來,美感體驗連動心靈,經行動、反思與覺知的相互洗禮,和諧關係之美也自然地開展。
    論文並以社會建構的視角呈現生命和諧關係的新體悟:和諧寧靜的內在關係是經環境衝擊淬煉而來,擁抱差異更能綻放人際互動的美感,和諧關係需要愛與美的滋養。從美感教育與學習的觀點,提出以下的建議與展望:自我關係的團體敘說、跨越代間藩籬的表達性藝術、擁抱夫妻差異的美感實踐、整建靈性信仰的社區關懷網絡、助人者之正向增能課程等。期待這趟生命敘說的小小結晶,也能從小我到大我,層層綻放美善的光明與力量。

    This study borrows ballet as a metaphor for inquiring life relationships. In the ballet, the dancer steps onto the stage and learn to perform with the other dancers, moving around discordance and gradually tapping into harmony.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narrative inquiry to probe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from stagnancy to harmony. Through arduous living experiences, she learns to resolve many troublesome relationships in the course of narrating and writing, which enables her to encounter with the beauty, kindness and harmony in life.
    From the narrative inquiry of dancing with her loved ones, the researcher comes to see clearly each of the other dancers in the ballet and gains insights into this aesthetic journey. Through this aesthetic journey, dread toward her grandfather since childhood was redeemed, and detachment between father and daughter got retied. She also learns to embrace the beauty of differences once preventing her from understanding spouse relationship, and accordingly reconstructing her relationship with her belief. All of these lead her towar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in which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life emerges.
    In this narrative inquiry,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many tempering experiences indeed help foster her inner motif for harmony, find her sensual rituals, enrich the spiritual writing, enable group narrating and elevate her mental power. She finally comes to realize that all of these arduous relationships catering with the many aesthetically touching moments foster the inner wealth of beauty, kindness and sincerity. Meanwhile, her relationships with self, others, environment and heaven are further elevated, being reconnected and baptized in action, reflection and awareness.
    The study reveals the realization of valuabl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 metaphor of ballet dancing. It is believed that our inner peace could be forged with the outer challenges. The greater capacity we have for embracing differences, the more powerful we would be in harnessing beautifu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need nourishment of both love and beau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learning, the study suggest collective narrative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expressive arts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generations, the aesthetic practice for resolving the differences of coupl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irtuality network, and empowerment of the helpers.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narrative study of human relationship aesthetics would shed light on the way we see ourselves and others, help elevate us from ego to big self, and nurture our inner beauty and positive power.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楔子 …………………………………………………………………………………………………………………1 第一章 舞者的心聲─序曲 第一節 巨視的眼‧綻亮的心──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我與他們可能的期待──研究目的與探究課題 ………………………13 第三節 研究語彙 …………………………………………………………………………………………17 第二章 舞句的探詢─文獻探討 第一節 美感體驗的內涵、特質與轉化 …………………………………………………21 第二節 生命和諧關係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探究生命之舞 第一節 關於敘說探究 …………………………………………………………………………………45 第二節 敘說研究的理解與看見 …………………………………………………………………48 第三節 敘說之舞的鋪排與詮釋 …………………………………………………………………52 第四章 一場圓舞芭蕾的開展 第一節 踏步─回探童年尋找隱微的原生關係之美 …………………………………57 第二節 練舞─在突困行動中聽見心的旋律 ………………………………………………74 第三節 起舞─在婚姻屏縫中初遇曙光 ………………………………………………………80 第五章 在光寶父母成長課程與信仰中舞動生命 第一節 獨舞─跨出陌生舞步探尋母職與自我能量 ………………………………90 第二節 詩意美感中的洞見─學會和爺爺與父親輕盈跳躍 …………………103 第三節 夫妻雙人舞─進退之間舞步愈跳愈調和 …………………………………117 第四節 健康的試煉─在恩光中脫胎換骨 ………………………………………………133 第六章 圓舞芭蕾─生命和諧之美的回觀與看見 第一節 共舞敘說後的角色再現 ………………………………………………………………144 