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萬忱
論文名稱: 複合透視手法在視覺構成之研究與應用
The study of visual composition in multiple perspectives
指導教授: 梁桂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透視複合透視拼貼空間視覺張力時間
英文關鍵詞: perspective, multiple perspectives, collage, space, visual tension, tim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複合透視的手法與表現見著於東西方的繪畫、攝影、拼貼等創作表現中。雖然同樣有著複合透視的特徵,但東西方對於其手法、表現及目的卻有相當大的差異。本研究藉由文獻回顧探討複合透視形成的歷史、圖形認知的心理和影像及空間的構成關係,蒐集有關複合透視的作品加以分組與歸納,做為創作上的參考資料,並將研究歸納後的心得應用於個人創作中,以求理論與創作的相互驗證。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三點:
    (一)文獻回顧主要是從複合透視手法的形成的背景為重點,了解複合透視的定 義和歷史以及具有複合透視特徵的藝術風格,進而探究中西方複合透視的表現及差異,也將探討複合透視在時間特性上的表現以及與攝影拼貼的關係。
    (二)蒐集各種有關複合透視的作品進行分析,並歸納出符合複合透視特性作品的幾項特徵:1. 空間 2. 邊緣 3. 視覺張力 4. 時間的表現。
    (三)作品形式將以數位影像拼貼做為表現複合透視的手法,藉以表現城市印象的主題。並且在創作中探討城市中,人與場域的關係、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並以創新的視覺體驗,重新觀察我們所熟知的城市景物。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in multiple perspectives have been seen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artistic creations in painting, photography and collage. Although having character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common, the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and objectives differ greatly in west and east.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psychology of graph recogni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between image and space by article reviews. It also collects related work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hen categorizes and generalizes them as references for cre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have been applied to personal creation as mutual proofs of theories and cre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generalized into the following 3 points.

    A.The article reviews focus on the background of how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s forms in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 and history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artistic styles with character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Further, it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in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times and photographic collage.

    B.It collects and analyzes related work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hen generalize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works:
    1.Space 2. Edge 3.Visual tension 4. Expressions of time

    C.The works present the topic of city images with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in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collage of digital imag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ocations in the c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space. By innovative visual experience, it re-observes the scenery of city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

    第一章、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5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2.1透視之相關論述 5 2.1.1透視的定義 5 2.1.2深度知覺(透視知覺 7 2.1.3移動透視(散點透視 8 2.1.4複合透視 9 2.1.5近代空間觀念 10 2.1.6視知覺的作用 12 2.2藝術風格中的透視觀點 13 2.2.1現代主義 13 2.2.2立體派 14 2.2.3未來派 15 2.2.4超現實主義 16 2.3空間表現手法的差異性議題 18 2.3.1西方繪畫中的空間表現 18 2.3.2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空間表現 23 2.3.3攝影拼貼中的空間特性 28 2.3.4空間表現手法中的時間特性 33 第三章、創作理念與方法 38 3.1複合透視作品分析 38 3.2複合透視作品的視覺特性分析 50 3.2.1空間感 50 3.2.2邊緣 52 3.2.3視覺張力 53 3.2.4時間的表現 55 3.3創作的媒材分析及說明-數位拼貼與攝影拼貼 55 第四章、創作執行與發展過程 57 4.1創作理念 57 4.1創作流程 58 4.1創作實例說明 6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3 5.1研究結論 80 5.2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85

    書籍
    1.大智浩著,王秀雄譯,1989,美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大陸書店。
    2.王林,1993,美術型態學,台北,亞太書局。
    3.王無邪,1980,立體設計原理,台北,雄獅圖書。
    4.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台北,市立美術館。
    5.何恭上,1994,近代西洋繪畫,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6.辛華泉,1992,空間構成,中國,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7.翁美娥,1999,中階主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8.陳秋瑾,1995,現代西洋繪畫的空間表現,台北,藝風堂。
    9.郭熙,林泉高致集,楊家駱主編,1972,台北,鼎文書局。
    10.詹前裕,1998,中國水墨畫,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11.蔣勳、黃海雲、倪再沁,1989,東西方藝術欣賞下冊,台北,國立中央大學。
    12.劉其偉,1991,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圖書。
    13.羅東釗,1989,實用透視圖法,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14.譚興萍,1975,繪畫透視學,台北,正中書局。
    15.Stephen Little著,吳妍蓉譯,2005,西洋藝術流派事典,台北,果實出版。

    期刊
    1.尤煌傑,2004,宇宙觀與透視法的表現:中西視覺藝術在透視法所呈現的差異,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93 年01 期,181-200 頁。
    2.李麗娟、郭挹芬,2004,拼貼美學於實驗動畫影片之初探,商業設計學報,93 年07 期,181-192 頁。
    3.莊育振,2004,走出觀景窗-從視覺文化的觀點談攝影藝術的發展,台灣美術,國立台灣美術館館刊,93 年10 期,10-25 頁。
    4.黃崇鐵,2003,中國長卷山水畫之散點透視法,92 年10期,26 頁。
    5.劉思量,2001,傳統繪畫中的視覺表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評論,90 年12 期,205-220 頁。
    6.顧炳星,1990,超現實主義藝術思想簡論,現代美術,第30期,23-24頁。

    論文
    1.小須田領,2003,攝影拼貼運用在數位影像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莊明中,1993,繪畫中的空間概念及其表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3.黃秉富,2005,解構主義表現手法應用在數位影像之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4.黃振妙,2004,平面空間視覺效果形成之創作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5.黃國榮,1996,超現實表現手法在平面廣告中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6.陳子煜,2004,超現實表現手法在設計繪畫創作之研究-以空間視覺效果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7.陳怡蒨,2006,移動視點表現手法應用在圖畫書之創作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8.張光毅,2006,立體感表現形式在平面構成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9.楊朝明,2000,空間美感的表現手法在平面設計中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1.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典藏精選,2008/05/15。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93&catno=15

    其他
    1.歐豪年,1990,教授課堂講述,1990/10/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