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慧玲
論文名稱: 臺北市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之研究
A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Example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黃明月
Hwang, Ming-Yu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專業素養幼稚園教師
英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 Literacy, Kindergarten Teach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稚園教師之專業素養,藉由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來瞭解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各層面間之相關情形,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差異情形;了解專業素養各層面之相關情形以外,並綜合研究成果,提出建議供各幼稚園行政主管、教師及教育行政機關之參考。本研究對象係以臺北市96學年度任教臺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現任1,008位合格教師為研究母群體。研究結論如下:

    一、幼稚園教師具備人文素養,能尊重與關懷他人。
    二、幼稚園教師期以專業能力,營造安全學習環境。
    三、幼稚園教師追求教學創新,進行教學改進。
    四、幼稚園教師勤於學習資訊科技,提升個人專業知能。
    五、幼稚園教師在專業素養上最需專業進修的項目有顯著差異。
    六、已婚幼稚園教師對專業素養的認知,高於未婚幼稚園教師。
    七、私立幼稚園教師對專業素養的認知高於公立幼稚園教師。
    八、不同年齡之幼稚園教師對專業素養各層面未因年齡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年齡越大對於專業素養的認同程度越高。
    九、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的認知,並未因服務年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十、幼稚園教師學歷越高其專業素養越高
    十一、幼稚園教師對專業素養的認知,未因其擔任職務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十二、幼稚園教師對專業素養的認知,不因其幼稚園所處位置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只在專業知識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十三、幼稚園規模越大者,其教師越重視專業素養。
    十四、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各層面間有顯著相關。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Based on samples from the 1008 qualified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of the 96 academic year, the study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s of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with dis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provide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dministration directors of kindergarten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of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below:

    1.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ve humanism literacy, with which always valued and concerned about others.
    2. Based on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kindergarten can construct a safety learning environment.
    3. Kindergarten teachers are those aspire after innovations and improvements of education.
    4. Kindergarten teachers are those diligent in lear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moting personal professional know-how.
    5. There did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tems in need of furt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6. Kindergarten teacher who had married has higher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than those unmarried teachers.
    7. Private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ve higher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than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8.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age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but it seems that elder teachers have higher cognition on professional literacy than younger.
    9. There did not exi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betwe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service seniority.
    10. Kindergarten teacher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ave higher professional literacy.
    11. There did not exi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betwe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positions.
    12. There did not exi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betwe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locations, except f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13. Kindergarten teacher with larger scale have more stress on professional literacy.
    14. There did exi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structs of kindergarten professional literac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與研究範圍..........................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五節 研究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專業素養的意涵..........................11 第二節 幼稚園教師之專業素養........................29 第三節 專業素養相關研究............................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62 第三節 研究工具...................................64 第四節 實施程序...................................73 第五節 資料處理...................................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79 第二節 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各層面之現況分析.............8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差異分析......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4 參考文獻...........................................131 附錄 附錄一:師資培育法...................................141 附錄二:正式問卷.....................................145 表 次 表2-1-1國內外研究教學專業知識的內涵彙整表...............19 表2-1-2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專業能力內涵之分類...............21 表2-1-3學者對專業規準中的「專業態度與精神」內涵之分析....23 表2-1-4各學者對「教師專業態度」的見解...................26 表2-1-5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專業成長的看法...................27 表2-2-1幼稚園與小學學習型態之比較.......................32 表2-2-2學前教育師資基本能力............................40 表2-2-3現行幼稚園相關規定暨師資培育方式整理列表..........50 表2-3-1歷年來有關專業素養之相關研究歸納表................51 表3-2-1研究母群體統計表................................63 表3-2-2臺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分層組別情形及抽樣分析表..64 表3-3-1有關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之參考問卷..................65 表3-3-2預試題號分配表..................................65 