第二節 和諧共舞中自我提煉的生命美感 ………………………………………………157 第三節 在劇幕放下前凝視回觀與展望 ……………………………………………………164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177 貳、 英文部分 …………………………………………………………………………………………………187 參、網路資料………………………………………………………………………………………………………188 圖 次 圖5-2-1 於「親子互動感知美學」課程中擺置的童年茶席 ……………………………105 圖5-2-2 於「代間美好關係敘事」課程重現爺爺的牛皮紙 ……………………………107 圖5-2-3 於「父與女美好關係敘事」課程中的撕貼創作 …………………………………114 圖5-3-1 藉由曼陀羅生命寫畫與在婚姻中的我深度對話 …………………………………120 圖5-3-2 Ellis理情ABC理論的實作記錄與書寫 ………………………………………………121 圖 5- 3- 3 生命成長歷程的儀式,學員透過植物拓染與袖珍書記錄創作…124 圖 5- 3- 4 創造婚姻生活儀式,學員以黏土表達在婚姻中的美好看見………125 圖5-3-5 於「創造婚姻儀式」課程中捕捉婚姻關係的美好轉化………………………126 圖 5- 3- 6 於「創造婚姻儀式」課程中展望婚姻關係的美好未來 ……………127 圖5-4-1 伴我經歷漫長醫檢給我力量的恩典小冊 ………………………………………………138 圖6-3-1 站在水晶球上自信的女人 …………………………………………………………………………176

    一、 中文部分
    子敏(1973)。和諧人生。台北市:純文學。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6)。關鍵能力—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專刊】。天下雜誌教育專刊—海闊天空十週年。
    毛瓊英(譯)(2002)。女性主義團體工作(原作者:Sandra Butler & Claire Wintram)。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1)。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8)。敘說分析(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王理書(2008)。帶著傷心前行:一個心理作者的自我療癒故事。台北市:寶瓶文化。
    田育慈(譯)(2013)。不完美的禮物(原作者:Brene Brown Ph. D.)。台北市: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2010)。
    光寶文教基金會(2010)。不光會耍寶─認輔志工守護孩子的故事。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原作者:Joseph Campbell)。台北市:立緒。(原著出版年:1949)。
    江葵展、林亞屏、徐麗玲(譯)(2013)。愛‧被愛人─學會與他人建立關係,勇於互愛(原作者:Leo Buscaglia)。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6)。
    江慧娟(2010)。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
    吳幸如等(2006)。音樂治療十四講。台北市:心理出版。
    吳怡靜、林雨蒨、黃敦晴(譯)(2008)。我到我們的世代─新一代的快樂人生哲學(原作者:Marc Kielburger&Craig Kielburger)。台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2006)。
    吳明富(2010)。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芝儀 (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mia Lieblich,Rivka)。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
    吳芝儀、陳韋樺、曾柔鳴、蒙光俊(2007)。基督信仰對基督徒生命意義之探究。聖約翰學報,24,159-172。
    吳就君(譯)(1993)。與人接觸(原作者:Virginia Satir)。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齊殷、楊坤修、趙義隆(2013)。結構穩定性對動態新關係形成之影響:局部結構的網絡分析方法。台灣社會學,25,125-162。
    李良哲(1994)。Personal, Social Support, and Marital Variables Related to Marital Coping Behaviors。教育與心理研究,17,391-423。
    李良哲(1996)。大台北地區已婚者婚姻衝突因應行為之年齡與性別差異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19,169-195。
    李良哲(2008)。婚姻衝突因應行為歷程模式之驗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74,53-94。
    李美方、黃立欣(譯)(2009)。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李美枝(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李家兆(2013)。生命之流的湧現─ 一個「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社群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台北市。
    李茂榮、陳立言(2011)。從保羅・田立克之終極關懷的觀點論述生命教育與信仰之間關係。載於陳錫琦(主持人)。2011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茂興 (譯)(1996)。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Gerald Corey)。台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
    沈清松(2006)。從內在超越到界域跨越─隱喻、敘事與存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哲學與文化期刊,3,21-36。
    卓依蒨(2012)。婚姻變奏曲─談婚姻衝突及教育介入策略。家庭教育雙月刊,35,48-49。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來祥、周紀文(2002)。美學概論。台北市:文津出版。
    周雅瑩(2014)。(水面上水面下)編導張嘉容:用戲劇療癒自我 找家庭中的自己。多汁報第,33,5月10日,第33版。
    周新富(2006)。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易之新 (譯)(2005)。關係花園(原作者:Jock McKeen, M.D.& Bennet Wong)。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 。
    林正峰(2007)。不丹─最快樂的窮國。商業週刊,1000。
    林如萍(2007)。搭起世代間的橋梁─談祖孫關係。愛家雜誌,4,2-4。
    林志昇(2003)。一位資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林亞君(譯)(1998)。寫作人生的況味─讓文字使生命的花朵綻放(原作者:Albert, Susan Wittig)。台北市:圓智文化。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淑貞(譯)(1995)。生命中的戒指與蠟燭─創造豐富的生活儀式(原作者:Evan Imber-Black & Janine Roberts)。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林甄君(2011)。靈性療癒歷程分析─以三位基督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台北市。
    林蒼生(2002)。美自心中來。載於天下編輯(主編)。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96-110)。台北市:天下雜誌。
