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楚珺 Chang, Chu-Chun |
---|---|
論文名稱: |
中西神探形象比較―以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為例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ern and Western Detective Images: on Judge Dee and Sherlock Holmes |
指導教授: |
簡瑛瑛
Chien, Ying-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7 |
中文關鍵詞: | 狄仁傑 、福爾摩斯 、形象比較 、偵探 、英雄 |
英文關鍵詞: | Judge Dee, Sherlock Holmes, Image comparison, Detective, Hero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96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學改編成影視的例子不勝枚舉,但能成功引起廣大的回響與一再續拍,除了本身的文本豐富、具文學價值外,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改編也是極其重要。在西方推理小說中,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為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百多年來影響甚廣。而東方推理小說起步雖晚於西方,但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實為判刑與推理兼具的文學,也相當具有研究價值。在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改編下的唐朝名相狄仁傑,如何從歷史人物演變至「東方福爾摩斯」,以及福爾摩斯如何陳酒新裝,雙雙在影視作品上深獲好評,其人物形象的演變脈絡與文化影響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之一。本文將以《大唐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系列小說文本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四部電影,來分析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神探」形象的外在表徵與內在意涵,並探討異同處,了解人物塑形的核心元素,並透過英雄轉化理論來檢視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準則是否符合當代閱聽者的視野期待。
There are lots of movies were modified from literarture works, but what makes one work successful, has such strong influence on people and keep appearing sequels, it must has some important reasons. For example, it's rich content, literary value, even the adaptation and shaping of character image.
In Western detective novels, Conan Doyle's "Sherlock Holmes" is the most classic and representitve figure, which has already had wide influence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Though Eastern detective works come out later than Western's, the Chinese ancient courtcase story can probably be recognized as another kind of crime 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 literature, which is also has great research value.Therefore, one important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over the developement of character image and their cultural influence, like how Robert Hans van Gulik, a Dutch sinologist who transformed Judge Dee(狄仁傑), a historical figure of Tang Dynasty into a "Eastern Sherlock Holmes", and why the Judge Dee and new making of Sherlock Holmes' stories can both recieve high evaluations in modern media works.
The thesis' research materials are based on " A Judge Dee Mystery"(2015),"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2014) novel series and " Detective Dee and the Mystery of the Phantom Flame "(2010)," 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a Dragon "(2013)," Sherlock Holmes "(2009)," 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 "(2011), four films. In the article, it will analyze and tell the deference between Judge Dee and Sherlock Holmes' "Detective" image,including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internal meanings, to understand the core elements of character shaping, and to view whether the rule fo character image shaping by "The Theory of Hero Transformation" can correspond to readers' expectations or not.
一、研究文本
佚名。《狄公案》。台北:立村文化,2014。
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1暗紅色研究》。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2四個人的簽名》。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3福爾摩斯辦案記》。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福爾摩斯回憶記》。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5巴斯克村獵犬》。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6福爾摩斯歸來記》。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7恐懼之谷》。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8福爾摩斯退場記》。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9福爾摩斯檔案簿》。王知一(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高羅佩。《大唐狄公案・斷指記》。陳來元、胡明等(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四漆屏》。陳來元、胡明(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銅鐘案》。陳來元、胡明(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黑狐狸》。陳來元、胡明(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玉珠串》。陳來元、胡明(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迷宮案》。陳來元(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鐵釘案》。陳來元、胡明(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大唐狄公案・廣州案》。陳來元、胡明(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徐克。《通天神探狄仁傑》(DVD) :得利影視,2010。
徐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DVD) :海樂影業,2013。
蓋.瑞奇。《福爾摩斯》(DVD雙碟特別版):得利影視,2009。
蓋.瑞奇。《福爾摩斯:詭影遊戲》(DVD) :得利影視,2011。
Doyle ,Arthur Conan,“The Original Illustrated Sherlock Holmes.”New Jersey:Castlebooks,1976.