表3-3-3幼稚園教師專業素養預試問卷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68 表3-3-4教師專業素養問卷各層面之信度分析摘要表............73 表3-5-1資料統計方法一覽表..............................75 表4-1-1受訪者個人背景變項統計資料表.....................81 表4-1-2學校背景變項統計資料表...........................82 表4-2-1教師專業素養各層面現況分析摘要表..................84 表4-2-2幼稚園教師專業知識層面認同程度之分析表.............85 表4-2-3幼稚園教師專業知識層面認為需再專業進修之分析表......86 表4-2-4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層面認同程度之分析表.............89 表4-2-5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層面認為需再專業進修之分析表......90 表4-2-6幼稚園教師專業態度層面認同程度之分析表.............92 表4-2-7幼稚園教師專業態度層面認為需再專業進修之分析表......92 表4-2-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層面認同程度之分析表.............94 表4-2-9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層面認為需再專業進修之分析表......95 表4-3-1不同性別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99 表4-3-2不同婚姻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0 表4-3-3不同類別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1 表4-3-4不同年齡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2 表4-3-5不同服務年資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4 表4-3-6不同最高學歷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5 表4-3-7擔任不同職務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7 表4-3-8不同幼稚園位置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08 表4-3-9不同規模幼稚園之幼稚園教師其專業素養之分析摘要表...110 表4-3-10各層面之Pearson相關係數列表.....................112 圖 次 圖1-4-1 本研究流程圖................................... 9 圖3-1-1 研究架構圖.....................................5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吉文(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專業態度之關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王立行、饒見維(1996)。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
    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83-209)。臺北:師
    大書苑。
    王保進、王麗芬(1998)。二十一世紀教師專業能力培育之省思—
    美國NCATE認可標準為借鏡。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淡江大
    學。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
    白雲霞(1995)。美國中小學教師專業階梯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江麗莉(1995)。幼稚園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一個個案研究。臺北:
    心理。
    何福田、羅瑞玉(1996)。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輯於中華民國師範
    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臺北:師大書苑。
    余鑑、李隆盛、魏炎順、王多智、上官百祥(1993)。國小美勞科教
    師教育專業與基本能力之研究。臺北:教育部中教司。
    吳明清(1990)。談組織效能之提昇與校長角色。教師天地,46,48。
    吳清基(1988)。國內目前教師進修問題面面觀。國教之友,40:1,
    36-41。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4)。重要的一小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呂錘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初探。臺中師院學報,10,
    63-85 。
    李明珠(1986)。幼稚園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谷瑞勉(1999)。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臺北:
    心理。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
    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臺北:師大書苑。
    周新富(2002)。幼兒班級經營。臺北︰華騰文化。
    幸曼玲、高敬文(1994)。幼稚園與小學及師資培育的關聯性。國立
    教育資料館,8-22。
    房柏成(2003)。國小學習型教師團隊建立教學檔案經驗之研究。
    林佩蓉(1995)。幼稚園教學實務中反映的兒童發觀點。教育資料與研
    究,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佩蓉、陳淑琦(編著)(2003)。幼兒教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林建能(2002)。資深老師詮釋生活課程的專業素養──以兩班國民小
    學生活課程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
    林清江(1982)。教師團體的專業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
    組織與專業精神。臺北:華欣。
    林清江(1998)。與教師一起進行教育改革。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
    訊,26,6-8。
    林清江,(1979)。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2
    (2),pp.6-10。
    林錦杏(2000)。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貴發(1992)。電腦素養教學的主要課題-尋找持久性的電腦素養知
    識與技能。臺灣教育,495,36-41。
    柳賢(1999)。數理科教師教學能力指標與評鑑工具研究。原載於「高
    雄師範大學舉辦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會議手冊,
    117-132.2007年10月31日取自http://140.127. 40.7/~edu
    /item/item3-article7.htm
    洪福財(2000)。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反省策略及其應用。臺北︰
    五南。
    倪達仁(1987)。國民中學教師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3。
    梁珀華 (1998)。幼兒與電腦-淺談電腦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幼教資
    訊,97,47-49。
    許美美(1984)。國民中學家政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分析研究。國立
    臺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精華。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復文圖書
    陳秀枝、謝啟塤(1995)。教育心理學名詞彙編。臺北:千華圖書。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87)。有效教學的社會學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有效教學研究(109-154)。臺北︰臺灣書店。
    郭為藩(1981)。教育發展與精神建設。臺北:文景。
    陳梅生、孫邦正、薛光祖、蔡保田、水心、簡茂發、孫沛德、 王鴻年、
    夏啟晉、 柯維俊(1976)。國民小學教師基本能力研究報告,
    252-269。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陳慶鶴(1995)。國民小學優良教師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單文經(1992)。教學專業知能的性質。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師
    大書苑, 245-272。
    彭森明(1999)。教師教學能力評量:卷例評量及實作評量方式。發表
    於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
    88.5.24-88.5.25。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湯志民(2004)。幼兒學習環境設計。臺北:五南。
    黃昆輝(1980)。臺北市高職教師態度與教學問題之調查分析。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89-330。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
    黃炳煌(1982)。師資培育與專業道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頁74-89)。臺北:華欣。
    黃意舒(1991)。幼稚園教師角色行為難易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臺北
    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2,139-154。
    黃富順(1992)。成人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研究。
    高雄:復文書局。
    黃明月(1998)。推展終身教育之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213-245。臺北:揚智。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惠昭(1996)。高中英文教師教學專業知識之探究。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鈿富(1996)。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3),