    金樹人(2012)。如是深戲:觀‧諮商‧美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施以諾(2013)。詩歌:是一種抗憂鬱劑:40帖帶來幸福的心靈處方。台北市:主流出版。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洪蘭(譯)(2008)。養男育女調不同-大腦不同,學習型態不同,情緒表達方式不同,教養方法當然應該不同!(原作者:Leonard Sax)。台北市:遠流。
    洪蘭、蘇奕君(譯)(2011)。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原作者:Judith R. Harris)。 台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2009)。
    胡幼慧主編(2005)。質性研究--理性、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台北市:巨流。
    胡鵬年(1999)。和諧人生。T&D飛訊, 86,2-3。
    范靜芬(2012)。體驗教育。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17-43。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 (原作者:Clandinin, D. J. and Connelly, F. M.)。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1)。
    師雲儀(2010)。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北市。
    徐西森、陳仙子等(2002)。人際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徐詩思(譯)(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原作者:Clare Cooper Marcus)。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透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2010)。生態心理學(原主編:Theodore Roszak & Mary E. Gomes & Allen D. Kanner)。台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郝譽翔(2011)。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台北市:九歌。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台北市。
    張思嘉(2006)。家庭與婚姻: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本土心理學研究, 26,3-34。
    張菀珍(2006)。關懷-生命倫理議題的探討。載於生命教育議題研討文集,15-39。 高雄縣:九華圖書。
    梁美玉、黃正頤、劉安康、蕭德蘭(譯)(2005)。愛與生存的勇氣:自我關係療法的詮釋與運用(原作者: Stephen Gilligan)。台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2000)。
    梁琬晴(2009)。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莊明貞(2010)。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
    郭倩如(2013)。新手媽媽壓力源、壓力因應策略與壓力反應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暨心理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秉華、范嵐欣、程玲玲、莊雅婷(2013)。融入基督信仰的靈性諮商課程暨成果評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4 (4), 853-874。
    陳阿月(譯)(2008)。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原作者:Alice Morgan)。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
    陳俊村(2013)。調查:丹麥為全球最幸福國家 中國排第93。大紀元新聞9月9日。
    陳錦惠(2004)。教學歷程中教師美感經驗之研究-Dewey美感經驗的觀點(博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台北市。
    陳麗君(2010)。美感與積極情緒的關係及對變化覺察的影響(博士論文)。中國西南大學,重慶市。
    傅佩榮(1998)(序文)。載於王石珍(譯)。為自己出征(原作者:Robert Fisher)。台北市:方智。
    彭南儀(譯)(2010)。感動腦(原作者:茂木健一郎)。台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7 )。
    曾昭旭(2005)。我的美感體驗─道德美學引論。台北市:商務。
    黃玉琴、許國崢、林惠鈴(2005)。體驗行銷與顧客價值、顧客忠誠度之相關聯性-以薰衣草森林餐廳為例。遠東學報22(2),155。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全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略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1,3-48。
    黃武雄(2002)。回應何青蓉、趙淑美學位授予與男性就讀社大一文。教育研究月刊,100,66-69。
    黃錦敦(2014)。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市:桂冠圖書。
    黃囇莉(2006)。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士毅(1996)。愛‧婚姻‧家庭─差異‧衝突與和諧。台北市:揚智。
    楊秋燕(1993)。青少年親子衝突來源、衝突情感經驗及衝突解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台北市。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國科會專題計畫結案報告。
    楊婕媺(2000)。極限跑者美感體驗之表現與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楊錦波(2009)。心靈膠囊─不同人生階段的自我定位。康健雜誌。
    葉光輝(1999)。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2,41-82。
    葉光輝(2002)。關係主義:論華人人際互動的關係要素、來源及變化歷程。載於葉啟政(主編)。從現代到本土。台北市:遠流。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刊,22, 81-119。
    詹美涓(譯)(2007)。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原作者:Natalie Goldberg)。台北市:心靈工坊。
    詹慕如(譯)(2007)。美感是最好的家教(原作者:山本美芽)。台北市:茵山外。(原著出版年:2006)。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原作者:White,M. & Epston)。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0)。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台北市:聯經。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台北市:聯經。
    瑪潔利.曼尼佛(2005)。藝術季刊,3(1),123。
    臺灣福音書房(譯)(1986)。新約聖經恢復本。台北市:臺灣福音書房。
    臺灣福音書房(譯)(2013)。感恩節特會─約翰的修補職事。台北市:臺灣福音書房。