二、中文專書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四》。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76。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四》。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76。
(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青少年成長必讀經典書系編委會編。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C.D.巴克曼 H.德佛里斯。《大漢學家高羅佩》。施業輝(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M F.基亞。《比較文學》。顏保(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Stephen King等。《福爾摩斯誕生一百二十周年專輯》。王瑞徽等(譯)。台北:城邦出版,2006。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佚名。《狄公案》。台北:立村文化,2014。
孟華。《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侯敏。《精彩推理―偵探小說的魅力》。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
胡志鋒。《影視文化概論》。台北:新銳文化,2013。
陳之邁。《荷蘭高羅佩》。台北:傳記文學社,1969。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主編。《比較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張萍。《高羅佩:溝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北京:中華書局,2010。
張力。《功夫片的秘密:動作導演藝術》。青島:青島出版社,2009。
張隆溪。《比較文學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張國風。《公案小說漫話》。台北:遠流出版,1990。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館,2004。
程予誠。《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票房的鑰匙》。台北:五南圖書,2011。
曹順慶等。《比較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喬瑟夫.坎伯。《千面英雄》。朱侃如(譯)。新北:立緒文化,1997。
黃新生。《偵探與間諜敘事:從小說到電影》。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
黃仁達。《中國顏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
黃岩柏。《公案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中國公案小說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黃宇和。《孫中山: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台北:聯經,2016。
賈磊磊。《武舞神話:中國武俠電影縱橫》。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詹姆斯.傅瑞。《超棒推理小說這樣寫》。蘇瑩文(譯)。台北:雲夢千里文化,2015。
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謀殺》。台北:遠流出版,2001。
齊隆壬。《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台北:書林,2013。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3。
樂黛雲。《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
葉楚傖主編。《歷代名家筆記類選》。新北市:正中書局。
関矢悅子。《福爾摩斯的飲食與生活研究》。蘇暐婷(譯)。台北:城邦文化,2015。
趙毅衡。《雙單行道:中西文化交流人物》。台北:九歌出版,2004。
蓋.亞當斯。《新世紀福爾摩斯檔案簿》。嚴麗娟(譯)。台北:商周出版,2013。
諸兄邦香。《完全搞懂福爾摩斯》。黃薇嬪(譯)。台北:臉譜出版,2014。
霍華.蘇伯。《電影的魔力》。游宜樺(譯)。台北:早安財經文化,2012。
臉譜編輯部製作。《偵探蒐藏誌》。台北:臉譜出版,2005。
謝彩。《中國偵探小說類型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
蘿絲.薛佛。《跟著福爾摩斯穿越倫敦:BBC影集、電影劇照與老照片,帶你漫遊辦案路線與時代街景》。林濬棋(譯)。台北:日月文化,2016。
三、中文期刊
卜安淳。〈什麼是公案小說〉。《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1990。頁74-78。
王冰冰、白薇。〈「東方潘朵拉」的威脅與誘惑―評電影《通天帝國》〉。《文化研究月報》第113期,2011。頁80-88。
世界電影編輯部。〈福爾摩斯 以全新角度重新詮釋作家亞瑟柯南道爾爵士筆下最著名的經典偵探搭檔!〉。《世界電影》第491期,2009。頁35-39。
世界電影編輯部。〈通天神探 狄仁傑 再現東方古代神探傳奇〉。《世界電影》第501期,2010。頁63-66。
世界電影編輯部。〈福爾摩斯:詭影遊戲 展開橫跨歐洲大陸的驚險推理鬥智冒險〉。《世界電影》第516期,2011。頁86-90。
世界電影編輯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少年神探首試身手,讓真相浮出水面!〉。《世界電影》第537期,2013。頁66-68。
任翔。〈中國偵探小說的發生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2011。頁205-220。
凌兆鳳。〈狄仁傑形象淺探〉。《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10期,2011。頁51-64。
李小龍。〈高羅佩筆下的小說回目及其意義〉。《讀書》,2009。頁143-149。
李政亮。〈影像內外中國夢〉。《傳播文化與政治》第3期,2016。頁131-147。
李歐梵。〈福爾摩斯在中國〉。《當代作家評論》第2期,2004。頁8-15。
李洋。〈神探的誕生——福爾摩斯形象塑造淺析〉。《新西部:理論版》,2007。頁219。
吳學安。〈私家偵探:游走在法律和名分的邊緣〉。《中國社會導刊》,2008。
苗懷民。〈從公案到偵探:論晚清公案小說的終結與近代偵探小說的生成〉。
《明清小說研究》第60期,2001。頁47-66。
陳玉通。〈從文學形象到銀幕形象―電影改編問題散論〉。《文藝評論》第4期,1987。