    18-40。
    張鈿富(1996)。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教育專業(頁349-365)。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5)。人際關係與溝通: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高教。
    張翠娥(1986)。學前教育師資基本能力分析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意舒(1994)。幼稚園教師教學角色認同及踐行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意舒(1995)。幼稚園教學角色踐行模式之驗證研究。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學報,26,245-266。
    葉 瀾(1998)。新世紀教師專業素養初探。2007年10月5日,取自
    http://www.schoolnet.edu.mo/msnvc/vc012/p2.htm
    賈美琳(1992)。幼稚園教師角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詹棟樑(1982)。從教育愛的觀點探討教師專業精神。載於中國教育
    學會(主編),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頁104-120)。臺北:華欣。
    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謝文全(1987)。美國教師組織簡介。中華民國教育,創刊號。
    廖季清(1988),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培育方案之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
    委員會。
    劉春榮(1998)。教師專業自主。教育資料集刊,23,25-38。
    劉淑媛(2001)。國小女性校長專業發展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培村(1995)。論析我國成人教育專業化及其發展趨勢。載於中華
    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頁201-234)。臺
    北:正中。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盧美貴(1999)。幼稚園的真實性評量-常被忽略的家長參與。教師
    天地,99,46-53。
    盧美貴(2001)。幼兒教育的願景及其教育理想-讓幼兒教育成為專
    業。師說,152,11-17。
    盧美貴(2004)。幼兒教育概論(初版二十三刷)。臺北︰五南。
    鍾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簡紅珠(1994)。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一概念解析與啟思。載於中國
    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臺北:師大書苑。
    簡茂發(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臺北:教育部。
    簡楚瑛(1997)。幼稚園班級經營。臺北:文景書局。
    羅虞村(1978)。美國能力本位師範教育之評析。教育研究所集刊,
    20,341-409。
    蘇瑩中(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形象知覺之研究。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龔寶善(1982)。教師專業精神的培育和弘揚。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
    編),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頁139-151)。臺北:華欣。

    貳、英文部分
    Bhola, H. S. (1989). World trends and issues in adult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Blackman, C. A.(1989).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tinuing agenda. In M. L. Holly & C. S. McLoughlin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Bloom, B. S. et al. (1965). (ed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Burden. P. (1982).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er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Des Moin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0258).
    Burke, P . J.(1987).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Cochran,K.F., DeRuiter, J. A.& King, R. A. (l993). Pedagogica1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1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1 of Teacher Education, 44(4), 263-272.
    Dean, J. (199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offin, S. G.(1988).Developing A Reaserch Agenda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90562)
    Grossman, P. L & Stodolsky, S. S. (1994). Consideration of content 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In L Darling- Hammond (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 179- 222.
    Hungerford, N. L. (1986). Factors perceived by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s stimulative and supportive of profeeional growth: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ixteen-school environ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ast Lansing Michigan.
    Hunter, C. S. J., & Harman, D. (1979). Adult lite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port to the Ford Found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Jarvis, P. (1990).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Katz, L. G.(1989).Pedagogical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21840)
    Katz, L. G. (1972) . Development stag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73 (1) , 50-54.
    Liberman, M.(1956).Education as Profess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unenberg, F. C. (1995). The principalship: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d Clifft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Mcdiarmid,G. W., Ba1l, D. L., & Anderson, C. W. (1989). Why staying one chapter ahead doesn’t really work: Subject-specific pedagogy. In M. C. Reynolds (Ed.), Knowledge base for the beginning teacher (pp. 193-206). Oxford Pergamon Press.
    Moore, K. D. & Looper. S.(1997). Teacher preparation: A collaboration model. The Teacher Education 32(3).pp152-164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 Standards(2002). Five core propositions. http://www.nbpts.org/about/coreprops.cfm.
    Reynolds, M.(1989). Knowledge base for the beginning teacher. Oxford: Pergamon.
    Shulman, L. S. (l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l), 1-22.
    Tamir, P. (1991).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7(3), 263-268.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199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ng research. U. S. A….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pp.1045-1051.
    Tindill, A. S. & Coplin, L. (1989). A Rationale Evaluation Staff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ducation. Canada, 29(1), 16-23.
    Wilson, S. M. , Shulman, L. S. ,& Richert, A. E. (1987). “150 different ways “ of knowing: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 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 (pp.104-124). London: Cassell.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