    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2010)。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 (原作者:Julia Yang, Alan Milliren, Mark T. Blagen)。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賓靜蓀(2009)。女兒的自信,關鍵在父親。親子天下雜誌。
    趙凡誼(2007)。一場文學、書寫與美學的相遇。耕莘園雜誌,25,17-19。
    劉千美(2001)。論人的美感向度。應用心理研究,9,167-187。
    劉小菁(譯)(2002)。理情行為治療(原作者:Albert Ellis)。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劉育忠(2011)。邁向一種德勒茲式的課程美學觀:創造性地重構生命與經驗。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29-50)。台北市:五南。
    劉秋固(2008)。超個人心理學的美感經驗。宗教哲學期刊,46,149-164。
    劉淑瓊(譯)(2009)。抱緊我:扭轉夫關係的七種對話(原作者:Sue Johnson)。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劉惠琴(1993)。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婦女與兩性學刊,4 ,207-244。
    劉霈(2004)。現代性的後果─紀登斯對現代社會之觀點與其反思。網路社會通訊期刊,39。
    劉麗珍、王文霞(譯)(2005)。女兒背後的爸爸(原作者:H. Norman Wright)。台北市:雅歌。
    潘皆成(2005)。雙重衣櫃:已婚男同志的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高雄市。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台北市:五南。
    蔣勳(2006)。美的覺醒。台北市:遠流。
    蔡卓芬、馮克芸(譯)(2009)。尋找你的幸福城市─你住的地方決定你的前途(原作者:Richard Florida)。台北市:天下雜誌。
    蔡承家、阮惠玉(2010)。樂齡學習需求及參與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4)。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Jean Clandinin & Michael Connelly)。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
    蔡雪枝(1996)。美育與國家競爭力—漢寶德談美讀後感。T&D 飛訊,45。
    蔡懷肯(2008)。部落格自我揭露與人氣指數對閱讀者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新北市。
    鄭佩芬、王淑俐(2009)。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縣:揚智。
    賴玉釵(2011)。「美感體驗」意涵及對傳播研究之啟發。新聞學研究,106,179-218。
    賴光祺(2007)。高度現代性之下的主體構成——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思想在教育上的推演(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賴佩霞(2012)。回家─賴佩霞二十年修行告白。台北市:早安財經文化。
    賴誠斌、丁興祥(2004)。自我敘說探究與生命轉化─發生在蘆荻社大的學習故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新北市。
    羅光(1999)。生命哲學的美學。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羅美蘭(2011)。創意生活美學課程的美感經驗。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181-202)。台北市:五南。
    蘇芝勤(2014)。以基督信仰詮釋「道聲」繪本中的幼兒靈性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揚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彰化市。
    蘇絢慧(2012)。愛,一直都在。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蘇詠絮(1998)。欲說還休、欲說還休:華人社會子對親的自我揭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研究所,高雄市。

    二、 英文部分
    Berger, C. R. & Calabrese, R. J. (1975). 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ction and beyond: Toward a development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 99-112.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4).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Assessing aesthetic education: Measuring the ability to “ward off chaos.”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99(1), 33-38.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Haas, L. (1999). Families and Work. In M. Sassman, S. K. Steinmetz, & G. W. Petterson, (2nd ed., pp571-612),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NY, New York: Plenum Press.
    Hammer, S. (1976). Daughters and Mothers: Mothers and Daughters. NY, NY: New American Library.
    Hatch, J.A., & Wisniews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Jauss, H. R. (1982b).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Literary Hermeneutics.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ing, R. (1995). Migration, Globalazion and Place. In D. Massey & P. Jess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Place,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pp.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rstein, I. B. (1970). Stimulus. Value. Role A Theory of Marital Choi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2(3): 465-481.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essman, C .K .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CA: Sage.
    Sales, E. (1978). Women’s Adult Development. In I. H. Frieze, R. Katz, D. Ruble and E. Sales (Eds.) Women and Sex role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North.