張力。〈關於當代武俠影視的文化透析〉。《電視研究.業務專刊》第2期,2001。頁100-101。
張華、張萍。〈試論中國鬼神文化與高羅佩的《狄公案》〉。《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2009。頁201-208。
張楊全。〈福爾摩斯探案中的古柯鹼〉。《當代醫學》第40卷第12期,2013。頁968-971。
程盤銘。〈福爾摩斯是如何創造出來的〉。《推理月刊》第146期,1996。頁12-18。
---。〈福爾摩斯探案中的社會背景〉。《推理月刊》第147期,1997。頁14-17。
---。〈福爾摩斯之前應用推理法的前輩們〉。《推理月刊》第148期,1997。頁20-29。
---。〈福爾摩斯探案在世界偵探小說中的地位〉。《推理月刊》第151期,1997。頁12-17。
---。〈福爾摩斯年譜〉。《推理月刊》第152期,1997。頁14-20。
---。〈福爾摩斯偵探術〉。《推理月刊》第153期,1997。頁12-18。
---。〈抬舉福爾摩斯成名的選手們〉。《推理月刊》第156期,1997。頁20-25。
---。〈福爾摩斯探案的「真經」和「偽經」〉。《推理月刊》第157期,1997。頁22-28。
---。〈學者們對福爾摩斯探案的評論〉。《推理月刊》第161期,1998。頁20-26。
---。〈柯南‧道爾為何謀殺福爾摩斯〉。《推理月刊》第166期,1998。頁20-23。
---。〈研究福爾摩斯探案的主要英文書籍〉。《推理月刊》第170期,1998。頁18-19。
---。〈福爾摩斯探案的故事摘要與分類(上)〉。《推理月刊》第171期,1999。頁13-16。
---。〈福爾摩斯探案的故事摘要與分類(下)〉。《推理月刊》第172期,1999。頁10-21。
湯亞。〈多維視角下的神探夏洛克形象探析〉。《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頁165-167。
黃永林。〈中國公案小說與西方偵探小說的比較研究〉。《外國文學研究》第3期,1994。頁41-45。
雷難。〈淺析福爾摩斯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大眾文藝》,2012。
赫凜冽。〈中國公案小說與西方偵探小說寫作方法芻議〉。《山花》第4期,2011。頁143-144。
趙洋。〈試論動作電影中的新動向〉。《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4期,2005。
劉凡。〈敘事的置換:小說到電影的改編〉。《電影文學》第1期,2010。
蔡天星。〈高羅佩《狄公案》的偵查學啟示〉。《政法學刊》第5期,2011。頁67-70。
蔡孟真。〈推理文學的古往今來〉。《書香遠傳》第24期,2005。頁48-51。
蔡勝德。〈淺論福爾摩斯探案的情節〉。《嘉義師院學報》第6期,1992。
顏莉莉。〈試論中西《狄公案》的不同敍事視角〉。《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6。頁127-132。
魏靜。〈福爾摩斯形象的現實性〉。《青年文學家》,2010。頁23。
魏豔。〈論狄公案故事的中西互動〉。《中國比較文學》第1期,2009。頁80-92。
四、學位論文
吳佳盈。《《福爾摩斯探案》與《名偵探柯南》之比較研究-以人物形象、推理手法和敘事模式為主軸》。台東:國立東華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8。
邱婉慧。《明代公案小說形塑「清官典型」的社會意義》。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
洪琬瑜。《推理小說研究—兼論林佛兒推理小說》。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2003。
莫凡。《單身漢生活、田園懷舊與同性曖昧:愛德華時期兒童文學中的男性居家氣質》。台北: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2。
陳君涵。《福爾摩斯的現代化改編與觀眾接收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陳姿吟。《跨文化的想像與實踐:試探高羅佩的《狄公案》》。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2。
陳翠琴。《高羅佩〈御珠奇案〉之中譯研究》。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陳琬欣。《想像的「東方」─從成龍的好萊塢作品探討其華人形象建構與呈現》。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梁秀儀。《高羅佩(Robert van Gulik)《狄公探案》推理小說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2011 。
黃書琳。《想像福爾摩斯:論席德尼‧佩吉特替《岸濱月刊》繪製的福爾摩斯插畫》。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黃憶婷。《《狄公案》與史事之互證研究》。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溫岳雲。《高羅佩《狄公案》人物形象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馮瓊儀。《福爾摩斯變形記:以台灣東方出版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為例,談文學為兒童文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5。
楊子樵。《遲來的時間或被壓抑的空間?:晚清上海的城市現代性及偵探空間想,1860s-1910s》。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2009。
楊舒琇。《阿嘉莎.克莉絲蒂推理小說「白羅」人格塑造與辦案模式之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鶴暉。《三國人物影視形象探析》。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葉佳琪。《明代公案小說中的官吏形象與官場現象》。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葉允凱。《你是男子漢?愛倫坡和柯南道爾偵探故事中男性意識之重塑》。台北: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潘芊樺。《中國推理小說新嘗試:高羅佩《(新)狄公案》析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謝東翰。《三國故事人物形象比較研究-從中國到日本 從古典到科幻》。台中: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1。
五、英文文獻
Barnes, Alan. “Sherlock Holmes on Screen: The Complete Film and Tv History.”London : Titan Books, 2004.