    Tajfel, H., & Turner, J. C.(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7-24. Chicago: Nolson-Hall
    Turner, V. (1986). Dewey,Dilthey,and Drama: An Essay in the Anthropology of Experienc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Zedeck, S., & Mosier, K.L. (1990). Work in the family and employing organiz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2), 240-251.

    三、網路資料
    九九晏陽(2010)。從覺解中看馮友蘭的人生境界說。360doc個人圖書館。(8月17日)取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17/09/2030652_46622839.shtml
    孔會芬(2012)。英國研究表明:常搬家損孩子健康。新浪親子。(2月14日)取自http://baby.sina.com.cn/health/12/1402/2012-02-14/0847200370.shtml

    文化部編輯(2012)。第36屆金鼎獎入圍名單公布 林載爵、殷允芃 獲特別貢獻獎。文化部網站。(6月15日)取自 http://www.moc.gov.tw/ccaImages/artNews/0/06150106.pdf
    文教資料(2013)。體味朗讀之美。文教資料,27。(1月1日)取自 http://www.xzbu.com/7/view-4757707.htm
    王仁志(2005)。代間關係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6。(4月15日)
    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index
    卡踏車(2010)。父與子─來自一位認輔爸爸的書寫分享。瑪德琳Fun學趣。(12月10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fanyi.chao/madeline/40791541
    米金(2010)。讀者留言。瑪德琳Fun學趣。(12月10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fanyi.chao/madeline/40791541
    台灣醫療網。Ellis與理情治療法。(8月3日)取自http://www.tw16.net/monographData.asp?m1No=1&m2No=50&m3No=477&mMo=5251。
    李冬琪編(2006)。科學證實了神的力量是正的,魔鬼的力量是負的。阿波羅新聞網。(8月24日)取自 http://tw.aboluowang.com/2006/0824/11189.html#sthash.eoo5UsXW.dpuf
    李慶芳(2012)。敘說的力量。不用數字的研究。(8月31日)取自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31.html
    邱淑貞(2014)。耶穌的醫治。焚而不燬信仰資源分享。(8月3日)取自http://gospel.pct.org.tw

    南藝大秘書室。人際關係的理論基礎介紹。取自 http://secretariat.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3&pageID=3777
    姚尚德(2012)。姚尚德:流浪默劇,能量人生。TED*Taipei。取自http://tedxtaipei.com/talks/2012-sunteck-yao
    柴玲(2010)。柴玲的見證。一個基督徒的屬靈旅程。取自http://lambfollower.wordpress.com/testimony
    真情部落格(2013)。到站的幸福─吳靜怡、徐昌志。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3月20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KDHCtDVOM
    強永剛(2007)。朗讀的積極意義。中學語文教學,3。取自 http://www.pcerc.org/HJZHY/HJ904/HJ904_04.htm
    莊明貞(2007)。漫談敘事探究。莊明真部落格。(5月18日)取自 http://ming-jane.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18.html
    陳一姍、馬岳琳(2013)。小日子,大志氣,美歐美麗生活的祕密。天下雜誌,526。(7月9日)
    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290&idSubChannel=18
    陳玉慧(2012)。陳玉慧:心靈歸返。TED*Taipei。取自http://tedxtaipei.com/talks/2012-jade_y_chen-2/
    陸洛。人格心理學。取自 http://www.ncu.edu.tw/~jimmyjue/lge/program2/p205/3b.pdf
    雲門舞集(2010)。聽河。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取自 http://www.cloudgate.org.tw/cg/cgnews/news.php?id=1147

    黃有東(2007)。黃有東:亦談“內心和諧”。中國:人民網。(1月8日)
    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1038/5256513.html
    楊碩蓉(2012)。群體凝聚力對工作滿意影響之研究-以性別為干擾變數。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學術研討會。(12月7日)取自http://cyc2012.dyu.edu.tw/html/Q.html
    葉仁昌(2001)。生命中的不確定性。(7月11日)取自http://web.ntpu.edu.tw/~soloman/essay.htm
    鄒開蓮(2012)。信仰和自信有何不同?天下雜誌網站。(4月17日)取自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2073
    劉霈(2004)。「現代性的後果」—紀登斯對現代社會之觀點與其反思。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9。(5月15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盧山(2012)。落地的麥子不死─從基督教文化視角探視海子詩歌。文教資料。(11月)取自http://www.doc88.com/p-1438088864879.html
    魏連嶽(2013)。基督教疾病觀:對於生病的信仰理解。取自 http://christ.org.tw/life/illness/view_of_illness.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