Busch, Frederick. “Holmes’s Occupation Introduction. The Sherlock Holmes Mysteries: 22 Stories. By Arthur Conan Doyle. Expandeded.”NewYork: Signet, 1987.
Chan, Lit-chung. “Sherlock Holmes, The secret agent, and ideas of justice.”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5.
Clausen, Christopher. “Sherlock Holmes, Order, and the Late-Victorian Mind.” The Georgia Review 38.1 (1984): 104-123.
Davies, David Stuart. “Starring Sherlock Holmes: A Century of the Master Detective on Screen” London:Titan Books,2007.
DK Publishing. “The Sherlock Holmes Book (Big Ideas Simply Explained)”,New York: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2015.
Gelly, Christophe. “Sir Arthur Conan Doyle’s Sherlock Holmes Stories: Crime and Mystery from the Text to the Illustrationsin” Cahiers victoriens et Edouardiens 73, 2011, pp. 107–130.
Liebow, Ely. “Dr. Joe Bell: Model for Sherlock Holmes. Madison.”WI: Popular Press3, 2007.
Martin, Dakin .D. “A Sherlock Holmes Commentary.”New York: Drake, 1972.
Martin, Fido. “The World of Sherlock Holmes: The Facts and Fiction behind the World's Greatest Detective.” London: Carlton, 1998.
Olsen, Donald J. “Victorian London: Specialization, Segregation, and Privacy.” Victorian Studies 17.3 (1974): 265-278.
Porter, Dennis. “The Pursuit of Crime: Art and Ideology in Detective Fiction.” New Haven: Yale UP, 1981.
Porter, Lynnette. “Sherlock Holmes for the 21st century essays on new”adaptations, 2012.
Riley, Dick and Pam McAllister. “The Bedside, Bathtub & Armchair Companion to Sherlock Holmes ” New York : Continuum 1999.
Rosemary,Jann.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Detecting Social Order.”New York: Twayne, 1995.
Simon, Joyce. “Capital Offenses.Geographies of Class and Crime in Victorian London. ” Charlottesville: U of Virginia P, 2003.
Weller, Philip. & Roden ,Christopher. “The Life and Times of Sherlock Holmes”.1992
Viney, Charles. “Sherlock Holmes in London: A Photographic Record of Conan Doyle’s Stories.”Boston: Houghton, 1989.
六、網頁資料
開眼電影網:
<http://www.atmovies.com.tw/home/movie_homepage.html>
中國知網:
<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神探狄仁杰(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5%9E%E6%8E%A2%E7%8B%84%E4%BB%81%E6%9D%B0/576>
壹讀:
<https://read01.com/search/?q=%E7%8B%84%E4%BB%81%E5%82%91 >
<https://read01.com/search/?q=%E7%A6%8F%E7%88%BE%E6%91%A9%E6%96%AF >
渥太華藏書協會:
<http://www.wollamshram.ca/Dee/dee-main.htm>
維基百科:
<http://www.wikiwand.com/zh-mo/%E8%97%8D%E5%85%AC%E6%A1%8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B%84%E4%BB%81%E6%9D%B0>
Archive:
<https://archive.org/search.php?query=Sherlock+Holmes&page=2>
Baker Street Wiki:
<http://bakerstreet.wikia.com/wiki/Main_Page>
IMDb:
<http://www.imdb.com/>